購買力平價論

購買力平價論是西方的一種匯率決定理論。最初於1802年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提出;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派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學派經濟學家卡瑟爾加以發展,於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正式提出。他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形勢,對不兌現的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匯率決定基礎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購買力平價論。他認為一國的貨幣在國外市場之所以為人們所需要,是因為國外需求者能用該國貨幣購買該國商品。

如果該國物價受通貨膨脹影響而上漲,一定數量的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就比物價上漲前減少,該國貨幣在國外市場上的價值就會降低。所以,一國貨幣對外匯率的升降反映該國貨幣在國內市場上購買力的大小,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取決於兩國貨幣所具有購買力的比率。換言之,兩國貨幣的購買力的平價是決定兩國貨幣匯率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根據。這一理論在西方經濟學界引起很大重視,是多年來有影響的匯率決定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