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成本模型

質量成本模型

關於質量成本問題,最早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A.V.費根堡姆與J.M.朱蘭開始研究,並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傳統質量成本理論模型。該模型把質量成本分為四項: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量成本模型
  • 外文名:Quality cost model
  • 作用:用來分析成本要素
  • 性質:模型
簡介,質量成本模型構建,質量損失成本模型,質量保證成本模型,質量成本最佳化,國外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理論綜述,國內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理論綜述,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述評,

簡介

對質量成本問題最早開始研究的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費根堡姆與Juran博士,他們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傳統質量成本理論模型。該模型一直作為企業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理論指導,但是模型成立的苛刻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傳統質量成本理論在企業中的具體套用,於是,結合經濟現實針對該模型的最佳化研究成為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對國內外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成果進行回顧總結,對於展開進一步的理論研究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質量成本模型構建

國內外理論及實踐證明,質量成本的發生是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由於沒有達到滿意的質量所造成的損失;二是為了保證滿意的質量而需要的投入。本文將前者稱為質量損失成本,後者稱為質量保證成本。

質量損失成本模型

現代質量管理的統計觀點認為,產品質量具有波動性(變異性)。即產品質量在其加工製造過程中,由於受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條件等系統性和隨機性因素的影響,其質量特性值圍繞目標值上下波動。實踐證明有波動就會給用戶造成損失,波動範圍愈大,表明加工精度愈低,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就愈高。由於質量波動而發生的用戶損失就是質量損失。關於質量損失問題,國際上通用的研究工具是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質量損失函式。田口認為:質量就是產品出售給用戶後帶來的損失程度。而且,該損失大小可以度量。

質量保證成本模型

質量損失是由於質量波動而產生的偏差造成的,要想降低損失就必須減小波動;實現的手段就是提高加工精度,減小偏差。而對於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企業要發生相應的質量投入,即質量保證成本。精度越高,即偏差越小,質量保證成本越高。而所見到的多數是研究質量保證成本與合格品率之間關係的成果。學者們對質量保證成本與合格品率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其結論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認為它們之間呈現指數函式關係;另一種認為它們之間呈現冪函式關係。

質量成本最佳化

從理論上講,質量成本最佳化是在保證產品能夠正常發揮功能的前提下,通過調整質量保證成本的投入量,來控制質量損失成本,從而實現質量總成本最低。

國外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理論綜述

IBM公司的Harrington博士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不良質量成本”的概念,後經過近30年的改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成本體系。不良質量成本體系在直接質量成本中,除預防、鑑定和內外損失成本外,還增加了非增值活動的成本和不良設備成本,並且還增加了間接質量成本,對質量成本的描述更加全面。
在早期的質量成本模型中,質量改進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當邊際成本(符合性成本上升)大於邊際收益(非符合性成本下降)時,質量改進活動就是不經濟的,因而零缺陷無法經濟地實現,這顯然與持續改進、零缺陷和6Sigama等思想相互矛盾。Juran和Gryna於1993年提出了修正的質量成本模型。在新模型中,質量改進的邊際成本總是小於相應的邊際收益,零缺陷可以經濟地實現。因此,質量改進始終是提高企業效益的基本途徑。然而。該模型依然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模型。
Porteus (1986)從產品質量與生產經濟性關係角度對質量成本模型(COQ)的研究以及Taguchi (1986)提出的質量損失函式(QLF)是早期關於質量成本最佳化的代表性成果,分別成為質量成本最佳化研究的重要分支領域,並至今仍產生重要影響。
Miller和Morris假設質量成本為質量水平的凸函式,並且假設收益在一定範圍內為質量水平的增函式,之後使用邊際分析方法進行質量成本最佳化研究。Chiadamrong(2003)建立了描述質量成本曲線的經驗模型,其質量成本包括傳統PAF成本和隱性機會成本,目的在於幫助生產者清楚地了解產品質量成本全貌。Freiesleben(2004,2005)認為企業經營的目標是收益最大化而非成本最小化,因此應該從企業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來研究最佳質量水平。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從供應鏈質量成本、“經濟”質量損失等角度對質量成本最佳化進了研究。

國內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理論綜述

潘爾順和李慶國(2005)改進了田口損失函式,在持有成本和準備成本基礎上,考慮返工、返修及質量損失成本,建立了綜合的成本模型。白寶光和張世英(2005)結合質量損失函式,從滿足用戶需要並且符合企業要求的角度給出了質量總成本與其構成要素的量化關係以及實現最優質量成本的條件,通過揭示質量成本變化規律來實現質量成本最佳化的目的。
趙雲輝、孫振和白寶光(2006)從利潤最大化角度出發,通過比較龔珀茨曲線和柯布-道格拉斯函式模擬質量成本的優劣,從而選擇更加適宜的質量成本曲線。王培欣和劉桑偉(2006)闡述了根據不同的資料利用統計分析所建立的投入與損失成本曲線是不同的,因而最低點的位置未必在早期質量成本控制模型所描述的兩條曲線的交點位置。
余福茂、王富忠和沈祖志(2008)將質量控制點擴展至針對質量控制範圍決策的質量成本最佳化問題。他們定義了基於邊際分析思想的質量成本函式,建立了基於質量指標控制範圍決策的非線性規劃形式的質量成本最佳化模型,給出了模型的求解思路,並通過實際數據進行驗證,該方法比傳統質量管理策略具有較大程度的改進。
白寶光和孫振(2013)將傳統質量成本理論隱含的信息完全的假設條件放寬,引入市場競爭中現實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這一約束條件,提出了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質量成本決策模型,並利用該模型對現實中傳統質量成本理論無法說明的假冒偽劣產品現象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述評

自20世紀50年代初質量成本概念提出以來,關於最優質量成本及質量成本最佳化模型的研究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傳統質量成本理論模型儘管存在諸多的局限性,但它的核心思想一直是理論界對模型進行最佳化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在實務中加強質量成本管理工作的理論嚮導。
對傳統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視角多種多樣,但對模型的最佳化研究都是基於現實的經濟環境,結合現實的經濟環境和企業管理的實際需要為企業質量成本管理出謀劃策。在研究方法方面,往往是以數理分析和實證研究見長,同時結合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進行研究。
考慮到經濟生活的複雜性和多樣化,未來關於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還可以從更多的視角去展開,模型將越來越貼近經濟生活,研究方法將趨於多樣化。對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能夠為企業加強質量成本管理提供理論指導,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對國內外質量成本模型的最佳化研究成果進行回顧總結,對於展開進一步的理論研究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