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

費雯·麗

費雯·麗(Vivien Leigh,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7日),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英國電影、舞台劇演員。

1935年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藉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郝思嘉,獲得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1950年後再次闖蕩好萊塢,參演電影《欲望號街車》。1951年憑藉《欲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且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后走向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被稱為英國“奧斯卡”)的英籍女演員,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疾病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障礙。

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位。

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感情生活,去世,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參演電視劇,舞台劇,廣播短劇,獲獎記錄,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早年經歷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父親歐內斯特·哈特利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一個官員,母親名叫格特魯德·魯賓遜·雅克耶,1912年,他們在倫敦肯辛頓結婚。
1917年,父親被調遣到班加羅爾,薇薇安與母親則留在烏塔卡蒙德。格特魯德試圖培養她女兒的文學修養,讓她閱讀安徒生路易斯·卡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臘神話故事。1920年,父母將6歲半的她送到了英國倫敦附近的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薇薇安在學校學會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她在學校的密友是後來同樣成為女演員的莫琳·奧莎莉文,她告訴奧莎莉文自己夢想著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
1931年,在歐洲遊學的薇薇安返回英國,她發現一部莫琳·奧莎莉文出演的電影在倫敦西區上映並告訴父母自己夢想成為一個演員。父母非常支持她,成功通過考試的她進入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演藝經歷

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欣欣向榮》中扮演了一個只有一句台詞的女學生,以此開啟了自己的電影之旅,緊接著在《鄉村紳士》中扮演了Rose Venables一角。她僱傭了經紀人約翰·格利登,後者認為她的名字“薇薇安·霍爾曼”不適合作為一個電影演員的名字。她拒絕了格利登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爾·莫恩”,採用“Vivien Leigh”作為藝名。
格利登將她推薦給導演和製片人亞歷山大·科達作為候選演員,但是科達覺得她缺少潛力而拒絕。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仰面大笑》中的Marjorie Belfer和《君子協定》中的Phil Stanley兩個角色。1935年,她出演話劇《道德的面具》,扮演漢麗艾德·杜克諾斯一角。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探班在那裡拍攝《呼嘯山莊》一片的勞倫斯·奧利弗,在那裡,費雯·麗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亂世佳人》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郝思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費雯·麗被邀請去試鏡。1938年2月,費雯·麗就讓她的美國經紀人麥倫·塞爾茲尼克(大衛·塞爾茲尼克的弟弟)將她推薦給製片方。塞爾茲尼克觀看了費雯·麗在《英倫浩劫》和《牛津風雲》中的表演,將她定為重要候選人之一。最後,費雯·麗勝過數百名女演員,包括寶蓮·高黛瓊·克勞馥凱瑟琳·赫本貝蒂·戴維斯等重量級人物,贏得了斯嘉麗·奧哈拉的角色。在拍攝期間,費雯·麗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每周工作6天,共工作125天。為了應對壓力,費雯·麗連續不斷地抽著煙,每天抽四包香菸。
1939年,當勞倫斯·奧利弗在《呼嘯山莊》中飾演希刺克厲夫時,費雯·麗也參與女主角凱西的競選,但導演威廉·惠勒卻讓她出演女配角伊莎貝拉,費雯·麗拒絕並宣稱只飾演主角凱茜,而該角色早已確定由曼爾·奧勃朗飾演。
1940年8月30日,勞倫斯·奧利弗和費雯·麗在聖巴巴拉結婚。婚後費雯·麗希望能與奧利弗一起參加《蝴蝶夢》的試鏡,該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導演,並確定奧利弗出演男主角。於是費雯·麗競演女主角德溫特太太,但是在費雯·麗試鏡後,製作人塞爾茲尼克認為費雯·麗過於熱情自信,女主角性格應該是膽小懦弱的,最後由瓊·芳登扮演了該角色。
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魂斷藍橋》,塑造了一個沉靜的芭蕾舞演員形象,淪落風塵後無助的離開人世。和《21天》(美國從英國引進發行《21天》的時間為1940年);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結婚。《魂斷藍橋》原定由勞倫斯·奧利弗和費雯·麗主演,然而,塞爾茲尼克將男主角更換成羅伯特·泰勒
1940年,費雯·麗與奧利弗在百老匯主演了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紐約的媒體專注於報導兩人交往初期對各自婚姻不忠實的事實,並質疑他們為什麼不返回英國為戰爭出力。對演出的評論也多為負面。《紐約時報》的布魯克·阿特金森撰文寫道:“儘管費雯·麗小姐和先生是英俊的年輕人,但是他們一點也沒有飾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大部分責備針對奧利弗的表演和導演的時候,費雯·麗也被批評。評論家伯納德·格里班尼爾提到“費雯·麗小姐的嗓音很細,女店員的水準。”夫婦兩人為了這部舞台劇投入了他們大部分積蓄,因此演出失敗對他們來講在經濟上是一個慘重的打擊。
1941年,他們雙雙出演《漢密爾頓夫人》,奧利弗飾演霍雷肖·納爾遜,費雯·麗飾演愛瑪·漢密爾頓。英國已經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影片在美國受到歡迎,並在蘇聯獲得成功。1943年,費雯·麗在北非巡演,為官兵表演直到持續咳嗽和發燒而病倒。
1944年,她左肺確診為結核,在醫院呆了幾周后,她看起來已經痊癒。春天,她出演影片《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時發現自己懷孕,影片在拍攝一個場景時,她不得不跑過拋光的地板,她滑了一跤,導致流產。她非常沮喪,嚴重時甚至會對奧利弗辱罵和動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這是她第一次神經完全崩潰,後來又發生多次。
1946年,她基本康復,恢復了表演,在桑頓·懷爾德的戲劇《九死一生》中獲得成功,但是那段時期上映的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不太成功。1947年,奧利弗被授以爵位,費雯·麗陪伴他前往白金漢宮參加授權儀式。她成為奧利弗夫人,即便是在他們後來離婚後,她在社交上的稱呼仍然為奧利弗夫人。
1948年6月,奧利弗夫婦抵達澳大利亞布里斯班。1848年,奧利弗是老維克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他和費雯·麗乘船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巡迴演出,為劇院籌集資金。在6個月的旅行中,奧利弗表演戲劇《理察三世》,也與費雯·麗合作演出《醜聞學校》和《九死一生》。1949年,費雯·麗在倫敦出演田納西·威廉斯的新劇《欲望號街車》,飾演布蘭奇·杜波依斯,一位瀕臨精神病的南方美人,奧利弗執導了這齣戲。
1951年,費雯·麗主演了田納西·威廉斯編劇的《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製作人艾琳·邁耶·塞爾茲尼克觀看了她在《造謠學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後決定讓她出演該角色。《欲望號街車》為費雯·麗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同年,費雯·麗和奧利弗演出了兩部關於克利奧帕特拉的戲劇,威廉·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和蕭伯納的《凱撒和克利奧帕特拉》。之後,他們來到紐約,在齊格菲劇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1953年1月,費雯·麗與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蘭卡拍攝《象宮鴛劫》。影片開拍後不久,她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派拉蒙電影公司只好請來伊莉莎白·泰勒頂替她的角色。奧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國的家中,費雯·麗告訴他自己已經愛上了芬奇,並和他有了曖昧關係。她在幾個月內逐漸康復。這次發病使許多奧利弗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費雯·麗基本康復和奧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劇《睡美人》。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藍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演出一季莎翁的戲劇,包括《第十二夜》、《麥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諾埃爾·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邀請費雯·麗擔任女主角,費雯·麗因懷孕退出該劇。幾周之後,她再度流產,又經歷了一次精神抑鬱,這回長達數個月。她和奧利弗一起參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歐洲巡迴演出,但是整個旅程因費雯·麗與奧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間經常爆發的衝突而壞事。當他們回到倫敦後,她的前夫霍爾曼與奧利弗一起幫助她鎮定下來。
1958年,費雯·麗開始和演員約翰·梅里韋爾交往,梅里韋爾知道了她的健康情況,向奧利弗保證自己會照顧好她。1959年,費雯·麗參加諾埃爾·科沃德的喜劇《Look After Lulu》的演出。
1961年,費雯·麗參加了影片《羅馬之春》的拍攝。從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韋爾和她一起參加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拉丁美洲的巡演。
1963年,參演百老匯音樂劇《同志》並獲得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獎。1965年,費雯·麗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在影片《愚人船》扮演一個失落的貴婦。

個人生活

感情生活

1931年底,在舞會上費雯·麗認識了年長她13歲的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費雯·麗同意了他的求婚,並於1932年12月20日結婚,費雯·麗也因此輟學。1933年,兩人生有一女。然而,霍爾曼並不像費雯·麗那樣對表演藝術充滿興趣,並且希望妻子能像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主婦一樣,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隨著費雯·麗聲名鵲起,他們在生活中的道路也漸行漸遠。
1940年2月,吉爾·埃斯蒙德同意與奧利弗離婚,而霍爾曼也同意與費雯·麗離婚。8月30日,奧利弗和費雯·麗在聖巴巴拉結婚,只有證婚人凱瑟琳·赫本和加森·卡寧參加了儀式。
1960年,費雯·麗和奧利弗離婚,之後奧利弗與瓊·普洛萊特結婚。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了這些年兩人遇到的問題是因為費雯·麗的疾病。
費雯·麗和奧利弗離婚後,與約翰·梅里韋爾走到了一起。

去世

1967年5月,當她與麥可·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台劇《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了她超過20年的肺結核復發,在休息了幾周后,看起來已經康復。
費雯·麗晚年費雯·麗晚年
1967年7月7日晚上,梅里韋爾和往常一樣將她留在家中,外出表演,半夜返回家中的時候發現她已經睡著了。30分鐘後(已經是1967年7月8日),梅里韋爾返回到臥室發現費雯·麗躺在地板上,已經去世,享年54歲。
英國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台腳燈一分鐘,演員和觀眾一起默哀悼念這位表演藝術家。按她的遺願,死後她的角膜捐獻出來(因感染肺結核而未能如願);遺體火化,將骨灰灑進她生前最喜愛的小湖裡;自己收藏的名畫德加的《浴女》贈給前夫勞倫斯·奧利弗。
費雯·麗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聖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庫克等好友宣讀悼詞。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共19部

參演電視劇

共1部
  • 1959
    九死一生
    飾 莎賓娜
()

舞台劇

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備註
1935
綠色的綬帶/The Green Sash
吉尤斯塔
1935
道德的面具/Mask of Virtue
漢麗艾德·杜克斯諾
1936
查理二世/Richard Ⅱ
皇后
1936
快樂的偽君子/The Happy Hypocrite
珍妮·麥勒
1936
亨利八世/Henry Ⅷ
安妮·博林
1937
勢在必行/Because We Must
帕梅拉·戈爾丁
1937
鐘樓的蝙蝠/Bats on the Belfry
傑西卡·莫頓
1937
索菲利亞
1937
泰坦尼婭
1938
賽琳娜·布蘭迪斯/Serena Blandish
賽琳娜·布蘭迪斯
1940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朱麗葉
1941
醫生的窘境/The Doctor's Delimma
詹妮弗·杜蓓達
1942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Lady Teazle
2場,慈善演出
1943
春日派對/Spring Party
巡迴演出
1945-1946,1948
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
莎賓娜
1948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蒂賽爾夫人
1948
查理三世/Richard Ⅲ
安夫人
1949
安提戈涅/Antigone
安提戈涅
1949
欲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布蘭奇·杜波依斯
1951
凱撒與克里奧佩拉/Casar and Cleopatra
克里奧佩拉
1951
安東尼與克里奧佩拉/Antony and Cleopatra
克里奧佩拉
1951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短劇名Terrible Triplets
1953
睡王子/The Sleeping Pringce
瑪麗·摩根
1954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1954
緋聞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
Lady Teazle
1場
1955
麥克白/Macbeth
麥克白夫人
1955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薇奧拉
1955-1957
泰特斯·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s
拉薇尼婭
1956
南海泡沫事件/Southsea Bubble
桑德拉
1956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Top Hat White Tie and Tails
1958
百萬明星之夜/Night of 100 Stars
Clown Skit
1959
照顧璐璐/Look After Lulu
Lulu d'Arville
1959-1962
天使的決鬥/Dual of Angels
鮑拉
1961-1962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薇奧拉
1961-1962
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illias
瑪格麗特·戈蒂埃
1963
同志/Tovarich
塔蒂阿娜
百老匯音樂劇,托尼獎最佳女主角
1964
莎翁400周年誕辰
1965
伯爵夫人/La Contessa
Contessa Sanziani
1966
伊萬諾夫/Anna Petrovna
安娜彼得羅芙納
1967
微妙的平衡/A Delicate Balance
艾碧
未上演,5月開始排練直至7月去世

廣播短劇

時間
類別
作品名稱
合作演員
節目名稱
1940
廣播劇
私人生活/Private Lives
勞倫斯·奧利弗
1950
廣播劇
蝴蝶夢/Rebacca
勞倫斯·奧利弗
Lux Radio
1951
廣播劇
凱撒與豔后/Caesar and Cleopatra
勞倫斯·奧利弗
NBC "The Big Show"
1951
短劇
九死一生/The Skin of Our Teeth
--
ITV Play of the Week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2第24屆最佳女主角欲望號列車獲獎
1940第12屆最佳女主角亂世佳人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1第16屆 沃爾皮杯 最佳女主角 欲望號列車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3第6屆最佳英國女演員欲望號列車獲獎
金球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2第9屆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欲望號列車提名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1第17屆最佳女主角欲望號列車獲獎
1939第5屆最佳女主角亂世佳人獲獎
托尼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3第17屆最佳女主角同志獲獎
西班牙聖后迪獎特別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7第1屆特別獎欲望號列車獲獎
法國水晶星獎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6第12屆最佳外國女演員愚人船獲獎
Look成就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2年度最佳女演員欲望號列車獲獎
個人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8“歷史最佳”奧斯卡女主角亂世佳人獲獎
2006獲得飲品公司Bottlegreen舉辦的“史上最美麗的英國女士”選舉第一名----獲獎
1999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獲獎
1960獲得好萊塢名人大道6773號紀念星----獲獎
1957獲得法國文化交流委員會授予的“光榮騎士紅十字勳章”----獲獎
1940登上《時代》封面----獲獎

人物評價

費雯·麗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但受到了美貌的阻礙。(奧斯卡評審會評、喬治·庫克評)費雯·麗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費雯麗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這種非凡的個性可以讓一個女人在任何時候都與眾不同。(《亂世佳人》製片人大衛評)
良好的英國式教養賦予費雯·麗善解人意、殷勤好客的性格,她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廣交朋友、關心他人的生活習慣。無數或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曾在失落的時候接到過費雯問候的電話、信件或是禮物。(新浪娛樂評
費雯·麗是非常迷人的女士,她使人傾倒的美貌經常使人忽略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驚人成就。大美人很少成為偉大的演員—只是因為他們不必要這么做。費雯·麗不一樣:有抱負、有恆心、認真、經常有靈感。(加森·卡寧評)

後世紀念

1969年,科芬園聖保羅教堂為費雯·麗豎立了一塊紀念牌
1985年,為了紀念“英國電影年”,發行了一套採用了費雯·麗、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查理·卓別林彼得·塞勒斯大衛·尼文肖像的郵票。
1994年12月,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購買了一本上面有交織字母“L&VO”的相冊,作為澳大利亞表演藝術歷史記錄的一部分
1999年,倫敦大英圖書館從勞倫斯·奧利弗的遺產中購買了收藏的資料檔案。
2013年,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從費雯·麗的後人手中購得了她的相關檔案,展出其中部分藏品並將它們數位化。
2013年,德文郡的托普瑟姆博物館圍繞費雯·麗的一生及成就舉辦展覽,慶祝她100周年誕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