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阿爾比

愛德華·阿爾比

愛德華·阿爾比(1928—2016)Edward Albee,美國著名劇作家,代表作《動物園的故事》,《三個高個子女人》等,曾三次獲得普利茲戲劇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德華·阿爾比
  • 外文名:Edward Ablee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華盛頓
  • 出生日期:1928-3-12
  • 逝世日期:2016-9-16
  • 職業:劇作家
  • 畢業院校:肄業於三一大學
  • 主要成就:普利茲戲劇獎
  • 代表作品:《動物園的故事》《三個高個子女人
人物經歷,代表作品,寫作風格,作品研究,

人物經歷

愛德華·阿爾比(1928—2016)Edward Albee,美國劇作家,生於華盛頓(一說生於維吉尼亞)。出生兩星期後為富家收養,養祖父擁有多家劇院。阿爾比在童年時期就時常接觸劇壇名流。他年紀很小就開始顯露出文學創作的興趣,12歲開始寫詩,接著寫劇本。他在三一大學就讀一年,期間演過麥克斯韋爾·安德森的戲,因此,熟悉了劇壇名流以外的另一面。他先後被所在中學和一所軍事學院開除,後在康乃狄克州三一大學接受正規教育,1947年,被三一大學開除,遷到紐約格林威治村,乾過多種工作,同時為廣播電台寫稿。1958年寫成《動物園的故事》,曾送到紐約多家劇團,未被接受,後來由朋友送到歐洲,1959年9月在柏林首演,接著在德國許多城市上演,1960年在外百老匯普羅文斯劇場上演,此劇使他名聲鵲起,但也招來不少批評。1962年,《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使他大獲成功,獲紐約劇評獎,並被評為該演出季的最佳戲劇,後來又成功地改編成電影,被公認為阿爾比最傑出的劇作。
愛德華·阿爾比
阿爾比一生獲得多項榮譽:曾三次獲得普利茲戲劇獎(1967,1975,1994);三次獲得托尼戲劇獎(1963,2002,2005),其中2005年獲得托尼特別獎—戲劇終身成就獎。
2016年9月16日在美國紐約長島家中逝世,享年88歲。

代表作品

《貝西·史密斯之死》(1960)
愛德華·阿爾比
《沙箱》(1960)
《美國之夢》(1961)
《小艾麗斯》(1960)
《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1962年
《微妙的權衡》(1967,獲普列策戲劇獎)
《海景》(1975,獲普列策戲劇獎)
三個高個子女人》(1994年,獲普利茲戲劇獎)

寫作風格

阿爾比是荒誕派劇作家,他的多數劇作都採用了荒誕派的手法。他在創作上成長的年代也正是荒誕派戲劇嶄露頭角和流行的年代。他的《動物園的故事》、《沙箱》和《美國之夢》從主題、動機到手法,都體現了荒誕派的特點。阿爾比最擅長寫牢騷滿腹的人物,表現人的孤獨痛苦,語言辛辣尖刻,人物對罵時語言如傾盆大雨,令人震驚,發人深省。他喜歡用象徵、暗喻、誇大的手法描寫美國社會生活,表示了他對西方社會價值觀念的某些背棄和否定。

作品研究

我國讀者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才開始接觸阿爾比作品的譯本。最早把阿爾比戲劇翻譯到中國的是台灣學者嚴影悠翻譯的《動物園的故事》( The Zoo Story,1958) 和《美國之夢》( The American Dream,1960) ,選入顏元叔主編的《阿爾比戲劇選集》( 驚聲文物供應公司,1973) 。大陸讀者最早接觸的阿爾比作品是鄭啟吟譯的《動物園的故事》( 《外國文藝》1979 年第 3 期) 。此後,刊登在期刊上的阿爾比譯本有: 袁鶴年譯的《美國之夢》( 《外國文學》1981 年第 1 期) 、郭繼德譯的《沙箱》( The Sandbox,1959) ( 《戲劇文學》1985 第 5 期) 、吳朱紅譯的《屋外有花園》( Everything in the Garden,1967) ( 《新劇本》2001 年第 2 期) 、于海闊譯的《三個高個子女人》( Three Tall Women,1991) ( 《戲劇之家·上半月》2010 年第 12 期) 。同時,阿爾比戲劇譯本選入多個戲劇選集,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鄭啟吟譯的《動物園的故事》分別選入《荒誕派戲劇集》(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和《外國獨幕劇選》(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趙少偉譯的《美國夢》分別選入《外國現代派作品選》(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和《西方現代派戲劇流派作品選———荒誕派戲劇及其他》(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另有陳君義譯的《誰怕吳爾芙》(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2) (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以單行本發行; 曹久梅譯的《誰害怕維吉尼亞·吳爾芙》選入《荒誕派戲劇》( 中國人大出版社,1996) 、吳朱紅翻譯的《屋外有花園》選入《西方現代戲劇譯作》第二輯(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
愛德華·阿爾比愛德華·阿爾比
阿爾比的戲劇創作超過半個世紀,戲劇作品多達 30 餘部,然而至今卻只有六部阿爾比作品被翻譯到中國,且多為其早期作品,這無疑使阿爾比戲劇在我國的演出與研究受到了影響。我國研究者對阿爾比戲劇的介紹,也包括少量國外阿爾比研究成果的翻譯,多散見於各種外國文學史的教材及文學選集,主要有: 鄭啟吟撰寫《阿爾比》收入《外國名作家傳》(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伊哈布·哈桑著《當代美國文學 1945—1972》之“愛德華·阿爾比”( 陸凡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 、凱瑟琳·休斯著《當代美國劇作家》之“愛德華·阿爾比”( 謝榕津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傑拉爾德·威爾斯著《美國當代文學·戲劇》,汪義群譯,收入丹尼爾·霍夫曼主編《美國當代文學》( 中國文聯出版社,1984) 、孫筱珍撰寫“愛德華·阿爾比”見《美國作家論》( 吳富恆、王譽公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愛德華·阿爾比”見《美國戲劇選讀》( 郭繼德編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愛德華·阿爾比”見《美國文學史》( 王卓、李權文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