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天柱縣

貴州省天柱縣

貴州省天柱縣位於貴州省東部,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轄縣。天柱縣位於黔東湘西結合處,清水江下游,介於108°55′E~109°36′E,26°42′N ~27°10′N之間。與湖南省新晃縣、靖州縣、會同縣、芷江縣及貴州省劍河縣、錦屏縣、三穗縣接壤,是川渝黔通往兩廣、江浙的重要門戶,素有“黔東第一關”、“中國重晶石之鄉”、“貴州高原黃金城”、“中國觀賞石之鄉”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天柱縣
  • 地址:貴州省東部
  • 氣溫:平均氣溫為16.1°C
  • 總人口:40.71萬人
基本概要,自然資源,歷史沿革,經濟狀況,2002年產值,2008年產值,基本概況,文化機構,專業文化,科教文衛,綜述,教育,旅遊資源,遠口鎮,鳳城鎮,邦洞鎮,坌處鎮,

基本概要

天柱縣位於黔東湘西結合部,素有“黔東第一關”之稱,自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建縣以來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境內重晶石儲量極為豐富,被譽為“中國重晶石之鄉”。天柱縣與湖南省懷化市的新晃、芷江、黔陽、會同、靖州等縣相鄰,全縣總面積2201平方公里,轄10鎮6鄉315個行政村和11個居委會,總人口40.71萬人,其中以侗苗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98.3%。
© 2013 Baidu- Data ©NavInfo&CenNavi&道道通
天柱縣
天柱縣地處雲貴高原東部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複雜,地形以中低山丘為主,山地丘陵占全縣總面積的97%。海拔多在300~700米。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脈大多呈東西走向。主要山脈:北有分水嶺山脈,中有金鳳山山脈,雄居縣境中部,為湘黔界山;南有黃哨山脈,山巒起伏,峽谷,盆地相錯其間,形成“山丘抱盆,盆中含丘”的獨特地貌景觀。位於陽寨與三穗縣交界的犀牛塘尖坡,主峰海海拔1119.9米,是天柱縣的最高峰。天柱盆地是天柱縣最大的盆地,為貴州省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重要產糧區。全縣行政區域耕地面積1.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1.6%。
從經緯位置看,天柱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性曖濕氣候。天柱縣年平均氣溫為16.1°C,1月平均氣溫為4.7°C,7月平均氣溫為26.7°C,無霜期281天。日照較長,積溫較高,農作物一年兩熟或混作二三熟。但降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春、夏兩季多,秋、冬兩季少;西北、西南部偏多,東部偏少。
天柱縣水、旱災害頻繁,尤其是夏季的暴雨、伏旱,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很大。因此,修建水利工程,調節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十分重要。
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鳳城鎮、邦洞鎮、坪地鎮、蘭田鎮、瓮洞鎮、高釀鎮、石洞鎮、遠口鎮、坌處鎮、白市鎮、社學鄉、渡馬鄉、注溪鄉、地湖鄉、竹林鄉、江東鄉。
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315個村民委員會,11個居民委員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天柱縣總人口34830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鳳城鎮52194、邦洞鎮37512、坪地鎮18081、蘭田鎮26614瓮洞鎮18013、高釀鎮27487、石洞鎮25464、遠口鎮23944、坌處鎮13902、白市鎮30607、社學鄉19478、渡馬鄉16904、注溪鄉5008、地湖鄉3899、竹林鄉13395、江東鄉15800。
2003年,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315個村委會、11個居委會。其中非農業人口2.87萬人;以侗、苗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40.2萬人,占98.2%。(侗族占60%,苗族占31%,此外還有水、布依等少數民族),是貴州省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之一。人口出生率10.99‰,自然增長率5.88‰,計畫生育率93.88%。

自然資源

天柱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重晶石、黃金、煤、矽、鉀、錳、石灰石等。尤以重晶石礦最為豐富,保有儲量1.08億噸,遠景儲量3億噸以上,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重晶石礦床,品位在85—98%之間,埋藏淺,易開採,可開發成鋇鹽系列產品。黃金初步探明儲量60多噸,1997年上交國庫5.3萬兩,是貴州省首次產生的黃金縣。矽礦儲量3500萬噸;煤礦探明儲量1684萬噸;鉀礦探明儲量1353萬噸。縣內水能儲蘊量巨大,可開發28.5萬千瓦,境內清水江開發二級電站可裝機21.4萬千瓦。

歷史沿革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初置天柱縣,天柱未置縣前為千戶所,原名鳳城,後改名天柱,縣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
天柱夏屬荊州之界僻,周屬楚之西,秦屬黔中地,漢屬牂牁郡,隋、唐、宋為誠州(今湖南靖州)所轄,元為湖廣行省武岡路綏寧縣及靖州路會同邊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戶所,屬湖廣靖州衛;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縣署設在鳳城,朱梓為首任知縣,劃出會同縣的汶溪所、江東里和綏寧縣的遠口裡、鎮遠巡檢司(六池)、江東巡檢司併入天柱縣,屬湖廣布政司靖州;崇禎十年(1637年)遷治龍塘,改龍塘縣,不久回治天柱,仍復天柱縣名。清雍正五年天柱縣改隸貴州,屬黎平府;十二年(1639年)改隸鎮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天柱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於貴州省;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天柱縣併入錦屏縣,1961年恢復天柱縣。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天柱縣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奮進,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1997年已越過溫飽線,199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82億元,糧食產量12.61萬噸,財政總收入47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8元,城鄉人民儲蓄存款3.22億元。2002年,天柱縣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富民強縣建市的目標,以財源建 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實施科教興縣、開放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 城鎮化、工業化和市場化,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經濟、發展小城鎮、扶貧開發、非 公有制經濟等方面新的突破,發展以開發水資源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加工重晶石為主的礦產品加工業、以人工種草為主的畜牧業、以臍橙和油茶為主的林果業、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 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鄉鎮工業,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2002年產值

全縣國內生產總值5.55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為 3.42億元、0.72億元和1.4億元,增長1.20%、9.76%和11.37%。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 林牧漁業總產值4.82億元,比上年增1.10%。糧食總產量12.30萬噸,油菜籽產量3680噸、烤菸產量254噸,肉類總產量1.50萬噸。除糧食因災減產4.40%外,其餘均有不同程度增產。年末大牲畜存欄8.74萬頭,生豬存欄21.96萬頭。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天然更新、退耕還林都有新進展。工業總產值1.3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6075萬元,比 上年增長13.6%。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10.0萬噸、重晶石7.91萬噸、水泥3.24萬噸、發 電量2220萬千瓦時。財政總收入4372.8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795萬元,增長3.10%;財政支出1.52億元,增長?18.2%。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0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9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970萬元。全年招商引資項目25個,協定資金1.68億 元,實際到位資金4095.5萬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502千米, 其中幹線公路149千米,當年新修和改造公路52千米。興建了一批通村公路,已有224個村修通了公路,占全縣總村數的71.1%。水電建設成效顯著。積極爭取到山區農業綜合開發、國 土整治、第四批農村電氣縣等一批重點項目,地方電網和國家電網實現 完成了第一期 農村電網改造。全縣有218個村實現了城鄉同網,占總村數的?69.2%。通信發展突飛猛進,固定電話裝機2.1萬門,城鎮供水、綠化、市場、電力、通信以及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有所改善,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寬4.4平方千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億元,比上年增長4.7%。社會保障事業穩步發展,最低生活保障投 入215萬元,受保人員達4.2萬人次;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投入305萬元,受保人員1300人。 農民人均純收入1416元,比上年增長5.4%。

2008年產值

天柱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4209萬元,城鄉批發零售貿易額達55406萬元,非公有制經濟創稅8090萬元,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64.39%。近幾年,天柱共引進項目80多個,引資60多億元,天柱成為了黔東南乃至貴州東向發展當之無愧的“橋頭堡”。
“十一五”概況
“十一五”期末,全縣生產總值達26.8億元,年均增長14.3 %,超過規劃目標2.3個百分點,高於“十五”期間年均增速1.78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完成22018萬元,年均增長20.5%,是“十五”期末的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0億元,年均增長22.7%,是“十五”期間的4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6513萬元,年均增長19.2%,是“十五”期末的2.4倍。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36772萬元,年均增長19.2%,是“十五”期末的2.9倍,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36578萬元,年均增長16.8%,是“十五”期末的2.5倍;貸款餘額124456萬元,年均增長16.4%,是“十五”期末的2.5倍。
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十五”期末的28.5:27.4:44.1調整為25.2:37.1:37.7,三次產業結構比例進一步最佳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五年增長2.6倍,以重晶石加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初步形成。清香型烤菸、油茶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我縣自主選育的“白市4號”等三個油茶品種被貴州省林木品種委員會認定為優良品種,填補了貴州省無油茶優良品種的空白。白市水電站、擺洞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關閉淘汰了六合化工廠等6家落後產能企業。開展礦產資源整合,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重晶石開採企業由19家整合成8家,黃金開採企業由22家整合成10家,煤炭企業由15家整合成10家。
2010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00804萬元,同比增長36.9%,完成工業增加值28119萬元,同比增長49.2%,實現利潤1342.15萬元,同比增長127%。在遭受嚴重乾旱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生產平穩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4.57萬噸,,收購菸葉3.1367萬擔,菸農實現收入2230萬元,初步建成八甲、平甫現代菸草農業示範基地。完成油茶林示範基地建設10248畝,完成油茶芽砧嫁接810萬株。
基礎設施
天柱縣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北距湘黔鐵路、320國道分別為64公里和74公里,東距枝柳鐵路、209國道僅78公里。同時積極修建通村公路,已有289個村修通了公路,占村總數的91.7%,全縣公路通車裡程為1543.8公里(其中:省道76.6公里、縣道200.4公里、鄉道253公里、村道1013.8公里)。縣內水路交通也較便利,沅江上游清水江流經縣內7個鄉鎮,可直通洞庭湖進入長江,天柱縣
水電建設成效顯著。積極爭取到山區農業綜合開發、國土整治、第四批農村電氣縣等一批重點項目。縣內電力較為充裕,接通了地方電網和國家電網,農村初級電氣化縣建設達到國家標準,完成第一期農網改造工程。靜態投資32.7億元的白市電站經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通信發展突飛猛進,固定電話裝機2.4萬門

基本概況

天柱屬北部侗族方言區,繁衍於此的北部侗苗人民一直傳承著重教興學的傳統,因而文化教育較為發達,素有“文化縣”之稱。在歷史文化、名勝古蹟中,這裡擁有黔湘北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古建築——家祠。這些家祠主要分布於清水江下游的天柱縣境內。天柱家祠文化極其深厚,建築典型、歷史悠久,頗具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其中遠口吳氏總祠、白市楊氏先祠,建築規模宏偉,牆上雕畫藝術精湛;坌處三門塘劉氏宗祠更是異彩紛呈,成為民族文化之迷。充滿神奇色彩的清水江下游家祠群,已成為天柱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和魅力獨特的風景線。全縣家祠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 17座。全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三門塘民族文化村、遠口吳氏總祠、王天培將軍故居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柱縣
天柱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侗家人人會唱歌”,侗族民歌源遠流長。無論逢年過節、喜訂豐收、婚喪嫁娶、宗教禮儀,都要以唱歌來慶祝。侗族民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北部地區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邊歌、好事歌、伴嫁歌等。玩山、趕歌場是侗族青年男女主要娛樂和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徑。竹林的阿婆坳、坌處的平芒、三門塘至今仍保持趕歌場的傳統。其景況熱鬧非凡,真如是“歌的海洋”。
演出,每年都要排練1-2台文藝節目(相聲、小品、小話劇、表演唱、舞蹈、快板)送到邊遠山區和16個鄉鎮,每年演出場次都在36場以上。群文創作作品在全國各種報刊發表,每年也在15篇以上。多年來文藝創作作品49個,自辦文藝報和《曉鐘》專刊,為全縣文學愛好者提供學習園地,
全縣文化單位有縣文化廣電視局為行政管理部門。其系統的下屬單位有:文化館、文工隊、圖書館、文物管理所、電影公司、新華書店、文化廣播電視科稽查隊、廣播電視站。投資 400餘萬元的縣宣傳文化中心正在建設之中。各鄉鎮都有文化服中心。全縣有村級文藝(腰鼓)隊187支。全縣城鄉民眾文化活動頻繁開展。呈現出異常火爆的場面。2002年四月,天柱縣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先進縣”稱號。

文化機構

天柱縣文化館
天柱縣圖書館
天柱縣文化市場稽查隊
天柱縣文物管理所
天柱縣電影公司
天柱縣廣播電視站
天柱縣民眾文化節

專業文化

每年都要排練 1-2台文藝節目(相聲、小品、小話劇、表演唱、舞蹈、快板)送到邊遠山區和16個鄉鎮。文藝創作作品49個,自辦文藝報和《曉鐘》專刊,為天柱縣文學愛好者提供學習園地。

科教文衛

綜述

基礎教育質量提高,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發展。適齡兒童入學率99.4%,國中階段淨入學率由 上年的77%提高到84%。國小和國中在校學生年輟學率分別比上年下降0.33和0.09個百分點。 高考再創佳績,有827人被大專院校錄取,重點院校上線人數突破100人大關。積極開展科技 創新工作,有5個鄉鎮被州政府評選為科技進步先進鄉鎮。全縣有衛生醫療機構24個,衛生 技術人員810人,病床位447張,93.3%的村建立了衛生室,農村衛生保健工作得到了加強; 有文化服務設施21個,有114支業餘文藝隊伍,民眾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2002年4月,該 縣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文化先進縣稱號。有線電視節目增加到了6套,廣播和電視覆蓋率 分別為83%和88%。

教育

天柱素有重教興學的傳統,有貴州省文化教育縣之盛譽。曾培育了著名的少數民族無產階級革命家、上海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龍大道,貴州省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龍賢昭,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序順,北京大學教授、留美博士肖以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楊念一等。
天柱縣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主體的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濃濃的黨以重教為先,政以重教為本,民以興教為榮的發展氛圍。
天柱縣教育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努力實施“科教興縣、教育強縣,樹天柱教育品牌的”宏偉戰略,帶領全縣教職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抓“兩基”、促“兩全”,著力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學校管理,狠抓教學改革,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逐步建成了一批校園美麗,設施先進,管理科學,充滿現氣息,受到社會讚譽,對青少年學生有著莫大吸引力的中國小。
天柱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54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普通國中21所,初級職業中學5所,完全國小108所,初小64所,教學點38所,幼稚園8所,農民文化技術學校331所。共有在校(園)生80064人,國中在校生25140人,國小在校生45855人,在園幼兒3759人。教師3421人,高中教師391人,國中教師994人,國小教師2056人,學歷合格率分別為80%、91%、93%。
1985年天柱縣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成為貴州省第一個無盲縣;1986年普及初等教育;1992年實現高標準掃盲;1998年“兩基”驗收達到國家標準;2001年“兩基”複查和“普實”工作順利通過省人民政府的驗收;2002年獲“貴州省文化先進縣”殊榮;2003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縣”稱號;2003年12月天柱民族中學通過省級示範高中評估驗收,步入省級示範高中的行列。
百年名校——天柱民族中學:
1915年,天柱民族中學誕生於天柱縣城鳳山書院舊址,位於金鳳山南麓,瑞蓮池東畔。她采清水江之靈
氣,集“石柱擎天”之神韻,成為了哺育廣大苗侗兒女茁壯成長的一片聖土。 天柱民族中學先後席入“省屬重點中學”、“中國名校”、“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貴州省普及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和“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之列。

旅遊資源

天柱縣是黔東門戶,是出黔入桂之要道。現有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紀念地和紀念建築等各類文物單位150餘處,其中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已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9處。
天柱縣
民族民間文化遺產 傳統民居吊腳樓、民間工藝(竹編、剪紙、紙紮、侗家織錦)、民間藝術(侗歌、苗歌、酒歌、踩梁歌、祭祀歌、儺文化、陽戲)、民間故事、諺語、譜牒、經卷)、獨具物色的宗祠群和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 17座)、眾多的石刻(石碑、摩崖石刻)。
天柱縣分別於1984年、1995年2002年先後公布了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遠口鎮

白市水電站及特色小城鎮的建設,給遠口帶了絕世難遇的機會,2013年3月底老集鎮及沿江10個村寨2543戶12102人實行了整體搬遷,有利於打造北侗徽派風貌建設進行整體包裝。白市水電站已實現下閘蓄水發電,電站庫區形成了寬廣而美麗的湖泊,其中還有12個等待開發的孤島,與庫區兩岸、湖泊、五府會館、吳氏總祠等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精品旅遊資源。遠口是全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移民安置型、綠色產業型、旅遊景觀型特色小城鎮。新遠口有極為優良的與周邊風景區對接、順接的區位優勢。遠口是個依山傍水、山青水秀的古鎮邊城,以著名的清江魚和發豆腐(清江兩姊妹)為品牌的飲食文化及“吳氏總祠”為代表的北侗文化標誌性建築,為遠口將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上連三門塘國家級民族文化村寨、龍大道故居、錦屏縣城和隆里古城,下連白市、瓮洞等黔東重要關隘,北接天柱,東出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會同故居,路程都在半小時左右,十分方便快捷,遠口可以作為旅遊的中心城鎮來發展,在上述景區玩,在遠口吃、住、購、游、玩。
2013年下半年規劃完成《遠口鎮總體規劃(2012—2030)》、《遠口鎮鎮區遷建修建性詳細規劃》、《遠口鎮遷建集鎮風貌規劃設計》、《遠口鎮排水專項規劃》包括污水和雨水)。2030年規劃城鎮為30000人,新遠口正按《遠口鎮鎮區遷建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復建,已安置人口為10000人,分為南北兩個區域,與新市村集中安置點及遠洞羅漢坡移民新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水鄉畫卷。商貿及居民生活區主要集中在南區,北區主要為行政區,北區沿公路兩側呈帶狀分布,南區沿江呈長方形塊狀分布,人均用地面積60多平方米,整個集鎮由三條主幹道和九條次幹道構成三橫九縱的路網體系。為避免重複建設,縣政府專門成立了遠口特色小城鎮建設辦公室,從各部門抽調精幹技術力量支持遠口特色小城鎮建設,投入4000餘萬元打造的灰牆、青瓦、馬頭面、花格窗等北侗徽派風貌元素建設已初步成型,為傾力建設“黔東重鎮、清江明珠”、美麗鄉村、北侗風情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2013年12月底,中學、國小、新華書店、司法所、派出所、國土所、人民法庭、森林公安、第一期廉租房等單位用房已建成;天柱縣第三人民醫院(鎮衛生院)、糧食大樓、供銷大樓、農業銀行、信用聯社、敬老院、吳氏總祠等基本建設完成;行政綜合樓、農貿市場、生豬市場、人民廣場、垃圾填埋場、客貨運碼頭等正在啟動;羅漢坡公園、安架特色產業園區及遠洞新農村建設都在申請立項中。集鎮南區、北區、清水江大橋及新市都安裝了太陽能節能燈;給排水及污水管網建設已近尾聲。城鎮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功能布局更為科學合理。
未來的遠口,碧波蕩漾,風光旖旎,婀娜而柔美,嫻靜而秀麗,島上桃花盛開,兩岸修竹含羞,金桂八月飄香,湖中遊船如梭,龍舟賽場鑼鼓喧天,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率先進入小康社會。

鳳城鎮

三星岩、龍泉井、石柱岩、鐘鼓洞、觀音洞、烈士陵園、飛機場、王天培親兄弟故居、雷寨縣治遺址、樂公堤遺址、楊鐵山古墓、“臥雪堂”袁氏宗、樂寨楊氏宗祠、吳紹文故居、龍賢昭故居、周竹銘先生故居、“修竹廬”、紫雲岩摩崖石刻(二處)、聯山村圖騰石柱、岩寨民族村、鳳城歷史文化名鎮、王天培將軍墓。
石柱岩坐落在天柱縣城北4公里的石坪村南側,經觀音洞,上鵝飛踏,步行30多分鐘即可到達,為天柱八景之首,是由天然造化、突兀于山坡之上的數座巨大石灰岩石柱組成的奇異景觀。有多根大石柱,石柱高矮不一,大小各異,其中最高者達20餘米,底粗近20米。似層層巨石累迭而成,挺拔秀麗,直撐藍天,氣勢雄偉,巍峨壯觀。
石柱岩周圍石筍林立,頂上石塊狀如椅子,柱身呈海花狀紋彩,石縫中草木藤葛叢生,在石柱岩的南側有一塊傾斜的大岩石,從這塊大岩石的頂端可以攀援到石柱岩的下半腰,然後藉助經長年累月風雨侵蝕而形成的疙瘩和小坑窪,可以攀援到石柱岩的岩頂。石柱岩的頂部相對比較平坦,由三塊石頭堆疊而成,可容六七人在其上耍玩。攀達柱頂,在柱頂極目遠眺,四面幾十里莽莽群山歷歷在目,天柱萬畝大壩和縣城全景盡收眼底,鑒江、朗水兩條河流像兩條玉帶束于山腳,然後再婉蜒東去。常有勇敢者沿石柱犯險登臨絕頂,望深邃蒼穹,觀飛雲逐日,把酒臨風,嘯傲蒼天,感茫茫宇宙,心則至清至淨,頓出於滾滾紅塵之外,讓人樂而忘返。
冒險登臨自然要冒險而下,登臨石柱岩不僅僅只是在攀援而上和登臨絕頂時可以感受到充分的快樂,緣石而下時也自別有一番滋味,當此之時,面臨石壁背朝天,手腳並用,小心翼翼,危如累卵,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心弔膽,目不斜視,速如蟻行,至底方長舒一口氣,繼之歡聲笑語,其興奮、愜意非旁人所能體會,歷年來旅遊愛好者儘管明知攀援石柱岩難而且險,然而卻並沒有因之而卻步不前,反而趨之若鶩。所謂游險境,攀高峰,興更濃,懷更壯,此乃石柱岩遊人如織的緣由。
石柱岩巋然挺拔,雄偉壯觀,柱石高而圓,有凌雲擎天之勢!關於它還有著很多美麗的傳說,傳說古時仙人於夜間欲從石坪架橋過迎春坪,因時到天曉而止,留下了橋礅成為人間一景,故冠名“石柱擎天”,前清合肥詩人辜寬有詩為證:
何年突兀起高標,直接銀河上下潮。
撐破雲霞迷石足,撥翻星斗系天腰。
龍行萬里迴風遠,鶴去千秋待月遙。
唯有邑君來往便,任將鳧舄踏層霄。
另有傳說,很久以前常有鳳鳥歌鳴於石柱岩之巔。據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今縣城東面里許的雷寨迎春坪,常有成百上千的鳥兒飛上石柱岩,在其頂上盤旋,如雲似霧,瀰漫天空。待雲收霧散,但見百鳥簇擁,聚於石柱岩巔。倏忽一隻彩鳳離群飛出,盤桓歌嘯,清麗悅耳,怡人心魄,逗得百鳥附合,歌盪千山。
天柱縣縣名亦因石柱岩而得名,據清乾隆《鎮遠府志》載:“在天柱縣北,有一山,上有石如柱,此天柱所由名也。”清康熙《天柱縣誌》亦云:“天柱縣之城,蓋收功於人力,而取錄于山岳者。”明萬曆年間,天柱縣第一任知其一縣朱梓主修《天柱縣誌》時,見此景奇特,題名為“石柱擎天”。列為天柱八景之首,載入縣誌。從此,景譽日升,遊人涌往,成為天柱縣的遊覽勝地。

邦洞鎮

金鳳山鳳景名勝、乾隆主題詩碑、古銀杏、獅子口、金風山地下溶洞、姜應芳故居遺址、高野鄭民宗祠、邦洞國小“亘古於茲”碑、織雲“將軍橋”、織雲(章程)民族村、地茶水青崗、邦洞歷史文化名鎮 。
社學鄉:平甫“古涼亭”、社學碉堡、善緣寺、田心寨龍王閣、龍塘治縣遺址(5 處) 。
遠口鎮
吳氏總祠、遠口古渡、遠口歷史文化名鎮 。
渡馬鄉
楊柳“龍王閣”、江東古銀杏、七月二十坪歌場(遺址)、龍盤陳氏宗祠、岩門楊氏宗祠、江東古廟、龍盤民族村。

坌處鎮

坌處三門塘水江沿岸石碑群、鎮街頭王氏宗祠、抱塘吳氏宗祠、三門塘劉氏宗祠、大沖碑群和石圍子、平芒歌場、坌處古渡、坌處鎮三門塘民族文化村 17處文物古蹟。
竹林鄉
天華山四十八寨公庵遺址、地坌彭氏宗祠、阿婆坳歌場、地坌古桂樹。
坪地鎮
陽寨杉木王、圭原始天然林、陽寨古銀、坪地六月六歌場。
蘭田鎮
杞寨楊氏總祠、公閃村“禾翠亭碑記”、貢溪“承先永禁”和“遵古重刊”碑群、坪寨犀牛洞。
白市鎮
湖廣汶溪所遺址、白市香樟場、楊氏先祠、新舟氏宗祠、宋氏先祠、辭兵洲遺址、宋仁溥衣冠冢、北嶺錢塘橋、北嶺昌善橋、樂氏宗祠、陽山風雨橋、新舟白岩公、白市古渡、白市歷史文化名鎮。
地湖鄉
地湖風雨橋。
高釀鎮
章寨三拱橋、高釀碉堡、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硝洞風雨橋、地良龍氏宗祠、高釀國小“孔子令碑記”。
石洞鎮
鹹同農民起義軍戰鬥遺址九龍山(省保單位)、槐寨紫檀群、水洞鬥牛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