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公

貴公,漢語辭彙。

拼音:guì gōng

釋義:1、王公貴人;2.對居上公貴位者的尊稱;3.特指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4.出自呂氏春秋-貴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公
  • 時間:南朝
  • 出自:《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
  • 解釋:王公貴人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文言文,原文,[注],譯文,

詞目

貴公

拼音

guì gōng

引證解釋

1、王公貴人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
戴表元 《送鄭若晦游建業序》:“自其始游,台闥之貴公,方岳之名卿,聞其才,多禮致之。”
袁宏道 《京洛篇》:“疊身事貴公,習諛苦不早。”(本內容來自查字典)
2、居上公貴位者的尊稱
《晉書·張重華傳》:“若今便以貴公為王者,設貴公以河右之眾,南平巴蜀 ,東掃趙魏 ,修復舊都,以迎天子,天子復以何爵何位可以加賞。
3、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
三國曹髦,《晉書·職官志序》:“ 宣王既誅曹爽政由己出,網羅英俊,以備天官,及蘭卿受羈,貴公 顯戮,雖復策名魏氏,而乃心皇晉 。”

文言文

出自呂氏春秋-貴公。道家伊尹學派著作講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原文

昔先聖之治天下也,必先公也,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
伯禽①將行,請所以治魯,周公曰:“利而勿利也②。”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病矣,漬甚,國人弗諱,寡人將誰屬國?”管仲對曰:“昔者臣盡力竭智,猶未足以知也,今病在於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願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諾,曰:“公誰欲相?”公曰:“鮑叔牙可乎?”管仲對曰:“不可。夷吾③善鮑叔牙,鮑叔牙之為人也,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於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勿已,則隰朋其可乎?”“隰朋之為人也,上志而下求④,醜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其於國也,有不聞也;其於物也,有不知也;其於人也,有不見也。勿已乎,則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惡,用管子而為五伯長;行私阿所愛,用豎刀而蟲出於戶。
人之少也愚,其長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飾服,私利而立公,貪戾而求王,舜弗能為。
(選自《呂氏春秋·貴公》)

[注]

伯禽周公之子,被封到魯,成為魯國的第一位國君。②利而勿利也:意為“(為政時要)利民而不要利己”。③夷吾:管仲,名夷吾。桓公時為齊相,幫助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④上志而下求:意為“對高於自己的人總想努力趕上,對不如自己的人則勸勉不息”。

譯文

從前,古代聖王治理天下,必定把公心擺在第一位,只要出於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來的。
(周公的兒子)伯禽(封為魯國國君),將要赴任時,(向父親)請教用來治理魯國的方略,周公說:“(為政要考慮)利民而不要(只考慮)利己。”楚人遺失了弓箭卻不肯去尋找,他說:“楚國人遺失了弓箭,(必是)楚國人得到它,又何必去找它呢?”孔子聽到這話,說:“去掉‘荊楚’這一國別就好了。”老聃聽到孔子的話,說:“去掉‘人’這一限制就好了。”所以說老聃才是最具有公心的人。天地夠偉大了,生育了萬物,而不把它們作為自己的子女;使萬物生長,而不把它們據為己有,萬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澤,享受天地的利益,卻不知道這些是從哪裡來的。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
管仲得了重病,齊桓公去問候他,說:“仲父您的病,更加沉重了,國內百姓都已經無法避諱這件事,我將把國家託付給誰呢?”
管仲回答說:“以前我盡心竭力,還不能知道可以託付國家的人選,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么能說得出呢?” 齊桓公說:“這是國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點我啊。”
管仲恭敬地回答,說:“您打算讓誰擔任宰相呢?” 齊桓公說;“鮑叔牙可以嗎?”
管仲回答說:“不行。我和鮑叔牙交情很好,鮑叔牙的為人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樣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一旦聽到別人的過錯,一輩子也不能忘記。”齊桓公說:“不得已的話,那么隰朋可以嗎?”管仲回答說:“隰朋的為人,對勝過自己的人賢人追羨不已,對趕不上自己的人則勸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趕不上黃帝為羞愧,對趕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對於國政,細枝末節不去過問;他對於事物,分外的不去了解;對於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薦宰相人選的話,那么隰朋是合適的。”一國的宰相,可是個大官。當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聰明。所以說大工匠只注意總體設計,而不親自揮斧弄鑿;大廚師只著意調和五味,而不親自撥弄鍋碗瓢盞;大勇士只指揮戰鬥,而不親自臨陣鬥毆,正義的軍隊只征討叛逆而不騷擾百姓。齊桓公厲行公正;摒棄個人愛憎,重用(同自己有仇的)的管仲,終成五霸之首;而齊桓公徇私情呵護自己所愛,任用諂諛之人豎刀,以至死後屍身腐爛得蛆都爬了出來還不得下葬。
人小的時候愚笨,長大了就有了智慧。所以,聰明了卻用私情,還不如愚笨卻出以公心。天天喝醉了還想穿戴整齊,利慾薰心還想出以公道,貪婪暴戾還想成就王道,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何況凡人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