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太廚房系列:吃情十物

貝太廚房系列:吃情十物

《貝太廚房系列:吃情十物(《貝太廚房》雜誌十周年紀念版)》中講述了10種簡單到街角菜場隨處可見的食材,以及每種食材衍生出的簡單到幾乎每個家庭都熟能生巧的菜款。詳細的製作過程,精美的配圖,以及字裡行間透露出的細膩情感,再次喚醒我們對於家人和家鄉的濃情。這也正是作者的意圖,希望這些樸實的菜餚喚起珍貴的回憶,平添一份力量。

基本介紹

  • 書名:貝太廚房系列:吃情十物
  • 類型:烹飪美食與酒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635439, 7508635434
  • 作者:任芸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192頁
  • 開本:16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貝太廚房系列:吃情十物(《貝太廚房》雜誌十周年紀念版)》編輯推薦:歐陽應霽誠意推薦!用手邊最常見的10款食材,以簡單到“傻瓜”的烹飪方法,講述60種平添力量的味道。主編任芸麗與《貝太廚房》一起成長的十年間,凝練出最純粹的廚房心得。留住人心的,不是昂貴稀有的食材,而是點滴入饌的絲絲愛意。

作者簡介

任芸麗,《貝太廚房》主編、家庭廚藝的倡導人、中國傳統菜餚烹飪方式的記錄者。“貝太廚房”品牌線上視頻節目“廚房新煮藝”的主持。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芸麗的第一本書《吃情十物》,最自然也最直接地從這些家常菜式開始,最簡單也最不簡單。在全民皆以“美食”為生活中心的當下,有她冷靜、體貼、身體力行地做出這一個又一個示範,不裝酷,不張揚,天使卻在細節當中,舒服就好。 ——歐陽應霽

名人推薦

芸麗的第一本書《吃情十物》,最自然也最直接地從這些家常菜式開始,最簡單也最不簡單。在全民皆以“美食”為生活中心的當下,有她冷靜、體貼、身體力行地做出這一個又一個示範,不裝酷,不張揚,天使卻在細節當中,舒服就好。
——歐陽應霽

圖書目錄

舒服就好 歐陽應霽
序 任芸麗

雞蛋
蛋事
溏心煮蛋
雞蛋羹
炒蛋碎
茶葉蛋
醃鹹蛋
雞蛋餅

豆腐
豆腐走天涯
香椿拌豆腐
麻婆豆腐
蒜香燒豆腐
鍋塌豆腐
香辣豆腐鍋
蟹粉豆腐

雞肉
雞不賊
三杯雞
宮保雞丁
西洋參紅棗烏雞湯
蜜汁烤翅
怪味雞
糟鹵鳳爪毛豆

西紅柿
天天西紅柿
糖拌西紅柿
番茄炒蛋
番茄菜花
番茄疙瘩湯
番茄醬
番茄扁尖冬瓜湯

豬肉
豬樣人生
糖醋小排
東坡肉
馬蹄蒸肉餅
叉燒肉
老媽蹄花湯
炸大排
土豆
土豆不土
微波原味薯片
洋芋絲餅
椒鹽薯角
老奶洋芋
酸辣土豆絲
清蒸小土豆

牛肉
牛的身份
醬牛肉
咖喱牛肉
啤酒牛腱
番茄牛腩
水煮牛肉
肥牛蓋飯

魚肉
與魚同游
鯽魚豆腐湯
烤鯰魚
紅燒帶魚
五香熏魚
水煮魚
剁椒魚頭

大米
大米那么大
腊味煲仔飯
蛋炒飯
粢飯糕
蒸米漿
雲腿豆燜飯
皮蛋瘦肉粥

牛奶
牛奶進行時
薑汁撞奶
雙皮奶
老北京宮廷乳酪
自製優酪乳
香蕉奶昔
牛奶鬆餅

文摘

與魚同游
爺爺出生在海邊,奶奶在長江邊長大,結果呢?爺爺一輩子不吃淡水魚,總說有股土腥味兒,而奶奶最愛河鮮,受不了海鮮的腥氣大。他們二老在對魚的態度上一輩子都沒有統一,爺爺說:“我才不吃那東西(河魚),一身刺!”奶奶說:“刺多才鮮,你沒那個福氣!”爺爺反駁:“黃花魚多好啊,蒜瓣肉!”奶奶不以為然:“你買的黃花魚都臭了,我買的活鯽魚多鮮活!”爺爺每到這裡就喟然長嘆,連連搖頭說:“我小時候,黃花魚都是活的,鯧魚清蒸,帶魚打湯……唉!”
我從小在飯桌上就聽他們爭執,總是忍不住笑個不停。當時真的不懂兩位老人為什麼會認真較勁,在我看來,河鮮海鮮都好吃。河魚刺多嗎?不知道啊,因為奶奶會細心地將刺挑掉給我吃;海鮮不鮮嗎?不知道,因為最鮮的魚都會在第一時間給我吃了。長大了,懷著感恩的心回味,我才懂得,爺爺奶奶的一次次爭論其實是對童年記憶的一次次回味。河流與大海饋贈給我們美味的食材,對人類是公平的,而人類對水產的選擇卻更多依賴於童年經歷,小時候的味道根深蒂固,魚的記憶影響終身。
我們這一代人就可憐多了,生長在北方不沿海的城市,吃魚談不上什麼經驗。我們餐桌上魚的供應基本來自當地的水產局,多是池塘里養的草魚、鯽魚、鯉魚,最常見的海產不過是單位逢年過節發的凍帶魚、蝦皮和乾海帶。說真的,天知道那些“海鮮”在冷庫里冰凍了多久。至於河鮮,很遺憾,我們這裡也不是河網密布、湖泊眾多的江南水鄉,活魚的品種很少,供應也不是那么頻繁。好在隨後到了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南貨北貨往來供應,什麼東西都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時常慶幸,爺爺奶奶的訴求終於可以很容易地滿足了。
身在母親河的流經之地,最值得提起的水產就是黃河鯉魚。小時候的黃河鯉魚當然都是野生的,現在由於過度捕撈,已經很難見到了。一斤半到兩斤大小的最適合做糖醋鯉魚,這也是孩子們最愛的菜。外表掛上糊,再拍乾粉,入油鍋炸至表皮酥香,撈出略涼後再猛火復炸一遍,那叫一個脆啊。被滾熱酸甜的稠汁包裹著端上餐桌,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大菜。過去黃河中十幾二十斤的大魚也很常見,多用來醃製或侉燉。中國最早的關於農業生產和食品製造的書《齊民要術》里,記載的主要是北魏時代黃河流域的先民怎樣釀酒、做醬、做豉、釀醋、醃肉、臘魚的,這些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很多竟然沒有一點兒改變。這些醬料的口味奠定了黃河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美食基礎。北方的大柴火爐灶也決定了以侉燉為主的做菜方式。為什麼我們一說北方漢子的飲食就是“大魚大肉”呢?因為真的很形象,魚和肉都是大塊剁開,在大柴火鍋中,熱油煸炒蔥、姜、八角,加入黃醬炒香,再加入水,之後放魚、放肉、放豆腐等等。通常是燉過肉的湯汁再燉雞或魚,之後再燉豆腐,然後燉土豆、蘿蔔,最後燉綠色蔬菜。這樣湯汁被層層吸收,菜餚層層入味。每逢婚喪嫁娶,院子裡架起大灶,一鍋鹵上二三十隻肘子、十幾條大魚、四五十隻白條雞,豆腐粉條海量供應。掌勺師傅都是鄉里的能人,撈出鍋里的整魚整雞,居然魚是魚、雞是雞,完完整整,毫不破損。這種大鍋出來的東西,口味自然非同凡響。吹吹打打,吃他個兩天三夜的,好不痛快!
爺爺所“嫌棄”的河魚的草腥味,也要依賴濃油赤醬的遮掩才好,不像新鮮的海魚,只消稍稍蒸煮,簡單調味就美味無比了,甚至直接生食也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我們大可不必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而看低任何食材,大自然的饋贈都值得感恩地接受。飲食不分好壞優劣,只在於心中的那種家鄉的味道,只有那種味道值得人回味和思念。
隨著年齡以及美食經驗的增長,我這個北方的孩子也在魚的世界裡找到了“如魚得水”的快樂。我的心既能安於小池塘里的游弋,享受一葉扁舟、一領蓑衣、斜風細雨、雲淡風輕的愜意;又能樂得在清流激盪中順流直下,浮於江海,泛舟大洋,讓自由的快感達到高點。快樂的飲食包含很多東西,味覺的豐富直接帶來心胸的寬廣。魚,我所欲也,而與魚同行的溫暖記憶和自由愜意,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啊!

序言

舒服就好
英文裡有所謂comfort food的說法,能夠讓五湖四海各色人等,在離家千里的荒茫路上,在粗拙窄小的亦勉強稱之為家的宿舍里,或是真正在充滿成長回憶的很久沒回去的自家老宅里,吃到的用最簡單的食材、最樸素的烹調方法,甚至是最倉促的時間限制下完成的一道菜、
一份點心、一碗稀飯、一盤面……貼心,暖胃,感情豐富的吃來還幾乎要掉淚——這就是我們都最需要的、最基本的、最舒服的食物。
芸麗的第一本書《吃情十物》,最自然也最直接地從這些家常菜式開始,最簡單也最不簡單。在全民皆以“美食”為生活中心的當下,有她冷靜、體貼、身體力行地做出這一個又一個示範,不裝酷,不張揚,天使卻在細節當中,舒服就好。
歐陽應霽
2012年8月

終於——很多時候,當我們把這個略顯無奈、如釋重負的詞擺在面前的時候,著力想表達的是一種情緒:一件事情的開始或結束。而與之相生相伴的,是一些謎底的最終揭曉,或者叫作“真相”的顯現。現在,終於,有一個真相擺在了我的書桌上——我的第一本書《吃情十物》。
我不知道,一段情,可以禁受多長時間的考驗;一首歌,可以吟唱多長時間還依然令人心酸;一句話,可以保存多長時間還會引起小鹿亂撞般的悸動。但我深信,一種味道,可以讓人至死都記得故鄉的那棵老槐樹花開花散。熒幕中的秋菊,以一根筋地架勢只為討一個說法。如果說,這是一個美好的夢,甚至是崇高到信仰的祭壇,無非是為了尋求那最後的一個真。曾幾何時,我們為了這份真四處碰壁,頭破血流。如今,這份真,它很快,來得快也去得快;很輕易,輕易得到也輕易放棄;很簡單,簡單到我們在獲得的時候,需要一再質疑,是真的嗎?如今,我輕輕地摩挲著這本書的樣稿,依然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10年前進入“貝太廚房”團隊最初的日子裡,曾看到過一些至今仍如雷貫耳的名字,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溫暖,把食物在自己生活當中曾留下的痕跡和感懷落在紙面。某頁的某個句子,或者是某個辭彙的忽然跳出,重重地敲擊了我的心。那時,心底就有一株稚嫩的爬山虎在悄然蜿蜒而生: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擁有一本自己的書,把自己在那段時期,對食物與人之間懵懵懂懂的感情的理解,以簡單到無法拒絕的方式,和大家輕言細語,或者推杯換盞,讓多到數不清的眼睛們看到這些從自己心底飛出去的文字和圖片;倘若,讀者心裡能產生一些和我寫下這些字的時候一樣的悸動和漣漪,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於是終於,終於,這株爬山虎頑強而緩慢地生長,在食物和感情之間的那些化學元素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篤定的時候,它來了。
這是一本簡單的書,記錄了我在“貝太廚房”10年來,對食物乃至我自認為找到的本真,或者叫真相的認識和理解。若說是一種態度的昭示,也不為過。一度,我曾經企圖讓這本書表現得石破天驚,但兜兜轉轉,我發現,往往是那些土到家的尋常食材能帶給人們更多的感動。它們奔赴到各個大同小異的房屋裡,在每個極度相似的視窗,在每個裝修風格迥異但都透著溫馨光暈的餐廳,在或古樸或奢華的杯盤裡,講述著完全不同但都表達同一個主題的動人故事——愛。我發現,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簡單到街角菜市場隨處可見的食材,簡單到幾乎每個家庭都熟能生巧的菜款,給我們這些行走在世間的凡人、給我們的愛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落腳點。
感謝我的同事和朋友,感謝所有為讓這本書走到讀者的書桌而做出巨大努力的人們。感謝你們,感謝在我不算很長的歲月閱歷中,曾給予我愛和痛的人們。於是,有了這本書的存在,讓我有機會通過以我們手邊最樸素的食材和簡單到世人皆知的烹飪方法來講述生命中曾經有
過的那些真情實感。這其中有歡笑璀璨;有淚花晶瑩;有現在看來不值一提的自命不凡和所謂的艱苦卓絕;有在慨嘆無助的時候,想起來就平添力量的那些味道。不錯,這些食材和烹飪方法真的可用土來形容,土到連個像樣點的名字都沒有,望文生義:醋熘土豆絲、香椿豆腐、番茄牛腩……一望可知全貌,在大江南北任何一家小餐廳油膩的選單上都依稀可辨著這些名字。可就是這些小吃式的食材和菜式,卻能夠把我們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點滴慢慢串起,讓我們在任何時候,念起、想起某個人或某些事,心頭怦然,眼角泛起盈盈淚光,唇間漾起淺淺微笑。這些樸實、普通但又深刻到我們骨髓里的食材和菜式,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因這份質樸而依然爍爍生輝。我想,這應該就是烹飪的真相。
任芸麗
2012年9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