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葡萄球菌感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豬葡萄球菌感染
  • 外文名:Staphylococcus infection in pigs
  • 原因: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豬葡萄球菌引起
  • 性質:豬的細菌性疾病
基本介紹,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鑑別,治療,預防,

基本介紹

豬葡萄球菌感染(Staphylococcus infection in pigs)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豬葡萄球菌引起豬的細菌性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豬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乳腺炎,壞死性葡萄球菌皮炎及乳房的膿皰病;豬葡萄球菌主要引起豬的滲出性皮炎,又稱仔豬油皮病,是最常見的葡萄球菌感染。此外,感染豬還可能出現敗血性多發性關節炎。

病原

該病的病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豬葡萄球菌。該菌革蘭氏染色陽性,呈圓球形,不形成芽孢和莢膜。直徑在0.5~1.5μm之間,常呈不規則成堆排列,形似葡萄串狀。在普通培養基及血液瓊脂平板上生長,但不能在麥康凱培養基上生長。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可產生透明溶血環,且菌落較大,菌落呈圓形、凸起、表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不透明,血漿凝固酶陽性,分解甘露醇產酸。豬葡萄球菌不能產生溶血環,也不分解甘露醇,而且大多數菌株的凝固酶試驗為陰性。葡萄球菌可產生多種毒力因子,包括α-毒素、腸毒素、皮膚壞死毒素、毒素休克綜合徵毒素、凝固酶、耐熱核酸酶等,具有致病作用。
葡萄球菌對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在乾燥的膿汁或血液中可存活2~3個月,加熱80℃條件下30min才能殺滅,但煮沸可迅速使其死亡。葡萄球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一般的消毒劑均可殺滅。葡萄球菌對磺胺類、青黴素、金黴素、土黴素、紅黴素、新黴素等抗生素較敏感,但易產生耐藥性。

流行病學

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無免疫力豬群常由於引入帶菌豬而發病。豬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呈散發,但豬的滲出性皮炎可呈現流行性,從臨床發病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同批豬在相鄰豬欄或同窩豬中,有些發病而有些不發病,這說明免疫力在個體和群體發病過程中都有重要意義,其中主要取決於母豬是否有免疫力。哺乳仔豬為發病的主要豬群,以出生5~10天的仔豬為多見,但最早可見於出生後第2天的仔豬。近些年,在斷奶後的仔豬也常有發生,偶爾還見發生於授乳母豬的乳房及下腹壁等處,但病灶多為局限性,而不發生全身性皮膚感染。保育舍仔豬發病率可高達15%,感染仔豬死亡率可達70%。發病豬體重大多在3~20kg之間。成年豬可見一些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型感染。感染豬很可能是其他豬的主要傳染源。已知從許多健康豬的皮膚、口腔上呼吸道、陰莖包皮、陰道和腸道中分離到金黃色葡萄球菌。該病原菌的傳播可能是通過上呼吸道形成的氣溶膠,或直接皮膚接觸,或間接接觸污染的牆壁和用具。該病有明顯的接觸傳染性,並可通過皮膚劃痕或皮下注射複製成功。從飼料、污染的水和墊草中攝取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很普遍的。交配時往往導致一些豬生殖道感染。乳腺、鼻和皮膚病灶的局部侵入也很常見。豬葡萄球菌的發生和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但受某些應激因素影響,如飼養管理條件、環境衛生及降低豬體抵抗力的因素等。

臨床症狀

該病多見於哺乳期仔豬,是5~6周齡的仔豬常發的一種接觸性皮膚疾病,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初生仔豬10日齡以後亦可發病。病初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出現紅斑,繼之成為3~4mm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的漿液或黏液,常與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乾燥後形成棕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橫紋龜裂,具有臭味,觸之粘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俗稱“豬油皮病”。強行剝除痂皮,露出紅色多汁的創面,創面多附著帶血的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皮膚病變發展迅速,從發現一小片皮膚病變後,在24~48h內可蔓延至全身。觸摸患豬皮膚溫度增高,被毛粗亂,滲出物直接粘連,繼而可出現M腔潰瘍,蹄球部的角質脫落。發病豬食欲不振和脫水,嚴重者體重迅速減輕並會在24h死亡,大多數在發病10天后陸續死亡。耐過豬皮膚細胞逐漸修復,經30~40天后厚痂皮脫落。該病也可引起較大日齡仔豬、育成豬或母豬乳房發病,但病變較輕,多無全身症狀,並可逐漸康復。
如果仔豬通過母源抗體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就會表現為慢性經過,患部表現為直徑5~lOmm的病斑,與健康皮膚之間有明顯邊界,不擴散。面部皮膚的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面部壞死,往往由於仔豬相互爭食、攻擊出現損傷而感染,特別是在NSL母豬奶水不足的情況下多見。
病死豬屍體消瘦,嚴重脫水,全身皮膚上覆蓋著一層堅硬的黑棕色厚痂皮,厚痂皮有橫向裂M直達皮膚。剝除痂皮時往往會連同豬毛一起拔出,露出帶有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的暗紅色創面。屍體眼瞼水腫、睫毛常被滲出物粘著,皮下有不同程度的黃色膠樣浸潤,腹股溝等處淺表淋巴結常有水腫充血,內臟多無相關病變。發生繼發感染時病變複雜化。

病理變化

除了在臨床症狀表現的皮膚病變外,在仔豬敗血症中,看不到眼觀病變。嚴重病例呈現脫水、消瘦、皮膚變厚有時水腫,淺表淋巴結腫脹水腫。胃正常,內很少有食物。頭、耳、軀幹與腿的皮膚及毛上積有滲出物。去除滲出物後,下面的皮膚呈紅色。組織學檢查可見角質層上積有蛋白質樣物、角蛋白、炎性細胞及球菌。真皮的毛細血管擴張,有的表皮下層壞死。內臟的顯著病變為輸尿管及腎臟腫大,腎臟中的尿液呈黏液樣,內含細胞物質及碎屑。由於上皮變性、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而使輸尿管及腎盂擴張,腎功能喪失及毒素積聚與高死亡率直接相關。在慢性感染中,黏膜炎可能與葡萄球感染有關,但沒有特殊的病變能使人確認葡萄球菌感染。在臍、淋巴結、肝、肺、腎、脾、關節和骨髓炎的骨頭中可能出現膿腫,膿腫的骨頭可發生病理性骨折,尤其在脊椎處。豬的腹腔、心包腔和子宮腔可能積膿,特別是那些臍部感染的青年豬。此外,還可能見到嚴重的局灶性滲出性皮炎,嚴重急性病例可見到淋巴結腫大和化膿。

診斷鑑別

一般根據皮膚的症狀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當疾病暴發時,最好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未經用藥物治療的病死豬或病重豬,剝掉痂皮,輕輕刮取創面分泌物,做成塗片,經革蘭氏染色後,可看到單個或成串的革蘭氏陽性球菌。除在膿汁外,在乳汁褐液體培養基中也常有雙球或短鏈狀排列的革蘭氏陽性菌。只有通過培養,分離到葡萄球菌,才可最後確認。對豬葡萄球菌有鑑定意義的主要生化反應為DNA酶褐透明脂酸酶試驗陽性,能產生接觸酶,血漿凝固酶陽性者占11 %~89%,不發酵甘露醇、山梨醇褐麥芽糖,可發酵水楊甘褐海藻糖,七葉苷分解試驗陰性。如有必要,可做藥敏試驗,以為臨床治療提供敏感藥物種類。也可用噬菌體裂解試驗對分離物進行分型,還可對產生的毒素進行鑑定。
對該病的診斷還應注意與豬牛皮癬、皮膚壞死性桿菌病、增生性皮膚病、疥蟎感染、濕疹豬痘鋅缺乏症等相區分。

治療

治療方針
對葡萄球菌感染豬應及早治療,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嚴重感染的豬只治療效果不好。對已發生嚴重腎臟損害的病豬治療常難以奏效,最好淘汰。全身性治療可減低皮膚病變的程度,使之僅發生淺層病變,並促進癒合過程。豬葡萄球菌易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採取抗生素或局部抗感染藥並用的方法,可以加速康復和防止感染擴散。一般而言,治療必須持續5天以上。
最好應依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長效抗生素進行治療。目前對豬葡萄球菌進行治療可選用頭孢類藥物(如頭孢噻呋,頭孢氨苄)、恩諾沙星、磺胺嘧啶-甲氧苄啶,也可選用氨苄青黴素或壯觀黴素-林可黴素合用,但對青黴素的敏感性正在逐年降低。發病部位的局部用藥也有療效,可用氯己定與礦物油混合向仔豬皮膚噴灑,或將患病仔豬浸入氯己定溶液中。治療的同時,應給予患豬充足的飲水和電解多維。
豬葡萄球菌感染引發皮炎病的治療
(1)發現後即隔離,然後對病豬污染的圈舍及環境用2%燒鹼徹底消毒,3天/次
(2)對出現臨床症狀的子肌肉注射恆豐強公司生產的強效阿莫西林(20毫克每千克體重)配豐強之星(0.2毫升每千克體重)肌肉注
豬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療
(1)將病隔離飼養,將污染的舍徹底清潔後用滅毒王全面消毒,每天一次,連用5天。
(2)對患病仔用溫的生理鹽水全身沖洗,擦乾後用紅黴素軟膏全身塗抹。每日一次。
(3)用青黴素和複合維生素B結合治療。青黴素40萬單位/頭,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3ml/頭(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規格VB10.1g+VB210mg+VB610mg+煙醯胺0.15g+右旋泛酸鈉5mg)每日兩次。連用3~5天。
用以上方法治療5天后病痊癒。
葡萄球菌病與豬偽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診治
1、發病情況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稻地鎮劉某養豬場飼養母豬35頭,2009年5月陸續有9頭母豬生產,其中2頭髮生流產,並產下木乃伊胎.其餘母豬共產仔95頭,其中弱仔7頭,死胎ll頭,其餘仔豬出生後5~10日齡突然發病,體溫升至40℃以上,病豬精神沉鬱,不主動吃奶,並伴有腹瀉;隨後患病仔豬面部及眼睛周圍出現紅斑,而後出現微黃水皰疹,破潰後的滲出液與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乾燥後形成覆蓋在仔豬皮膚上一層厚厚的棕灰色結痂。步太不穩,有些運動失調肌肉痙攣,病程l~2天,發病45頭,死亡ll頭,畜主曾用阿維菌素粉口服治療以及按疥蟎病處理均無明顯效果。
2、臨床症狀
發病仔豬精神沉鬱,體溫達40℃~41.5℃,基本不吃奶或很少吃奶,拉黃色水樣糞便,病豬的頭部、耳朵、四肢、腹部等處表皮變厚,形成棕黑色痂皮,嚴重的出現轉圈、發抖、倒地呈划水動作,病豬出現嘔吐、四肢麻痹,最後衰竭死亡。
3、病剖檢變
剖檢病死仔豬可見:屍體脫水,外周淋巴結腫脹,肝臟表面有黃白色壞死點,胃腸有出血性炎症,腎皮質有小點出血,舌根、咽喉黏膜有黃白色假膜,腦脊髓液增多,腦膜充血水腫。
4、實驗室診斷
4.1無菌採集肺、脾及心臟血液等病料,送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結果為豬偽狂犬病病毒陽性。
4.2將患病豬帶血的病變皮屑塗抹於載玻片上,滴上甘油,在低倍顯微鏡下檢查,未見疥蟎蟲體,葡萄球菌陽性。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病剖檢變及實驗室診斷,確診為豬偽狂犬病與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5、治療措施
5.1為徹底消除病原菌,糞便污物發酵處理,用百毒殺(濃度為1:500倍)對豬舍場地、環境、用具進行帶豬消毒,2次/天,連用3~5天。
5.2用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病豬患部,再塗上龍膽紫,2次/天,連用3~5.天。
5.3用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對健康的豬只按說明書進行強化免疫
5.4用豬基因干擾素對病豬按說明書進行肌肉注射,1次/天,連用3~5天。
5.5用複方蒽諾沙星和氧氟沙星按說明書肌肉注射,2次/天,連用3~5天。同時對病情嚴重的豬進行補糖、補液等對症治療。通過採取以上措施,5天后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

預防

由於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養豬環境中,預防措施對於控制葡萄球菌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應防止仔豬相互之間的爭鬥;手術、切齒、斷尾、斷臍帶等按常規操作;修齊初生仔豬的牙齒;防止養豬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引起發病,如要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消除帶有尖銳的物品;防止劃傷皮膚等;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葡萄球菌感染的發病率;經常打掃乾淨豬舍及環境,嚴格消毒;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放進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產仔欄。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應立即進行處治,有助於防止該病的進一步發展。
在葡萄球菌感染嚴重的豬場,可採用藥物預防,用長效土黴素製劑給初生仔豬進行注射。在經常嚴重發病的豬場,也可採用豬群分離製備的葡萄球菌滅活疫苗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分別於產前第4周及第2周對母豬進行注射,以便提高其初乳中抗體的含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