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痘

豬痘

臨床症狀:潛伏期4~7天,病豬體溫升高達41~42℃,精神沉鬱,食慾減損。痘疹主要發生於下腹部、股內側、背部或體側,初為深紅色硬結節,呈半球狀突出於體表,見不到形成水皰即轉為膿皰,並很快結成棕黃色痂塊,脫落後遺留白斑而痊癒,病程10~15天,病死率不高,如管理不當或繼發感染,可使病死率升高,特別是幼齡仔豬。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豬痘
  • 發病部位:主要發生於下腹部、股內側、背部或體側
  • 主要症狀:體溫升高達41~42℃,精神沉鬱,食慾減損,身體多處出現膿皰
  • 主要病因:由痘病毒引起的感染
  • 多發群體:幼齡仔豬
流行病學,介紹,發病規律,症狀,治療,預防,

流行病學

介紹

豬痘的病原體為豬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兩種病毒的病原性不同,感染豬痘病毒的恢復豬,對豬痘病毒仍有感受性,反之亦然。病豬和病癒帶毒豬是本病的傳染源。病毒隨病豬的水皰液、膿汁和痂皮污染周圍環境。
主要經損傷的皮膚貨黏膜感染,也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染。此外,豬血虱、蚊、蠅等外寄生蟲也可參與傳播。 此病由病毒引起,直接接觸傳染。皮膚損傷是豬痘感染的必要條件。豬虱及其他吸血昆蟲對皮膚損傷使病毒得以進入皮膚。大多數患畜在三周后恢復。病變皮膚位於背部,腹部,腹股溝及大腿內側,病變開始為丘疹,然後發展成水皰,水皰容易破裂,若繼發感染會形成膿皰。經常水皰破後會結痂。大多數痂皮在感染三周后脫落。此病的診斷並不難。在臨床上須與豬疥癬區別。無並發性皮膚病的豬痘不會發癢,不難作類症鑑別。對臨床診斷如有可疑,應作皮膚組織病理檢查,豬痘病毒可在電子顯微鏡下認出。豬痘無特效療法,治療目的在於防止細菌繼發感染。控制豬痘的最佳方法,莫過於加強衛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蟲。

發病規律

豬痘常發生於1~2月齡的仔豬,成年豬發病較少。但由痘苗病毒引起者,則無年齡之分。以春夏季多發,可呈地方流行性。常被誤認為由蚊蟲叮咬所致,冬季來臨後停息。

症狀

豬痘發生於幼豬、育肥豬,潛伏期5~7天,典型病例初呈現紅斑,遍布全身,繼而出現孤立圓形丘疹,凸出於皮膚,發展成水泡,轉為膿泡破潰形成痂皮。
一般很少影響進食,飲水正常。整個發展過程患豬表現奇癢難耐,磨蹭牆壁、圍欄。傳染快,同群豬感染率可達100%,但死亡率一般不超過3%~5%,多數是因併發症造成。
病初體溫升高至41 5℃左右,精神不振,食慾減退,不願行走,瘙癢,少數豬的鼻、眼有分泌物。隨之在少毛部位發生白斑,開始為深紅色的硬結節,突出於皮膚表面,腹下、頭部、四肢及胸部皮膚略呈半球狀,不久變成痘疹,逐漸形成膿皰,繼而結痂痊癒(圈1、圖2)。
圖1圖1

治療

可用黃芪多糖、利巴韋林(目前該藥已禁用)等抗病毒藥物注射,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板藍根、黃芩、黃柏等拌料飼餵。潰爛的地方用紫藥水、紅黴素軟膏塗布。同時用抗生素如環丙殺星、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繼發感染。目前尚無疫苗可用於免疫,採用常規治療方法,結合本場防疫程式,在定期預防的基礎上,套用百毒殺、菌毒滅等藥品,按藥品說明中等施藥比例噴灑豬體、圈舍,消除病原。為防感冒可在每日氣溫高時噴灑,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結痂、脫落後康復。如不怕麻煩,可塗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療效果更好。對個別出現體溫升高的患豬,可用抗菌素加退熱藥(青黴素、安乃近或安痛定等)控制細菌性併發症。

預防

①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做好豬舍的消毒與驅蠅滅虱的工作。
②搞好檢疫工作,對新引入豬要搞好檢疫,隔離飼養1周,觀察無病方能合群。
③防止皮膚損傷,對欄圈的尖銳物及時清除,避免刺傷和劃傷,同時應防止豬只咬斗,肥育豬原窩飼養可減少咬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