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固醇血症

谷固醇血症又稱植物固醇血症,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代謝病,由於谷固醇等植物固醇代謝障礙,血清谷固醇、豆固醇含量異常升高,引起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溶血性貧血等病變,如不能有效控制,青壯年時期死亡率很高。

2018年5月11日,該疾病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中文名稱谷固醇血症
英文名稱sitosterolemia
定  義谷固醇很少被人的腸黏膜細胞吸收,並能抑制膽固醇的吸收,體內血液谷固醇過多的現象。會引起膽固醇代謝紊亂。
套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別稱:植物固醇血症
  • 就診科室:兒科
  • 是否遺傳:是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正常情況下,植物固醇在小腸固醇內轉運子NPC1L1的作用下被吸收,過量的植物固醇則在固醇外轉運子ABCG5和ABCG8作用下主動排出。由於ABCG5或ABCG8基因突變導致谷固醇、豆固醇蓄積,無法排出,吸收量升高至正常的50~200倍。

臨床表現

1.高膽固醇血症和早發心血管疾病
部分患者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顯著升高;早發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但是,部分患者血清總膽固醇正常或稍高。
2.皮膚黃色瘤
青少年階段即可出現黃色瘤,表現為無痛性隆起性結節,好發部位在手腕、跟腱、膝關節、肘部等肌腱附著點周圍,極少會出現在眼瞼和面部。
3.血液異常
一些患者出現如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及異常出血等血液學改變。
4.其他
隨著疾病進展,一些患者出現關節炎、關節痛、肝損害、輕度脾腫大等異常。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一些患者血液紅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增多,血小板數量降低,血塗片可見大量口形紅細胞和巨大血小板等溶血性貧血的表現。
2.血清植物固醇譜分析
患者血液谷固醇、豆固醇濃度顯著增高。
3.基因檢測
ABCG5或ABCG8基因檢測是確診谷固醇血症的重要方法。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如黃色瘤、早發心血管疾病)、血清谷固醇及豆固醇濃度升高、ABCG或ABCG8等位基因突變,可以確診

鑑別診斷

需與高脂血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脂肪肝等相鑑別,通過血清植物固醇譜及基因分析確診。

治療

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及肝移植,降低血液谷固醇及豆固醇含量,減輕黃色瘤,降低動粥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1.藥物治療
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可結合NPC1L1,抑制谷固醇的吸收;膽汁酸結合劑(如消膽胺)可與膽汁酸結合,阻斷肝腸循環,減少谷固醇的吸收。兩者可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
2.飲食控制
嚴格限制食物中膽固醇和谷固醇的含量,通過飲食控制,可以使血漿谷固醇的含量下降30%。
3. 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療植物固醇血症的有效方法,移植的肝臟有能力排出多餘的植物固醇,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預後

早發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本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能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預後。

預防

對於患者同胞、父母及家族成員,應進行血脂測定、基因分析及遺傳諮詢,母親再生育時可進行產前診斷,有利於優生優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