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三境界

讀書三境界

讀書三境界,是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提出的讀書理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書三境界
  • 提出者:王國維
  • 年份:清代
  • 提出文章:《人間詞話
介紹,簡述,人物簡介,哲學方面,美學方面,古史方面,含義,第一境界,第二境界,第三境界,原文,

介紹

王國維眼中的讀書三境界
讀書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簡述

讀書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學的國小,大學的通義。
古人治學講究“厚積薄發”,所以第一階段,重點在於“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看,要博覽;其次的階段就是要思考,論語中講“學而不思則罔”。看了那么多東西,就會互相比較,和自己的經歷比較,就有所得,就外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終的成就要返璞歸真,也是大學中說的“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學習的最後是體悟自然的規律,順應於這個規律“從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可小成。
進能變通運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人物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伯隅,號觀堂浙江海寧人。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學、哲學家。
王國維少年時代心悅《漢書》等歷史著作,不喜舉子業和《十三經註疏》,但十八歲之前所接受的仍是傳統的舊式教育。甲午戰爭後,使他“始知世尚有所謂新學者”(《靜安文集·自序》)。二十二歲起,他至上海《時務報》館會書記校。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學習外語,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次年因病輟學回國,讀康德哲學而愛之,又轉研叔本華哲學。後覺得哲學“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 (《靜安文集·自序》),便從哲學轉向文學、史學、考古學和金石、音韻學方面。在此期間,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信導師、清華研究院教授等。1922年在溥儀的紫禁城小朝廷內當五品官“南書房行走”,並得到了“食五品俸”,“賜紫禁城騎馬”的封賞。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上時,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地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

哲學方面

王國維早年受康德叔本華哲學的影響,在《靜安文集·自序》中說:“余之研究哲學,始於辛壬之間,癸卯春始讀康德之純理批評,苦其全不可解,讀幾半而輟,嗣讀叔本華之書而大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與叔本華為伴侶之時代也。其所尤愜心者,則叔本華之知識論,康德之說得因這以上窺。然於其人生哲學,觀其觀察之精銳,與議論之犀利,亦未嘗不心怡神釋也。”此後他又重讀了康德的哲學、倫理學以及美學著作。1904、1905這兩年間,他先後撰寫了《論性》、《釋理》、《原命》、《論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叔本華與尼采》等哲學論文,全面介紹叔本華與康德的宇宙觀、知識論和倫理觀、美學觀,特別是對“性”、“理”這兩個中國古代哲學中長期爭論不休的基本問題,作了批判分析。他用康德的理論來解釋“性”,認為性超乎人的知覺之外,只有超經驗的性是真性,而真性又是不可知的。他用叔本華的充足理由律給“理”下了這樣的定義;廣義上的理,即理由,以宋代學者陳淳的“理有確然不易底意”來作證明;狹義上的“理”,即理性,是從直觀概念中製造出來的抽象概念。王國維認為,無論廣義之理還是狹義之理,都“不存在於直觀之世界,而惟寄生於廣漠暗昧之概念中” (《靜庵文集·釋理》)。在“命”的問題上,他接受叔本華因果律存在於自然界和人的意志中的觀點,認為沒有什麼自由意志,意志受動機支配,意志是不自由的。

美學方面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美學的開創者之一。他把康德叔本華等西文的美學觀點和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結合起來,運用在研究中國古典小說、詩詞和戲曲方面,卓有貢獻。他的美學思想由“遊戲說”、“天才說”、“古雅說”、“境界說”構成,而“境界說”則是其中的精華他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美學理論,認為境界包括自然景物與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二者的融合;詞的高下以有無境界為衡量標準;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境界可分“有我之境”,其特點是“以我觀物”;“無我之境”,其特點是“以物觀物”;在藝術創作方面,又有“造境”與“寫境”之分。

古史方面

王國維在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方面的治學方法,繼承了清代乾嘉孝據學的傳統,也汲取了西文實證科學的精神。首先,與前人不同,他治學善於運用比較法,熔古今中西於一爐。一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二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正;三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王國維研究甲骨文、上古史,是拿地下實物與文字記載互相釋證;研究邊疆地理,遼、金、元史,是拿中外古籍進行互相補正;寫《殷周制度論》、《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這些著作,則是把西文傳來的觀念同中國傳統的思想互相參證。這比起乾嘉學派的學者來,視野確實要寬廣得許多。
王國維一生著述宏富,著作達六十種之多,大部分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中。

含義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閒來無事,玩索大學問家之妙語,擊節讚嘆之餘,心忽有所得:治學有三此境界,喝酒與灌水豈不亦有三此境界?試論之。

第一境界

王國維認為治學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詞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戀花》,原意是說,“我”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

第二境界

王的治學第二境界是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戀花》最後兩句詞,原詞是表現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若把“伊”字理解為詞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亦無不可。王國維則別有用心,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頻寬也不後悔。

第三境界

王的治學第三境界是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引用南宋辛棄疾《青玉案》詞中的最後四句。梁啓超稱此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這是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國維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他以此詞最後的三句為“境界”之第三,即最終最高境界。這雖不是辛棄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遠意,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就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原文

第一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第二境界: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峨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