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述九章

《讀史述九章》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組詠史詩,所詠者依次為伯夷叔齊箕子管仲鮑叔程嬰公孫杵臼、孔門七十二弟子、屈原賈誼韓非、魯二儒、張摯。全詩九章,每章均為四言,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敘述與評論,表達了對人情淡薄的慨嘆,流露出對故國滅亡的哀痛,抒發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懷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史述九章
  • 創作年代:南朝宋初
  • 作品體裁四言詩
  • 作者:陶淵明
  • 作品別名:讀史九章、讀史述九章並序
  • 作品出處:《陶淵明集
  • 作品題材:詠史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讀史述九章
余讀《史記》,有所感而述之。
夷齊1
二子讓國,相將海隅2
天人革命3,絕景窮居4
採薇高歌,慨想黃虞5
貞風凌俗,爰感懦夫6
箕子7
去鄉之感,猶有遲遲。
矧伊代謝8,觸物皆非。
哀哀箕子,雲胡能夷9
狡童之歌10,淒矣其悲。
管鮑11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
淡美初交,利乖歲寒12
管生稱心,鮑叔必安。
奇情雙亮,令名俱完13
程杵14
遺生良難,士為知己。
望義如歸,允伊二子15
程生揮劍,懼茲余恥。
令德永聞,百代見紀16
七十二弟子
恂恂舞雩17,莫曰匪賢。
俱映日月,共飡至言18
慟由才難19,感為情牽。
回也早夭,賜獨長年20
屈賈21
進德修業,將以及時。
如彼稷契22,孰不願之?
嗟乎二賢,逢世多疑。
候詹寫志23,感鵬獻辭。
韓非
豐狐隱穴,以文自殘24
君子失時,白首抱關。
巧行居災25,忮辯召患26
哀矣韓生,竟死《說難》。
魯二儒27
易大隨時,迷變則愚。
介介若人,特為貞夫28
德不百年,污我詩書。
逝然不顧29,被褐幽居。
張長公30
遠哉長公,蕭然何事?
世路多端,皆為我異。
斂轡朅來31,獨養其志。
寢跡窮年32,誰知斯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夷齊: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以互相讓王位,先後都逃往北海。周武王伐紂,他們曾扣馬諫阻。周統一中國,他們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遂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
  2. 相將:互相扶持。海隅(yú):北海濱。《孟子·盡心》:“伯夷避紂,居北海之濱。”
  3. 天人革命:是說周武王的伐紂,是應天順人的革命。《易經·革卦》:“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4. 絕景:即絕影,滅絕蹤跡。指隱居離開人間世。
  5. 黃虞:黃帝、虞舜。
  6. 懦夫:怯懦的人。《孟子·萬章》:“伯夷,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7. 箕(jī)子:殷紂大臣。紂殺比干,箕子懼,假裝瘋癲,做了奴隸,為紂所囚禁。周武王滅殷,釋放了箕子。事見《史記·殷本紀》。
  8. 矧(shěn):況且。伊:句中助詞。代謝:指朝代更換。
  9. 雲胡能夷:說什麼能平靜下來。夷,平。
  10. 狡童之歌:《史記·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此歌,《尚書大傳》作微子詩,文字略異。
  11. 管鮑:管仲與鮑叔牙。
  12. 乖:違逆衝突。歲寒:喻指艱難時節。
  13. 令名:美名。完:至美。
  14. 程杵(chǔ):程嬰和公孫杵臼。
  15. 允:誠然,的確。
  16. 紀:記載。
  17. 恂(xún)恂:謙恭謹慎的樣子。
  18. 飡(cān):同“餐”,這裡是仔細體味的意思。
  19. 慟(tòng):極度的悲哀。才難:成才之難。
  20. 賜:端木賜,字子貢。
  21. 屈賈:屈原與賈誼。
  22. 稷(jì):后稷,名棄,堯舜時農官。契(xiè):堯時舉用,舜續用為司徒,掌人倫教化。
  23. 候:占驗。詹:鄭詹尹。
  24. 文:花紋,指有花紋的毛皮。
  25. 巧行:機巧的行為。
  26. 忮(zhì)辯:忮異之辯說。忮,逆。
  27. 魯二儒:西漢初魯地的兩位儒生,品格耿介孤高。
  28. 貞夫:品格高潔而堅定的人。
  29. 逝:同“誓”,決。
  30. 張長公:張摯,字長公。
  31. 轡(pèi):馬韁繩。朅(qiè):去。
  32. 寢跡:隱匿行跡,指隱居。

白話譯文

我讀《史記》,有所感悟而加以記述。
伯夷叔齊互讓君位,相伴逃離至於海濱。
順天應人武王伐紂,夷叔匿跡遠居窮困。
采蔽充飢悲哀高歌,慷慨思念黃帝虞舜。
貞廉之風超越世俗,感奮振動懦弱之人。
離開家鄉那種感情,尚且依戀難以捨棄。
更何況是改朝換代,眼前一切總覺其非。
箕子哀傷無限悲痛,心中如何才能平息?
感慨所作《麥秀》之詩,哀傷淒涼深表其悲。
了解別人已不容易,能獲知音實在困難。
君子之交淡泊為美,利益相違友情不變。
只要管仲能得稱心,鮑叔無怨必定心安。
罕見友情交相輝映,完美名聲永遠流傳。
捨棄生命實在不易,君子獻身甘為知己。
為義而死視之如歸,程嬰杵臼確實如此。
程嬰赴義揮劍自盡,只怕獨存視為羞恥。
二人美德永遠傳揚,百代之後可見所記。
仲尼弟子恭敬從學,沒有一個不是忠賢。
高尚道德輝映日月,一同領悟至理名言。
孔子悲痛人才難得,情感總為弟子所牽。
顏回不幸過早去世,唯獨子貢享得長年。
增進道德提高學業,盼望及時有為世上。
就像舜時后稷與契,誰不希望他們那樣?
可嘆二賢屈原賈誼,遭逢猜忌疏遠忠良。
問卜詹尹抒發懷抱,有感鵬烏作賦自傷。
大的狐狸隱藏山穴,皮毛美麗因而遭難。
君子不被時所重用,到老看門地位低賤。
美善行為容易處禍,強辯也能引來災患。
韓非遭遇實在可哀,說秦而死竟如《說難》。
改朝換代隨時改變,若不改變視為愚笨。
耿介孤高魯之二儒,品德出眾忠直之人。
積德尚未能達百年,違反古法有辱斯文。
決意不理朝廷徵召,穿粗布衣幽然而隱。
張摯距今已很遙遠,寂寞冷落竟為何事?
人生道路多種多樣,世人竟然皆與我異。
收起韁繩辭去官職,獨自修養他那高志。
隱居終身不再出仕,誰能理解此中深意!

創作背景

《讀史述九章》當作於晉室亡後不久,大約為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當時陶淵明五十六歲,是讀司馬遷的《史記》有感而作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陶淵明《讀史述九章》是一組專詠司馬遷《史記》人物的四言韻文。這些人物,有反對暴政,崇尚王道的,如伯夷、箕子;有忠君愛國、身遭不幸的,如屈原、賈誼;有肝膽相照,互為知己的,如鮑叔、管仲;有避世遠禍,隱逸田園的,如張長公等。陶淵明通過對這些古代歷史人物的敘述與評論,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抒發了自己的懷抱,流露了他反對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當理想不能實現時,他選擇歸隱,表現了他不滿時局、獨立高標的價值取向。
第一章評述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最終餓死西山的故事,頌揚他們堅貞超俗的品格。此章,陶淵明盛讚伯夷與叔齊,在“天人革命”之際,不為利動,傲視功名富貴,反對以暴易暴,為追尋黃虞仁愛正義之道而不惜犧牲生命,其高風亮節不是世俗之人可及,且能激勵懦夫。
第二章評述箕子遭商紂王之囚,後周武王釋之而事周,過殷墟而傷之的故事,表現他的改朝換代之哀。陶淵明借詠《箕子》,流露了深切的亡國之哀痛。陶淵明也正處在一個“天人革命”之際,棄離而去,心猶不捨,留存下來,面對昏君衰國,卻又無可奈何,箕子佯狂,陶淵明唯有隱逸田園,飲酒讀書,結廬人境而心遠塵世了。
第三章評述管仲與鮑叔牙,讚美二人相互知心、親密無間的友情,以此慨嘆人情淡薄。陶淵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他渴望知音。此章,陶淵明深切地流露了他對知音的渴望。他感慨“知人未易,相知實難”,人們往往初交時淡而且美,深交則常因利益衝突而惡交,能像管仲與鮑叔這樣“相知”而“令名俱完”的實在難得。
第四章評述程嬰與公孫杵臼,頌揚他們士為知己者死的義舉。陶淵明在《擬古九首》有“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之句,可見詩人對世間“相知不忠厚”的陋習是早有體會的,故而在此篇中再次讚揚趙朔、程嬰與公孫杵臼誓死不相違的知己情誼。
第五章評述孔子七十二弟子,讚揚他們高尚的人品道德。在孔子七十二弟子中,陶淵明似乎更欣賞、偏愛志趣恬淡、崇尚自然的曾蒧,以及簞食瓢飲、向道好學的顏回。“慟由才難,感為情牽。”陶淵明與孔子一樣,哀慟人才難得,被情所牽,而似乎對能言善辯、善作生意的子貢頗有不屑。“回也早夭,賜獨常年。”顏回過早的夭亡,子貢則獨得長年。從字面上看,陶淵明似乎在陳述顏回與子貢的壽命長短,而褒貶揚抑之情卻溢於言表,表現出了作者的志思志識,折射出了他的人格志趣。
第六章評述屈原和賈誼,二人皆“逢事多疑”而不被重用,此章頌揚他們的德業,對他們的遭遇表示感慨。陶淵明是苦悶和孤獨的,他的“慨想黃虞”政治理想,他的悲痛國運衰微的愛國情懷,並不為朝廷所理解,在這樣忠奸不分、是非不明的強權政治下,陶淵明的一片赤誠忠義無人明白,於是,屈原和賈誼成為陶淵明自我信仰的精神支柱。陶淵明作《屈賈》流露著了個人的無限身世之慨。屈原、賈誼品性高潔,身為臣子,心憂朝廷,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渴望如稷契般受到君王的重用和信任。可嘆的是兩人生不逢時,橫遭妒忌和猜疑,失去君王的寵信,兩人內心的苦悶和彷徨無人明白,唯有通過詩文來告白,然而,他們終於在孤獨與寂寞、憂鬱與苦悶中消逝了他們的生命。陶淵明雖不曾像屈原、賈誼那樣有機會發揮他的政治才幹,但他引屈原、賈誼為知己,深切同情他們不幸的遭遇,也悲鳴自己雖“進德修業”、才高質潔卻沉淪下僚不為時用。
第七章評述韓非子,感嘆其“君子失時,白首抱關”的可悲命運。對韓非的遭遇,陶淵明深表同情,他認為韓非是一個悲劇人物,如豐狐因皮毛美麗而受害一樣,韓非因其有辯才而招禍,有才反倒害了他。從韓非的遭遇中,陶淵明明白無用是一個人最大的幸事。這也就是陶淵明在經過內心的矛盾衝突後歸於平淡,遠離世俗社會,走向田園的原因所在。
第八章評述西漢初魯地的兩位儒生不與叔孫通“弟子共起朝儀”“的行為,讚美他們的耿介孤高的品德。在陶淵明的眼裡,魯二儒可愛至極。魯二儒的可愛在於持守古道,迂敖執著。在執政者看來,念書的儒生很難和他們共謀進取的事,卻可以和他們保守成業。然而,魯二儒不忍心做不合乎古道的事,所以不肯在“德不百年”之時而順從叔孫通的徵召去制訂朝廷的禮儀官制,可謂迂敖執著,用叔孫通的話來說就是“不懂得時勢的變遷”“真是鄙陋的書生”。魯二儒的可愛在於孤高不俗,特立獨行。他們鄙視趨炎附勢,鄙夷小人得志,認為叔孫通之所以能侍奉了近十位君主,都是他當面曲意奉承人家,才得到了親近和尊貴。對於送上門的“徵召”,“逝然不顧”,認為是“污我詩書”,寧可“被褐幽居”。
第九章評述終身不仕的張長公,頌揚他”斂轡朅來,獨養其志“的高潔品性。陶淵明曾在《扇上畫贊》曰:“張生一仕,曾以事還。顧我不能,高謝人間。”盛讚張長公品格高遠,不同流俗,與世俗格格不入而解甲歸田,過著遠離塵世的隱逸生活,悠然自在。陶淵明在仕與隱之間徘徊猶豫,但最終堅定歸隱,不再出仕,可以說,張長公是最終堅定他歸隱決心的古代隱士之一,也是最終使陶淵明矢志不渝隱逸田園的楷模之一。
這九章的人物,一方面依歷史先後順序而排列,一方面又體現著意義的組合:夷齊、箕子是易代時的節操,管鮑、程杵是義交的楷模,七十二弟子是士人的先賢,屈賈、韓非是士不遇、甚至喪生的前鑒,魯二儒、張長公是堅貞養志以隱居者。
讀史明今,讀人明己,詠史明志,贊人明心。陶淵明就是在這樣不斷地閱讀和詠贊《史記》傳記的人物中,不斷地認識自己,不斷地反省自己,不斷地堅定自己,不斷地表明自己,不斷地升華自己。

名家點評

北宋蘇軾《書淵明述史章後》:“《讀史述九章》:《夷齊》《箕子》,蓋有感而言。去之五百餘載,吾猶識其意也。”
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觀淵明《讀史九章》,其間皆有深意。其尤章章者,如《夷齊》《箕子》《魯二儒》三篇。《夷齊》云:‘天人革命,絕景窮居。貞風凌俗,爰感懦夫。’《箕子》云:‘去鄉之感,猶有遲遲。矧伊代謝,觸物皆非。’《魯二儒》云:‘易代隨時,迷變則愚。介介若人,持為貞夫。’由是觀之,則淵明委身窮巷,甘黔婁之貧而不自悔者,豈非以恥事二姓而然耶?”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義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