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鼎新(抗戰英雄)

謝鼎新(抗戰英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謝鼎新(1901-1937)廣西蒼梧人,1901年出生,陸軍第176師上校團長,1932年,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一二八事變,發動了對上海的武裝進攻。時任第19路軍團長的謝鼎新,奉命率部參戰,戰功卓著。1937年,謝鼎新又率部參加八一三淞滬戰。在固守陳行的戰鬥中,謝鼎新團長及其全團官兵全部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戰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鼎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西蒼梧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37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陸軍第176師上校團長
軍事救國,淞滬抗戰,

軍事救國

青年時正值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導護法戰爭。謝鼎新從小就敬仰孫中山先生,認為北洋軍閥篡政,使民國名存實亡,決心追隨孫中山先生,走“軍事救國”道路,考入廣東講武堂。畢業後到粵軍任職,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討賊和北伐作戰。爾後參加兩次東征和平定楊劉叛亂作戰,為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26年7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北伐戰爭開始了。時任北伐軍第4軍第10師連長的謝鼎新,參加了北伐作戰。在消滅吳佩孚主力的汀泗橋、賀勝橋決戰中,第4軍贏得“鐵軍”稱號。第10師由此擴編為第11軍。
二次北伐”結束後,中國實現形式上的統一。第11軍改編為陸軍第60、第61師,蔣光鼐蔡廷鍇分任師長。謝鼎新任第61師營長、團副。1930年7月,第60、61師合編為第19路軍,蔣光鼐任總指揮,蔡廷鍇任第19軍軍長。後又增編第78師,全路軍達3萬人,成為當時中國陸軍的一支勁旅。
這時,謝鼎新任第61師第122旅第4團上校團長(註:餘子道《抵抗與妥協的兩重奏——一二八淞滬抗戰》頁63;)。經過十年戰鬥洗禮,謝鼎新已成為第19路軍能征善戰的中級指揮員。

淞滬抗戰

中原大戰結束後,第19路軍調至江西參加“剿共”戰爭,這時,民族危機日益嚴重。這給謝鼎新等將士帶來極大的震動,他們一致認為:國難當頭,應一致對外,內戰不能再打下去了。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寧粵雙方議和,19路軍調至滬寧沿線駐防,謝鼎新所在第61師駐防南京至鎮江一線。在民眾抗日救亡浪潮推動下,抗日激情日益高漲,這使謝鼎新受到很大鼓舞,他經常深入連隊,檢查戰備情況,教育官兵做好隨時還擊日軍進攻的各項準備工作。
1932年1月23日,鑒於日軍不斷的挑釁,19路軍營以上軍官會議作出“決心死守上海”的決定。謝鼎新所在部隊第61師被指定為總預備隊,在原地待命。
1月28日夜半,日軍向我閘北守軍發動進攻,駐守閘北的19路軍部隊奮起反擊,一二八抗戰序幕由此揭開。戰鬥打響後,謝鼎新奉命率部迅速向上海挺進,集中南翔待命。
2月初,日本增兵2.5萬人,戰火延至吳淞。第61師由南翔推進到大場、劉行地區,謝鼎新率第4團擔任瀏河、川沙方面的警戒。
2月12日,日軍混成第24旅團再次發起對吳淞的進攻,第61師第122旅第6團在沈家宅、曹家橋一帶阻敵,戰鬥十分激烈。當晚,謝奉命率部進至曹家宅附近,準備戰鬥。13日凌晨,日軍3000人在炮火掩護下,向曹家橋猛攻。第6團9連官兵大部犧牲,日軍千餘人進入薀藻浜北岸,占領曹家橋、姚家橋、鐘家宅一帶,後繼日軍緊跟渡過薀藻浜,情況十分危急。這時,張炎旅長趕至張家宅指揮,命令第6團鄭團長率第2、第3營增援,阻敵北進;謝鼎新率第4團,黃團長率第5團從兩側夾擊日軍,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日軍利用姚家灣、鐘家宅作據點,負隅頑抗。雙方展開近戰,用刺刀、手榴彈展開爭奪戰。戰況空前慘烈。“兩軍相逢勇者勝”。19路軍健兒前仆後繼,愈戰愈勇,勢不可擋。戰至當晚時,日軍力不能持,經紀家橋,渡過?藻浜,向南岸潰退。我克復薀藻浜北岸全部陣地,是役殲敵500餘人,給日軍混成第24旅團以重創。
在國內外抗日救國呼聲的衝擊下,南京當局派第5軍開赴上海參戰,作有限抵抗。在這之前,日本陸軍第9師團已開往上海,直接參加作戰。
2月20日,日軍向閘北、江灣、吳淞等地大舉進攻。重點指向江灣、廟行,企圖實現“中央突破”,切斷第19路軍和第5軍的聯繫,然後各個擊破。19路軍和第5軍官兵在閘北、江灣、廟行、薀藻浜、吳淞、瀏河等地頑強阻敵,其中江灣、廟行戰鬥最為激烈。
22日凌晨,日軍出動2萬餘人,向廟行以南陣地發動總攻,廟行前線告急。張治中軍長親率中央軍校教導隊前往增援,頂住頑敵進攻,並令第87師2個旅和第61師2個團增援。謝鼎新率第4團奉命出擊,經江灣西北端向敵側翼猛烈進攻,敵遭側擊,慌忙轉過頭來對付謝團,遲滯兩面進攻。是役,我軍殲敵3000餘人。
日軍22日廟行之役慘遭失敗後,不甘心其失敗,又準備發動第二次進攻。日軍第9師團經過兩天準備,於25日再次集中兵力向小場廟和廟行之間的國軍防區發動猛烈進攻。該防區原由第5軍第88師擔任守衛,因該師在廟行血戰中傷亡過大,改由第61師第122旅和稅警總團古鼎華團接防。
謝鼎新率第4團在金家塘、竹園墩阻敵,與頑敵展開激戰。戰至中午,全團官兵傷亡慘重,固守金家塘的第1營傷亡達三分之二。這時,日軍又增兵千餘人,進攻更為猛烈,謝團陣地漸有鬆動之勢。午後,第6團前來增援,2個營增援古團,1個營增援謝團。謝鼎新團長乘機組織反擊,戰至下午2時,將日軍擊退。
3月1日,日軍發動第三次總攻。這時,謝鼎新團只剩下1個營的兵力,有的連隊只剩下3個能作戰的士兵。儘管如此,在謝鼎新的帶領下,全團官兵抱著最後犧牲之決心,抗擊日軍的進攻。當晚,第19路軍總指揮部決定撤退到第二道防線,即崑山、福山之線。謝率殘餘官兵經大場鎮北陳家行,向方泰鎮方向撤退。到達指防區後,即著手整理部隊,構築工事,決心與敵再戰。
淞滬停戰協定簽字後,第19路軍調離第二道防線,開往福建,繼續參加“剿共”內戰。第19路軍定編為乙種師,即每師2旅3團制,謝團改編為第61師步兵第183旅第264團,謝鼎新繼任上校團長(註:《國民政府公報》洛字14號1932年7月10日;)。謝鼎新對“剿共”內戰早已厭倦,遂想方設法辭職,暫時離開部隊,到國外去避一避,等待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第19路軍總指揮長官看到謝的態度十分堅決,不便強留,遂同意謝鼎新離開部隊,並調謝團回廣西,為第19路軍後方留守部隊。
1933年,謝鼎新出國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黨部駐橫濱直屬支部常務委員,謝雖身異國,仍十分關注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
1936年12月,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全面抗戰奠定了基礎。喜訊傳來,謝鼎新興奮不已,立即著手準備回國,投入到偉大的抗日戰爭洪流中去。1937年春,謝鼎新回到廣西,原謝團官兵看到老團長回來,個個興奮不已,他們熱烈盼望老團長能帶領他們重返抗日前線,狠殺日本侵略者。謝鼎新也希望能帶領這支部隊,奔赴抗日疆場,報效祖國和偉大的中華民族。
1937年4月,隨著南京政府和廣西問題的和平解決,桂系部隊啟用南京政府統一番號。經謝鼎新聯繫,謝團擴編為1個師,編入桂軍,為陸軍第48軍第176師,不足兵額由廣西保全團補充。謝鼎新任第176師第1團上校團長(註:劉鳳翔《戰前的陸軍整編》頁695;)。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由於南京大本營採取“消耗戰略”對付日軍“殲滅戰略”,每日增援一、二個師補充傷亡,投入兵力遂達73個師之多,成為八年抗戰中最為激烈而傷亡最多之戰役。南京大本營統帥蔣介石及其幕僚長何應欽白崇禧日夜忙於組建部隊,調兵遣將,支援淞滬戰場。1937年10月上旬,桂系組建第2支集團軍即第21集團軍,由第7、第48軍編成,以廖磊任總司令。經緊急動員,隨即開往上海。
10月15日,謝鼎新率部隨21集團軍到達淞滬前線。這時,戰局於我不利,寶山、劉行、羅店、吳淞已相繼失守,?藻浜南岸已被敵占領。白崇禧自持桂軍有戰鬥力,力主對敵實行全線反擊。當時,國聯正在開會,蔣介石幻想通過國聯強迫日本軍隊撤出中國。在國聯開會期間,國軍應打幾下給國聯看看。白崇禧的主張迎合了蔣介石的政治要求。第三戰代司長官顧祝同和第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終於遷就了白崇禧的主張。
白崇禧的主張被通過後,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下達作戰命令,以恢復我薀藻浜南岸陣地之目的,組織3路攻擊軍:以第48軍為第一路,由黃港北候宅、談家頭附近向薀藻浜南岸之敵攻擊,進出唐橋站、田都之線;以第66軍為第二路攻擊軍,由趙家宅附近向東攻擊,進出楊家宅、徐宅之線;以第98師為第3路攻擊軍,由廣福南側地區向孫家頭至張家站進出;原任守備之各師,各編一個至三個突擊隊,向當面之敵攻擊,協助各路攻擊軍前進(註:南京二檔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頁379;)。各部之準備,限19日黃昏以前完成。
謝鼎新接到命令後,知道此須凶多吉少。謝鼎新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又有十多年的戎馬生涯經驗,使他既懂軍事理論,又有實戰經驗,特別有與日本軍隊作戰的經驗。因此,他對淞滬會戰的形勢和結局是看得很清楚的,在沒有空軍和地面炮火配合,憑簡陋的武器裝備,去進攻訓練良好、裝備精良的日軍,豈不是叫部隊白白去送死!作為一個中級指揮員,他是沒有資格參與決策的,而命令一下達,他只有堅決執行。他立即召開全團軍官會議,宣讀命令,講清形勢,要求全團官兵作好為國捐軀的思想準備。
謝團的老兵,大多數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一些新兵在老兵的影響下,在民族大義鼓舞下,也能做好不怕犧牲的準備。大戰前夕,他們都書寫家信,交代後事,誓死報國。
19日晚,3路攻擊軍開始行動,謝團沖在最前面,第1路攻擊軍恢復陳行及桃源鎮;第2路攻擊軍因缺乏渡河工具,僅占領東六房、塘橋頭;第3路攻擊軍將廣福完全收復,並占領廣福東之土橋。但薀藻浜南岸守備各師組織的突擊隊,因進攻路線沒有劃分好,以致有相互衝突情況。日軍發現國軍夜襲後,忙施放煙幕。突擊隊以為是毒氣,各自恐懼,以致軍心動搖,秩序混亂,未經日軍還擊,便潰退返回原陣地。
20日天亮後,日軍開始反擊,傾陸海空之火力,3支攻擊軍成了肉板上的一堆肉,等著挨炸,任敵宰割。經日軍一天狂轟爛炸,3路攻擊軍損失慘重,潰不成軍,當晚退回原有陣地。唯有謝團,仍堅守在陳行陣地上。
21日,日軍乘勢反擊,因國軍傷亡慘重,又沒有預備兵團,經不住日軍猛烈攻擊,陣地出現動搖。22日,陣地被日軍突破,國軍不得不撤至小顧家——大場——沿走馬塘——新涇橋——唐家橋之線。
22日,日軍見謝團仍死守陳行,大為惱火,謝團成了日軍眼中刺,肉中釘,不除不決,於是除狂轟爛炸外,不分晝夜對謝團施行進攻。至24日晚,日軍對小石橋方面全力猛攻,謝鼎新團長率領全團死守突擊部陳行,血戰兩晝夜,全團壯烈犧牲(註:《寶山縣誌》頁801。),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之抗日戰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