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軍事理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戰”是非武力作戰行動,是進行“軟殺傷”的政治攻心戰。它們既相互聯繫,相互滲透,又各有側重。心理戰、法律戰需要藉助輿論戰手段展開,輿論戰、法律戰需要心理戰引導,輿論戰、心理戰需要法律戰信息加以強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戰
  • 屬性:“軟殺傷”的政治攻心戰
  • 三戰輿論戰法律戰心理戰
  • 貼吧:三戰局勢吧、三戰分析吧
簡要介紹,三戰理論,三戰效用,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

簡要介紹

解放軍總政治部已下令將"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列進中央軍委新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並通令所有軍隊展開"三戰"研究和訓練。

三戰理論

“三戰”是現代戰爭中交戰雙方在信息領域中進行的對抗,是信息化戰爭本質和特點的體現。“三戰”以攻擊和抗擊為鬥爭形式,針對敵方軍人、政府要員及民眾的思想和心理,採取輿論造勢、心理攻擊、法律鬥爭等作戰行動,與武力戰互相配合,消磨和摧毀敵方抵抗意志,鼓舞和提升己方民心和士氣,力爭以小的代價迅速達成戰爭目的。
輿論戰,是指戰爭雙方依據傳播學原理,利用電視、廣播、網路、報刊等大眾傳媒,有計畫、有目的地向客群傳遞經過選擇的信息,宣揚己方對特定事件的立場、觀點和看法,阻斷、瓦解和反擊敵方的輿論攻勢,從而影響客群的情感和行為,引導社會輿論、影響民意歸屬,造成有利於己的輿論態勢。
心理戰,是指戰爭雙方依據心理學原理,以特製信息為武器,運用多種手段,改變敵方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摧毀敵方抵抗意志,弱化敵方作戰能力,鞏固己方心理防線,力爭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而展開的對抗活動。
法律戰,是指戰爭雙方依據國內法、國際法特別是戰爭法或武裝衝突法,通過各種形式揭露敵方違法行為,奪取法理優勢,爭取國際政治和道義支持而展開的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法律對抗活動。

三戰效用

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以人的思想意識為目標,旨在通過戰場物質技術手段或各種信息媒介,從政治上、精神上鞏固加強己方、爭取中間力量、分化瓦解敵方,為奪取戰爭勝利營造“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主動態勢。
“三戰”是非武力作戰行動,是進行“軟殺傷”的政治攻心戰。它們既相互聯繫,相互滲透,又各有側重。心理戰、法律戰需要藉助輿論戰手段展開,輿論戰、法律戰需要心理戰引導,輿論戰、心理戰需要法律戰信息加以強化。雖然“三戰”都可在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次發揮作用,但輿論戰和法律戰更多在戰略層次上發揮作用,心理戰更多在戰役戰術層次發揮作用。雖然“三戰”的作用對象都具有多元性,但攻擊重點有所不同:輿論戰、法律戰側重於影響民意,心理戰側重於直接影響軍心。
“三戰”在美英法等國軍隊中統稱為“心理戰”或“心理作戰”,並在近幾場高技術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三戰”理論雖然是我軍獨創,但“三戰”活動卻早已有之。古人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三戰”既體現“攻心為上”的傳統兵法,又是傳統攻心戰質的飛躍。傳統攻心戰主要是接敵分化、散發傳單、戰場喊話、感化俘虜,始終處於戰爭對抗中的輔助地位。
就其作用和地位而言,過去的“三戰”與近幾場高技術戰爭中的“三戰”有很大的不同。過去的“三戰”,由於信息傳播手段缺乏,影響範圍小,對戰爭進程和勝負的作用有限,只是武力戰的輔助行動,基本處於幕後。
近幾場高技術戰爭中,由於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三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使“三戰”由戰爭幕後走到了前台,成為與武力戰並駕齊驅的另一個戰場。
新的戰爭實踐表明,不論是戰爭對抗中的強者還是弱者,無一例外地都很重視“三戰”,但是,要想真正打贏“三戰”,就必須首先奪取“制信息權”。

法律戰

實施“法律戰”,為戰爭正名。不論戰爭正義與否,戰爭雙方都會不遺餘力地開展“法律戰”,找出或製造發動戰爭的法理依據,證明自己進行的戰爭合理合法。
海灣戰爭中,美國大量引用聯合國憲章、安理會決議等法規檔案,廣泛宣傳自己進行戰爭的正義性,結果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參加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還有10多個國家向美國提供戰爭捐款,使美國結成廣泛的反伊聯盟。
科索沃戰爭中,美國違反國際法,繞過聯合國對南聯盟實施軍事打擊,但美國仍引用北約共同防禦條款等法規,大肆宣傳其行動的“合法性”,蒙蔽了西方國家的許多人,使科索沃戰爭在西方世界成為“合法”的戰爭。

輿論戰

輿論戰開展於武力對抗之前,貫穿於武力對抗之中,繼續於武力對抗之後,共激烈的程度不亞於戰場上真槍實彈的戰鬥。 實施“輿論戰”,提高民眾支持率。伊拉克戰爭開始前,美國國內外反對對伊動武的呼聲很高。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提高民眾對戰爭的支持率,美國迅速發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主流新聞媒體,大肆渲染伊拉克同“基地”組織有聯繫,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等,使美國內對伊動武支持率由不足50%逐漸上升到70%以上,使支持對伊動武的盟國由5個增加到40多個。
戰爭中,美方召開新聞發布會、允許500多名新聞記者跟隨美軍作戰部隊進行報導、加強對新聞輿論控制,結果使美國民眾增強了迅速打贏戰爭的信心。

心理戰

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從精神上瓦解敵軍的作戰。又稱心理作戰。實施“心理戰”,加快戰爭進程。無論是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為了儘快從精神上和心理上摧垮對方戰鬥意志,美軍特別重視實施心理戰。在戰略層次,美軍主要採取下列心理攻勢:
一是通過政治外交活動,建立臨時聯盟,全面孤立對手;
二是操縱國際衛星通信組織,停止傳送對方的所有信息,實施戰略信息封鎖;
三是恩威並施,策反關鍵人物;
四是公開支持與暗中資助相結合,扶持對方反對派力量;
五是有計畫地炸毀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設施,造成大批平民失業和生活困難,引發對方民眾對現政權的不滿和反戰情緒。
美軍的心理攻勢在戰役戰術層次。
美軍的心理攻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進行廣播宣傳。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EC—130E型心理戰飛機每天18:00至23:00都飛臨伊拉克上空,以5個波段對伊廣播。截至戰爭結束,美軍共實施空中無線電廣播306小時,空中電視廣播304小時。其次是空投傳單。
科索沃戰爭中,美軍派B—52轟炸機向南聯盟12個主要城市總共撒下9500多萬份傳單。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共出動各型飛機158架次,投撒傳單81種、3180萬份。再次是用軍事打擊摧毀對方媒體設施。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每天對伊電台和電視台進行轟炸。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直接炸毀南聯盟17個電視台和無線電廣播中轉站,使南聯盟通信系統陷於癱瘓。在心理作戰行動的配合與支持下,美軍僅用42天就結束了海灣戰爭,僅用21天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大大加快了戰爭進程。
從已開發國家軍事變革情況來看,“三戰”力量趨於專業化、集約化、信息化。美軍的第四心理戰大隊配置了衛星測向定位、廣播信號自動跟蹤、計算機網路、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裝備,擁有400多名各類專業人員,能用35種語言作戰,具有全球機動作戰能力。英、法、德、日等國也有相當專業化的“三戰”力量隊伍。可以預見,“三戰”隊伍建設將成為各國未來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