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罕

論語·子罕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子罕
  • 章節:31章
  • 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 年代:古代
作品簡介,詳細評析,詳解一,詳解二,詳解三,詳解四,詳解五,作者簡介,論語,

作品簡介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論語論語

詳細評析

詳解一

【原文】 9·1 子罕(1)言利,與(2)命與仁
【注釋】 (1)罕:稀少,很少。 (2)與:贊同、肯定。
【譯文】 孔子很少談到利益,卻贊成天命和仁德。
【評析】 “子罕言利”,說明孔子對“利”的輕視。在《論語》書中,我們也多處見到他談“利”的問題,但基本上主張“先義後利”、“重義輕利”,可以說孔子很少談“利”。此外,本章說孔子贊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對此是十分重視的。孔子講“命”,常將“命”與“天”相連,即“天命”,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子還講“仁”,這是其思想的核心。對此,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也已評論,請參閱。
【原文】 9·2 達巷黨人(1)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2)。”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注釋】 (1)達巷黨人:古代五百家為一黨,達巷是黨名。這是說達巷黨這地方的人。 (2)博學而無所成名: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來稱道他。
【譯文】 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稱讚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評析】 對於本章里“博學而無所成名一句”的解釋還有一種,即“學問廣博,可惜沒有一藝之長以成名。”持此說的人認為,孔子表面上偉大,但實際上算不上博學多識,他什麼都懂,什麼都不精。對此說,我們覺得似乎有些求全責備之嫌了。
【原文】 9·3 子曰:“麻冕(1),禮也;今也純(2),儉(3),吾從眾。拜下(4),禮也;今拜乎上,泰(5)也。雖違眾,吾從下。”
【注釋】 (1)麻冕:麻布製成的禮帽。 (2)純:絲綢,黑色的絲。 (3)儉:儉省,麻冕費工,用絲則儉省。 (4)拜下:大臣面見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這裡指驕縱、傲慢。
【譯文】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作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評析】 孔子贊同用比較儉省的黑綢帽代替用麻織的帽子這樣一種作法,但反對在面君時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頑固地堅持一切都要合乎於周禮的規定,而是在他認為的原則問題上堅持己見,不願作出讓步,因跪拜問題涉及“君主之防”的大問題,與戴帽子有根本的區別。
【原文】 9·4 子絕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釋】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執己見。 (4)我:這裡指自私之心。
【譯文】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評析】 “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詳解二

【原文】 9·5 子畏於匡(1),曰:“文王(2)既沒,文不在茲(3)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4)不得與(5)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釋】 (1)畏於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畏,受到威脅。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匡人曾受到魯國陽虎的掠奪和殘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像,匡人誤以孔子就是陽虎,所以將他圍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開國之君周武王的父親,是孔子認為的古代聖賢之一。 (3)茲:這裡,指孔子自己。 (4)後死者:孔子這裡指自己。 (5)與:同“舉”,這裡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樣。
【譯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
【評析】 外出遊說時被圍困,這對孔子來講已不是第一次,當然這次是誤會。但孔子有自己堅定的信念,他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認為自己是周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不過,當孔子屢遭困厄時,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決定作用歸之於天,表明他對“天命”的認可。
【原文】 9·6太宰(1)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2)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釋】 (1)太宰:官名,掌握國君宮廷事務。這裡的太宰,有人說是吳國的太宰伯,但不能確認。 (2)縱:讓,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賤的事情。
【譯文】 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么會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么多的技藝嗎?不會多的。”
【評析】 作為孔子的學生,子貢認為自己的老師是天才,是上天賦予他多才多藝的。但孔子這裡否認了這一點。他說自己少年低賤,要謀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藝,這表明,當時孔子並不承認自己是聖人。
【原文】 9·7牢(1)曰:“子云,‘吾不試(2),故藝’。”
【注釋】 (1)牢:鄭玄說此人系孔子的學生,但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未見此人。 (2)試:用,被任用。
【譯文】 子牢說:“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會許多技藝’。”
【評析】 這一章與上一章的內容相關聯,同樣用來說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認為自己是“聖人”,也不承認自己是“天才”,他說他的多才多藝是由於年輕時沒有去做官,生活比較清貧,所以掌握了這許多的謀生技藝。
【原文】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1)問於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兩端(4)而竭(5)焉。”
【注釋】 (1)鄙夫:孔子稱鄉下人、社會下層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無知。 (3)叩:叩問、詢問。 (4)兩端:兩頭,指正反、始終、上下方面。 (5)竭:窮盡、盡力追究。
【譯文】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評析】 孔子本人並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實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對世間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叩其兩端而竭”,只要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就能求得問題的解決。這種方法,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思想方法。
【原文】 9·9 子曰:“鳳鳥(1)不至,河不出圖(2),吾已矣夫!”
【注釋】 (1)鳳鳥: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傳說鳳鳥在舜和周文王時代都出現過,它的出現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 (2)河不出圖:傳說在上古伏羲氏時代,黃河中有龍馬背負八卦圖而出。它的出現也象徵著“聖王”將要出世。
【譯文】 孔子說:“鳳鳥不來了,黃河中也不出現八卦圖了。我這一生也就完了吧!”
【評析】 孔子為了恢復禮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禮的恢復似乎已經成為泡影,於是發出了以上的哀嘆。從這幾句話來看,孔子到了晚年,他頭腦中的宗教迷信思想比以前更為嚴重。

詳解三

【原文】 9·10 子見齊衰(1)者,冕衣裳者(2)與瞽(3)者,見之,雖少,必作(4);過之,必趨(5)。
【注釋】 (1)齊衰:音zī cuī,喪服,古時用麻布製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這裡統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貴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來,表示敬意。 (5)趨:快步走,表示敬意。
【譯文】 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當官的人和盲人時,雖然他們年輕,也一定要站起來,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定要快步走過。
【評析】 孔子對於周禮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麼人該行什麼禮,對於尊貴者、家有喪事者和盲者,都應禮貌待之。孔子之所以這樣做,也說明他極其尊崇“禮”,並儘量身體力行,以恢復禮治的理想社會。
【原文】 9·11 顏淵喟(1)然嘆曰:“仰之彌(2)高,鑽(3)之彌堅,瞻(4)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6)。雖欲從之,末由(7)也已。”
【注釋】 (1)喟:音kuì,嘆息的樣子。 (2)彌:更加,越發。 (3)鑽:鑽研。 (4)瞻:音zhān,往前看。 (5)循循然善誘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誘,勸導,引導。 (6)卓爾:卓讓卓越的樣子。 (7)末由:末,無、沒有。由,途徑,路徑。這裡是沒有辦法的意思。
【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對於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
【評析】 顏淵在本章里極力推崇自己的老師,把孔子的學問與道德說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還談到孔子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則成為日後為人師者所遵循的原則之一。
【原文】 9·1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1)。病閒(2),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3)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4),予死於道路乎?”
【注釋】 (1)為臣:臣,指家臣,總管。孔子當時不是大夫,沒有家臣,但子路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準備由此人負責總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間:病情減輕。 (3)無寧:寧可。“無”是發語詞,沒有意義。 (4)大葬:指大夫的葬禮。
【譯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幹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吧?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禮來安葬,難道就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
【評析】 儒家對於葬禮十分重視,尤其重視葬禮的等級規定。對於死去的人,要嚴格地按照周禮的有關規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級的人有不同的安葬儀式,違反了這種規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對學生們按大夫之禮為他辦理喪事,是為了恪守周禮的規定。
【原文】 9·13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1)而藏諸?求善賈(2)而沽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注釋】 (1)韞櫝:音yùn dú,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賈:識貨的商人。 (3)沽:賣出去。
【譯文】 子貢說:“這裡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
【評析】 “待賈而沽”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孔子自稱是“待賈者”,他一方面四處遊說,以宣傳禮治天下為己任,期待著各國統治者能夠行他之道於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隨時準備把自己推上治國之位,依靠政權的力量去推行禮。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釋】 (1)九夷:中國古代對於東方少數民族的通稱。 (2)陋:鄙野,文化閉塞,不開化。
【譯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不開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就不閉塞落後了。”
【評析】 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人把居住在東面的人們稱為夷人,認為此地閉塞落後,當地人也愚昧不開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問題時說,只要有君子去這些地方住,傳播文化知識,開化人們的愚蒙,那么這些地方就不會閉塞落後了。

詳解四

【原文】 9·15 子曰:“吾自衛反魯(1),然後樂正(2),雅頌(3)各得其所。”
【注釋】 (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譯文】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原文】 9·16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評析】 “出則事公卿”,是為國盡忠;“入則事父兄”,是為長輩盡孝。忠與孝是孔子特彆強調的兩個道德規範。它是對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這方面的身體力行者。在這裡,孔子說自己已經基本上做到了這幾點。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9·1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
【原文】 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注釋】(1)簣:音kuì,土筐。 (2)平:填平。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填平窪地,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評析】 孔子在這裡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愿。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塑造。
【原文】 9·2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譯文】 孔子說:“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
【原文】 9·21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 孔子提及顏淵時說:“可惜呀!我只見他不斷前進,從來沒有看見他停止過。”
【評析】 孔子的學生顏淵是一個十分勤奮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幾乎沒有什麼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學問和道德修養方面。但他卻不幸死了。對於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經常以顏淵為榜樣要求其他學生。
【原文】 9·22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注釋】 (1)秀:稻、麥等莊稼吐穗揚花叫秀。
【譯文】 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
【評析】 這是孔子以莊稼的生長、開花到結果來比喻一個人從求學到做官的過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堅持始終,最終達不到目的。在這裡,孔子還是希望他的學生既能勤奮學習,最終又能做官出仕。
【原文】 9·23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麼可以敬畏的了。”
【評析】 這就是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後代一定會超過前人,這種今勝於昔的觀念是正確的,說明孔子的思想並不完全是頑固守舊的。
【原文】 9·24 子曰:“法語之言(1),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2),能無說(3)乎?繹(4)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 (1)法語之言:法,指禮儀規則。這裡指以禮法規則正言規勸。 (2)巽與之言:巽,恭順,謙遜。與,稱許,讚許。這裡指恭順讚許的話。 (3)說:音yuè,同“悅”。 (4)繹:原義為“抽絲”,這裡指推究,追求,分析,鑑別。 (5)末:沒有。
【譯文】 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評析】 這裡講的第一層意見是言行一致的問題。聽從那些符合禮法的話只是問題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禮法的規定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問題的實質。第二層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順耳之言的是非真偽,則應加以仔細辨別。對於孔子所講的這兩點,我們今天還應借鑑它,按照這樣的原則去辦事。

詳解五

【原文】 9·25 子曰:“主忠信(1),毋(2)友不如己(3)者,過(4)則勿憚(5)改。”(1)
【注釋】(1)主忠信:以忠信為主。(2)毋:通“無”,“不要”的意思。(3)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4)過:過錯、過失。(5)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孔子說:“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原文】 9·26子曰:“三軍(1)可奪帥也,匹夫(2)不可奪志也。”
【注釋】 (1)三軍:12500人為一軍,三軍包括大國所有的軍隊。此處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譯文】 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評析】 “理想”這個詞,在孔子時代稱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氣。“匹夫不可奪志”,反映出孔子對於“志”的高度重視,甚至將它與三軍之帥相比。對於一個人來講,他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作為個人,他應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向”。這就是中國人“人格”觀念的形成及確定。
【原文】 9·27 子曰:“衣(1)敝縕袍(2),與衣狐貉(3)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釋】 (1)衣:穿,當動詞用。 (2)敝縕袍:敝,壞。縕,音yùn,舊的絲棉絮。這裡指破舊的絲棉袍。 (3)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兩句見《詩經·邶風·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臧,善,好。
【譯文】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麼說不好呢?’”子路聽後,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只做到這樣,怎么能說夠好了呢?”
【評析】 這一章記述了孔子對他的弟子子路先誇獎又批評的兩段話。他希望子路不要滿足於已經達到的水平,因為僅是不貪求、不嫉妒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的更遠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業。
【原文】 9·28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評析】 孔子認為,人是要有骨氣的。作為有遠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樣,不會隨波逐流,而且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孔子的話,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不斷地求取知識,以至於不在對現實世界的事物產生困惑;真誠的待人如己,以至於不在為個人得失而憂愁;勇敢的實踐前行以至於不在畏懼任何困難。”
【評析】 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禮記·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孔子在這是教自己的學生一種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原文】 9·30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1);可與適道,未可與立(2);可與立,未可與權(3)。”
【注釋】 (1)適道:適,往。這裡是志於道,追求道的意思。 (2)立:堅持道而不變。 (3)權:秤錘。這裡引申為權衡輕重。
【譯文】 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原文】 9·31 “唐棣(1)之華,偏其反而(2)。豈不爾思,室是遠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注釋】 (1)唐棣:一種植物,屬薔薇科,落葉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搖動的樣子。 (3)室是遠而:只是住的地方太遠了。
【譯文】 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於家住的地方太遠了。”孔子說:“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麼遙遠呢?”

作者簡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像孔子像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詩經》、《尚書》等,並根據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論語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論語》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 慎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