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順網龍

調順網龍

調順網龍是一種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調順島村世代相傳的傳統民俗文化,屬於舞龍藝術。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作為中華龍舞大家族中的一員,有其別具一格的演繹文化。調順網龍2012年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簡介,特點,製作技藝,表演形式,發展,獲獎,保護名錄,

簡介

調順網龍始於明朝,距今600年,清朝較盛行,並形成了習俗,成為一門獨特的傳統藝術,傳承活躍於民間,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湛江赤坎區調順島。由於歷史上與陸地隔海相望,島上村民以農耕和海耕為主要生活條件。每當農曆正月十日,當地進行元宵“年例”活動;由於交通條件及經濟制約,村民沒財力購買布錦龍具進行慶節,於是他們便就地取材,將破爛的漁網收集,裁剪扎制龍體併兼用了當地的完草經染色後編織成網龍。村民舉著原始的網龍進行祭掃活動,先在黃氏宗祠和廟宇前舞動,然後沿著村莊各巷遊行勁舞。
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調順網龍”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調順網龍”

特點

調順網龍繼承傳統舞龍優點,原始龍具的製作象徵農漁結合。龍頭採用“牛角”代表農業、龍身是通透的網體,代表漁業。調順網龍是牛與龍的結合,突出農漁生產生活特徵,調順村有兩條大網龍,分別代表公、母龍及兩條小龍,象徵生產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興旺,六畜繁盛,風調雨順,物阜年豐,希冀魚滿船、糧滿倉”。
調順網龍舞由多人組成:龍珠一人,龍頭一人,龍身七人,或九人,或十一人,龍尾一人,起舞時由“龍珠”引帶龍身隨鼓點起舞,作出俯仰起伏,左右搖擺,上下穿騰,徐疾動靜等姿態,表現出龍的威猛。調順網龍借鑑布錦龍造型,即保持網龍的原始質樸,也美化了網龍的形象。套路一般有碧海游龍,盤底穿花,老龍指身,金蟬脫殼,二龍搶珠,金龍盤柱,臥龍騰飛等。調順網龍是獨特的舞龍品種,原始質樸,動態活靈活現,輕盈柔軟,別具一格。

製作技藝

網龍的造型扎作與舞動技藝,獨具與其它龍舞的相異之處。龍體採用眾村民熱心捐送的廢舊漁網、繩纜與竹木,草葉編織扎作而成。意喻“集百舟田野之網草,呈百家村民之祈願。” 網龍的傳統製作採用麻網、竹木、草葉、繩纜等原材料,經繪圖、扎架、編織、連線、貼朴、合成等項工序,即先用竹篾為龍頭、龍尾、龍角(現時多為鹿角)扎架,取經染色的稻草、厚紙貼朴龍腮、龍鼻、下頜,細麻做須,木球作龍眼,竹板雕作龍牙,繩纜擁扎龍脊骨架,漁網拼接相連作龍身,大塊椰葉、莞草編扎龍尾,並在篾籠中間插竹桿作龍把,傳統大網龍長25-30米,小網龍長15-20米,約9-15個把位。現時網龍扎作保留傳統的基本特色,增加塑管,金屬、尼龍、鐵線、彩帶、金泊、亮片、響鈴等材料。長度改為20米,設9個把位。重量減至三十多斤,更輕巧,亮麗。

表演形式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調順網龍於每年農曆正月初十“年例”表演,以崇神祭祖,祈福納祥,驅邪消災,娛民喜慶為宗旨,主體內容為開光重合,套路技藝,表演類型和伴奏擊樂幾個方面。網龍的傳統套路較為簡單,以自編為主,如舉龍三叩首,跳步三點頭,雙龍出海、四龍爭珠、戲水逐波、脫衣磨鱗、臥地雙擺、行走游龍等。網龍的現代套路則吸取各種龍舞的套路技藝,參照國際規範的競技要求,增加難度技巧。主要有:首尾穿換,臥龍跳躍,靠背扯旗,橫移跳步,纏頭起伏,曲線行進,伏地快擺,順逆騰躍,站肩高塔,高爆蓮花、盤龍環旋、八字遊動、螺旋轉換及龍門造型、龍舟造型、組字造型等。
據村中的老人回憶,古時舞網龍還特製一條黑色的邪龍,意欲興風作浪、危害人間,幸得眾龍警覺,奮力圍攻,終將黑龍驅逐。黑龍外形醜惡,遭人唾罵。於是,便有了:個個爭相舞網龍,無人願意“擺烏龍”的笑談。網龍舞動不局限於寬闊的場地,可行村過巷,穿走田野,又可登船上筏,下水游灘。享有“水陸蛟龍”之譽。深受村民喜愛。

發展

調順網龍源於民間,傳自民眾,自明永樂三年(1405年)起,經宣德、萬曆、天啟至清康熙(1663年),嘉慶、鹹豐、光緒到民國初年(1912年),不斷發揚光大,豐富提升。經朝代更迭,歷戰亂蒼桑且百年興盛,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與張揚力,是龍舞文化的藝術奇葩和珍貴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研究龍舞文化與民俗信仰的一份珍貴資料。
調順網龍始於明,興於清,盛於當代。曾自解放初期塵封五十多年後,於2005年首屆調順村農民文化節上復出舞動,榮獲市、省、全國、國際賽事與展演的多個獎項。

獲獎

2005年網龍在“調順首屆農民文化節”上亮相,2005年調順網龍參加湛江市首屆紅土文化藝術節獲銀獎。

保護名錄

調順網龍2012年被列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