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非

訾非

訾(zi)非,男,1970年生,安徽滁州人。2003年畢業於喬治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托蘭斯創造力和資優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2003.5-2005.5為北京大學心理系博士後。現為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致力於完美主義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審美心理學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與治療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了針對完美主義和強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諮詢模式,出版著作《完美主義研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訾非
  • 國籍:中國
  • 職業: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教授
  • 畢業院校:喬治亞大學
個人履歷,個人作品,序,評述:,訾非發表的部分論文,學術觀點,個人其它信息,

個人履歷

訾(zi)非,男,1970年生,安徽滁州人。199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學士)。1992-1996,任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系助教。1996年留學美國。1999年畢業於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2003年畢業於喬治亞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系托蘭斯創造力和資優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2003.5-2005.5為北京大學心理系博士後。
現為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審美心理學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與治療方面做出了長期的努力,探索了針對完美主義和強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諮詢模式。出版著作《完美主義研究》(2010)、《感受的分析: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的心理諮詢與治療》(2012),譯著《心理勇氣》(2009)、《精神分析治癒之道》(2011)等。參編《心理評定量表手冊》(鄭州大學版)(2011)、《環境與人類心理》等。訾非對於詩歌藝術有獨到的審美見解與感受,曾出版詩集《七月菜畦:訾非詩選》。

個人作品

書名:完美主義研究作者:訾非馬敏 等 著
訾非 馬敏 等 著訾非 馬敏 等 著
印張: 19
字數: 308千字
定價:39.00元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完美主義研究/訾非 馬敏著—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8
ISBN 978-7-5038-5888-8 Ⅰ. ①完… Ⅱ. ①訾… ②馬… Ⅲ. ①心理學-研究 Ⅳ.①B84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0)第155762號

關於完美主義的思考——劉先銀
完美主義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它的產生離不開所處的社會、時代,離不開人的肉體狀況的限制,離不開人的遺傳、神經和內分泌等方面的因素。
《完美主義研究》一書的作者綜合了多種方法,從人格和社會的層面對完美主義作了系統探究。在我們這個不論從巨觀上還是從微觀上都隨處可見完美主義的時代,訾非博士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從他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中,我看到了科學態度與人文精神的良好結合。
渴望完美是人類共有的動機之一,但“完美主義”只是一部分人類的特點。在心理學上,完美主義指一種以強烈的“不完美焦慮”為特點的認知-情感模式。這種模式,如果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可以視作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失衡,是過度理性化導致的非理性狀態,是科學的工具理性改造世界的能力局限性的表現。任何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即個人精神價值向社會價值的轉化,取決於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完美主義者”沉溺於工具理性的完整性和自洽性所帶來的美好感受中,而不願接受“不美”的現實。
佛家的一些思想對於分析完美主義也可資借鑑。從緣起的過程看,種種貪嗔痴迷的妄念,產生了無明煩惱和不理智的思維。無明的思維,產生了要去做某種行為的意識念想,由此產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對身外世界的各種分別判斷。對身外世界的分別判斷,導致了分別心,便有了喜愛或不喜愛的取捨。由於這種分別取捨的思維,產生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更加執著、對不愛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為。由於這種偏好的心理,於是對於苦、樂等感受產生種種執著的認定。由此產生了過於固定的價值觀,比如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產生了各種自以為是的定義。由於這些價值取向的定義,便驅動自己進行各種行為活動,以取得這樣的價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識。由於執著於自我感覺和自我意識,使自己的行為活動積累產生不同的後果,從而使人生活於某種主觀創造的世界中。完美主義便是這種執著於主觀世界的生存方式的極端體現。
人們在不斷變化的生活狀態中前行,完美主義是生活中妄念激起的波浪、痴迷心開出的花、執著凝結的冰岩。識冰池而全水,藉陽氣以消融。冰融則水流潤,方呈溉滌之功。妄盡則心靈通,始發通光之用。
把追求結果的完美轉變為體驗生命的真實過程是克服完美主義的良方。人們在有限的、暫時的時空中生活。在客觀必然性和主觀能動性的交織中,得到或美好、或遺憾的體驗。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懷著喜樂與感恩面對世界,我們就會對人對己有一定的寬容之心,就會收穫成功、幸福和愉悅。
《完美主義研究》是訾非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十多年來關於完美主義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完美主義研究成果,將對學者和大眾都有所啟發。學會欣賞別人和善待自己,是克服完美主義的重要途徑。的確,當一個人能與他人有效地溝通,擁有從容淡定的自信與內在心識,獲得足夠的社會支持和自我安慰,來自內心和人際方面的壓力便會得到緩解,對人對己就不易採取苛責的態度,就會用心中的慈愛和理性的思維對待自己的生活狀態。
《完美主義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人類不完美感的發展階段理論、完美動機的四模式理論、動機疊加理論、儒家文化與完美主義的關係理論等富有創新性的觀點。作者把人的心理活動近似概括為四個層面:行為、念頭、感受和軀體感受。人的注意通常放在念頭的層面,並經常轉移到外在行為的層面。感受分析諮詢幫助來訪者把注意力從念頭的層面返回到感受和軀體感受的層面,直面行為和想法背後的感受。感受分析是作者面向完美主義和強迫性人格者的心理諮詢實踐中建構的一套諮詢模式。感受分析的理念是:直面感受,跟蹤與體驗感受。感受分析的目標是:把自我從感受的奴役中解放出來,與感受平等溝通。
閱讀《完美主義研究》,我體會到:完美既然只是一種心理感受,一種念想,那么放下執著與分別心,就能回歸素樸的心靈,這素樸的心靈也即所謂的“平常心”。
平常心正是我們追求完美過程中的理想的生活態度
劉先銀 2010年6月16日 端午節

評述:

這是一個完美主義的時代,我們可以隨時發現各種完美主義:身材完美主義、容貌完美主義、人際關係的完美主義、成績完美主義、擇校完美主義、愛情完美主義、法規制定的完美主義、績效考核的完美主義、商品的完美主義、學歷完美主義、健康完美主義、品行完美主義、成就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經常是自戀的一種曲折的表達方式。完美主義者求全、求最佳的衝動比一般人強烈,乃因他們的完美動機和其他動機(例如,追求成功、害怕失敗等)發生了疊加與聯結。沉湎於追求“是其所是”(合乎想像)、“十全十美”“最佳”和“越來越好”是完美主義者的典型特點。完美主義又可概括為橫向的完美主義和縱向的完美主義,前者以追求平面化的相似、完整、全面為主,後者以追求超越為主。
作者把人的心理活動近似概括為四個層面:行為、念頭、感受和軀體感受。人的注意通常放在念頭的層面,並經常轉移到外在行為的層面。感受分析諮詢幫助來訪者把注意力從念頭的層面返回到感受和軀體感受的層面,直面行為和想法背後的感受。
感受分析是作者面向完美主義和強迫性人格者的心理諮詢實踐中建構的一套諮詢模式。感受分析的理念是:直面感受,跟蹤與體驗感受。感受分析的目標是:把自我從感受的奴役中解放出來,與感受平等溝通。

訾非發表的部分論文

1. 訾非. 沙盤作為媒介的感受分析治療:以權威畏懼感的心理干預為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010年10期.
2. 訾非. 焦慮夢的運作機制研究.醫學與哲學,2009年第1期.
3. 訾非. Dabrowski的人格發展理論及其對超常教育的啟示. 心理科學進展. 2005, 13(6), 728-733.
4. 訾非. 完美主義心理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心理科學, 2004, 27(4):943-945.
5. 訾非. 積極完美主義問卷的編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09年第4期
6. 訾非. 消極完美主義問卷的編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07, 15 (4):340-344.
7. 訾非, 周旭. 弗羅斯特多維完美主義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006, 14(6): 560-563.
8. 訾非. 走向進化與生態審美心理學.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0(1): 44-49.
9. 訾非, 周曉林, 劉興華, 潘苗苗. 完美主義者對不完美圖形的注意偏好研究,心理科學, 2011, 34(3): 532-537.

學術觀點

完美主義
訾非認為,完美主義者過分追求完美,主要不是因為這個人他比其他人有更強烈的“完美欲”,而是其他更為強烈的動機疊加在完美欲之上。他把這種現象稱為“動機疊加”。他認為“完美欲”是一種“冷動機”,它在人類內心並不強烈,而追求成功、害怕失敗等“熱動機”疊加在完美欲之上,才使得完美主義者看上去非常執著於完美。其實他們是畏懼不完美背後的失敗和不幸,渴望完美背後的成功和榮耀。(見訾非,《完美主義研究》, 2010)。
完美動機
訾非提出,有四種“完美欲”(完美動機):(1)是其所是(合乎想像)、(2)十全十美、(3)最佳、(4)越來越好。人在得到自己期望的對象,並且對象的面貌與期望完全一致時,就產生了完美的感覺,這就是“是其所是”的意思。完全、完整、所期望的各部分都被得到,這種情況也讓人產生完美感。得到最佳的,或者成為最好的,產生完美感。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這種“蒸蒸日上”的感覺也屬於完美感。
人類追求這四種感覺,此類追求合稱為“完美欲”。(以上內容詳見《完美主義研究》,2010)
焦慮夢的運作機制
訾非提出焦慮夢的觸發機制是從“核心情緒”至“情緒相關記憶”再至“夢境”,認為焦慮夢是夢者一段時間以來的相似焦慮主題整合的產物。他還把夢境中突然出現的情緒轉化解釋為“夢的漂移作用”。(見 訾非. 焦慮夢的運作機制研究. 醫學與哲學,2009。)
強迫性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與治療
訾非認為,在中國文化環境下,強迫性人格傾向與強迫性人格障礙是相當常見的。強迫性人格障礙與強迫症在診斷與治療上都存在重大的差異,但是目前國內心理學界對於強迫性人格障礙的心理諮詢與治療不夠重視,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時常與強迫症相混淆。他嘗試用“感受分析”的方法進行面向強迫性人格障礙者的心理諮詢與治療。(見《完美主義研究》;或:訾非. 沙盤作為媒介的感受分析治療:以權威畏懼感的心理干預為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2010年10期.)
權威畏懼感
訾非提出,應該從感受的層面研究權威主義等人格與社會現象。權威畏懼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都構成影響。他發現,權威畏懼感與焦慮、抑鬱、強迫、低自尊等一系列心理困擾有關,並認為完美主義心理的一個主要來源之一是權威畏懼感。
生態主義心理學
在《感受的分析: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的心理諮詢與治療》一書中,訾非主張心理學研究應該由借鑑經典物理學範式向生態學範式的轉化。各種心理元素與整體人格的關係類似於生命個體與生態系統的關係,它們往往是複雜的、非線性的,只能採用生態學的範式。在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對於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的發生也只能用生態系統的眼光去分析,而不應採用還原論的、線性的的歸因方式去分析。他認為近年來迅速發展的生態心理學、敘事心理學、社會建構論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自體心理學與主體間性理論等研究領域,體現了心理學的生態主義轉型,可以用“生態主義的心理學”(ecologistic psychology)去描述這些新的心理學。

個人其它信息

譯著
訾非、田浩譯 心理勇氣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譯者序
本書作者丹尼爾·普特曼(Daniel Putman)是威斯康星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Fox Valley)的哲學教授,寫有《Human Excellence:Dialogues on Virtue Theory》等專著和論文。《心理勇氣》一書出版於2004年,是一部結合心理學、哲學、倫理學的佳作。
Putman把勇氣分成三種類型:生理勇氣、道義勇氣和心理勇氣,它們分別與人類在各種生存境況和處境中的自我選擇有關。簡言之,勇氣是克服對死亡和痛苦的畏懼、直面現實、為所當為的一種力量。生理勇氣要克服的是對“生理死亡”(身體的死亡和痛苦)的恐懼;道義勇氣要戰勝的是對“社會死亡”(被社會、團體拋棄)的恐懼;而心理勇氣要克服的是對“心理死亡”(穩定感、控制感、自我感等的喪失)的恐懼。Putman在本書中著重探討心理勇氣。當然,在生活中,三種勇氣是相互交織的。
中國人對勇氣這個概念並不陌生。《中庸》有言:“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這是把勇氣看成人格三個最重要品質之一。孟子認為真正的“大勇”是“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他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約略等同於本書所指的“道義勇氣。”古人對勇氣的類型也有過探討,荀子曾有“上勇”、“中勇”和“下勇”之辨;莊子在《秋水篇》里曾區分壯士的勇氣、漁人的勇氣、獵人的勇氣和聖人的勇氣,並推崇知窮知通、臨大難而不懼的“聖人之勇”。魯迅曾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正視命運和人生,應該是包含本書中談到的所有三種勇氣了。
對於任何一個社會,勇氣都是一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這財富是無法繼承的。在如今這個強調快樂的時代,勇氣的價值在被逐漸淡忘。培養“智、仁、勇”的完整人格的教育傳統,早已簡化成智育一枝獨大的局面,而這個“智”又縮略成了“智力”,甚而數理邏輯的“智慧型。”這種對“勇”的放逐和淡忘的局面,在歷史上並不鮮見。而這又實在是個問題。沒有勇氣,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智與仁,甚而不會有真正的心理健全。
譯者認為,普特曼教授對心理勇氣的歸納分析,不單會對一般讀者有所啟發,也將對心理學理論和心理治療產生影響。我們能夠看出,作者提倡在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培養心理勇氣,這是一種積極心理治療的思路。但是,在精神分析流派或認知-行為流派的心理治療中融入這個概念,也恰如其分。其實,新精神分析理論中的“自我力量”(ego strength)與心理勇氣存在某種耐人尋味的關係;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決斷訓練、滿灌療法、系統脫敏等都需要心理勇氣的參與。本書第二章,“勇氣和焦慮”,對於強迫症等焦慮相關障礙的治療者和患者一定會有幫助。誠如朱建軍博士所言:“強迫症心理問題的關鍵是缺少勇氣,不敢面對變化和新奇。治療的關鍵就在於培養他們的勇氣……。”“養浩然之氣”,或許是戰勝焦慮的良方。
最後,譯者鄭重感謝本書萬千心理的孫琦編輯,由於她不辭勞苦的工作,才使本書的翻譯授權成為可能。還要感謝王小英女士,她把部分翻譯手稿輸入電腦,並對文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佩服她直面這些枯燥工作的勇氣。
本書由訾非和田浩共同翻譯完成,訾非主譯本書序言、第一章和第三章,田浩主譯導言、第二章和第四章。我們的翻譯態度是認真、仔細的,但錯漏之處必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訾非 田浩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學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