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網技術(201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計算機組網技術(201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計算機組網技術》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組網技術、系統維護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計算機網路組建與維護所需的相關知識。全書由11章組成。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知識概述、區域網路設計與構建、計算機網路設備、交換技術及配置、路由技術及配置、網路布線技術、搭建網路服務、網路互聯、網路安全與管理技術、網路維護與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網路系統集成案例分析。另外,附錄中給出了區域網路體系結構與乙太網技術規範。

基本介紹

  • 書名:計算機組網技術
  • 作者:王建平
  • ISBN:978-7-115-24888-6
  • 頁數:340 頁
  • 定價:39.00 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開
  • 責任編輯:劉博
  • 字數:547 千字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按廣義定義,按連線定義,按需求定義,優點,問題,發展,

內容提要

本書是關於計算機組網技術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程。全書以TCP/IP層次模型為主線,分13章詳細介紹了計算機組網的核心技術。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概述,數據通信技術,網路通信基礎設備,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區域網路組網技術,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廣域網技術,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網路安全技術,網路維護和管理技術。
全書以Windows Server 2008作業系統為平台,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新穎,實用性強,所涉及操作的項目,均有詳細的操作步驟,可操作性和模擬性強。本書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類計算機組網技術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的相關指導教程。

編輯推薦

《計算機組網技術:基於Windows Server 2008》以OSI模型為參考.以TCP/IP模型為主線組織內容。全書以Windows Server 2008作業系統為平台,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新穎,實用性強,所涉及操作的項目,附帶詳細的操作步驟,可操作性、模擬性強。

作者簡介

王建平,講授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安全、網路工程,計算機網路技術、區域網路、廣域網等課程。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通信網路技術和網路安全。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線起來,在網路作業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定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1.1.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線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線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作業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線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定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線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線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線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線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2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4
1.2.1 網路通信協定的概念 4
1.2.2 OSI體系結構 5
1.2.3 TCP/IP體系結構 6
1.3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展望 7
1.3.1 計算機網路新技術 7
1.3.2 計算機網路的展望 9
1.4 網路標準化組織和論壇 10
小結 11
習題 11
第2章 數據通信技術 13
2.1 數據通信概述 13
2.1.1 數據通信的一般模型 13
2.1.2 常見的數據通信系統 14
2.2 數據通信方式 15
2.2.1 串列傳輸和並行傳輸 15
2.2.2 異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6
2.2.3 單工、半雙工和雙工通信 18
2.3 數位訊號編碼 18
2.3.1 單極性編碼 18
2.3.2 極化編碼 19
2.3.3 雙極性編碼 21
2.4 多路復用技術 23
2.4.1 頻分多路復用 23
頻分多路復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指載波頻寬被劃分為多種不同頻帶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可以並行傳送一路信號的一種多路復用技術。FDM常用於模擬傳輸的寬頻網路中。在通信系統中,信道所能提供的頻寬通常比傳送一路信號所需的頻寬寬得多。如果一個信道只傳送一路信號是非常浪費的,為了能夠充分利用信道的頻寬,就可以採用頻分復用的方法。在頻分復用系統中,信道的可用頻帶被分成若干個互不交疊的頻段,每路信號用其中一個頻段傳輸,因而可以用濾波器將它們分別濾出來,然後分別解調接收。
在物理信道的可用頻寬超過單個原始信號(如原理圖中的CH1、CH2和CH3這3路信號)所需頻寬情況下,可將該物理信道的總頻寬分割成若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頻寬相同(或略寬)的子信道;然後在每個子信道上傳輸一路信號,以實現在同一信道中同時傳輸多路信號。多路原始信號在頻分復用前,先要通過頻譜搬移技術將各路信號的頻譜搬移到物理信道頻譜的不同段上,使各信號的頻寬不相互重疊(搬移後的信號如圖中的中間3路信號波形);然後用不同的頻率調製每一個信號,每個信號都在以它的載波頻率為中心,一定頻寬的通道上進行傳輸。為了防止互相干擾,需要使用抗干擾保護措施帶來隔離每一個通道。

優點

1. 容易實現,技術成熟。2. 信道復用率高,分路方便,因此頻分多路復用是模擬通信中常採用的一種復用方式,特別是在有線和微波通信系統中套用十分廣泛。

問題

1.保護頻帶占用了一定的信道頻寬,從而降低了FDM的效率;
2.信道的非線性失真改變了它的實際頻率特性,易造成串音和互調噪聲干擾;
3.所需設備隨輸入路數增加而增多,不易小型化;
4.FDM不提供差錯控制技術,不便於性能監測。

發展

歷史上,電話網路曾使用FDM技術在單個物理電路上傳輸若干條語音信道。這樣,12路語音信道被調製到載波上各自占據4KHz頻寬。這路占據60-108KHz頻段的複合信號被認為是一個組。反過來,五個這樣的信號組本身被同樣的方法多路復用到一個超級組中,這個組包含60條語音信道。進一步甚至有更高層次的多路復用,這樣使得單個電路中傳輸幾千條語音信道成為可能。從原理分析可知,FDM比較適合於傳輸模擬信號,而TDM則比較適合於傳輸數位訊號。因此在在電話系統所使用的數字傳輸方式中,TDM(時分多路復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逐漸代替了FDM技術。
2.4.2 時分多路復用 23
時分多路復用(TDM)是按傳輸信號的時間進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號在不同的時間內傳送,將整個傳輸時間分為許多時間間隔(Slot time,TS,又稱為時隙),每個時間片被一路信號占用。TDM就是通過在時間上交叉傳送每一路信號的一部分來實現一條電路傳送多路信號的。電路上的每一短暫時刻只有一路信號存在。因數位訊號是有限個離散值,所以TDM技術廣泛套用於包括計算機網路在內的數字通信系統,而模擬通信系統的傳輸一般採用FDM。
以電話通信為例說明時分多路復用的過程:傳送端的各路話音信號經低通濾波器將頻寬限制在3400Hz 以內,然後加到勻速旋轉的電子開關 SA1上,依次接通各路信號,它相當於對各路信號按一定的時間間隙進行抽樣。SA1旋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抽樣周期T,這樣就做到了對每一路信號每隔周期T 時間抽樣一次,此時間周期稱為1幀長。傳送端電子開關 SA1不僅起到抽樣作用,同時還要起到復用和合路的作用。合路後的抽樣信號送到編碼器進行量化和編碼,然後,將信號碼流送往信道。在接收端,將各分路信號碼進行統一解碼,還原後的信號由分路開關SA2依次接通各分路,在各分路中經低通濾波器將重建的話音信號送往收端用戶。在上述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發、收雙方的電子開關的起始位置和旋轉速率都必須一致,否則將會造成錯收,這就是PCM系統中的同步要求。收、發兩端的數碼率或時鐘頻率相同叫位同步或稱比特同步,也可通俗的理解為兩電子開關旋轉速率相同;收、發兩端的起始位置是每隔1幀長(即每旋轉一周)核對一次的,此稱幀同步。這樣才一能保證正確區分收到的哪8位碼是屬於一個樣值的,又是屬於哪一路的。為了完成上述同步功能,在接收端還需設有兩種裝置:一是同步碼識別裝置,識別接收的 PCM信號序列中的同步標誌碼的位置;二是調整裝置,當收、發兩端同步標誌碼位置不對應時,需在收端進行調整使其兩者位置相對應。以上兩種裝置統稱為幀同步電路。時分多路復用不僅局限於傳輸數位訊號,也可同時交叉傳輸模擬信號。
2.4.3 統計時分復用 24
統計時分復用是一種根據用戶實際需要動態分配線路資源的時分復用方法。只有當用戶有數據要傳輸時才給他分配線路資源,當用戶暫停傳送數據時,不給他分配線路資源,線路的傳輸能力可以被其他用戶使用。採用統計時分復用時,每個用戶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高於平均速率,最高可達到線路總的傳輸能力。
也叫異步時分復用:將所需傳輸的信息分成小塊,附加標記。同一路信號可以占用同一楨中的不同時隙,不同路的信號根據標記加以區分。按照分組中的路由標記尋找出線。標誌化信道ATDM,Asynchronis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異步時分多路復用技術,也叫做統計時分多路復用技術(STDM,Statistic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指的是將用戶的數據劃分為一個個數據單元,不同用戶的數據單元仍按照時分的方式來共享信道;但是不再使用物理特性來標識不同用戶,而是使用數據單元中的若干比特,也就是使用邏輯的方式來標識用戶。
這種方法提高了設備利用率,但是技術複雜性也比較高,所以這種方法主要套用於高速遠程通信過程中,例如,異步傳輸模式ATM。
2.4.4 波分多路復用 24
2.4.5 碼分多址復用 25
2.5 差錯控制技術 25
2.5.1 差錯控制方法 25
2.5.2 差錯控制編碼 26
2.6 流量控制技術 30
2.6.1 停止等待流量控制 30
2.6.2 滑動視窗流量控制 30
小結 31
習題 31
第3章 網路通信基礎設備 33
3.1 常見通信接口 33
3.1.1 串列通信接口 33
3.1.2 並行通信接口 34
3.1.3 USB接口 34
3.1.4 IEEE 1394接口 34
3.2 常見傳輸介質 34
3.2.1 雙絞線 35
3.2.2 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36
3.2.3 同軸電纜 37
3.2.4 光纖 38
3.2.5 無線傳輸介質 39
3.3 常見網路設備 41
3.3.1 網卡 41
3.3.2 數據機 42
3.3.3 交換機 43
3.3.4 路由器 43
3.3.5 無線網路設備 43
小結 45
習題 46
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 47
4.1 作業系統概述 47
4.2 網路作業系統 48
4.2.1 Windows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2 UNIX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3 Linux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2.4 NetWare系列網路作業系統 48
4.3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作業系統的安裝 49
4.3.1 Windows Server 2008的安裝條件 49
4.3.2 光碟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49
4.4 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配置 51
4.4.1 設定主機名和工作組 51
4.4.2 創建用戶賬戶 51
4.4.3  配置顯示選項 53
4.5 Windows Server 2008的網路配置 54
4.5.1 IPv4協定配置 54
4.5.2 IPv6協定配置 55
4.6 Windows Server 2008的高級配置 56
4.6.1 配置區域選項 56
4.6.2 配置虛擬記憶體 57
4.6.3 故障恢複選項配置 58
4.6.4 本地組策略編輯器的基本配置 59
小結 61
習題 61
第5章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63
5.1 數據交換基本方式 63
5.1.1 電路交換 63
5.1.2 報文交換 64
5.1.3 分組交換 64
5.2 交換機概述 66
5.2.1 交換機的分類 68
5.2.2 交換機的連線 71
5.3 交換機的配置途徑 72
5.3.1 基於Console的配置 72
5.3.2 基於Telnet的配置 73
5.3.3 基於Web瀏覽器的配置 74
5.4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75
5.4.1 交換機的配置模式 75
5.4.2 配置命令的輸入技巧 76
5.4.3 基於會話方式的基本配置 76
5.4.4 基於命令行的基本配置 77
5.5 VLAN劃分 82
5.5.1 單台交換機上基於連線埠的VLAN劃分 83
5.5.2 跨交換機的VLAN劃分 84
5.6 VLAN間路由的實現方式 89
5.6.1 基於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路由 89
5.6.2 基於三層交換實現VLAN間路由方式 91
5.7 交換機的基本維護 92
5.7.1 交換機的密碼恢復 92
5.7.2 交換機的IOS升級和恢復 93
小結 95
習題 95
第6章 區域網路組網技術 97
6.1 區域網路概述 97
6.1.1 區域網路的相關標準 98
6.1.2 乙太網相關技術 99
6.2 綜合布線技術 101
6.3 區域網路組網規劃 102
6.3.1 組網的前期規劃 102
6.3.2 網路設計 103
6.3.3 組網的安全性設計 104
6.4 IP位址規劃 105
6.4.1 IP位址的分類 105
6.4.2 VLSM和子網劃分 107
6.4.3 CIDR技術 108
6.5 基於Windows XP的對等區域網路 109
6.5.1 安裝Windows XP作業系統 110
6.5.2 協定的安裝和設定 112
6.5.3 Windows XP對等網路的基本設定 114
6.6 區域網路的組網的性能評價和測量 117
6.6.1 區域網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117
6.6.2 網路性能的評價方法 117
6.6.3 區域網路的測量內容 118
6.6.4 基於Chariot的網路性能測量 120
6.7 模擬區域網路組網的利器——虛擬機 124
6.7.1 Virtual PC 124
6.7.2 VMware虛擬機 124
小結 126
習題 126
第7章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28
7.1 路由協定與路由算法 128
7.1.1 路由協定的類型 128
7.1.2 默認路由、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 129
7.1.3 常見路由算法 130
7.2 路由器 131
7.2.1 路由器的結構 131
7.2.2 路由選擇步驟 132
7.2.3 路由器的分類 132
7.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33
7.3.1 路由器的常見配置 133
7.3.2 連線埠的IP配置 135
7.4 靜態路由和浮動靜態路由 136
7.4.1 靜態路由的基本配置 136
7.4.2 浮動靜態路由的基本配置 138
7.5 RIP 139
7.6 OSPF 141
7.6.1 OSPF協定概述 141
7.6.2 OSPF的基本配置 146
7.7 IGRP 149
7.7.1 IGRP概述 149
7.7.2 IGRP基本配置 150
7.8 EIGRP 151
7.8.1 EIGRP概述 151
7.8.2 EIGRP的基本配置 153
7.9 BGP 155
7.9.1 BGP概述 155
7.9.2 BGP的配置 156
小結 158
習題 159
第8章 廣域網技術 160
8.1 廣域網概述 160
8.2 PPP 161
8.2.1 PPP概述 161
8.2.2 PPP的基本配置 163
8.3 X.25協定 165
8.3.1 X.25概述 165
8.3.2 X.25協定的配置 167
8.4 HDLC 170
8.4.1 HDLC概述 170
8.4.2 HDLC的基本配置 170
8.5 FR 171
8.5.1 FR的概述 171
8.5.2 FR接入配置 172
8.6 ISDN及其配置 175
8.6.1 ISDN概述 175
8.6.2 ISDN的基本配置 176
小結 178
習題 179
第9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一) 180
9.1 網路服務模式概述 180
9.1.1 P2P網路 180
9.1.2 C/S網路 180
9.1.3 B/S網路 181
9.2 Web伺服器的構建 182
9.2.1 Web服務概述 182
9.2.2 Microsoft IIS Web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183
9.2.3 Apache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190
9.3 FTP伺服器的構建 193
9.3.1 FTP服務的使用 193
9.3.2 Microsoft IIS之FTP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196
9.3.3 Serv-U FTP伺服器基本配置 201
9.4 E-mail伺服器的構建 204
9.4.1 E-mail服務概述 204
9.4.2 Microsoft IIS之SMTP郵件伺服器的基本配置 206
9.4.3 Winmail郵件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209
小結 214
習題 214
第10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二) 216
10.1 DNS伺服器的構建 216
10.1.1 DNS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216
10.1.2 DNS伺服器的安裝 217
10.1.3 創建正向查找區域 218
10.1.4 創建記錄 223
10.1.5 創建反向查找區域 225
10.1.6 新建委派 226
10.1.7 DNS伺服器的屬性設定 228
10.2 DHCP伺服器的構建 230
10.2.1 DHCP伺服器的安裝 230
10.2.2 新建作用域 232
10.2.3 保留設定 234
10.2.4 創建超級作用域 235
10.2.5 創建多播作用域 236
10.2.6 IPv6作用域的創建 238
10.3 Windows Media Services流媒體伺服器的構建 239
10.3.1 流媒體概述 239
10.3.2 安裝Windows Media Services流媒體伺服器 240
10.3.3 Windows Media Services的基本配置 242
小結 246
習題 246
第11章 Windows Server 2008網路服務的構建(三) 248
11.1 Windows Server 2008的活動目錄服務 248
11.1.1 活動目錄的基本概念 248
11.1.2 活動目錄的安裝 250
11.1.3 域的基本配置 252
11.1.4 站點管理 255
11.2 Windows Server 2008的終端服務 256
11.2.1 終端服務概述 256
11.2.2 安裝和配置終端伺服器 258
11.2.3 遠程終端的連線和使用 263
11.3 Windows Server 2008的列印服務 267
11.3.1 列印服務的相關概念 267
11.3.2 安裝列印服務 268
11.3.3 添加印表機 269
11.3.4 列印伺服器的屬性設定 273
11.3.5 印表機的屬性設定 274
11.3.6 基於Web實現遠程管理印表機 275
小結 276
習題 276
第12章 網路安全技術 278
12.1 網路安全概述 278
12.1.1 網路安全的特徵 278
12.1.2 網路安全的主要問題 279
12.2 病毒及其處理技術 280
12.2.1 計算機病毒概述 280
12.2.2 國外的優秀防毒軟體 282
12.2.3 國內的防毒軟體 283
12.2.4 病毒處理步驟 284
12.2.5 金山毒霸2011的使用 284
12.3 防火牆技術 286
12.3.1 防火牆概述 286
12.3.2 金山網盾軟體防火牆的使用 289
12.3.3 PIX 525硬體防火牆的配置 290
12.4 VPN技術 292
12.4.1 VPN的基本概念 292
12.4.2 IPSec VPN的基本配置 293
12.4.3 基於Windows Server 2008部署VPN伺服器 295
12.5 數據加密技術 300
12.5.1 常見加密算法 301
12.5.2 基於GPG的數據加密 302
12.6 數字證書 304
小結 310
習題 310
第13章 網路維護和管理技術 312
13.1 網路管理概述 312
13.1.1 網路管理的內容 312
13.1.2 SNMP 313
13.2 常用網路命令 314
13.3 常見網路管理軟體的使用 321
13.3.1 網路設備管理軟體——SolarWinds 321
13.3.2 網路計費管理軟體——美萍網管大師 325
13.3.3 網路套用管理軟體——聚生網管 327
13.4 網路軟體故障及排除 330
13.5 線纜故障及其處理方式 330
13.5.1 常見的線纜故障 331
13.5.2 線纜故障的處理方法 331
13.6 網卡故障 332
13.7 交換機故障 333
13.7.1 交換機的硬體故障 333
13.7.2 交換機的軟體故障 333
13.8 路由器故障 334
13.8.1 路由器硬體故障 334
13.8.2 路由器軟體故障 334
13.8.3 路由器診斷命令 335
小結 339
習題 339
參考文獻 2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