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

觴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shāng ,形聲。從角,傷(shāng)省聲。金文從“爵”。本義為古代盛酒器。作為動詞時有敬酒,飲酒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觴
  • 拼音:shāng 
  • 繁體:觴
  • 拼音輸入:shang
  • 五筆輸入:QETR
  • 吉凶寓意:凶
典故,辨析,觴的中文解釋,觴的英文翻譯,外文解釋,古籍解釋,示例,詞組套用,觴令即“酒令”,

典故

羽觴(觴音如“商”)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有時也有餅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稱其為耳杯
觴
羽觴出現於戰國時期,一直延續使用至漢晉,其後逐漸消失。
張衡西京賦》: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
漢書.孝成班婕姝》:酌羽觴兮消憂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王羲之《蘭亭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辨析

〔名詞〕
(1) (形聲。從角,傷(shāng)省聲。金文從“爵”。本義:古代盛酒器) 同本義 [drinking vessel]
觴,爵實曰觴,虛曰觶。——《說文
行觴。——《禮記·投壺》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又如:觴勺(指觴與勺。都是盛酒器);觴令(即酒令。今俗謂猜拳、划拳);觴豆(酒器與籩豆。皆為飲食的用具。借喻飲食);觴爵(酒器);觴觥(泛指酒器);觴酌(飲酒器)
〔動詞〕
(1) 向人敬酒 [toast]
管仲觴桓公。——《呂氏春秋
觴酒豆肉。——《禮記·表記》
王觴將軍。——《戰國策·秦策》
楚王觴之。——《莊子·徐無鬼》
(2) 又如:觴客宴饗賓客);觴奠(酹酒祭奠);觴祝(敬酒祝願);觴行行觴,傳杯)
(3) 飲,喝 [drink]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4) 又如:觴歌(飲酒放歌);觴弊(飲酒時以為笑樂);觴燕(酒宴;飲宴);觴飲(執杯而飲);觴次(宴飲之所)
(5) 宴請 [fete;entertain at a banquet]
[楚襄王]謂宋玉曰:“寡人欲觴群臣,何以娛之?”——傅毅舞賦
[drink wine and write poems] 飲酒詠詩。
文人墨客常來此地觴詠觴shāng
中文解釋-英文翻譯

觴的中文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角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2
五筆86:QETR 五筆98:QETR 倉頡:NBONH
筆順編號:353511231533 四角號碼:28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9DE
基本字義
1. 古代酒器:舉~稱賀。~酌。
2. 歡飲,進酒:~飲。~詠(飲酒賦詩)。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角,傷( shāng)省聲。金文從“爵”。本義:古代盛酒器) 同本義 [drinking vessel]
觴,爵實曰觴,虛曰觶。——《說文
請行觴。——《禮記·投壺》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又如:觴勺(指觴與勺。都是盛酒器);觴令(即酒令。今俗謂猜拳、划拳);觴豆(酒器與籩豆。皆為飲食的用具。借喻飲食);觴爵(酒器);觴觥(泛指酒器);觴酌(飲酒器)。
〈動〉
1. 向人敬酒 [toast]
管仲觴桓公。——《呂氏春秋》
觴酒豆肉。——《禮記·表記》
王觴將軍。——《戰國策·秦策》
楚王觴之。——《莊子·徐無鬼》
2. 又如:觴客(宴饗賓客);觴奠(酹酒祭奠);觴祝(敬酒祝願);觴行(行觴,傳杯)。
3. 飲,喝 [drink]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4. 又如:觴歌(飲酒放歌);觴弊(飲酒時以為笑樂);觴燕(酒宴;飲宴);觴飲(執杯而飲);觴次(宴飲之所)。
5. 宴請 [fete;entertain at a banquet]
[楚襄王]謂宋玉曰:“寡人欲觴群臣,何以娛之?”——傅毅《舞賦》
常用詞組
1. 觴詠 shāngyǒng
[drink wine and write poems] 飲酒詠詩。
文人墨客常來此地觴詠。
隱藏更多釋義

觴的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 a general name of all sorts of wine vessels
2. to offer drinks to others

外文解釋

Translingual
Han character
觴 (radical 148 角+11, 18 strokes, cangjie input 弓月人日竹 (NBOAH), four-corner 28227)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References
KangXi: page 1144, character 25
Dai Kanwa Jiten: character 35157
Dae Jaweon: page 1611, character 12
Hanyu Da Zidian: volume 6, page 3932, character 7
Unihan data for U+89F4
Cantonese
Hanzi
觴 (Yale seung1)
Japanese
Kanji
[edit] Readings
On: しょう (shō)
Kun: さかずき (sakazuki)
Korean
Hanja
觴 (hangeul ?, revised sang, McCune-Reischauer sang, Yale sang)
Mandarin
Hanzi
觴 (simplified 觴, pinyin shāng (shang1), zhī (zhi1), Wade-Giles shang1, chih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𠀤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濫觴。《家語》江始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注》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為末流之弊者,誤。
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 籀文作𣝻。《集韻》或作𨢩。

示例

詞組套用

佐觴走斝飛觴走斝傳觴竹枝觴周觴中觴重觴御觴玉觴侑觴羽觴隨波、羽觴、引觴瑤觴野觴燕觴宴觴燕羽觴、一觴一詠、行觴、獻觴銜觴霞觴壽觴、黍觴、升觴、觴詠、觴客、觴燕、觴豆、觴祝、觴杓、觴行、觴弊、觴濫、觴傳觴醳、觴歌、觴竇、觴酒豆肉、觴宴觴賓、觴酌、觴觥、觴弦、觴令、觴政、觴杯。

觴令即“酒令”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鐘酒,笑著說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象催化劑,頓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 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飲酒。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