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梅

解佩梅

解佩梅:蕙蘭名品。其葉子,花葶細長,梗色翠綠,一稈多花。葉面光滑油潤,有光澤,葉質滋潤,柔中有剛者為上品。葉形分為直立葉、斜立葉、彎垂葉等,在葉色方面有許多講究。花柄呈紫紅色,外圈為花萼,內圈為花瓣。花瓣白玉捧心,被譽為“紅簪碧玉”。兩側的萼瓣向兩側伸展的形態稱為“肩”,萼瓣左右對稱、平“肩”為正品;如鳥翼向兩側上斜,叫飛“肩”,為神品;向兩側下方傾斜,叫落“肩”,為下品。內圈花瓣下方的唇瓣俗稱舌,舌圓短而大,不伸長翻卷,以如意舌為最好。

解佩梅是民國初年由上海張姓愛蘭者選出的一種蕙蘭上品。解佩一詞,出於唐代詩人楊慎的《詠蘭》詞:“香攜滿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塵緣。”。泰州靖江市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解佩梅生長。一九八七年,靖江解佩梅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花卉博覽會,獲優質展品獎。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繁殖方式,栽培技術,施肥,植料,澆水,叢植,控溫,病蟲防治,白絹病,炭疽病,介殼蟲,植物文化,名稱起源,靖江冠譽,

植物學史

”解佩梅“在沈氏父子(沈淵如、沈蔭椿)《蘭花》中有載:“瓣型赤殼類綠花梅瓣。歷史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特徵三瓣翠綠,緊邊短腳圓頭,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細長。花蕾剛舒瓣時花形稍小,漸後越放越大,花姿挺勁。葉細狹,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關於“解佩梅”的選出,大多數蘭著稱其為“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中國蘭藝三百問》的記載也是如此:“赤蕙梅‘解佩’,又名‘江皋梅’。民國初年由滬西(上海)張姓愛蘭者選出,‘解佩’一詞出於唐朝詩人楊慎的《詠蘭》詞:‘香攜滿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塵緣。’引此命名。”《五十年藝蘭經驗談》、吳應祥的《中國蘭花》、《乃安居藝蘭筆譚》、《江浙蘭蕙》、《蘭蕙寶鑑》等大都採用這種記載。
“解佩梅”的選出時間,1937年出版的《蘭華譜》有個記載:“解佩梅,本品為己未年,滬西(西上海)的名士張君所發現的名花,經培養四年始開花。”。關文昌老先生編著的《夏蘭》一書將“民國時”與“己未年”1919年同時列入書中。應當說記載“解佩梅”最早的蘭著是1930年上虞馮子才的《續蘭蕙同心錄》,馮先生在這部蘭著的《芳吐九畹》中記載了這品蕙花,稱其為“江皋解佩梅”,將其列入赤蕙荷形水仙。
“解佩梅”有諸多形態奇特者,是由於養植環境、草的壯弱、氣溫的高低及開花時盆中濕度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開品。“解佩梅”有18-20個新稱呼。陸明祥先生在《靖江解佩甲天下》一文中說有“大花解佩”、“垂葉解佩”。解佩有兩種:一種是市面上常見的,還有一種不多,當時是丁永康從常熟搞到的,後拿到南通,當時南通前者賣500元/苗,後者賣800元/苗。
日本除了《蘭華譜》以外,1992年(日本平成四年)《中國春蘭銘鑒》、1973年(日本昭和四十八年)《中國春蘭銘鑒》、1979年(日本昭和五十四年)《蕙蘭銘鑒》與《一莖九華銘花集》分別收錄了“解佩梅”這個品種。
“解佩梅”於2003年在雲南大理市第十三屆中國蘭花博覽會獲金獎;2004年中國首屆蘭文化博覽會蘭花展上,江蘇無錫市陳堯祥送展的“解佩梅”獲銅獎。
《續蘭蕙同心錄》中有“江皋解佩梅”的附詩:“貌是梅花不是梅,非梅那得奪梅魁。瀟湘偏處稱王者,志潔行芳脫俗胎。”

形態特徵

解佩梅的葉子,特點在於花葶細長,梗色翠綠,一稈多花。葉面光滑油潤,有光澤,葉質滋潤,柔中有剛者為上品。葉形分為直立葉、斜立葉、彎垂葉等,在葉色方面有許多講究。葉子嬌嫩,葉姿彎垂,呈環垂狀,葉色深綠有明顯亮光,中細葉形,有“v”形葉溝,葉稍尖長,寬可達1厘米,葉長40-50厘米左右。
花苞剛出土時呈粉紅色,逐漸轉為綠色,有淺紅紫色筋紋,花苞前梢空頭明顯,苞衣有白邊,小蕊頭形為“五門八式”的巧種門中的“蜈蚣箝式”(也有人認為是巧種門中的“小平切式”)。
花葶綠而細長,葶高45厘米左右,小簪長而疏朗,紫紅色,著花9-11朵,花蕾出殼時略小,隨放花幾天后瓣幅增大,外瓣呈收根放角形態,緊邊,平肩,肉厚,主瓣呈上遮狀,色澤翠綠,花柄呈紫紅色,外圈為花萼,內圈為花瓣。捧心為有名的白玉捧心,捧心略分,可見蕊柱,應屬蠶蛾捧心。按照捧瓣的形態歸類,兩側的萼瓣向兩側伸展的形態稱為“肩”,萼瓣左右對稱、平“肩”為正品;如鳥翼向兩側上斜,叫飛“肩”,為神品;向兩側下方傾斜,叫落“肩”,為下品。由於小花柄紫紅色,花瓣白玉捧心,故有‘紅簪碧玉’之說。大如意舌形,舌內有紫紅斑塊。內圈花瓣下方的唇瓣俗稱舌,舌圓短而大,不伸長翻卷,以如意舌為最好。
花期一般在三四月。一旦過了盛花期,就要把花摘下來,防止落在盆里腐爛,影響整盆長勢。摘下的花朵,香氣清醇,可用來熏茶,還可以去掉唇瓣和蕊柱來烹製佳肴。另外,解佩梅的根必須呼吸氧氣,所以盆器要用特製的瓦盆,植料有的由人工燒制,有的為“火山石”,可排出過多水分,又可以吸含水分。

生長習性

“解佩梅”屬於蕙蘭,基本特性與其相同。蕙蘭喜光照、畏陰暗,喜通風、畏閉塞、喜疏鬆、畏板結、喜施肥、畏濃烈、喜叢生、畏單分的這些特點培育蕙蘭,提供一個比較適應它生態要求的環境,使蕙蘭茁壯成長。勤草、勤花,繁殖力強,生長旺盛,花開馥郁,花姿挺勁美觀。生長在高山向陽的山坡上,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古人說“蘭生陰,蕙生陽”,因此家庭蒔養蕙蘭,要重視解決光照問題,為它設定一個類似的生態環境。把蘭盆放在朝東南面向陽的位置上,使它常年享受到充足的陽光。除了夏季、初秋要用遮陽網遮去中午前後的烈日曝曬外,其餘季節都可以讓陽光直曬,以利增強光合作用,加速養料製造,促進植株生長。實踐證明,蕙蘭比春蘭更喜歡陽光,經常接受陽光照射的蕙蘭,植株健壯,發芽率高,也容易開花。而往常放在陰暗角落,照不到陽光的蕙蘭,生長較差,發芽率低,抗病力弱,也很難開花。“喜日照畏陰暗”這是蕙蘭的特性之一。

繁殖方式

“解佩梅”用分株的方式繁殖。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栽培技術

施肥

蕙蘭的假鱗差很小,而葉片比春蘭多而且長。假鱗莖是蘭花儲藏養分的地方,假鱗莖小,儲藏的養分相對就少,而葉片卻多而長,消耗的養分就相應要多。在大自然的環境裡,蕙蘭發達的根系,吸收大地的養料,以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家庭養蘭受花盆的限制,無法發揮發達根系的優勢,必須多次施肥來補充養料。因此蕙蘭的施肥應該比春蘭要多,各種元素要科學搭配,薄肥勤施,依自身的根系在植料中吸收養分,加上適當的根外施肥,把液肥噴灑在葉片上,加速蘭株的營養吸收。如果按春蘭同樣的水平施肥,就不能使蕙蘭加速繁育,茁壯成長。但是也不能濃肥重施,以免遭受肥害,變成了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施肥方法不當,或肥料過濃會造成肥害。肥害常在高溫高濕的夏秋季節發生,首先傷及新苗嫩根,引起嫩根腐爛,新苗脫水,停止生長,而生乾皺。輕輕拔起一看,新苗下部全腐爛了,而老根仍然完好。如果肥害嚴重,也會傷及老根,後果就更嚴重了。因此切勿“拔苗助長”,欲樹則不達。新換盆土,肥力適中,當年一般不需要用肥。如要施肥,也只能用淡複合肥水半朋或一月噴霧葉面一次就行。

植料

蕙蘭的的根特別粗壯,根承擔著吸收輸送營養的繁重任務。俗話說養蘭先養根。為了保證蘭根的透氣通風,健康生長,尤其是要與“返銷苗”原來的生態環境接軌,因此植料一定要疏鬆,顆粒宜粗不宜細。當然也不是越粗越好,大如黃豆如綠豆都適用。我採用綠仙土、碎磚粒加腐殖土的“三合一”植料,它通透性強,又能保水保肥,效果較好。但要注意三點:一是仙土一定要經過浸泡,使它滲透,以利持久保濕;二是碎磚粒要經過沖洗,去掉粉塵,磨掉尖銳的的稜角,避免刺傷蘭根;三是腐殖土要經過太陽曝曬消毒,揀去樹枝、草根、石子等雜質,篩去粉末狀的細土,留下顆粒泥,與仙土、碎磚粒拌勻使用。由於蕙蘭根旺,所以蘭盆宜大而深,一般以瓦盆為好,使它的根能舒展生長。紫砂盆也可以,它式樣美觀、保濕性好,但要注意控制用水。

澆水

用瓦盆和顆粒植料種的水要多澆,用紫砂盆和腐殖土材料的,水要適當少澆些。盆土偏乾勿濕,一次澆透可管數日。當然,春夏秋冬四季要求各不相同,以濕潤偏乾為佳,如用自來水澆蘭,盆數少,有條件的,可把水儲存一兩日後再用當然更好。植物也有適應能力,習性也會慢慢改變。如果自來水鹼性過強,可適當中和一下再用。

叢植

蕙蘭喜簇生,怕分離。蕙蘭根系發達,然而假鱗莖不明顯,因此要多苗連體,較深栽培。3-5苗連體的可單獨栽培,也可兩兜合種於一個中盆里。5-7苗連體的可種於一中盆。10苗左右可種一大號盆。減少盆數,也便於管理。如果想壯觀些,就多苗大盆培養,從5-7苗連體中盆培養開始,3年一翻盆,就可能有20苗。換盆時,松松根,剪去老葉空根給新芽騰出生長空間(防止悶死嫩芽),換換植料以增中養分,種在一個大盆里。再3年,苗數可達40左右,又可換再大一點的盆,這樣可以培養壯苗,能年年開花,再且會越開越多。春蘭壯苗還可以單株成活,蕙蘭假鱗小,很難進行單株繁殖,即使勉強成活了,也是越養越小,很難在短期內開花,結果是得不償失。

控溫

蕙蘭耐寒冷,室外盆栽一般能忍受-5℃的寒冷,不會被凍死。但花芽就不同了,特別是出土5厘米以上的花芽是不耐低溫的,應放置在0℃以上的避風向陽處或室內。如想讓其在春節開花以增加節日氣氛,可在元旦後逐步給其升溫,由5至20℃。每隔1周或10日升溫一個檔次。這樣花芽由休眠到甦醒,再開始生長、拔節、排鈴而後開花放香。千萬不要一下子升急溫,這樣花芽反而會僵死。

病蟲防治

白絹病

多發生於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乾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介殼蟲

俗稱“蘭虱”。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植物文化

名稱起源

《中國蘭藝三百問》中關於“解佩”的解釋,是有所見地的,因為楊慎的詞是《詠蘭》。歷史上關於“解佩”的故事和詩詞出處很多,詞牌中就有個《解佩令》,元朝時還有個“朱小姬憐才解佩”的故事,朱小姬出生於蘇州,元順帝時家道沒落,賣於俞姓。後來她結識江南最有名的元末才子鄭翰卿,他寫有《傅女離魂》等雜劇十八種。朱小姬與鄭翰卿一見锺情,朱小姬嫁與鄭翰卿,並隨之去杭州。後來俞家少爺將朱小姬劫持,朱小姬悲憤莫名,剪斷秀髮,毀損服飾,表示“吾寧死而不受辱!”鄭翰卿百般救之脫險,並攜往閩中定居。當年西子湖上的友人陳伯孺特地寫詩寄給他們,其中有:“秋葉何須倩作媒,畫堂紅拂肯憐才;榮陽公子遺鞭過,湘浦佳人解佩來。”的句子。
宋詞中,李清照在一首【多麗.詠白菊 】詞中有一段:“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這裡的“漢皋解佩”指鄭交甫於楚地漢皋遇二仙女解佩相贈的故事。《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中說:“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愛而懷之中當心,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顧二女,忽然不見。”這裡面所言的“漢皋解佩”與《續蘭蕙同心錄》中所說的“江皋解佩”是相通的,“出遊於江漢之湄”,這裡的“江”與“漢”所表達的應是同義。楚地是漢水長江交匯之處。所以說“江皋解佩梅”的命稱取之《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中國蘭藝三百問》的記載“赤蕙梅‘解佩’,又名‘江皋梅’。”也有個較為全面合理的解釋,避免了單獨解釋“解佩梅”而丟掉了“江皋梅”的局限性。也印證了《續蘭蕙同心錄》和《佚名蘭蕙圖譜》稱其為“江皋解佩梅”確實是有來由的。

靖江冠譽

中國江蘇省靖江市“解佩梅”冠譽全國。故有靖江解佩之稱。據說靖江有上萬苗的“解佩梅”。江蘇省靖江市毓秀蘭苑陸明祥先生的《靖江解佩甲天下》一文中說:“靖江人養解佩,歷史傳奇悠久,說來話長。民國初年靖江一錢莊老闆劉蓉秋以‘擔米一苗’的價格,從無錫榮氏家族換得解佩等幾個品種,可惜抗戰期間,被日本鬼子擄掠一空。所幸的是,靖江裕恆糟房老闆的兒子叫劉信之(時任靖江縣體育場指導員,後為靖江縣中學體育老師)在抗戰爆發前向劉蓉秋引種了解佩等幾盆蘭花,1937年靖江被日本鬼子占領,劉信之逃難時什麼也沒帶,唯獨帶走了心愛的幾盆蘭花,抗戰勝利後回靖繼續蒔養,每年冬天放人民公園溫房過冬。1965年人民公園主任劉魯平先後數次從劉信之處獲得解佩等名蘭四盆,如獲至寶,悉心培養,並在公園重點發展蘭花,文革中蘭花成為香花毒草,被紅衛兵列為破壞目標,公園將蘭花東藏西藏,解佩梅始得保存。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靖江人民公園的解佩梅數量大增,目前已近萬苗。《江蘇省志·風景園林志》中有載:‘靖江人民公園主任劉魯平專辟蘭園,收集名種,……其中解佩梅的擁有量居全國之首。1987年5月,靖江解佩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花卉博覽會,獲優質展品獎。’同時解佩梅亦在靖江愛蘭者中廣為流傳,民間收藏量亦居全國之首,數量較多者如劉魯平有數千餘苗,一般的也有數百苗,可以說在靖江凡養蘭者必擁有數盆解佩。
在靖江數千盆解佩中,亦不乏有一些形態奇特者,頗引人注目。如靖江蘭友們稱之為‘大花解佩’的,葉寬超過1厘米,葉溝較淺呈“u”字形,葉架較高,葉叢較解佩雄偉,花苞水銀紅殼,上部不緊空頭達1厘米多,其花較一般解佩大,然花形和解佩相似,捧心背部亦見蕊柱。又如靖江蘭友們稱之為‘垂葉解佩’的,葉幅亦較寬達1厘米左右,葉姿環垂,葉溝淺,花苞上部空頭亦達1厘米多,花梗剛抽葶時黑紫色,轉綠較晚,其花亦比一般解佩大,然花形亦相似,捧心背部可見蕊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