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伏龍賦

觀音大士伏龍賦,是位於長安聖壽寺的伏龍並序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音大士伏龍賦
  • 位於:長安聖壽寺
  • 年代:清朝道光二十九年
  • 性質:伏龍並序碑
內容原文,其詞曰,

內容原文

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觀音大士伏龍並序碑,碑上有銘文如下:
觀音大士伏龍賦
觀音大士伏龍賦並序
五台山山者,長安山也。相傳隋仁壽中,有毒龍穴於此山之窟。鱗甲生火,所居之地草木童然。飛走絕跡,嗣乃幻為羽客,游長安市,以丹術惑人。餌其藥著輒自升舉,龍遂攫而食之。後一人,飲藥升之不起,龍覺逃去;其人亦不復見。俄而雷電交作,雨血雜下,識者以為大士伏龍也。當事者聞於朝,奉敕建寺焉。至今古剎依然,士女焚香者相望於道,猗歟休哉,誠琳宮之盛事也!敬始末,而為之賦。

其詞曰

太乙之山,中峰之有物焉,稟氣火精,託身水族,能屈能伸,能飛能伏,養鱗爪於陰崖,奮騰拿於幽谷。惡風起兮,草樹皆枯;烈焰張兮,猿禽為戮,毒矣,攫入為食,族類鱷魚,幼哉,憑物化形,孽同魅木!托羽人而入市。妄說飛騰;中妖術而升空,頓忘血肉。愚夫迷而弗醒,冤魂為之夜哭。乃有大士者,禪參無上,果證辟支,金蓖刮眼,珠火蹙眉,痛諸魔之未伏,憫大眾之無知。劍提智慧,誓發慈悲。遣將則甲丁效命,登壇則幢蓋肅儀,燃智炬於康衢,震旦之乾坤照耀;響法雷於梵剎,深山之魍魎 危。俄焉陰雲四起,白日西垂;山崩海立,霆擊電馳。腥風飄忽,血雨淋漓。錫杖飛來,頓消劫運;金繩縛去,竟銷支祁。繼而收斂神功,掃清魔障;合掌雲端,跏趺座上。身投三昧,覺內蘊之清涼;智辟六通,訝豪光之大放。灑遍黃華翠竹,法雨多情,覆來荒草長松,慈雲無量,三空了悟,破除煩惱塵根;百寶光明,現出莊嚴法相。開諸天歡喜之場,符下屆雲霓之望。是以靈彰前代,奉綸 而崇祠;而尤跡著當時,潔香花而供奉。僧人午峰掛衣蘭若,托缽梵宮。恆戄四禪易縛,敢雲八垢皆空。鹿苑皈依,愧禪燈之未續;魚山乍到,幸梵唄之粗通。明知梅子熟時,語言寂;且喜鋪團坐破,文字圓融。翻倍葉而成文,敘我佛化人之力;倚菩提而蘸筆,賦如來絕世神功。苟余言之不謬,庶昭示與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