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霧山

觀霧山

觀霧山風景區為四川省級森林公園,以常年被雲霧籠罩而得名。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距武都5公里,距綿陽45公里,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竇圌山後面,當地人稱:“竇圌山不算高,只齊觀霧山半山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霧山
  • 外文名稱:Guan Wu Shan
  • 地理位置:四川江油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75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四川省級森林公園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普賢頂、觀霧山林場、捨身崖
概述,歷史,看點,前景,地圖,

概述

江油人常說:“竇圌山不算高,只齊觀霧山半山腰。”觀霧山距江油城北24公里,距武都5公里,穿越武都長鋼四分廠從山腰有進山的盤山公路。山上松柏茂密,為省級森林公園。“霧山靈雨”是觀霧山勝景;“林海雪原”又是近幾年新增景觀。觀霧山處於與平武、北川交界地,山脈四面延伸,山巒起伏,總面積75平方公里,由於植樹造林大見成效,松柏成片。風吹時似波濤萬頃;冬季雪壓青松,冰凌懸吊,晶瑩剔透,普遍積雪10餘厘米,在江油近郊可觀賞“北國風光”。
觀霧山海拔1500至2100米,峰叢、岩溶漏斗密集分布,是賞雪、觀日、休閒和避暑勝地,其山山勢挺拔峻秀,景色迷人。由於所處特殊地理位置,形成頗具神秘色彩的三大景觀:觀霧山靈塔、祥光和雪景。川西北著名佛寺極樂堂坐落在山間,海燈法師曾多年在此任方丈、主持,圓寂後靈塔修建於此。觀霧山石刻享譽中外,甚為暢銷。山下為武都水庫,水面達13.75平方公里,尾水長達37.3公里,兩岸高山壁立,串聯著“涪江六峽”,形成壯觀奇險的天然畫卷。

歷史

現普賢亭上的普賢殿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建的大磚拱殼建築,內有普賢騎白象(玉石雕刻)。殿北為陡崖,雲霧瀰漫,深不見底,當地人稱“捨身崖”。萬丈深淵,觀之觸目驚心,不敢臨近。山之東為太華山,東臨涪江,與竇圌山對峙;山腰,明代中期(1500年左右)所建成的極樂寺,廟宇雄偉,計百餘間。清鹹豐二年(1852年)至民國7年(1918年),先後進行過多次維修。重檐歇山式木構建築萬佛樓,柱礎石獅,雕工精細,樓內1000尊楠木雕刻佛像,工藝精湛;大雄寶殿供奉一尊白玉坐佛,樓上四周有壁畫,殿前有“龍泉”飲水處。1985年,極樂寺又進行了維修,並新建了觀音殿、天王殿,修復了靈官殿和亭閣。新修了沿山混凝土梯踏步,周圍植樹萬餘株。
註:普賢殿於2008年5.12地震中損毀,至今未修復。

看點

每年的農曆二三月份是觀霧山起風的時節。這個地方的地質結構屬喀斯特地貌,西北走向的觀霧山高大巍峨,因常被霧氣籠罩,所以名為:觀霧山。觀霧山位於江油市武都鎮的西北部和竇團山比鄰而依,它比竇團山高大卻沒有竇團山那么有名氣。來遊覽的人們知道竇團山,卻很少人知道她的鄰居——觀霧山。觀霧山就像夫君,常年用自己那寬闊的胸膛和巍峨的身軀將竇團山簇擁在懷裡相敬相愛,為她遮風,為她擋雨,才有了愛妻的秀美。才有了詩人李白留下的千古絕句:耕夫與樵者,出入畫屏中。
觀霧山的風說來就來。沒有前奏,沒有序幕,乾脆果斷,毫不猶豫。一般風起於傍晚而結束於清晨,有著特定的規律。風,是大風,狂風。但又不能與颱風相比。這在內地已很少見了。聽,它們來了,帶著呼嘯帶著霸道。氣勢洶洶,排山蹈海的前進,天地混沌,飛沙走石。

前景

觀霧山下武都水庫建成後,自南澤壩庫尾至北城首實現遊艇通航,此外,沿江有公路相通。水路與公路遊覽,遊客可任意選擇,充分領略大自然賜於的優美景區。隨著涪江六峽的開發,觀霧山——涪江峽——竇圌山(含藏王寨山南段)將成四川省組合最佳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據了解,早在2000年,武引方面就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武都水庫風景旅遊區總體規劃》,並通過綿陽市委、市政府組織的評審。已委託我國品牌學創始人、東北大學藝術學院趙琛為首的專家組,進行風景旅遊區品牌設計和控制詳規編制,設計理念已形成。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