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效應

觀眾效應

觀眾效應是指在一些場合,有別人在場與否,工作效率發生明顯變化的現象。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他人在場產生的“觀眾效應”,既有促進個體行為效績的一種,同時,在某種情況下,也有干擾個體活動效績的一種。

另外,觀眾效應也指,在某些場合利用觀眾的情緒反應,對某個事物、產品達到一定的傳播目的,在一定範圍內迅速擴散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眾效應
  • 原理:反應效應
概述,理論來源,驅力理論,評價理論,認知理論,相關實驗,正面效應,反面效應,實驗思考,賽事觀眾效應,運動競賽中觀眾效應,觀眾效應影響,

概述

1904 年,社會心理學家茅曼在做實驗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效應。當有人在房間裡觀看的時候,實驗對象試舉重物的速度快一些,擲的距離也遠一些。此後,達希爾對哈佛大學的學生進行的追蹤研究也證明:在有觀眾在場的情況下,學生做乘法要快一些,好一些。而阿爾波特則通過許多實驗進一步闡明:個人單獨完成任務與觀眾在場時完成任務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樣的任務,單獨完成趕不上在觀眾面前完成的效果。這種現象不僅在人類中存在,而且在動物中也同樣存在。我國學者於1937 年在清華大學所做的實驗證明:螞蟻在單獨、成對或 3 只、一群時挖掘沙土的數量是很不一樣的, 3 只螞蟻一起挖掘沙土時,其每 1螞蟻的工作量是 1 只螞蟻單獨工作時的 3 倍。這種在“有人在旁”與“單獨行動”條件下個體效績差異的心理現象,社會心理學稱之為“觀眾效應”。觀眾效
應只是社會促進的一種情況,社會促進包括兩種情況,共同活動效應和觀眾效應。觀眾效應和共同活動效應的區別在於:在觀眾效應中的觀眾僅僅是觀眾而已,這裡的觀眾是不參與活動的;而在共同活動效應中是人人都要參與活動的。

理論來源

驅力理論

由邱吉和采恩斯首先提出驅力理論,以解釋為什麼有觀眾在場能促進成績的提高。他們認為:有別人在場,比如有觀眾或教練在場,就能增加優勢反應,提高參與者的一般驅力或喚醒水平,從而對其行為產生影響。而後羅伯特·扎瓊克以驅力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有他人在場就會引起心理上的喚醒”,從而引出了優勢反應的扎瓊克模式(詳見圖 1)。認為:喚醒能夠增強任何優勢反應的傾向。
觀眾效應

評價理論

評價理論認為:僅有觀眾到場,但沒有觀眾的評論是不會提高喚醒水平的。觀眾的絕對人數對勝率的影響並不像一般人認為的那么重要,比人數更重要的是觀眾的評價。
由科特雷爾(Nickolas Cottrell, 1968)首先提出,他通過研究發現被試面臨的觀眾是盲目的觀眾還是能夠評價他們活動的觀眾所產生的觀眾效應是不一樣的。前者不會提高他們的生理喚醒水平,也不會提高他們的成績,其活動的結果同他們單獨完成任務時一樣。而當面臨著能評價他們活動的觀眾時,可以提高他們的成績對他們的活動產生積極的效應,被試表現出來的成績與驅力理論的預見相一致。

認知理論

由博登(Borden, 1980)提出一種更積極的理論模式,他用認知理論來分析觀眾效應,提出了一種認知一喚醒一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式來代替驅力理論和評價理論。
博登認為運動員能主動解釋來自情境的信息,並預測觀眾的反應,相應地改變他的行為;因而,一個人對社會情境的理解或認知,又對於表現最佳的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認為:觀眾的到場和觀眾的評價雖然能激發運動員的動機、提高喚醒水平,但主觀上或心理上的社會情境比客觀上的社會情境對於運動員的行為影響更大。
觀眾效應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範疇,更具體地說應屬於團體動力的社會心理學現象。上述 3 個理論都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觀眾效應的。

相關實驗

正面效應

1925年特拉維斯做了一項完成追綜視盤任務的實驗,實驗者要求被試手裡拿著一支鐵筆,跟蹤一個旋轉圓盤上的目標。如果在圓盤旋轉時鐵筆離開了目標,就算一個錯誤。最初讓被試連續幾天進行練習,使反應動作達到一個穩定的水平。然後把被試者帶進實驗室,讓他單獨作5次實驗後,再讓他在有4~8名高年級大學生或研究生在場情況下作10次實驗。事先告訴這些高中級大學生或研究生,他們的任務只是默不作聲地注意觀察被試的工作。實驗結果發現,被試的工作成績當有人在場觀察時比單獨工作時有很大提高,即錯誤率大大減少,甚至在單獨工作時達到的最高成績也低於有人觀察時的成績。這表明有別人在場觀察時會發生“觀眾效應”。

反面效應

在另一些實驗中也發現相反的情況。例如1933年培森進行的一項實驗,被試是一些大學生,讓他們分別在單獨與有別人在場情況下學習無意義音節單詞。實驗的結果表明,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被試平均要經過11.27次才能學會有7個無意義音節單詞,而單獨學習平均只需9.85次,而且學習的錯誤率也是別人在場高於單獨學習。這就是說,產生了社會抑制作用。

實驗思考

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社會助長作用,什麼情況下產生社會抑制作用呢?一般來說,這與作業的性質和人們的成熟程度有關。如果作業比較簡單,而且人們能熟練地完成作業,當有別人在場觀察時會發生社會助長作用。如果作業比較複雜,而且人們還沒有掌握完成作業的熟練技巧,則往往發生社會抑制作用。

賽事觀眾效應

運動競賽中觀眾效應

運動競賽中觀眾效應的含義,劉凱(2000)在研究中指出,運動競賽中的觀眾效應是指觀眾的到場對運動者
的運動行為和運動成績產生的影響。這裡的影響既包括積極的觀眾效應又包括消極的觀眾效應。早期的研究,多把觀眾限定為“消極的觀眾”;研究的後期,把“消極的觀眾”這個範圍稍擴大一些——加上了一些有評價能力的觀眾。幾個運動心理學家得出結論:由於觀眾巧妙地使用評價,可以對人的活動產生積極的效應,也可以對人的活動產生消極的效應。而現代體育運動發展至今,觀眾的類型也發生了變化。
體育比賽
體育比賽中,特別是大球類項目( 籃球、排球、足球)比賽中,有無觀眾的參與,對運動員( 隊) 的場上表現會產生重大影響,成績也隨之發生兩方面的變化。這種由於觀眾存在引起技術表現或運動成績的積極性變化,心理學上稱為社會促進效應;而消極性變化則稱為社會干擾效應。社會促進效應和社會干擾效應,其根源在於觀眾(他人) 對運動員(隊)心理的影響。在觀眾背景下造成的運動員(隊) 成績水平或競賽表現的變化成為觀眾效應。
影響因素
運動競賽中觀眾效應的產生受運動員個人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響,多數學者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論述的。其中個人因素包括運動員的個性特徵、運動能力、性別和年齡;情境因素包括觀眾的類型、觀眾的數量、觀眾的評價、觀眾的密度、觀眾的親密度。觀眾的經驗同樣是影響運動員成績的主要因素。
現代體育運動越來越離不開觀眾的參與和支持,每個運動員(隊),都必須面臨熱情的觀眾來展現運動才華。研究觀眾對運動成績的影響,這是每一位教練員的一項任務。教練員尤其要訓練具有高焦慮的、缺乏自信心的運動員,或者訓練運動技能水平低的、缺乏經驗的運動員習慣於觀眾的影響,以利於創造很好的運動成績。

觀眾效應影響

在觀看體育競賽時,由於觀賞者自身的心理特徵(需要或者渴望得到尊重) ,於是總希望和成功的運動員(隊) 站在一邊,而遠離或避免與失敗的運動員( 隊)走在一起。這種通過適合自身心理需要的保護策略,使得觀眾效應的作用益發顯著。觀眾效應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對於運動員(隊)的表現可能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