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西部和烏海市境內,199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總面積為436116.4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殘遺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屬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著獨特的氣候特點、地形地貌及古地理環境,是許多珍稀動植物,特別是古老殘遺植的“避難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西部和烏海市境內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436116.40公頃 
  •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對象四合木半日花等瀕危植物
  • 類型:荒漠生態系統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開發利用,旅遊信息,科學研究,管理措施,管理機構,保護措施,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5年西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成立自然保護區。
1997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跨鄂托克旗和烏海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06°44′32.59″— 107°44′26.300″北緯39°15′02.98″— 40°09′14.820″。保護區面積為436116.40公頃。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貌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36億年前鄂爾多斯古大陸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區經第三次喜馬拉雅山隆起而成。

氣候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大風多沙。

區域範圍

2018年鄂爾多斯市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委託內蒙古自治區地質測繪院對保護區鄂托克境內範圍進行了勘查核實,編制完成了《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與功能區劃邊界勘測定界核准報告》,核准後,保護區範圍為東經:106°44′32.59″— 107°44′26.300″北緯:39°15′02.98″— 40°09′14.820″之間,保護區面積為436116.4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37128.94公頃、緩衝區面積53784.17公頃、實驗區面積245203.29公頃。
保護區地圖保護區地圖
1998年制定的《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總體規劃》所劃定的功能區有:5個核心區、4個緩衝區,其餘部分為實驗區(包括1個珍稀植物繁育區、2個旅遊區、1個工業控制區、1個荒漠植物園)。
伊克布拉格核心區:面積1.85萬公頃。主要植物群落類型有紅砂、沙蒿、半日花、四合木等。其緩衝區面積0.63萬公頃 。
蒙西核心區:面積1.29萬公頃。主要植物群落類型有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紅砂、珍珠、小禾草、霸王等。其緩衝區面積0.41萬公頃。
阿爾巴斯核心區:是為保護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群落及其過渡帶而設定的,面積3.8萬公頃。其緩衝區面積0.21萬公頃。
烏海四合木核心區:是為保護四合木群落而設定的,面積0.49萬公頃。它是保護區內四合木群落長勢最.好,成片面積最大的區域。位於桌子山與崗德格爾山之間的台地上。
棋盤井半日花核心區:是為保護半日花群落而設定,面積0.8萬公頃。該區群落類型簡單,多為半日花為建群種的群落。其緩衝區面積0.46萬公頃。
1.荒漠植物園面積,0.27萬公頃。
2.烏海珍稀植物繁育區,面積5518公頃。
3.胡楊島旅遊區,是由黃河段上的5個小島組成,面積70公頃。
4.石峽谷旅遊區,面積2620公頃。
5.工業控制區:位於烏海四合木核心區的東端和南端,面積3712公頃。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殘遺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

植物資源

截止到2011年,現已查明保護區內有野生植物335種,(野生動物12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種,即四合木、半日花、綿刺、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胡楊等;已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瀕危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綿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內蒙古野丁香、賀蘭山黃茋、大花雀兒豆、長葉紅砂、阿拉善黃芩、白龍穿菜、灌木青蘭等13種;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植物優先保護名錄的有:半日花、革包菊、沙冬青、綿刺、四合木等5種。保護區內古老殘遺種及其他瀕危植物有72種,其中四合木和半日花是第三紀孑遺物種,距今已7000萬年,被專家、學者讚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活化石”。

動物資源

歷史上西鄂爾多斯地區是內蒙古西部野生動物富集區,長期以來,由於人為活動頻繁,特別是現代工業注入,使得許多野生動物物種從此地消失滅跡。如桌子山山地的岩羊、胡兀鷲、東部波狀高原的普氏原羚、黃羊等。現有的大中型獸類僅存岩羊、狼、赤狐等少數物種,且數量也十分稀少。
胡兀鷲胡兀鷲

開發利用

旅遊信息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旅遊觀光的勝地,這裡有鄂爾多斯獨特的民族風情以及自然、人文歷史遺蹟,最著名的有國寶阿爾寨石窟,鄂爾多斯最高峰桌子山、以及以坐闡洞著稱的迪延廟和神奇的百眼井、大峽谷等20多處景點。

科學研究

鄂爾多斯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生物學家、生態學家和地質地理學家研究和關注的地區。俄國人、法國人和日本人在19世紀未和20世紀初都在這裡進行了考察,並發表相關的研究報告,20世紀60年代李博、陳昌篤、雍世鵬、劉鐘齡和趙獻英等代表中科院寧夏內蒙綜合考察隊對此地植物區系和植被進行了考察,80年代黃兆華、董光榮和張強代表中科院進行鄂爾多斯地理環境演變考察,90年代李博套用遙感技術對鄂爾多斯進行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綜合考察。《中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在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名錄中,把位於西鄂爾多斯高原的阿爾巴斯山地定為中國荒漠的草原生態系統中具有國際意義的第一類保護地點,把分布在這裡的四合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沙冬青(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綿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半日花(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蒙古扁桃(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和革苞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列為優先保護植物名錄(傅立國,1992)。由於這一地方獨特的植物組成和地質演變過程,先後對此進行了專項研究的有:植物區系地理研究有趙一之,1995,1997,2000;植物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有劉果厚,1998;水分生理抗性方面有周宜君,2001;江勇,1999;將志榮,2000;董光榮,1998;揚持,1998;種群和繁殖特性方面有揚持2000,2001;王迎春,2000;、高潤宏,2000,2006,2007;群落方面有徐慶,2000;揚持,1996,2001;劉家瓊,1995;電鏡解剖方面有李琪,1993;屠驪珠,1994,1990;王迎春,2000;韓善華,1999,2000;生理抗逆性方面有高潤宏,2001等。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2001年,鄂爾多斯市編委批准保護區管理局為副處級建制,屬財政全額拔款單位。管理局現有局長1名(副處級),副局長3名(正科級),領導協助1名(正科級),科長2名,副科長3名;中共黨員11名;初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1名,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內設人事秘書科、計畫財務科、資源管理科、生態監測科、項目管理科5個科室,下屬蒙西、伊克布拉2個管護站。

保護措施

1.管護站的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及管護人員的雇用。
保護區共有人員12人。除少數科室,如財務科等人員固定外,其他科室人員均一人多職,一職多能。而保護區面積大、管護任務繁重,以前國家投資的項目中基本沒有管護工程的投入,為切實加強管護工作,保護區雇用205名管護人員對保護區進行巡護、監測,這些人員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和辦公設施,一般都是與當地村嘎查簽訂管護責任書後,由村嘎查長們聯繫,沒有固定的培訓、學習,對管護工作中許多難點無法解決,因此,需要在每個核心區建立管護站,對管護人員進行規範管理,加大培訓力度,制定管護措施,加大管護管理。
2.資源保護工程:保護區按照國家要求,為保證合理管理和保護,促進地方經濟與保護區建設和諧發展,對範圍進行了重新劃定,原來的一些界樁、標牌等設施由於固定不能二次使用,部分有壞損、破裂之象,因此,結合重新劃界後保護區實際情況,對一些標牌、碑、界樁等進行補充建設,同時對劃界後保護區範圍進行重新圍封。
3.防火工程:西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防火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防火工作起步晚,底子薄,防為火難度高,情況複雜,防火道路路況差,無防火設施、設備,無專業撲火隊伍,社會情況複雜、火險隱患大等。
主要建設內容有:火情瞭望監測系統建設;遠程監控系統建設;林火信息及指揮系統建設;撲火機具裝備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4.宣教工程:宣傳教育是保護的基礎性工作。保護區對外宣傳工作主要以社區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中小學生為對象。

生態價值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亞非荒漠東部邊緣,為西鄂爾多斯荒漠化草原和東阿拉善草原化荒漠的過渡地區,是古地中海孑遺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綿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胡楊等集中分布的地方。區內現已查明高等植物335種,其中特有古老殘遺種及其它瀕危植物有72種,占全部植物種數21.79%,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7種。特別是四合木和半日花僅分布於保護區的小面積範圍之內,具有極高的保護和科學研究價值。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保存著極高的保護和科學研究價值。此外,保護區還保存著極其珍貴的古地理環境,古生物化古十分豐富,山地地層剖面明顯,是非常珍貴的天然史書。因此,該區的建立,不僅在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對研究生物的起源、發展演變以及地質構造和古地理環境均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對於保護和改善中國荒漠地區的生活環境和探索荒漠地區可持續發展途徑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