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蔓枯病

西葫蘆蔓枯病

危害葉、莖及果實。幼葉先出現水浸狀污點,後擴大為褐色或墨色斑,易穿孔。莖上現橢圓形凹陷黑色病斑,中部易龜裂。幼果出現暗綠色凹陷斑,後發育受阻呈畸形果。果實病斑多瘡痂狀,有的龜裂或爛成孔洞,病部分泌出半透明膠質物,後變成琥珀色塊狀。濕度大時病部表現密生煤色霉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葫蘆蔓枯病
  • 外文名:Summer squash and Black—skin summer squash gummy stem blight
  • 病原中文名:瓜類黑腐小球殼菌
  •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 病原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西葫蘆、黑皮西葫蘆
  • 主要為害部位:莖蔓
病原信息,為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發病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信息

中文名:西葫蘆、黑皮西葫蘆蔓枯病
英文名:Summer squash and Black—skin summer squash gummy stem blight
病原中文名:瓜類黑腐小球殼菌
病原拉丁學名: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西葫蘆黑皮西葫蘆
主要為害部位:莖蔓

為害症狀

西葫蘆、黑皮西葫蘆蔓枯病在田間主要發生在莖蔓上,致蔓枯死。但也能為害幼苗,莖部及果實。近地面的莖,初染病時,僅病斑與健全組織交界處呈水浸狀,病情擴展時,組織壞死或流膠,在病部出現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整株死亡。葉片染病,呈水浸狀黃化壞死,嚴重整葉枯死。果實染病,產生黑色凹陷斑,龜裂或致果實腐敗。

病原形態特徵

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etwalk.稱瓜類黑腐小球殼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為AscochytacucumisFaut.etRoum稱瓜葉單隔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形態特徵參見南瓜蔓枯病

發病規律

該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存在於乾土中或架材上,條件適宜時靠灌溉水、雨水、露水傳播蔓延,從傷口、自然孔口侵入,種子也可帶菌,引起發病。當溫度在18℃~25℃,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持水量過大時發病嚴重。特別是開始采瓜,下部老葉造成大傷口後,溫棚內通風不良時更易發病。該病主要危害莖蔓和葉片,果實也可受害。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播種前,用55℃恆溫水浸種15分鐘。生產中還要加強水分管理,降低棚室空氣相對濕度是預防蔓枯病發生的關鍵。建造溫室或大棚,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溫室和大棚內加強通風透光,降低棚室內的濕度。結瓜前,下雨和澆水後要及時中耕。發病後要適當控制澆水,以降低土壤及空氣的濕度。在整個生長期間,要多次追肥,必要時噴施葉面肥,以防止植株早衰。收穫後,要及時清潔田園,將病殘體清除出園外,集中處理。
⑴種子處理。
⑵農業防治。發病田與非瓜類作物進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選留無病種子。採用無病種子。採用覆蓋地膜栽培。種植後至結瓜期控制澆水十分重要。保護地栽培,尤其要注意溫濕度管理,採用放風排濕、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濕度,減少葉面結露,要求白天控溫28-30℃,夜間15℃,相對濕度低於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