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文化

西樵山文化

西樵山的名稱由來已久,據傳說古之廣州人經常到東南方向的羅浮山采樵,就稱為“東樵”;而西樵山古稱為“錦石山”,廣州人到西面的錦石山采樵,就稱為“西樵”。可見西樵山自古以來就是山精水秀的天然樂園。據專家預測,珠江三角洲以使用雙肩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西樵山文化”大約產生於5000年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樵山文化
  • 西樵山古稱:錦石山
  • 考古研究時間: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始
  • 1958年:發現古老石器
西樵山石器,考古發現古石器,研究定論古文明,地質文化,宗教文化,理學文化,摩崖石刻,龍獅武術文化,龍舟文化,

西樵山石器

珠江三角洲疍人是嶺南最古老、最原始且延續時間最長的土著族群之一。“西樵山文化”是先秦珠江三角洲疍人創造的一種原始文化。距今6000年前,疍人就出現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上西樵山,利用西樵山岩石製造石器,用來漁獵、捕撈。
可見,西樵山在上古時代就已經是原始部落聚居地,是新石器時期南方最大規模的採石場和石器製造基地。1958年發現的西樵山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西樵山東南坡、中部,出土文物非常豐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錘、琢錘,石器生產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鏟等。
大量的史實證明,當南粵大地還處於洪荒時期,新石器時代的南海人,就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輝煌的西樵山“雙肩石器文化”,給珠江流域投入了一縷文明的曙光。珠江三角洲一帶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使用的雙肩石器的產地正是西樵山。
唐宋時期,先民已開始在西樵山開採岩石用於建造房子。石燕岩就是當時西樵山最大規模的採石場遺址,其水下採石場遺址更是遠遠超過義大利中世紀時期被當作“採石場”的加城遺址,堪稱迄今發現的國內最大、最完整、最恢宏的水下古代生產遺址,其整體結構保存非常完整,由於被水浸泡的緣故,凝固了一格活生生的宋朝至明朝時期的大型採石生產現場。

考古發現古石器

“西樵山文化”雖然淵遠源長,但是人們對它的考古研究卻是在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始的。1958年,剛成立人民公社的西樵山人大興農田水利,在沿著西樵山麓修挖一條十餘公里長的排洪環山溝時,發現了一批埋藏在洪積土中的古老石器。但當時人們並沒有空暇去鑑定它。1958年6月,當時的南海縣文化科幹部陳定明在參加開挖西樵山東南坡的排洪環山溝時拾獲不少石斧、石核、尖狀器等石器時代的遺物,這是南海縣內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可是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當中山大學的地理系教授黃玉?帶領學生到西樵山實地考察時,在西樵山的東麓、西麓溝渠邊採集的岩石標本中驚奇地發現了一些顯然是經過人工加工的霏細岩石片,其中有的標本已可以辨別出是斧和錛的外形,才小心保存好,並在回校後交給歷史系梁釗韜教授研究。至此,沉澱西樵幾千年的人類文明才開始逐步被揭開了面紗。

研究定論古文明

在這之後專家們在西樵山上又陸續發現了很多採用特殊的工藝技術製成的小型石製品——細石器和雙肩石等遺物,經過幾十年的調查研究,專家們終於下了三個結論:一、西樵山石器製造場的各種生產品,可以反映出由細石器到雙肩石器的轉化過程;可以反映出雙肩石器的發生、發展、變化和它的工藝過程。二、我國歷史時期南方百越民族文化中的青銅斧、的祖型都可以在西樵山雙肩石器中找到,西樵山文化是珠江流域文明的前奏。三、分布遠及**、南洋、東南亞一帶的雙肩石器,其孕育和產生的故鄉是以西樵山為標誌的珠江三角洲。“西樵山文化”又是我國原始文化中面向海洋,並產生深遠影響的一支重要文化。

地質文化

西樵山是座古火山。在珠江三角洲還是一個古海灣時,有一次火山爆發,噴出大量岩漿,在海水裡凝結,成為一個錐狀的山體。後來,山體又出現了幾次岩漿噴發,形成了峰巒簇擁,好像出水蓮花的山體。後來,珠三角沖積平原形成了,海水消退了,西樵山一變而成陸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座山,長出青草綠樹,棲息走獸飛禽,翻開了珠江三角洲上古的史頁。西樵山火山活動,經過地質考查,採用鉀~氬測定同位素,年齡值為4500萬—5100萬年。
天湖是一個古火山口,面積120畝,三面青峰環抱,湖水澄碧,水光瀲灩,青山蒼翠,古木參天。湖中有九曲橋橫過水麵,似玉龍臥波,青山綠樹倒映在水中,景色特別優美。湖中還建有龍珠亭、問龍亭和水月軒等景點。
農耕文化
西樵山下的桑基魚塘是珠三角地區保存最好的桑基魚塘區,面積3000多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單位,譽為“世間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態循環的典範”。
西樵是紡織之鄉,素有“廣紗甲天下”之美譽。西樵紡織業始發於五六千年以前,20世紀80年代形成“千家廠、千家店、萬台機、億米布”的產銷規模。廣東自古就是國內蠶桑主產地之一,早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廣州附近的蠶桑業已初具規模。唐、宋時期,人們在開發珠江三角洲的過程中,創造了“桑基魚塘”這種獨特的生產形式。明朝時已經成為廣東最大的棉紡業中心,嘉靖年間就享有“廣紗甲天下”的美譽。到鴉片戰爭前後,棉紡織業遍及南海縣。西樵輕紡城為我國南方主要的紡織品批發市場。

宗教文化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西樵山又是一座宗教名山。西樵山宗教文化特色鮮明,以佛、道、儒三教融合為其特點。
自南漢始,西樵山便是佛教勝地。至明朝,西樵山佛教發展達鼎盛之時,山中有雲岩寺、寶峰寺、寶蓮寺、接承寺、白雲寺等。寶峰寺曾經是廣東歷史上的名剎之一,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自晉代佛教東傳,得到惠蓮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與廣州光孝寺、曲江南華寺和鼎湖慶雲寺並稱為南粵四大名寺。惜寶峰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被毀。
為了弘揚佛教文化,保護文化遺產,西樵山在蛇崗一帶重建寶峰寺,寶峰寺保留明代建築風格,雄偉開闊,氣勢非凡,主殿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兩邊有玉佛殿、舍利殿。此外還有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彌陀殿等。整座寶峰禪寺森林環繞,水綠山清,瑞靄氤氳,雕樑畫棟,古樸典雅、煙霞飄繞,空氣清新,鳥雀和鳴,靈氣縈繞。
1998年,西樵山還興建了南粵著名的佛教景點——雲海蓮台。景區位於西樵山大仙峰,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放生池等組成,觀音銅像高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坐像。法像彎眉朱唇,眼似雙星,頭頂寶珠圓光,凌空端坐,披天衣,著羅裙,慈祥親切。站在觀音法像的蓮花座往下眺望,西樵山萬千峰巒,盡收眼底,雲捲雲舒,風光無限。山下還有黃大仙聖境園、白雲古寺、雲泉仙館、字祖廟等宗教景點。
西樵山文化

理學文化

自古名山就是名人薈萃、藏龍臥虎之地。從唐代開始,文人墨客、名士大夫就喜歡在西樵山上設院講學、探求心性。他們有的在山上建書院,開壇設課;有的苦讀詩書,渴望金榜題名;有的優遊林下,蕩漾山谷,作畫吟詩。
到了明朝,山中更是文人輩出,科名鼎盛,官商雲集,西樵山主峰大科峰與山下的官山城區因此而得名。歷朝歷代,來過西樵山的名士中最著名的有湛甘泉、方獻夫、霍韜、陳白沙、李子長、朱次琦、康有為、林則徐、梁啓超等。他們在山上留下許多摩岩石刻、亭台樓閣與書院。最為出名的書院有雲谷書院、大科書院、石泉書院、四峰書院、三湖書院。
文人名士不但給西樵山留下了眾多文化古蹟、知名景點,而且還留下許多極具文化底蘊與嶺南水鄉特色的民俗,如評花會、半山扒龍舟等。因而,西樵山又有理學名山之稱。
西樵山下的松塘村開村已近八百年。據考證,古村在明清兩代就走出了二十幾名進士和舉人,其中四人入翰林院,因而松塘村又有“翰林村”的美譽。松塘村屬於以古建築和鄉村文化稱著的旅遊地,建築保存完整,讀書文化源遠流長,民俗文化豐富,生態和諧。該項目擬在現古村落的基礎上,重新打造一條嶺南文化旅遊古村落,吸引遊客,可望成為集嶺南建築藝術、特色農家美食、翰林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景點。
西樵山文化

摩崖石刻

西樵山是旅遊名山,也是講學洞府,崖壁上留下不少古今名人的題詠。題詠從內容看,或抒情詠物,或評古述今,或宣揚道義,或勸說游者,或命景題名,無不發人深思,惹人駐足;從字型看,有筆鋒遒勁的隸書,有入木三分的篆體,有端莊俊逸的楷體,有龍騰鳳翥的草書,幾筆瀟灑,壁上生風,舉頭摩玩,如飲醇醪。從色彩看,有鍍金字金光耀眼,有髹紅字莊嚴熱烈,有脫色字古樸雅淡,有黑色字墨綠誘人。
在碧雲村谷內有2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黎簡在崖山題下“天然圖畫”4個大字;何丹山在壁上題下七絕詩一首;何世文題詩曰:
伏暑游翠岩,冷泉清我心。
好風自南來,到此正開襟。
還有梁九圖題寫的中秋晚景等。正壁還有不少清代的摩崖石刻。
九龍巖側,岩部甚深,可容十數人,為湛甘泉當年講學處。其中有他的行書摩崖,詩曰:
千秋雲古還歸我,三二羊求作近鄰。
莫種桃花臨水岸,引人來問武陵津。
若谷岩左側,是“乾隆庚戌中秋,里人岑懷瑾題並書”的“眠雲夢月”石。傳說古時,不少文人學者在考試前或思緒不通時,在此石上靜思、讀書,定會茅塞頓開,因此也有“靈感石”之稱。當年康有為在三湖書院讀書時,也經常到此。

龍獅武術文化

西樵是南獅發源地、黃飛鴻故里,有著悠久燦爛的龍獅武術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龍獅運動誕生兩千多年以來,一直頗受南海人民民眾的喜愛,歷代相傳,鼎盛不衰,並隨著華人的遷移而傳播世界各地。
1997年,西樵旅遊部門在黃飛鴻故鄉祿舟村興建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按照黃飛鴻當年寶芝林格局進行功能分布,綜述了黃飛鴻相關史跡,每天有固定的南獅武術表演。依託著黃飛鴻的品牌與南粵深厚的龍獅武術文化,從2001年“五·一”起,西樵鎮開始舉行“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2005年“五·一”,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中國龍獅會正式決定:每年”五·一“在西樵山舉辦“黃飛鴻杯”全國南北獅王爭霸賽;每年“十一”舉辦世界華人獅王爭霸賽。經過多年的積累,獅王爭霸賽已經成為了世界南獅界檔次最高、規模最大、參賽獅隊水平最高的賽事。每屆的賽事都會吸引海內外眾多遊客前來觀看。
獅王爭霸賽探索出了一條傳統民間藝術、龍獅文化、體育運動與旅遊經濟完美結合的路子。既加強了世界獅藝的交流與溝通,促進了世界獅藝發展,又有效傳承了傳統民間藝術,拉動了旅遊經濟成長。

龍舟文化

早在明代,西樵就有“半山扒龍船”的民俗活動。據《西樵山傳說》記載,西樵泉水多,水量足,每逢端午,西樵山上八村村民都想進行龍舟比賽,無奈山勢開闔起伏,沒有適合的水體扒龍舟。明代大學士方獻夫辭官歸來,在西樵山設書院講學,得知民願後,出面組織山民劈山築湖,匯合山中白山泉、翠岩泉和雙魚泉,集水成湖,從湖旁築石成壩,引水成河,並親自題名為“龍船竇”。當時在山中讀書或隱居的文人,也開展半山扒龍舟的詩文書畫活動,成為了南粵有名的傳統習俗和文化盛事。自此,每逢年豐境順,西樵山上村民就利用山上的湖竇,開展扒龍船活動。到解放後,扒龍舟再不是男人的專利,女人也可以一展自己的實力,西樵也組建女子龍舟隊,多年來出征國內外多項比賽,勇奪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