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指產生並流行於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學範式,狹義指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式,廣義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與東方經濟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西方經濟學主要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流行中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也屬於西方經濟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經濟學
  • 外文名:Western Economics
  • 別 名:市場經濟學
  • 創建者:亞當·斯密(1776年)
  • 研究對象:資源配置
  • 研究內容:市場價格和國民收入管理
  • 理論體系:微觀、總量經濟學
  • 理論出發點:假設 
  • 體系出發點:理性經濟人假設 
定義,研究內容,十部經典著作,發展階段,發展邏輯,

定義

西方經濟學即被運用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即目前所稱的“主流經濟學”,因特別注重對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場經濟學之稱。以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為標誌,西方經濟學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在這個不長不短的歷史進程中,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到凱恩斯米爾頓·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盧卡斯斯蒂格利茨,西方經濟學大師輩出;從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古典總量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流派林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帶來西方經濟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以致於西方經濟學文獻上有“經濟學帝國”之稱。
西方經濟學是運用西方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建立起來的經濟學範式,屬於片面反映經濟發展規律的政治經濟學。以一般均衡理論、配置經濟學、價格經濟學為基礎理論、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經濟人”假設為理論出發點、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以價格機制為市場的核心機制、以競爭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博弈為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以利潤最大化為微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GDP經濟規模最大化為巨觀經濟的最終目標、以線性非對稱思維方式和還原論思維方法為方法論特徵、擅長數量分析、在“實證化”的名義下把經濟學的實證性與規範性對立起來,是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模式、基本結構與基本功能。線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

研究內容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的解釋為:看不見的手英語為“invisible hand”。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理論,認為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應由政府干預,而應由整個社會需求進行選擇。這種社會需求被認為是調節市場的“看不見的手”。
西方經濟學
經濟學是指流行於西歐北美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經濟學是15世紀經濟學產生,18世紀經濟學建立以來,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一直到目前為止認為是能夠說明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進行了綜合和系統化形成的。其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
經濟學是我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和管理類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主要介紹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現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業經營,還大膽解說政府日益加碼的經濟調控。它既讚美價格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的效率優勢,也無情的剖析市場機制在不少領域資源配置上的諸多缺陷。
經濟學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動態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 : 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 。 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總量經濟學: 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 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十部經典著作

1、亞當斯密(英國)《國富論》。斯密此書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他的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的理論,“看不見的手”與經濟自由主義理論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3、大衛李嘉圖(英國)《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李嘉圖是倫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機商人,又能在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不朽貢獻。本書中他闡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這部劃時代的巨著在1817年出版後於1821年重新修訂(第三版)。
4、馬克思(德國)《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人人耳熟能詳,就其概述的經濟學現象對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選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5、瓦爾拉斯(法國)《純粹經濟學要義》。現代經濟學的主觀價值(效用)論、邊際革命、經濟學數理化的轉向通過本書而系統化,熊彼特曾讚譽此書為經濟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總之,其是瓦爾拉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邊際主 義經濟學的一本經典著作,在西方經濟學發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 的地位。
6、費雪(美國)《利息理論》。此書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關於資本理論的研究,在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的地方,他看見的是放棄當前消費而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所獲得的報酬。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7、凱恩斯(英國)《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被稱為總量經濟學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貢獻認為是個人理性通過自由性質與性質的競爭,自然產生社會理性這一理論(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的核心)遭到質疑和批判的原因,是其在國家政治干預時引起的爭議。在《通論》中,凱恩斯否定了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他指出,以往傳統經濟學中所謂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給本身創造需求這一錯誤理論基礎上的充分就業均衡。他說,這隻適合於特殊情況,而通常情況下則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因而他自稱他的就業理論才是一般理論,即通論,既可解釋充分就業的情況,也可解釋小於充分就業的情況。
8、馬歇爾(英國)《經濟學原理》。馬歇爾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被西方經濟學界公認為劃時代的著作,也是繼《國富論》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該書所闡述的經濟學說被看作是新的古典學派,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在經濟學中一直占據著支配地位。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是新古典學派的創始人。
9、薩繆爾森(美國)《經濟學》。1948年,薩繆爾森發表了他最有影響的巨著《經濟學》。這本書一出版即告脫銷。許多國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搶購它的出著作權,不久即被翻譯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種文字。把一本教科書選為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經濟學教科書,他在經濟學知識的標準化、體系化方面做出的貢獻,比當代任何一個人都多,就其入選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保羅·薩繆爾森和合作者威廉·諾德豪斯保羅·薩繆爾森和合作者威廉·諾德豪斯
10、布坎南(美國)《同意的計算》。本書開創的“公共選擇”理論,使憲政民主制可以用數理工具定量分析,定量運算,作為政治與經濟制度的研究開闢了全新的路徑。本書將堅定不移地沿著政治經濟學的這兩大支系之間的神話式的和神秘的邊界線展開。

發展階段

西方古典經濟學
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70年代止,包括英國經濟學家斯密李嘉圖西尼爾穆勒馬爾薩斯、法國經濟學家薩伊。以斯密為代表,其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放任為中心的經濟學體系,標誌著經濟學的誕生。代表性的教科書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套用》,流行了20年。
西方新古典經濟學
從 19 世紀的“邊際革命”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為止。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馬歇爾,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提出被說成是經濟學上的第二次革命,其標誌著新古典經濟學的開始,馬歇爾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是代表性的教科書
西方現代經濟學
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包括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瓊·羅賓遜、斯拉伐以及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里德曼和盧卡斯。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其中,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標誌著當代經濟學的產生。該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克思的《資本論》被人們稱為改變世界歷史的四大著作。
而薩繆爾森的1948年開始發行的《經濟學》,一共19版,是繼之後的第三本好教科書

發展邏輯

在西方經濟學中,西方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其對經濟學的定義根本上也處於混亂狀態。
然而從發展邏輯上看,迄今為止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是沿著物象擬制的工藝學路徑進行的,從技術擬制到社會擬制,不斷以研究對象構築-毀滅的發展線索為依託,展示著改造與反改造的力量角斗,掀起一場又一場“革命”。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從中演化出三個階段:所謂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新制度主義。這是資產階級本體論意義上的理論發展之路。其“虛假之處”在於本體論工作預設,在於邏輯推理所依據的本體的虛假性。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各個分支中,新制度經濟學可算是“此物最相思”。這樣,才有社會物理學——數學物理學——現象學的社會物理學的體系更迭性,以及知識的不斷翻新,而其中的話語是高度一致的物象學科的工作語言。這種資產階級理論為社會主觀批判實踐提供了“漫畫”,創立工作范型,巧設了批判模本,而要求研究對象規定的真正意義的怯魅
關於西方經濟學的資產階級工作意義的批判性反思,形成了以下工作內容:
  1. 古典主義及其批判(同盟者和反叛者)
    所謂斯密問題
    被歷史難倒的李嘉圖
    康德主義的進軍
  2. 新古典主義及其批判(康德主義路線之一:立的基礎)
    研究對象的改造
    理性主義狡辯
    理論繁榮之路
  3. 新制度主義及其批判(康德主義路線之二:破的基礎)
    真實的科斯
    虛假的科斯
    廢墟中的景觀
因此,西方經濟學的問題在於:把經濟學的基礎看作是一般意義的生產發展,而不是生產關係的客觀發展。]實際上,西方經濟學的理論中存在著大量沒有明確標明的種種隱含假設,而這些假設幾乎全都是遠離現實的。這就構成了批判的依據。正是出於對範疇批判和範疇生產工作統一性的堅持,其對物象邏輯形成了內部批判。一句話,馬克思意義的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批判工作內在於社會客觀批判體系的建構。從中顯示出,社會邏輯不可能是技術邏輯的簡單的形式對置,而在於尋求“財富在這種還是那種財產形式下能更好地發展的問題”,即尋求歷史財產關係的客觀批判。
西方經濟學(經濟學)
假設為出發點的西方經濟學只是人類經濟學發展長河中的一個片段,它目前進行了自我批判發展階段。這表明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批判,並且是對後者的相容超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