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始建於1983年,是西寧市開辦的第一所職業中等學校。學校占地30682平米,建築面積25220平米,現有計算機、幼師、現代服務與管理等三大類23個子專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共有專任教師80名,其中高級教師共35名,專業老師53名,市校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9名。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004年,通過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複評。2004年3月,被教育部確定為計算機專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 創辦時間:1983年
  • 所屬地區:青海省
  • 學校屬性:職業中等學校
學校概況,專業設定,師資情況,教學設施,專業培訓,教學改革,校企合作,管理改革,投入情況,資源共享,項目建設,效益分析,

學校概況

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始建於1983年,是西寧市開辦的第一所職業中等學校。學校占地30682平米,建築面積25220平米,現有計算機、幼師、現代服務與管理等三大類23個子專業,職業中專職業高中兩個層次,在校學生2280餘人。基礎設施主要有,教學大樓兩棟,辦公樓一棟,學生宿舍樓一棟,綜合實訓樓一棟,圖書館一幢。建有300米標準環形跑道的操場一個。
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共有專任教師80名,其中高級教師共35名,專業老師53名,市校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9名。已初步形成一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學科相互滲透、一專多能、具有較強的教學與科研能力相結合的教師隊伍,並繼續湧現出一批在省市有一定聲望和影響的專業學科帶頭人。
建校以來,學校堅持瞄準市場,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辦學,面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學歷教育,先後開辦了近二十個專業為社會培養了11000多名各類實用型人才;面向具有同等學歷人員的學歷教育、下崗失業人員的轉崗培訓、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職業培訓、企業在職職工的崗位培訓,每年都在2000人以上。尤其是計算機、幼師、旅遊服務專業的畢業生,廣泛分布在省市各企事業單位、幼教單位和各大旅行社,相當一部分都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力量,並湧現出一批自主創業的知名企業家。由於辦學成績突出,1991年被認定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004年,通過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複評。2004年3月,被教育部確定為計算機專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專業設定

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自創辦初始就設有計算機專業,累計畢業生4600餘名。
計算機專業最初只有文字錄入排版,到2002年增加為計算機套用、計算機軟體及計算機網路與維護三個專業, 2003年增加了計算機廣告設計專業,2005年在保持原有的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廣告三個專業的基礎上,新開設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多媒體技術專業、計算機套用專業(印刷技術方向)、計算機套用專業(出版印刷排版方向)、計算機套用專業(工民建方向)、計算機套用專業(建築裝飾方向),六個新開設的專業極大的擴展計算機專業的辦學思路和方向,也對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師資情況

現有專職專業教師24名,兼職專業教師6名,其中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18人,專科4人(在讀專升本)。專業教師中10人擁有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一人擁有國家計算機水平與資格考試中級證書;一人擁有方正工程師認證,一人獲得國家計算機維修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三人有計算機職業技能鑑定資格;二人獲得方正軟體授權培訓教師資格,多人具備軟體開發能力;半數教師具有網路組建、維護能力,具備豐富的經驗。
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教學設施

有一個能容納200人的多媒體大螢幕電教室(220平米),一個電工電子實驗室(102平米),一個基於DOS平台應用程式的無盤工作站機房(60平米);一個計算機基礎套用機房(60平米);三個多媒體網路機房(3 x 102平米),具有較高的配置;另外,還有網路實驗機房(60平米)、計算機組裝維護實驗機房(60平米),和一個電子閱覽室(60平米),計算機專業實訓場地總面積928平方米。
2003年1月,完成了校園網路的建設,主幹網採用AVAYA P-333R光纖交換機構建,交換速率達到1GB,全校所有辦公及教學場所計算機都接入校園網,100MB到桌面,校園網通過10MB光纖接入INTERNET,2004年3月初步建成了校園網站,註冊網址ww w.x n y z .n et 。校園網路的建成極大的促進了校園信息化建設水平,提高了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套用能力。
為了進一步改善實訓基地的辦學條件,該校正在籌建一座計算機套用及軟體技術實訓綜合樓,通過多方努力,已基本解決了建樓資金,其中國債撥款230萬元,市政府配套資金130萬元,現資金已到位,樓體正在建設中。

專業培訓

計算機專業作為學校的重點專業之一,現有在校生870餘人,教學班級22個,現有實習實訓設備滿足教學實訓基本需要,專業實驗實訓課開出率達到60%以上。每年向社會輸送專業人才300餘人,主要滿足本地區的人才需求,部分畢業生輸送內地就業。
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師資及設備在全省中職院校中具有較高水平,享有較高的聲譽,2010年來,每年面向社會企事業單位、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村剩餘勞動力實施培訓1000人次以上。

教學改革

1、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
專業教學以實習實訓設備為依託,採用國際上先進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努力創造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實現個性化教學
依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和市場需求,開發適合本地區和該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豐富教材形態,建立具有明顯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和教材體系。
2002年起學校建立起了較完善的學分制職業教育體系,實現了網路化管理。實行彈性學制,打破傳統的學歷教育模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改善。
2、職業資格鑑定情況
為了幫助學生就業,提高職業技能水平,使學生提早適應職業需求,自2000年起,該校畢業生即開始實行雙證書制度,所有計算機專業學生需考取勞動部計算機套用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方可獲得畢業證書,取證率達到100%。
計畫自2005級學生開始,推行三證書制度,即在獲得以上所述雙證書的基礎上,力爭在畢業前夕,再考取一門計算機專項技能證書,以提高就業競爭力。
該校與青海省職教中心合作,開辦了計算機類職業資格鑑定站,可以進行計算機系統操作工、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等四個專業(工種)的職業資格鑑定。
4、國際合作與交流
該校通過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培訓班、專題報告會等形式間接的開展了一些交流,也吸收借鑑了國外職業教育的有益經驗,如德國的“雙元制”教學。通過省教育廳與澳大利亞援華機構建立聯繫,實施澳大利亞青年大使發展項目,預計2006年9月開始。

校企合作

學校與方正科技公司、方正電子公司、西寧湛青電子有限公司、青海省政府印刷廠、西寧新華印刷廠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建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和學校有關人員共同組成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並建立了3個校外實訓基地。與方正電子公司合作建立了方正電子印藝技術青海授權培訓中心,為相關企業提供培訓服務,並與多家企業簽訂協定開展訂單培訓。
學校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產教結合之路,先後成立了“多媒體製作中心”和“計算機及外設維修中心”,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取得了可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還成為計算機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

管理改革

1、人事制度改革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建立良性的激勵機制。
2、實驗、實習管理水平。
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和職能科室
3、實訓基地管理。
學校設有實訓科,主管實訓基地的實訓教學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檢修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健全。

投入情況

1、政府支持
省教育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發改委、省安全監察局、省財政廳等有關廳局重視職業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安全技術的培訓工作。
2、經費支持
在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基礎上,設立不同程度的專項經費。

資源共享

1、資源共享
該校實訓基地與青海省銀行學校、西寧衛校、青海省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周邊學校建立合作關係,為其提供實訓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
2、示範作用
該校多年來培養了幾千名技能型專業技術人才,很多已經成為本地企事業單位的骨幹技術力量,在青海省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企業在職職工、下崗職工、農民工提供了培訓服務,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在地區職業教育中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

項目建設

1、必要性
根據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各類教育事業的發展,切實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把擴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作為“十一五”教育規劃的重要目標。2006年中等職業學校還要繼續擴大招生規模100萬人,力爭經過幾年努力,使中等職業學校年招生達到800萬人以上,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有必要也必須迅速擴大,以適應今後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該校計算機專業作為本地區計算機類職業技術教育的排頭兵,必須儘快制定相適應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在本地區實施“四大工程”的過程中做好服務工作。因此,計算機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2、可行性分析
1)本地區計算機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本地區經濟較快的發展,信息化建設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掌握計算機專業技能的人才,計算機套用及軟體技術技能型人才被列入國家緊缺人才。本地區計算機套用及軟體技術專業人才在未來3—5年的需求量預計將達到6000人以上。同時因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本地區人才掌握和運用現代化信息教育技術水平較低,需要有更大規模的實訓基地對在崗職工進行計算機套用技術培訓。
2)該校計算機專業實施項目具備的條件
該校計算機專業有多年的職業教育經驗,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計算機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和教育模式,為本地區已經培養了大批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在本地區已經開始實施的“四大工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被教育部指定為“計算機套用及軟體技術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同時還是“計算機套用及軟體技術區域性綜合實訓基地”。良好的基礎條件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是實施項目的有力保證。

效益分析

項目實施後,學校將在原有的基礎上,切實解決了投入和更新換代問題,能滿足教學內容的變化和更新;提供足夠的學生上機時間,使學生掌握熟練的實際技能,具備就業和實際工作中所必需的能力;使教學過程能面向崗位工作的需要,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該項目完成以後,將進一步提高該校作為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對全省各類中等計算機學校或專業的示範功能和輻射功能,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共享的作用。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促進各種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為西寧地區經濟的追趕型、跨越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該項目完成後,加強了該校計算機專業的規模和辦學條件,為今後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除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作了充分的硬體鋪墊外,在當前我國資產重組、資源最佳化配置,發展市場經濟,下崗職工增多,勞動力轉崗能力較差的情況下,該校可以有目的有計畫的對這些下崗職工進行就業前的培訓,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創造條件和機會。進而配合了國家的再就業工程,為社會的穩定協調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另外 ,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