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牆旅遊區

西安城牆旅遊區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是在隋、唐皇城基礎上建成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安城牆旅遊區
  • 地理位置:西安市中心區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景區
  • 形狀:長方形
  • 建築年代:隋唐至明,已有1000多年歷史
  • 地位: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特色,人文歷史,歷史沿革,景區建設,發展歷程,

景點特色

西安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人文歷史

西安城牆·詩詞新調
西安城牆旅遊區
李磊(詩詞新調創始人)
桃花雪,
濕了城闕。
莫道千年心如鐵。
相伴未曾離,
相守不曾歇。
多情憑誰問,
一輪長安月。
俠骨柔腸若何?
層層斗拱巍峨。
於那顧盼之間,
高掛燈籠似火。

歷史沿革

西安城牆現存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公里,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規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隋朝興建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居於漢長安城。但當時的漢長安城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於是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開皇二年(582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隋帝國遷至新京,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即“大興城”,宮城命名為“大興宮”。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並為後來的唐帝國所繼承沿用。
隋大興、唐長安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周長36.74公里,總面積84平方公里,是當時中國面積最大的都城。
唐末縮建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唐承隋制定都長安,並將“大興城”更名為“長安城”,“大興宮”更名為“太極宮”。
唐末,長安城因戰亂遭受了很大的破壞,駐防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因原來城大不易防守,於是對長安城進行了一次改築。
韓建放棄了原長安城的外廓城和宮城,僅保留了皇城,稱為子城,進行修治。原皇城有東、南、西三面城垣,北面是寬闊的橫街,成為皇城與宮城之間的分界。這次整治,便將宮城的南垣作為子城的北牆,與皇城的東、西城垣連線在一起,從而使原來的皇城成為一座四面環有高大城垣的堅固城池,並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門,北開玄武門,以便防守。改建後的長安城稱作“新城”。新城的周長為9.2公里,僅及原長安城周長的四分之一。同時在城內築有內城,作為官府所在區;另在東西城牆外各築一小城,作為下轄之大年縣、大安縣(後又分別恢復原名長安縣、萬年縣)之治所,此新城僅具軍鎮性質。
以後歷經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到宋、元兩代,長安城的名稱和建制雖屢有變換,但城垣規模卻無改變,也就是說,從唐末到宋元,當時的長安城只是隋唐時期的皇城而已。
元代沿襲
在元代,奉元路城(前期稱安西府城)的規模與分布格局與前代仍基本相似,只是在至元十年(1273年)動工,於城東北方向,近滬河一高亢平坦處修建了安西王宮,面積約0.3平方公里,呈縱長方形。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他的遊記中稱讚它牆垣高大,宮殿富麗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環繞,駐有軍隊,宜於遊獵為樂。
由此可見,韓建主修的“新城”城垣規模於五代、宋、金、元時變化不大。北宋沿襲,為京兆府城,元代為奉元路城。
明朝改建
早在明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率軍從山西渡河入陝,元守將遁逃,徐達占領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就是西安得名的開始。
全國統一後,朱元璋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牆開始正式築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非常重視西安的地位,御史鬍子祺曾上書請求遷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朱元璋派皇太子朱標巡視西安[12] ,並封次子朱樉為秦王,就藩西安。
當時,明朝築城風氣非常盛行,中國保存下來的許多大中小城市的城牆,大多是那時建造的,至今在關中民間尚流傳著:“漢冢唐塔豬(朱)打圈”的俗語。西安明城牆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的基礎上擴建起來。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東牆和北牆是擴大新建的。
秦王府城的選址決定了西安城拓展的方向。明初在宋元老城東北隅興建秦王府,基於“秦用陝西台治”的營建指導原則,其北面與東面充分利用了元奉元路城的城牆和護城河,以減少工程量。這一選址基本上就決定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其目的就在於大城將秦王府環護起來,而如何將秦王府置於近似城市中心的考慮則決定了城市向東、北擴建的具體規模。
明西安城最終形成以秦王府為中心,兩城相套的格局。明秦王府城或稱秦藩城,又稱秦王府,是明代秦王在西安的王宮府城。秦王府城城牆分內外兩重,形制均呈南北縱長方形。西安府城內除了秦王府外,尚有多處郡王、將軍府,連同各類官衙,占去城內大部分面積,其餘尚錯雜分布有一些寺廟、道觀及學校、商鋪。為適應商貿發展的需要,至明朝後期在東、西、南、北門外己都建有關城。
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將城牆外壁和頂面砌了青磚,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
明思宗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修了四關土城牆。有四個城門:東為長樂門,西為安定門,南為永寧門,北為安遠門。每門門樓有三重:閘樓、箭樓、正樓。閘樓在外,箭樓在中,正樓在里,箭樓與正樓之間的圍牆為瓮城。整個城牆構成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歷經了朝代更迭飽受戰火蹂躪,古長安城的城門幾經損毀和修復。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長樂門(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部下一聽此言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長樂門城樓,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
清朝修葺
明清時期,西安是西部最大的區域中心城市和關係到西北安危的軍政重鎮,清朝時期陝西曆任督撫,為鞏固城防武備,對西安城垣進行過多次修葺,對護城壕進行多次疏浚,主要有:
順治十三年(1656年),陝西巡撫陳極新重修西安城垣,重建明末被毀的東門正樓與南門月城樓,並疏浚護城壕。
康熙元年(1662年),“總督白茹梅、巡撫賈漢復修葺西安城垣。”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陝西巡撫崔紀行因西安城有壕無水,並疏浚龍首渠與通濟渠,導入水壕。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陝西巡撫鄂弼繼修葺西安城垣,並疏浚城壕。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一月,陝西巡撫畢沅奏報西安城牆狀況,這一奏議可視為該次西安城牆大修工程的最早動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畢沅會同陝甘總督勒爾謹對西安城牆狀況進行了“細勘”。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畢沅前往蘇州覲見乾隆皇帝,進一步陳奏了西安城牆亟待維修的情況,並獲得了乾隆的允準。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一月,畢沅首次明確以《奏修西安城牆事》為題具奏乾隆皇帝,詳細稟明了西安城牆亟待維修的狀況,正式請求修葺西安城牆,由此開啟了大修工程的序幕,此次維修為西安城牆自明代擴建以來的第二次全面維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德成會同巡撫畢沅等逐段查勘城牆。發現五大類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德成建議西安城牆維修必須“全行拆卸,大加修理”。乾隆在批覆中強調資金“不惜費”,規模“從其舊”,成為城牆維修的兩大基本原則,確保了西安城牆能夠延續明初擴建以來城周近14公里,占地約11.6平方公里的龐大規模。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三月,陝西巡撫永保對參與城工的機構和官員進行了初步分工,促使西安城牆維修成為當時現府和陝西省的頭號工程。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歷時5年的西安城牆大修工程至此落下帷幕。
同治元年(1862年),清軍拓筑西安西關與北關,加修東路墩台。
同治二年(1863年),將軍穆騰阿挖浚護城壕。
同治四年(1865年),督辦西征糧台袁保恆修葺西安城垣。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龍首渠湮塞,西安護城壕池涸,清軍同知王諏疏浚龍首渠,引水入壕,遂使“池水暢通焉”。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陝西巡撫魏光燾、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陝西巡撫升允又多次疏浚通濟渠,引水入壕等。
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的西安城工,以其工期之長、工匠之眾、經費之巨、工料之多堪稱明清西安城牆建修史上最大的維修工程,不僅與改善城市景觀、提升城牆防禦能力等直接相關,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變遷等也有著較大影響。
同治四年(1865年),督辦西征糧台袁保恆修葺西安城垣。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龍首渠湮塞,西安護城壕池涸,清軍同知王諏疏浚龍首渠,引水入壕,遂使“池水暢通焉”。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陝西巡撫魏光燾、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陝西巡撫升允又多次疏浚通濟渠,引水入壕等。
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的西安城工,以其工期之長、工匠之眾、經費之巨、工料之多堪稱明清西安城牆建修史上最大的維修工程,不僅與改善城市景觀、提升城牆防禦能力等直接相關,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變遷等也有著較大影響。
辛亥鎮防
1911年,清兵龜縮城內抵抗新軍的進攻,當時安遠門(北門)的城樓是清朝的彈藥庫,駐守清兵負隅頑抗,新軍集中火力轟擊彈藥庫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擊全線潰敗,至此統治西安265年的滿清政府被推翻了。遺憾的是雄偉壯美的安遠門城樓也在戰火中被毀。
發生在1926年的著名的“二虎守長安”是一次攻守戰鬥激烈、持續八個月之久的艱苦戰役。這次戰事充分顯示了西安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1926年春,北洋軍閥吳佩孚的走狗河南軍閥劉鎮華率所部“鎮嵩軍”12萬人馬由河南入陝,圍攻由陝西國民軍隊控制的西安城。城內督辦李虎臣和二師師長楊虎城的部隊總數不足3萬人,全城40萬人被圍困長達八個月之久。因地形關係,東關戰場從戰爭開始一直到勝利,始終是鎮嵩軍進攻的重點,鎮嵩軍在城外設定炮兵群,炮轟東關陝軍陣地,並在城外掘地道多處,企圖轟炸城牆。楊虎城部的一個營奉命擔任東關防務,在城下挖掘塹壕,專門防禦鎮嵩軍的地道偷襲,鎮嵩軍幾次挖掘地道,都被陝軍發覺[16] 。為了瓦解守軍,劉鎮華用棺材裝火藥轟塌了部分城牆。
“二虎”一方面動員全體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牆為屏障頑強抵抗,一方面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城外的“鎮嵩軍”也加緊了攻勢,窮凶極惡的“鎮嵩軍”因與城內的守軍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內的軍民,放火燒了城外已經成熟的40萬畝麥田,沖天火光延續了五六日,城內軍民餓死的就有兩萬餘人。“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守城戰堅持得非常艱苦。直到10月受廣州國民政府編制的馮玉祥部隊奉命援陝,星夜兼程出奇制勝連打四仗使劉軍全線潰退,狼狽逃出潼關,西安之圍遂解。在這次戰鬥中炸毀了永寧門(南門)箭樓。
民國維護
民國時期戰亂頻繁,經濟衰敗,當時的西安城也破舊不堪。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民國時期的地方當局為保護城牆,也做過一些必要的修護工作,如發布保護城牆的措施,實施小規模修繕等,這些修護工作雖未能改變古城牆衰敗面貌,但對保護其完整性及為日後大規模修繕起到了積極作用。

景區建設

近年來,市政府投巨資整修了破壞牆體,清理了護城河,建成 60 萬平方米的環城綠化帶。 2004 年 9 月成立了西安城牆景區管委會,致力於挖掘內涵 、傳承歷史 、塑造人文 。 通過 人文、歷史、民俗、民風、民情等 生動完整的展現城牆文化資源,推動 國內外文化藝術的交流,使城牆成為東西交匯、時空穿梭的舞台。 隨著火車站段城牆連線工程的完成, 2004 年底城牆全線貫通。環城西苑中段和南段以及護 城河東南角東門——建國門試驗段 已陸續開放,成為西安新的亮點 。 目前, 包括城牆、護城河、環城公園,融 街、牆、園、林、河、路六位一體的新景區正在形成。
同時,城牆景區管委會以“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為指針,按照“創品牌、樹形象、強素質、爭效益”的要求,堅持以文化為主題,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 深入發掘城牆歷史文化遺存,加大提煉、整合、創新的力度,在充分體現中國歷史文化精髓的同時,給千年古城牆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感受體驗, 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 讓市民和遊客更好地走進歷史,感受人文 。 城牆景區作為“皇城復興計畫”的重要載體,對於再現並提升西安獨有的歷史文化競爭力,把潛在的歷史文化資源變成現實的文化旅遊產品,打造西安的城市名片,推進西安國際化進程, 必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發展歷程

西安城牆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城桓之一。現在的古城牆是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 1370-1378 )在唐長安城皇城和元奉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初為夯土城牆,四面各闢一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寧”,北名“安遠”。隆慶年間首次砌磚,崇禎九年( 1636 )增設四關郭城。清代修葺 11 次,尤其以乾隆四十六年( 1781 )陝西巡撫畢沅主持的工程最為浩大。整修時,將城牆外壁及頂面增砌,加厚包磚,並增修排水道、宇牆垛口等,形成了今日的外觀。城牆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 4256 米,南北長 2708 米,外緣周長 13.94 公里,城桓面積 11.52 平方公里。城牆高 12 米,基寬 16--18 米,頂寬 12--14 米,夯層厚 10--12 厘米;裡層明代砌磚,一般長 38 厘米,寬 18 厘米,厚 5 厘米,外層清代砌磚,一般長 45 厘米,寬 23 厘米,厚 10 厘米。牆頂面以二至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 40--60 米,設一磚砌溜水槽和吐水嘴。牆頂內沿築 0.85 米高的女牆,外沿辟垛口 5984 個。城內除四門樓左側各有一登城馬道外,沿城另有 6 處馬道。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 98 座,間距 120 米,馬面寬 20 米,伸出 11 米。城四隅各築有一個突出城牆的角台(樓),除西南角台保持元代建制為圓形外,其餘均為方形。城外環護城河,河寬 18 米,深 6 米,長 14.6 公里,與城牆、城門組成三位一體的城防建築體系。清代及 20 世紀 30 年代起,城牆四周陸續辟券門、豁口共 16 處。 1983--1991 年建對城牆進行了全面整修,早年及近年整修過程中,於西牆及南牆內均發現有唐代城牆和城門遺蹟。從隋唐皇城算起,西安城牆已經有 1400 多年的歷史,從明初擴建府城算,雄偉西安城牆也已經有 600 多年的歷史了。 作為一座完整嚴密的古代城市軍事防禦體系1961 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 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 AAAA 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