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赫茨爾

西奧多·赫茨爾

西奧多·赫茨爾 (英語:Theodor Herzl/匈牙利語:Herzl Tivadar,1860年5月2日—1904年7月3日),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現代政治上錫安主義的創始人。希伯來文名Binyamin Ze'ev,生於布達佩斯,童年時候移居維也納。學習過法律並取得了奧地利的法律執照,但他後來主要從事的是新聞學和文學職業。擔任維也納《新自由日報》的主編。早年主要是為報紙寫雜文花絮,和猶太人無關。後來又寫作戲劇。現在有人稱他為“以色列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奧多·赫茨爾
  • 外文名:英語:Theodor Herzl/匈牙利語:Herzl Tivadar
  • 國籍奧匈帝國
  • 民族:猶太裔
  • 出生地奧匈帝國布達佩斯
  • 出生日期:1860年5月2日
  • 逝世日期:1904年7月3日
  • 職業:記者
  • 主要成就:現代政治上錫安主義的創使人
  • 代表作品:《新猶太區》《致羅施柴爾德家族》《古老的新國家》
赫茨爾年譜,領導錫安主義,著作,

赫茨爾年譜

1.1860年生於當時的奧匈帝國布達佩斯。從他母親那裡受到了系統的德國傳統文化教育。
2.18歲,全家搬到維也納,進入大學學習法律。自認為是個自由主義者和奧地利愛國者,有時還會嘲笑猶太人。同時猶太人的民族自尊心逐漸形成。
3.1884年獲得律師資格,在國家公務機構中擔任律師。一年後認識到作為一個猶太人,不可能獲得更高的職位而辭職,決定從事報刊寫作、劇作編劇、記者等職業。
4.1885年10月,受聘為《新自由報》駐巴黎記者。
5.1894年,德雷福斯案件發生。受此刺激而成為猶太復國主義者。
6.1895年,寫出小說《新猶太區》,提出通過移民而獲得民族解放的思想。
7.1895年5月,採訪了向阿根廷進行猶太移民計畫的發起人希爾施男爵,遞交了政治行動計畫,表達了猶太人向“應許之地”遷移的主張。未受到熱情接待。這次採訪,被赫茨爾認為是他復國主義工作的起點。
8.希爾施會見之後,赫茨爾開始以“猶太人問題”為題寫日記,這是他的重要著作。
9.1895年6至7月,用5天時間,在日記中寫下了65頁的《致羅施柴爾德家族》小冊子,即《猶太國》的提綱。
10.寫信求見俾斯麥,未得答覆。
11.寫信給維也納大拉比,推介自己的遷移計畫。
12.到英國活動,通過小說家贊格威爾,結識了一些有影響的猶太人。明確了遷移的目的地是巴勒斯坦。
13.1896年2月,將《致羅施柴爾德家族》一書整理為《猶太國》,出版三千冊,讀者只限歐洲各個首都的小範圍,也被寄給了新聞出版界和政界的重要人物。在猶太民眾中產生巨大影響。
14.赫茨爾通過信件來推動猶太復國運動,他向外寄出了數量驚人的信件。
15.1896年5月,被維也納的猶太復國主義學生組織承認為領導人。
16.1896年7月,在倫敦被懷特查珀爾猶太人會議宣布為猶太領袖,但與錫安會發生衝突。
17.1896年7月,以巴黎會見羅斯柴爾德男爵,後者認為赫茨爾的計畫不可行。
18.認識了政界很有影響的德國巴登大公,表達了將猶太復國主義納入德國利益,而尋求保護的意願。因為德國對占有巴勒斯坦的土耳其帝國有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想向土耳其擴大自己的勢力。
19.1896年6月,在君士坦丁堡見到了土耳其首相等高級官員,試圖以猶太人的金融支持換取巴勒斯坦建國。
20.1897年6月,出版猶太復國運動的宣傳喉舌《世界》周刊。
21.1897年8月,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在巴塞爾召開。赫茨爾認為“在巴塞爾我創建了猶太國”。後來在代表大會中出現許多社會、政黨,赫茨爾扮演了協調人的角色。
22.1899年在巴勒斯坦見到了德皇,後者已放棄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
23.1899年8月,成立信託銀行。
24.被巴黎倫敦的猶太大資本家所拒絕,放棄了單純依靠猶太富人復國的想法。轉向猶太民眾。
25.1899年,開始寫小說《古老的新國家》。
26.1900年,建立猶太民族基金,猶太殖民托拉斯總部建立於倫敦。
27.1901年,會見土耳其蘇丹,
28.1902年,與英國殖民大臣約瑟夫·張伯倫會談,英國政府開始支持猶太人復國,先後提出埃、烏干達建國的方案。也承認赫茨爾為猶太復國運動的領導,承認猶太復國主義為獨立力量。
29.1902年7月,羅斯柴爾德勳爵親自拜會赫茨爾。
30.1903年第六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實際否決了在巴勒斯坦之外建國的任何方案。
31.1904年,赫茨爾去世。

領導錫安主義

1896年出版的《猶太國》(原文德文名字-Der Judenstaat-,英譯-The Jewish State-) 徹底改變了他的事業和生活。
書中宣稱∶歐洲的“猶太人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或宗教問題,而是民族問題。其解決方法是建立猶太人的自治國家。很多人認為他寫這本書的動機是德雷福斯事件。該事件中,法國軍隊的一名猶太裔軍官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遭遇冤案,被定成為德國作間諜的叛國罪。赫茨爾當時為一家奧匈帝國的報紙報導此事件,並目擊了德雷福斯案宣判後,在巴黎大規模遊行並高喊“猶太人該死”的人群。顯然這些經歷使他認識到和排猶主義對抗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可能不知道之前有人提出過錫安主義的思想。從此之後,他積極進行錫安主義的宣傳。
1896年4月旅行到君士坦丁堡,返程上在保加利亞索菲亞收到一個猶太代表團的歡迎。成為錫安主義者的領袖後,他的時間大部分為政治活動所占。
1897年,在維也納自費出版了錫安主義周刊《世界報》Die Welt。其後在瑞士巴塞爾組織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他被選為會長,並且此後每次大會上都繼續全額當選。
1898年以後開始在各國進行外交活動。被德皇威廉二世接見幾次;在簽署海牙公約的會議上和不少政治家見面。
1901年5月,首次被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接見,但蘇丹拒絕把巴勒斯坦允諾給應許給錫安主義者,並說“我寧可兵刃加身,也不願意失去巴勒斯坦”。
1902-03年,受邀請在英國皇家移民委員會上作證,並由此熟悉了英國政府的一些官員,特別是當時任殖民地事務大臣的-Joseph Chamberlain-。通過後者,他要求同埃及政府談判把猶太人移居西奈半島的憲章。此事未成,但在開羅的時候,於1903年8月接到英國政府的請求∶要他協助在英屬東非建立一個大型猶太人定居點,並成立自治但附屬於英國的政府。由於錫安主義在俄國受到政府威脅,他又連忙前往聖彼得堡面見俄國政府,同時請求改善俄國猶太人的境遇。
1903年8月,他把英國方面定居東非的計畫(又稱烏干達計畫)呈報給巴塞爾的第六屆錫安主義者大會。大會投票295:178(98票棄權)贊成他對這個計畫進一步研究的主張。
1904年病逝在奧地利。以色列建國後,於1949年移葬到耶路撒冷最高的山頂上,即今天的赫茨爾山。山上有埋葬國家領導人和烈士的國家公墓。

著作

《猶太國》
《舊新國家》-Altneuland,The Old New Land-
《新猶太區》
《致羅施柴爾德家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