襫

襫,拼音sh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襫
  • 五筆:86&98:PUDJ
  • 倉頡:LKMA 
  • 筆順編號:45234113251113251134
  • 部首:衤部
  • 結構:左右結構
  • 鄭碼:WTAN
  • 拼音:shì
  • 五筆:PUDJ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漢字】襫
部首】衤部;
【筆畫數】20畫;
【部外筆畫】15畫;
拼音】shì;
注音】ㄕㄧ;
繁體】襫;
【結構】左右結構;
鄭碼】wtan;
四角號碼】34286;
筆順編號】45234113251113251134;
五筆】PUDJ;
倉頡】LKMA;
【字義】無義,只有和“襏”組在一起才有義。
詞義
出處:
《國語·齊語》:"首戴茅蒲,身衣襏襫,沾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于田野。“
韋昭注:"茅蒲,簦笠也。襏襫,蓑襞衣也。”
宋·陸游柴門》詩:“病已廢耕拋襏襫,閒猶持釣愛笭箸。”
清·金農《題郭外人家種莎》詩:“觀君牽犢扶犁去,好織青青襏襫衣。”
【中文名】 襏襫
【外文名】 Straw or palm bark rain cape
【拼音】 bó shì
【注音】 ㄅㄛˊ ㄕㄧˋ
【出處】 《國語·齊語》《柴門》等
【詞義】 古時指農夫穿的蓑衣之類。
【詞性】名詞詞性
【造句】 一位農民身披襏襫在田中耕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施只切,音釋。襏襫,雨衣。詳襏字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