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

蓑衣

蓑衣,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suō yī,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的一種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後來人們發現後也有用棕製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蓑衣
  • 拼音:suō yī
  • 材料:蓑草,棕
  • 類型:雨具
  • 組成:上衣與下裙
  • 本質:像衣服一樣的雨具
簡介,編織方法,蓑衣文化,蓑衣式樣,

簡介

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塊,穿在身上與頭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中國江南、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廣泛使用,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勞動十分方便。蓑衣於1970年代化纖產品的出現而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蓑衣
是用片縫成,棕片不透水也不透風,可當衣穿。它不但可以遮風避雨,也可遮羞掩醜。舊社會裡,極貧人家,十八歲的姑娘沒有褲子穿,也只好用蓑衣來掩醜避體、遮風擋雨了。有衣穿的人就用它做雨具。蓑衣便是舊社會人們普遍用的雨衣,幹活、行路都離不開它。狩獵時它便是最好的“護身服”。名稱來由 起源古老,用一種叫“蓑草”編織的像衣服一樣的雨具。蓑衣的名字由此而來。

編織方法

第一步編織蓑衣是從領口開始的,領口部位要排列15,6張棕葉,用棕鎖縫製領口,然後是領口塑形,領口塑性用一隻圓碗就可以了,領口做好後最後是拍打領口,讓蓑衣領子鬆軟,穿起來更舒服。
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針後引線,蓑面和蓑底要靠細線一針一線縫合連綴而成,這道工序當地人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選棕面較寬長的棕片來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隻大蝴蝶,兩翼略上翹,中間用蓑骨做成圓領口。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會讓人淋濕。蓑衣分上裙和下裙兩部分,上裙寬3尺、長2尺,下裙形狀像“橫軸”,寬3尺多、長1.8尺。“橫軸”兩邊連著兩塊片裙,作為胸襟,從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圍起來。
第三道工序是“縫線”,製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將用棕鎖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來,要縫製蓑衣,一般要縫製80-90,衣有表面和裡面,兩面都要縫線。裡面間距較大,粗疏線間距1寸左右,蓑表面縫線卻是密密麻麻,沒有間距。純手工製作一件蓑衣要2天左右時間。

蓑衣文化

《詩.小雅.無羊》:“爾牧來蓑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帶著。
蘇軾《浣溪沙》蘇軾《浣溪沙》
唐·張志和《漁歌子》詞:“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宋·蘇軾《浣溪沙》詩:“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唐·呂岩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當代·鄭愁予《雨說》:“別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

蓑衣式樣

為穿著蓑衣便於勞動,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個部分。上圖是用“棕”編制的比較簡易的蓑衣,比較薄,遮雨效果差。用蓑草編制的蓑衣一般比較厚,還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還可保暖。由於化纖產品的出現,用化纖產品製成的雨衣代替了蓑衣。蓑衣上世紀七十年代用得越來越少,基本絕跡。
蓑衣
蓑草編成的蓑衣蓑草編成的蓑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