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縣境內,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廟中。寺宇早毀,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鍊。造鑿於魏、北齊、隋、唐四代,有年號者分別為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四年,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隋開皇七年(587年),大業六年(610年),唐顯慶元年(656年),龍朔三年(663年)等。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內容主要是佛、菩薩、弟子、脅侍、天王、供養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襄汾造像碑
  • 地理位置:山西襄汾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像碑
簡介,結構,特點,佛像,歷史,演化,分布,

簡介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縣境內。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廟中。寺宇早毀,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鍊。造鑿於魏、北齊、隋、唐四代。
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內容主要是佛、菩薩、弟子、脅侍、天王、供養人等。唐碑中還雕有屋形龕一間,內置臥一軀。時代不同,工藝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層,高2米,每層雕有塔檐,塔頂設有塔剎,塔身收剎甚急,各層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龕一區,總體輪廊與西安大雁塔近似,鏤刻精湛,是我國唐代石雕藝術中的佳品。今存襄汾縣博物館。
襄汾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東臨浮山、翼城,西傍鄉寧,南毗曲沃、侯馬、新絳,北連臨汾。東有塔兒山(屬太岳山脈),西有姑射山(屬呂梁山脈),汾河縱貫縣境中部,流程52.2千米。東西山麓逐漸向汾河谷地傾斜,形成東西高、中間低的槽狀形態。河谷最低的永固鄉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兒山,海拔1495.4米,高差1104.4米。除山腳、河谷外,一般地面高差不大,平地占全縣總面積70%以上,基本屬於平川地區。

結構

襄汾造像碑中的石刻龍
碑為螭首,高255厘米,下寬74厘米,上寬50厘米,厚24厘米。因其高大,埋入地內較深,故名"無根碑"。 碑火焰頂,正面上、中鑿二龕,腰部雕行雲紋,下部線刻六幅朝佛造像,底部刻發願文和紀年款。
上龕尖形,造一佛二菩薩。佛高髻大耳,外著雙領下垂式袈裟。盤右腿半坐,大覆蓋整個佛座,下部襞褶為N形。右手心朝前,左手仰心四指垂於所盤之右足,施無畏與願印。後為火焰背光。二菩薩頭戴花冠。面相向佛,著項圈,披帛交叉,站於蓮台。
中龕平頂帷縵,一佛二僧,佛大耳頤面袒胸,衣裙覆座,裙紋呈N形,火焰背光,施說法印,二僧面佛而立。龕右側陰刻:恭稷寺道人智藏寺佛。

特點

從所有造像碑上看,刻石書體奇譎變化,多數由方筆結體,以楷書為主,間有隸意,行筆多重頓輕提,大字結體寬博端正,能於穩健中見到行飛逸的神態,行筆輕重和諧,既不顯得板滯,也不失飄浮,小字則圓潤端秀,楷行兼作。從北魏正光二年開明主梁道造像碑中的發願文看,許多北魏前、中期碑一樣,用筆以方筆為主畫起止頓挫有力,捺腳出鋒,盡勢而去,偶見隸味,大小字形錯落自然,另外還有一些異體字,組合字,增筆字,減筆字等,以前均不多見。
在造像題記中,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藝術非常明顯,北魏正光年間,佛教傳布極盛,造像者虔誠慷慨,刻制者精心細雕,使得這一時期的石刻圖文俱佳,刻制細膩,神情逼真,文字書寫剛勁有力,展現出了漢隸向楷書過渡的風貌。

佛像

佛像
佛像肅穆端莊,菩薩秀麗嫻靜,弟子恭順,供養人虔誠。唐碑中還雕有屋形龕一間,內置臥一軀。時代不同,工藝均佳。另有唐代石一座,方形,三層,高2米,每層雕有塔檐,塔頂設有塔剎,塔身收剎甚急,各層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龕一區,總體輪廊與西安大雁塔近似,鏤刻精湛,是中國唐代石雕藝術中的佳品。今存襄汾縣博物館。 在舊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用鋒利的工具在硬度較高的石塊上雕刻。鴛鴦池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浮雕人頭石像,其眼、鼻、口等部位還鑲嵌白色骨珠。在河南安陽商代遺址中出土了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人物和動物,高約30cm,其中有的在背後雕鑿有方形的長槽,作為建築裝飾的構件;此外,還出土了牛、熊、虎、鳥、蟬、龜等形象的小型石雕,其造型渾樸厚重,並飾以陰線淺刻的雲雷紋等圖案。南北朝以後,由於尊崇佛教,出現了山西大同雲崗、河南洛陽龍門、天水麥積山等石窟的大型石雕佛像,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這一時期小型石雕工藝品也有了發展。唐代福州寺院僧侶用當地的壽山石雕刻成佛像、香爐、念珠等饋贈香客。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用於寺院的建築裝飾,如龍柱、石獅等。河北曲陽漢白玉雕刻佛像在唐代也已聞名。宋代,石雕品種由石俑、佛像等逐漸演變為小型的工藝品和印章、文具等實用品。明代,滑石雕刻等已在民間普及。清代,民間石雕有了很大發展,技藝愈益精湛。
佛像佛像

歷史

北魏梁道造像碑原藏北膏腴村善惠寺,查《太平縣誌》善惠寺於北齊天統二年重修,何時建造不詳,造像碑鑿於北魏正光二年,寺院在開鑿此碑後45年重修,就一般規律,始建時間至少應早於造碑若干年。同時可以明顯的看出造像面形豐圓,頭部前傾,頸細長,神態慈祥,均施無畏與願印,衣褶厚重,佛衣下擺呈重疊弧形,披覆整個佛座,菩薩像裙底作羊腸式回曲紋,造型都在追求勻稱的形式美,反映了北魏佛教的興盛。佛、道為北朝宗教之大流,雖其鬥爭始未間斷,然恭稷寺道人智藏寺佛,足以說明民間並崇佛亦是由衷的。正如碑中發願文所說:善建福者乃知重幽地獄之苦,真超悟者則知天堂之明樂。

演化

襄汾造像碑 漢族向來有以潛移默化消化改造外來事物並使之歸化的技能,在繼承裝飾特點發展傳統技巧的基礎上使外來事物紮根分櫱,適應當地氣候,煥發了新的生命,逐步"脫穎而出"了。 南北朝是佛教在自己國得到空前發展的時代,鑄造佛像隨之興盛。同時由於佛教的傳來,西方藝術的因素和中國傳統藝術相結合,出現了嶄新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在佛、菩薩、金剛、力士、供養人等形象的表現上,對體型比例、面部表情以及衣冠服飾的處理,都能給予較正確的刻畫,成為具有東方特色的佛教藝術。
襄汾造像碑中的石雕襄汾造像碑中的石雕
襄汾地處河東,北朝時期在地理上,經濟上,軍事和文化上都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魏齊及隋唐統治者,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利用佛教來緩和人民的反抗情緒,不惜以大量銀錢營造寺院,鑄造佛像,在這裡給現代人們留下了諸多輝煌的石雕藝術。如北柴的涼馬寺,北膏腴村的善惠寺,連村的雲壽寺、連果寺及車口村的摩崖造像等。北朝石雕佛像,普遍帶有濃厚的外來色彩,其特點如:高鼻樑,深眼窩,體形高大,服飾奇特,碑中的大耳頤面披通襟衣,袒右肩等,是明顯的兩域式樣,到了晚期才逐向漢族形式轉變。都已基本上漢化了。魏唐石雕是我國石雕藝術達到成熟的時期,其形式風格,已完全漢族化,對於人體的表現身形比例,更接近適度,而且進一步能把肌肉、骨骼以及情感表現出來。面相豐潤,怡然自在,具有活生生的氣息。

分布

舊石器時代的丁村文化遺址和陶寺的龍山文化遺址均在襄汾境內,春秋兩漢隋唐五代都在這裡留下了許多
珍貴文物。為雲岡、龍門兩石窟的中間地帶,從北朝開始對佛教的信仰崇拜在這裡已很盛行,直到隋唐五代不衰,從侍主身份看,有將軍、太守之屬、邑子平民之眾,這表明了在建都洛陽前後,北魏佛教的泛濫從平城(大同)及平水(臨汾)中下層民眾中的蔓延情況。單就"無根碑"所在地的北膏腴而講,西倚姑射山,北控三官峪,以水土豐腴而得名,然區區一莊,北魏時期竟建寺數座,可見人們的精神寄託。這些造像碑的發現為研究這一時期北方佛造像的分期類型、地區特點等問題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襄汾造像碑襄汾造像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