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屍還

裹屍還

裹屍還也指“馬革裹屍”,是指犧牲在戰場上,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裹屍還
  • 解釋:犧牲在戰場上,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
  •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
  • 拼音:guǒ shī hái 
簡介,相關作品,

簡介

裹屍還也指“馬革裹屍”,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相關作品

【裹屍還】《後漢書·馬援傳》:“(馬)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日:‘諒為烈士,當如此矣。”’O指將士為國捐軀,戰死沙場。唐李益塞下曲》:“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鬚生入關。”另參見動物部·走獸“馬革”、武備部·軍旅“馬革裹屍”、人事部·病死“裹屍”。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全句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出自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己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名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