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

補氣

補氣是中醫治療氣虛證的方法。又稱益氣。屬補法。氣虛證常因飲食失調,年老體弱,久病所致,臨床表現出臟腑功能衰退的證候。

根據不同臟腑的氣虛證臨床表現的特點,可採用不同的補氣法,如補肺氣、補脾氣、補心氣、補腎氣等。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氣
  • 範圍:中醫
  • 其他名稱益氣
  • 適用:年老體弱
內容,相關藥品,人參,黃芪,西洋參,黨參,太子參,白朮,甘草,椰子肉,不同體質食物,陰虛之體質者,氣虛之體質者,血虛之體質者,陽虛之體質者,陽盛之體質者,血瘀之體質者,氣鬱之體質者,痰濕之體質者,飲食方案,中醫補氣食療,補氣老鴨湯,補氣鵝胸肉粥,

內容

臨床上具體使用補氣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①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飲食積滯或濕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②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
治療學術語。系補法之一。又稱益氣。指有補氣藥物治療氣虛證的方法。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肺氣虛以少氣懶言,動輒喘促,怕風自汗為主症;脾氣虛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為主症。可用玉屏風散衛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助健運。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黨參、白朮、山藥、甘草等。

相關藥品

常用的有補氣作用的中藥很多,這裡只介紹以下幾種。

人參

這是最重要,最名貴的補氣中藥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益智安神,為補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證實,人參有促進人體細胞發育,增加細胞分裂次數的作用,而美國學者誨弗利克認為,人體細胞大約分裂50次就停止了,細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達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歲,由於人參大補元氣,可常用於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休克等症.此外,由於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
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含有多種皂甙和揮髮油,多糖類,維生素BI、B2、C等成分;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有促性激素樣作用,還有強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強造血機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參還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抑制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對慢性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若燉服,用量一般3--9克;燉時要用慢火煮沸1小時以上,以便把人參有效成分煎出,保證療效。若吞服,將人參乾燥後,研為細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將人參切碎,放入好米酒內浸泡,—般1個月後便可飲服,每次兩2湯匙,1日2次。

黃芪

黃芪為豆科植物黃芪的乾燥根,以肉黃白,質堅而為易折斷,粉多,味甜,無黑心及空心者為佳。
黃芪性微溫,味甘,功能補氣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痛疽不潰,內傷勞倦,脾虛瀉泄,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黃芪含有糖類、葉酸和多種胺基酸等成分,它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勞,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對防止氣虛,感冒和感染頗為有效,還有強心利尿作和降壓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敵,所以黃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症者忌用。

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於美國和加拿大,移種於我國的叫種參,藥用其根,為貴重藥材,是清補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
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於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證;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飲,有潤喉美聲之效,戲曲、歌唱演員常飲,有益於嗓音保健;西洋參亦是體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口於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時,可研為細末,每次服1—1.5克,溫開水送下;亦可單獨水煎,每劑1.5--3克;存放時要防腐,防蟲蛀,可:乾燥後密封保存,或放於陰涼乾燥處保存。
本品忌用藜蘆同用,虛寒者忌用。

黨參

黨參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根,以山西的潞參參為優;含有菊糖,生物鹼,皂甙,維生素B1、B2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勞,亦可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並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對化學療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細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於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頭暈等症,以及病後體弱,營養不良。
若酒浸,將黨參切碎,浸於1斤米酒或白酒中,1個月後服用,每次2--3湯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內服。
本品反藜蘆,不宜同用。

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內含果糖,澱粉,皂甙,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等,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後氣陰兩虧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乾燥通風處或乾燥後密封存放。

白朮

白朮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根莖,以浙江出產的白朮為最好,為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內含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朮醇和蒼朮酮,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有保護肝臟,降低血糖,增強體力等作用;能促進胃腸液分泌,有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細胞效應。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於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症。
用量:5—15克,凡陰虛內熱,津液虧耗,舌苔光剝,唇燥口乾者不宜使用。

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以質堅實而重,皮細而緊有柚溝,斷面黃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尚具有鎮咳,鎮痛,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於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補氣方一椰子1個。將椰子剝去外皮,去殼,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塊食之,每次數塊。

椰子肉

異名椰子瓤,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質。味甘性平, “益氣,去風,食之不飢,令人面澤”(《本草綱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為60%一65%,油內大部分脂肪酸為飽和脂肪酸,僅有很少的油酸與亞油酸。這與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飽和脂肪酸儘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水平,營養學家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較為適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質、蔗糖、葡萄糖,對皮膚的健美也有益處。
老年人、高血脂症、肥胖者慎用。
補氣方二豆漿200克,粳米59克;白糖適量。豆漿加水與米同煮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臨熟時加入豆漿,繼續煮至粥成,以白糖調味,每日2次。
本方補虛羸,肥健人,適合於體弱多病,形體消瘦者食用。
補氣方三鮮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鮮桑椹洗淨搗汁(或以乾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日隨量佐餐食用。
補氣方四豬裡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鹽、茴香、香油皆適量。將裡脊肉洗淨,剁成肉末,入食鹽、花椒、茴香、香油調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爛;每日2次。

不同體質食物

中醫認為,氣是人體一切生理功能的動力,是由水谷的精氣與吸入的自然界大氣合併而成的。《黃帝內經》認為人體正氣充盛,邪氣就不會侵襲使人致病。怎樣才能補氣呢?食補是一種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然而,補氣時,應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應吃不同的補氣食物。

陰虛之體質者

應多吃些補陰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而蔥、姜、蒜、椒等辛味則應少吃。

氣虛之體質者

在飲食上要注意補氣,藥膳“人參蓮肉湯”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大棗,這些都有補氣的作用,應該多食。

血虛之體質者

應多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甲魚、羊肝、海參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補血養血的功效。

陽虛之體質者

應多食用溫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等。溫陽的食物有助於補陽。

陽盛之體質者

平素應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蔥、蒜等,對於牛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 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熱上行的,故應戒酒。

血瘀之體質者

要多吃些具有恬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酒需長飲,醋可多食,二者均有活血作用。

氣鬱之體質者

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平素應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香櫞、火腿等。

痰濕之體質者

應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紫菜、海蜇、洋蔥、扁豆、白果、赤小豆等,對於肥甘厚昧之品,則不應多食。
每種體質應吃不同的補氣食物,然而這只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一味吃某種食物,可能會因過量攝人,過猶不及了。飲食要講究度,適可而止。

飲食方案

廣府湯玉竹百合鵪鶉湯
(潤肺、止咳、補中、益氣
鵪鶉:《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補五臟,益中氣,壯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李時珍說:鵪鶉能諸瘡陰腫,煮食可清熱。鵪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療效。
玉竹:《中華本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治燥咳老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乾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目眩,靜脈攣痛。”《本草綱目》:“玉竹長時間服用,可去面部雀卵斑,使面色紅潤。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止渴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小便頻數等。”
百合:《中華本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本草綱目》記載,治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治產後血暈。
《陰陽平衡養生祛病》:“肺主氣,為藏魄之處。”人們誇讚一個人時,常說很有氣魄,那么必然是陽氣充足、神情自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而陽氣不足者,精神萎靡、畏畏縮縮,或窮困潦倒者,則稱為落魄。
廣府湯 黃精枸杞牛尾湯
牛尾:既有牛肉補中益氣之功,又有牛髓填精補髓之效。《本草綱目》:“牛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作用。牛肉可以補氣,功效同黃芪。牛髓具有補中,填精補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李時珍說:牛髓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治理骨折,擦損傷痛,有很奇妙的效果。”
黃精:《中華本草》:“歸脾、肺、腎經。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羸瘦。”《本草綱目》:能補中氣,除風濕,安五臟,黃精補五勞七傷,強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品蒸後曬乾服食能潤肌膚,耐飢餓。李時珍說:黃精接受戊己淳氣,故為補黃宮佳品,補各種虛損,填精髓,除熱寒,殺蟲。《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能寬中益氣,調養五臟,使肌肉充健、骨骼堅硬、氣力倍增、面色紅潤、白髮轉黑、牙齒復生。
枸杞:《中華本草》:“養肝,滋腎,補肺。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早泄,虛勞咳嗽,消渴引飲。長於滋陰、益精、養血,為肝腎虧虛者之要藥。”《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貧血食療方法
我國是世界上缺鐵性貧血發生率較高的國家之一,發生率達到15%~20%,其中婦女兒童貧血率高達20%以上,貧血嚴重威脅婦女健康。貧血在祖國醫學屬“虛證”範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治:
1.龍眼肉15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熱溫服。
功效:養心補脾,滋補強壯。
2.新鮮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淨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後,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功效:補腎壯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
功效:滋陰補血。
4.制首烏60克,紅棗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成,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理虛。
5.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當減肥瘦身成為都市生活的主題時,另一種營養缺乏性疾病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攻占了現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員,這就是缺鐵性貧血。
6.豬肝150克,菠菜適量。豬肝洗淨切片與澱粉、鹽、醬油、味素適量調勻,放入油鍋內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克洗淨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米,吃肝吃菜喝湯。
功效:補鐵,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給孩子吃一款“補血菜”。

中醫補氣食療

1、補氣健脾活血補血-糖棗荔圓:大棗、桂圓、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過量。將大棗放砂鍋中加水過量燒開後小火煨5分鐘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鐘加食糖調勻即可。每日1次溫熱過量食之。
2、補氣健脾益胃-參棗米飯:黨參10克大棗20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將黨參、大棗泡發煮半小時撈出湯備用糯米蒸熟把棗擺在上面再把湯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澆在棗飯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3、補氣潤腸通便-麻仁栗子糕: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將火麻仁、芝麻打碎與栗子粉、玉米面、過量紅糖拌勻以水合面蒸成糕。作點心服食。
4、補氣行氣潤腸通便-芪香蜜營膏:黃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過量。將黃芪、木香加水過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併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黏時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沸水沖化。
5、補氣養血-黃芪阿膠粥黃芪15克阿膠10克粳米30克。黃芪水煎取汁用藥汁煮粳米為粥烊化阿膠兌入粥中。補氣養血。每日1次溫服。
6、補氣養血通乳-歸芪鯉魚湯:鯉魚1條(約500克)當歸15克黃芪50克。將當歸、黃芪用紗布包後與洗淨的魚同煮。補氣養血通乳。飲湯吃肉。
7、補氣益胃-黃芪補胃棗:蜜炙黃芪60克橘皮10克黑棗1000克豬油、白糖、黃酒過量。將黑棗、黃芪、橘皮放入大瓷盆中加白糖3匙熟豬油1匙黃酒2匙拌勻。瓷盆不加蓋旺火蒸3小時離火。以後每天可在飯鍋上蒸一次直至吃完為止。每日午飯和晚飯後吃黑棗5個喝芪棗汁水半匙。3個月為1個療程。
8、補氣化濕散瘀解毒-糖醋清蒸魚:青魚1段(約500克)米醋50克。將魚去鱗及內臟花切其肉肉上覆蓋薑絲置於魚盤中上籠屜蒸10~15分鐘取出用油加佐料熗鍋兌入糖醋用稀澱粉勾芡澆於魚體上即成。佐餐食用。
9、補氣活血通絡-黃芪川芎兔肉湯:兔肉250克黃芪60克川芎10克生薑4片。兔肉切塊去油脂用開水氽去血水然後與黃芪、川芎、生薑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過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成。每日或2日1劑隨量飲湯食肉。
10、補氣健脾利水消腫-加味黃芪粥:生黃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末9克金橘餅2個糯米30克。黃芪加水過量煮20分鐘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鐘最後加入雞內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劑分2次服食每次服後食金橘餅1個。連服2-3個月。

補氣老鴨湯

材料:白條母鴨1隻,水發香菇350克,紅棗、黑棗各50克,枸杞子、黨參各25克,當歸10克。
補氣老鴨湯補氣老鴨湯
調料:植物油、香油、蔥段、姜塊、料酒、味素、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
1)鴨洗淨,切成5厘米見方的志,略焯,洗淨;香菇、枸杞子分別洗淨;紅棗,黑棗分別洗淨,去核;黨參、當歸分別洗淨,切段。
2)炒鍋放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蔥段爆香後撈出,放入鴨塊略炒。
3)放入料酒、水、黨參段、當歸段、紅棗、黑棗、姜塊,大火燜燒1小時,倒入沙鍋中。
4)沙鍋中放入香菇、高湯、枸杞子,小火煲30分鐘左右,加入味素、鹽略煲,淋上香油即可。
姜以老薑為佳,老薑辛辣味重,驅寒補氣的效果更好。

補氣鵝胸肉粥

材料
白粥雙人份,鵝胸肉300g,乾百合20g
做法
1、鵝胸肉切絲,用少量的料酒、白鬍椒粉、糖、鹽拌勻入味;
2、把泡好的百合和煮好的白粥(就是俗稱的粥底)一起放入沙鍋中,煮到滾,轉文火再煮40分鐘;下入鵝肉,煮沸後,轉文火10分鐘就可以了;
3、加入細細的嫩薑絲跟蔥碎、白鬍椒調味就可以吃咯,非常之好吃的一道養生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