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

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

《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選擇多個對晚清社會走向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通過發掘更多更一手的史料,對其細緻再現與分析,從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前夕晚清社會轉型的真實形態。整部書凝結為兩個催人深思的問題:晚清社會轉型已經走到了哪一步?這種轉型又為什麼會被打斷? 《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偏向於社會史的視角,同時也努力避開當代讀者所熟悉的宏大事件,即使寫,也從大事件中的少為人關注處落筆。書中多篇文章在《隨筆》《書屋》《南風窗》《時代周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發表後引起了較大反響。

基本介紹

  • 書名: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32
  • 定價:25.00
  • 作者:黃波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45972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被打斷的轉型:晚清真相》:過渡時代,尷尬人物。
檢視歷史深處的真實細節,重現變革背後的眾生群像。
歷時三年蒐集大量一手史料,挖掘人性幽微與世事弔詭。不談宮廷密聞,不述政治鬥爭,尋找歷史的走向究竟在何處被改變。
天有荒年:山西大災考驗下的晚清帝國
清政府的動員能力經受著考驗;用人頭掛出來的秩序;大災中的官員群像;……
“圊運盡矣”:“純臣”張之洞的哀嘆
“八表經營”的笑話;廉潔與奢侈的奇特統一;玩弄袁世凱,卻讓袁摸到了底牌;……
1900年,慈禧太后在難中
一個七品縣令的風險與機遇;“我已完全成一鄉姥姥”;都說“多難興邦”,誰問“難從何來”;……
“跪著暴動”失敗了:“立憲派”的悲情與絕望
立憲派走上前台;憲政之起步:議員叫板軍機大臣;“請開國會,斷指送行”;……
大清崩潰前,紫禁城裡的哭聲
“舉鼎絕臏”的攝政王;請人救命,來的是“催命郎中”;袁世凱嚇唬隆裕:怕不怕法國大革命;罪己、解除黨罪,最後的救亡策失靈了;……

作者簡介

黃波,1973年生,湖北宜都人,家居湖北宜昌,現供職於湖南《湘聲報》。好讀書,不求甚解,偶作文,但慕適意。關註明初至近代社會文化之變遷,主要有《說破英雄驚殺人》、《真實與幻影:近世文人縱橫談》、《寧為憤青,不做犬儒》(即出)等著作。
黃渡作品
真實與幻影:近世文人之心靈畫像近世文人之命運折射出中國百年風雨歷程,作者通過披閱大量第一手資料,對胡適、何廉、蔣廷黻、翁文灝、張東蓀、張君勱、梁漱溟等人的遭際和心態作了深層次解讀,堅持論從史出和“同情之理解”,文本內蘊悲憫之色彩,極富個人化,堪稱近世文人群體的一幅心靈畫像。

媒體推薦

“真實的歷史本身就有趣味,不需要任何塗脂抹粉。”
——黃波

圖書目錄

序:被打斷的轉型
海齡:鴉片戰爭中一個尷尬的“殉國者”
漢奸搗鬼:清廷對鴉片戰爭的一種想像;
鎮江抗英:最具血性的一戰;
真相迷離:殉國者的尷尬
天有荒年:山西大旱考驗下的晚清帝國
清政府的動員能力經受著考驗;
李提摩太:被疑忌的外來慈善家;
用人頭掛出來的秩序;
大災中的官員群像
天津教案:謠言揭開文明衝突的序幕
當謠言成為相互認知的媒介;
“八國聯軍”險些提前入京;
真相併不撲朔迷離;
巨案了結惹非議
嶄新的角色:楊乃武案中的《申報》
楊案真相;
冤案昭雪的幾個因素;
《申報》的“攪局”
斯義將喪乎:口水中的同文館
“蟹行文”關乎軍國大事;
“世界上的學校,沒有同文館待學生再優的了”;
佳子弟豈可拜異類為師?
“闊綽是闊綽極了,腐敗也是腐敗極了”;
功在轉移風氣
中斷的幼童留美,壓抑的少年青春
幼童與美國的相遇;
三個關鍵人物:容閎,曾國藩,李鴻章;
哪怕政府出錢,也沒人願去美國;
“他生來只習慣於看到壓抑的青春”;
幼童歸國後的命運
在馬關的李鴻章
李鴻章與日本;
暴徒代表了日本民間的情緒;
辭銳氣竭的窘境;
馬關歸來後的李鴻章
從名伶婚姻風波看清末社會變遷
“只為貪看楊月樓”;
官府棒打鴛鴦,輿論大為不平;
楊月樓、阿寶之歸宿;
社會變遷衝出了權力的禁錮
1900年,慈禧太后在難中
一個七品縣令的風險與機遇;
“我已完全成一鄉姥姥”;
都說“多難興邦”,誰問“難從何來”;
接受四方貢獻的太后還是中心;
光緒最後的抗爭;
苦難的刺激只有一時之效;
離京是逃難,回宮如巡遊
誰最害怕憲政?——吳樾行刺出洋五大臣事件再探
炸彈預示憲政之難,慈禧“悽然淚下”;
從《暗殺時代》看吳樾們的心路;
在異國真切感受憲政;
該不該褒美暗殺?
“楊翠喜案”既是權色交易,也足政治鬥爭
東北危機催生出的腐敗機遇;
言官一折驚天下;
首席軍機和他的“慶記公司”;
巧妙的“彌縫”,含糊的“查辦”;
言官制度及其影響
放下你任意揮舞的屠刀——從就地正法說到清末司法改革
門丁敲詐引發的血案;
刑部的疑問:就地處斬,除弊還是立威?
清王朝“就地正法”之由來及積弊;
法律專家輸給了太后紅人;
內憂外患中逼著上路的司法改革
只愛娥眉不愛官——艷事背後的政治陰霾
納妓自劾,轟傳海內;
船娘妖嬈;
“清流”的漩渦;
“清流”是非辨
“國運盡矣”:“純臣”張之洞的哀嘆
“八表經營”的笑話;
廉潔與奢侈的奇特統一;
玩弄袁世凱,卻讓袁摸到了底牌;
“年少探花已白頭”;
不能讓君主殺人殺得手滑;
“君民末世自乖離”
重審“蘇報案”
“蘇報案”發生的背景;
“蘇報案”中的章、鄒應予重新評價;
清政府的行動;
《蘇報》與《申報》:中國報業的兩條道路
長沙搶米:一百年前的群體性事件
小人物悲劇激出的火星;
仿佛誰都對現狀不滿;
事後檢討中的官民歧異;
“劣紳”之再認識
一顆頭顱與一場革命——清末亂局的端方之死
從王國維的一首悼詩說起;
才子、開明派、漸進改革者端方;
要命的鐵路;
裹上華麗外衣的暴力
“跪著暴動”失敗了——立憲派的悲情與絕望
立憲派走上前台;
憲政之起步:議員叫板軍機大臣;
“請開國會,斷指送行”;
“政府已彰明較著不要人民了”;
互不妥協葬送了憲政
大清崩潰前,紫禁城裡的哭聲
“舉鼎絕臏”的攝政王;
請人救命,來的是“催命郎中”;
袁世凱嚇唬隆裕:怕不怕法國大革命?
罪己、解除黨禁,最後的救亡策失靈了;
隆裕掩面而泣:務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性命
遺民梁鼎芬的辮
“言盡有淚,淚盡有血”;
“草木有榮枯,臣心終不死”;
“好名”乎?“作偽”乎?
“愚忠”這頂帽子
附:參考和引用書目

文摘

著作權頁:



漢奸搗鬼:清廷對鴉片戰爭的一種想像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中西兩種文明碰撞中,給中國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傷疤。
我們失敗的緣由,現在當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塗的,何況,天朝上國的觀念那時還根深蒂固。天朝上國居然慘敗於“外夷”之手,這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很不容易讓人想明白的問題。想來思去,清廷上下開始流傳一種說法:咱們為什麼失敗,原來是漢奸搗鬼。
費正清等人主編的《劍橋晚清史》在鴉片戰爭一章中這樣寫道:
“由於很多官員已上奏清帝,把許多失敗(像寧波的失陷)完全歸咎於'奸細',因此滿洲的將軍們就傾向於相信英軍主要依靠的是第五縱隊。這種把外國人與漢奸聯繫起來的做法可以追溯到中西貿易的最初日子裡,而流傳下來的軍事傳說只是加強了這種信念:歐洲人有籠絡中國同夥的特殊有效辦法,其中包括使人吸食鴉片上癮。……這類訊息被誇張成為不脛而走的謠言,在整個長江流域,各方面都有奸細,如船夫、私鹽販子、土匪、市場惡棍等三教九流中的人物。由於官兵們開始分了一半力量來清查潛在的背叛者,這就對清朝的防務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這是不是西方史學家的偏見呢?
湖南湘潭有一個黎姓大族,語言學家黎錦熙、音樂家黎錦暉就是從這個家族中走出的著名人物。二人的伯祖黎吉雲,是道光鹹豐年間的名御史,留下了手抄日記。道光二十三年,鴉片戰爭已經結束,按說真相隨著硝煙的散去將逐漸清晰,黎吉雲又是在京城做官、見過世面的讀書人,更容易改變觀念。但這一年正月二十九日,黎吉雲根據一個從鴉片戰爭前線的“浙江軍營回來者”的講述,在日記中飽含感喟地寫道:“收復寧波、鎮海,奈漢奸走漏訊息,夷得準備,不能克。……英夷既往鎮江,前寧波省城所招集漢奸,未嘗帶之往,口糧亦自是不給,漢奸遂叛英夷。……漢奸中有素與之往來者,因往與勾結,許以官職重賞。……”日記的主人仿佛在向世人透露一個驚天的秘密:鴉片戰爭外夷的勝利,成也漢奸;中國的失敗,敗也漢奸。
回頭看清廷官員在鴉片戰爭中的措置,就會發現,在抗夷的同時,又嚴防漢奸,始終是他們的“兩手抓”。因為,“漢奸搗鬼”正是當日清廷上下一種仿佛合情又合理的想像。下面,我們不妨將鏡頭轉向鎮江,看看“漢奸”如何成為清朝官員揮之不去的魔魘。
鎮江抗英:最具血性的一戰
鎮江之戰,是中英鴉片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役。茅海建先生的大著《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影響深廣,爭議也大,爭議的焦點之一就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在作者的筆下調子過於低沉了。儘管如此,茅海建還是為鎮江之戰賦予了難得的亮麗色彩:
“鎮江是鴉片戰爭中英軍攻擊諸要點設防最為薄弱的,而鎮江之戰卻是鴉片戰爭諸戰鬥中抵抗最為激烈的。英軍投入的兵力最多,但沒想到,遭到的損失也最大,共有39人斃命,130人受傷,還有3人失蹤。這一數字以今天的標準來看並不嚇人,但相當於清軍設防最堅強的虎門、廈門、定海、鎮海、吳淞諸戰役英軍傷亡的總和!英軍在鎮江遭到重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在於輕敵。……英軍在鎮江遭到重大損失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八旗兵的堅強抗擊。除青州兵400名外,1185名京口駐防八旗,已於此駐紮了近200年,家產在此,眷屬在此,祖墳在此,他們保衛的已不是抽象意義上的國,而是實實在在的家。……”
在中國一方,指揮這最具血性一戰的人是誰呢?是於1841年初剛剛上任的京口副都統海齡。海齡,《清史稿》中有其小傳。他是滿洲鑲白旗人,歷任西安、江寧、京口(鎮江別稱)副都統。這個副都統是個什麼官職呢?大清入關建立政權後,將八旗官兵分派到各省要害地區駐紮。各地八旗駐防部隊以級別的不同,其長官分別由將軍、都統、副都統擔任。鎮江這個地方,八旗軍的首領,即當地最高軍事官就是作為副都統的海齡。
《清史稿》敘鎮江之戰云:“英兵既陷吳淞,由海人江,六月,犯鎮江,提督齊慎、劉承孝敗退,遂攻城,海齡率駐防兵死守二日,敵以雲梯人城屠旗民,海齡與全家殉焉。”參加了侵略戰爭的英國軍官利洛在其《英軍在華作戰末期記事》一文中對鎮江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不論是漢兵或滿兵都表現得非常勇敢,很令我們欽佩……從他們的行動可以看出,雖然打到最後一個人,也還是不肯屈服。”
專門研究鴉片戰爭的茅海建綜合中西各種檔案、史料,其敘述翔實生動得多:
“京口副都統海齡對該處防禦頗為上心。他嚴格訓練部眾,並率領軍民修復了已顯傾圯的城牆。但他無權調兵無錢鑄炮,能辦的不過如此而已。他曾要求招募水勇巡查江面,為牛鑒(兩江總督)所拒。他又想給手下兵弁弄點錢改善生活,以激勵士氣,反遭牛鑒的彈劾,結果受到降兩級留任的處分。……1842年7月12日,英軍艦隊駛至江陰鵝鼻嘴。15日,英艦兩艘率先到達鎮江江面。至20日,英全軍抵達。……海齡率鎮江旗兵、青州旗兵約1600名防守城內。齊慎(參贊大臣四川提督)率援軍2700名駐守城外。……21日,英軍攻城。此次行動主要由英陸軍承擔,共4個旅6905人,此外還有數百名海軍人員。就兵力而言,英軍處於絕對優勢。與駐守城外的齊慎的怯懦相反,海齡率領的鎮江城內1600名八旗兵的頑強抵抗,就連敵手也無不稱道。英軍第二旅於城東北登入後,便遭到守軍的炮擊,用雲梯攻城時,清兵與之激戰,直至城北的城牆被轟塌一大段,手持劣勢兵器的清方勇士們仍利用各種有利地形節節抵抗。……儘管英軍最後從城北、城西、城南三個方向突人城內,但守城的八旗兵仍未潰逃,而是堅持巷戰,許多人流至最後一滴血。入夜了,而鎮江城內仍火光不息,槍聲不斷。……”
中國人對鎮江和鎮江之戰的特殊感情,還緣於恩格斯的一篇文章。1857年,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高度讚揚了鎮江守軍,他說:“如果英軍在各地都遭到(鎮江)同樣的抵抗,他們就絕對到不了南京。”在近代史上,海齡和鎮江之戰從此成為中國人抗擊侵略中表現英勇氣概的一個符號。

序言

被打晰的轉型
“相對地說,我們對帝國上層的制度有較多的了解,而對人民大眾的生活則知之甚少。”好多年前,讀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晚清史》時,這句話曾給我很大的震動。因為儘管國人對大清王朝的興趣始終濃厚,但不知何故,人們所熟悉的多為官場爭鬥和所謂宮闈秘聞,哪怕這些官場故事和宮闈秘聞沒有可靠的史料依據,本緣於道聽途說和以訛傳訛。而另外一些眾所周知的大事件,又往往由於歷史以外的因素,有意無意地流失了太多的細節,使真相也漸趨迷離。
從那時起,我就想寫一本關於晚清的書。按照我的預想,這本書必須一反以往晚清圖書多專注宮廷秘聞和政治鬥爭的趣向,而應通過發掘比以往更多、更一手的史料,對那些對晚清社會走向具有深遠影響的事件進行細緻再現與分析,從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前夕晚清社會的客觀形態。所選擇的這些事件,也許在以往偏政治史的視角中,都不夠格被歷史教科書稱為“重大歷史事件”,但其背後,卻是晚清民眾真實的生活。比如《申報》在“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扮演的角色,可能遠不如附加了香艷色彩的案件本身富有獵奇性,但獨立於官和民這兩極之外的公共媒體的出現,又怎能說不是深刻影響晚清民眾生活和觀念的大事?又比如長沙搶米風潮,看似只是一起普通的“群體性事件”,可從其醞釀到發生到善後,從中難道不能窺出大清王朝即將崩潰的跡象?
至於那些被約定俗成的“重大事件”,本書也並未全然避開,只是力圖從大事件的幽微和少為人關注處落筆。因此,我不寫鴉片戰爭,而寫一個“殉國者”的尷尬,這種尷尬正好透露了那場戰爭的弔詭之處;我不正面寫中日甲午戰爭,而是聚焦於“在馬關的李鴻章”上,歷史人物的是是非非已在其中;我不寫庚子事變和八國聯軍,而寫慈禧的逃難,事實上,在有了這番遭遇之後,也才會有後來的“慈禧新政”;我不寫保路運動,而是通過對端方之死的分析,來揭示這場運動乃至辛亥革命的實質……
晚清這個時段已經被貼上了眾多負面的標籤。這是有道理的,在很多方面,這個時段都不能讓人滿意,但它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處於深刻的轉型之中,而且這個過程原本能以和平漸進的改革方式通向它要到達的終點。我相信,讀完此書的人們自然能夠同意這個判斷。在這樣一個判斷的基礎之上,全書便凝結成了兩個催人深思的問題:晚清社會轉型已經走到了哪一步?這種轉型又為什麼會被打斷?至於答案是什麼,讀者自有結論,就不宜由作者來包辦了。
揭示晚清真相,判斷史料價值並做出取捨是一大困難,因為相關的資料太多,簡直到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地步。然而說句也許會被譏為輕率的話,儘管我瀏覽了關於晚清的書目近百種,但我認為其中確實可靠、真有史料價值的並不算多。有的純屬造假,如系革命黨人偽造卻被收入史料匯集《抗俄運動》的“清廷密諭”;有的是向壁虛構,如所謂德齡公主的回憶錄;有的是輾轉稗販,如民國時人寫的大量關於晚清的筆記,多為謀利之具,可信者甚少。那么如何判斷晚清史料的價值?首在知人論世,先要弄清史料提供者有無提供可靠史料的條件,其次還得大量閱讀,相關的閱讀量越大,對林林總總的史料進行比勘、鑑別的能力就會越高。而本書所運用之史料,除了“準正史”的《清史稿》,作為歷史事件參與者的當事人的文集、日記、自述、回憶錄,均為我個人認為可信者,儘管不可能全無諱飾。除此之外,兩本民國筆記的價值也不可忽視,即徐凌宵、徐一士兄弟的《凌宵一士隨筆》和黃秋岳的《花隨人聖庵摭憶》,這兩本筆記之所以在大量民國時人著述中為特出,則與著者身份和學養密不可分。
本書不能算是學術論著,所追求者,只是一個“說清楚”而已,但在某些問題上,間或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讀者識之。既然要“說清楚”,則必然拒絕戲說、瞎說和胡說。如此一來是否會影響趣味性呢?這是我並不擔心的,真實的歷史本身就有趣味,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塗脂抹粉。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兩岸的紀念活動正在進行之中。本書沒有為辛亥革命辟一專章,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水式論爭,但本人對這場革命的看法和態度,已透露於一些篇章的字裡行間。
本書之寫作歷時頗久,書中篇什多已揭載於各報刊,感謝《隨筆》《書屋》《南風窗》《時代周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的朋友慷慨提供版面。發表之日,部分文章曾引起一些爭議和討論,現在隨著文章的結集,希望讀者和師友們有更多更好的意見可以教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