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哺乳綱動物)

袋獾(哺乳綱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袋獾(學名:Sarcophilus harrisii),亦被稱作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大嘴怪”,是一種有袋類食肉動物,現今只分布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

袋獾是袋獾屬中唯一未滅絕的成員,身形與一隻小狗差不多,但肌肉發達,十分壯碩。其特徵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擊時發出的臭味、刺耳的叫聲,以及進食時的神態。除狩獵外,袋獾也進食腐肉。它們通常單獨行動,但有時也與其他袋獾一起進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袋獾
  • 拉丁學名:Sarcophilus harrisii
  • 別稱:塔斯馬尼亞惡魔
  • 二名法:Tasmanian devil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袋鼬目
  • :袋鼬科
  • :袋獾屬
  • :袋獾
  • 分布區域: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州
物種學史,外形特徵,生長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相關研究,

物種學史

博物學家喬治·哈里遜首先在1807年發表對這個物種的描述,並將其命名為Didelphisursina。理查·歐文在1838年將之重新命名為Dasyuruslaniarius。在1841年它被皮埃爾·博爾特(PierreBoitard)重新分類至袋獾屬,並被賦予一個新的學名Sarcophilusharrisii,意思是“夏里斯(Harris)的嗜肉者(meat-lover)”。有科學家在1987年根據一些化石紀錄把Sarcophiluslaniarius的學名冠於袋獾上,但現時的共識是仍以S.harrisii稱呼袋獾,而僅以S.laniarius形容當初發現的化石。基因分析顯示袋獾與袋鼬最為親近,其次是已滅絕的袋狼
兩隻袋獾兩隻袋獾

外形特徵

袋獾體型矮胖及粗壯,頭大尾短。貯存脂肪的尾部是袋獾健康的指標,因為瘦削的尾部代表袋獾健康欠佳。袋獾的毛髮呈黑色,不過胸部和臀部往往帶有小塊白色的毛。身長525-800毫米,尾長230-300毫米,體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塊斑,吻為淺粉色。體形與鼬科動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兒袋
袋獾和其他有袋動物不同之處在於其前足比後足稍長。它們可以最高時速13公里(8.1英里)奔跑。雄性袋獾體型一般較雌性為大:雄性平均身長為652毫米(其中尾部長258毫米),平均體重則為8公斤;雌性平均身長則為570毫米(其中尾部長244毫米),平均體重6公斤。野生袋獾的壽命為6年,受飼養的袋獾則較長壽。
袋獾袋獾
袋獾臉上和頭頂有觸鬚,以便在黑暗中尋找獵物或偵測同類的存在。它們在被激怒時會放出臭氣,刺鼻程度可與臭鼬比擬。袋獾長於聽覺及嗅覺,至於視覺則以黑白視力表現較佳,因為它們多在晚上出動。它們較能看到移動物件,卻難以觀察靜止物件。
一項關於哺乳類動物噬咬能力的分析指出,相對於各自的體積而言,袋獾是噬力最強的現存哺乳類動物。這與其頭部大小有一定關係。袋獾一生之中只有一副會慢慢長大的牙齒。

生長習性

出沒於灌木與高草生境中,晝伏夜出。行走時總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尋找食物。食性以肉食為主,吃昆蟲、蛇和鼠類等,偶爾也吃些植物。
袋獾是名副其實的“晝伏”動物──它們雖然不在日間出動覓食,但卻喜歡在太陽下休息。這隻袋獾的左眼旁邊有打鬥過的傷痕。袋獾在塔斯馬尼亞隨處可見,對乾燥的硬葉樹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鐘愛。它們晝伏夜出,日間棲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能爬樹,但成年袋獾就不能。另外袋獾也能游泳。它們喜愛單獨行動而不成群出沒。袋獾的活動範圍介乎8至20平方公里之間,常常與其他動物的領地重疊。
正在睡覺的袋獾正在睡覺的袋獾
袋獾可吃進一隻小型的沙袋鼠,但實際上袋獾奉行機會主義,而它們常吃腐肉多於捕獵活的動物。袋獾喜好的食物為袋熊,然而它們也會視乎周圍的食物多寡進食其他家畜(如綿羊)、鳥類、魚類、青蛙以及爬蟲類動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當於其體重15%的食物,但情況許可的話它們也會在半小時內吃掉相當於其體重40%的食物。
除了普通的肉和內臟,袋獾也會吃掉獵物的毛皮和骨頭。農民對袋獾的這種習性甚為歡迎,因為它們令那些能夠傷害家畜的昆蟲因為沒有腐爛組織可吃而絕跡於農場。
進食對袋獾而言是社交活動,而它們通常也在進食的時候發出刺耳的聲音。有時會有12隻袋獾一起進食,叫聲在數公里外也可聽見。生物學家認為,關鍵的適應性行為有助於該物種的延續。他們的禮儀,飲食禮儀表明它們是共同進餐還是攻擊對方。禮儀在效果上就像他們的聲音,袋獾至少有20種身體語言(包括它們那廣為人知、樣子兇惡的呵欠,這種哈欠的原因並不是疲勞!而是露出牙齒,威懾潛在的攻擊者)以及11種叫聲,每個動作都具有內容,比如畏懼、屈服或是攻擊並用以互相溝通。這些溝通渠道也被袋獾用來顯示自己的權威,可是袋獾之間仍不時進行打鬥。成年的雄性袋獾最具侵略性,而在它們身上也往往找到因為爭奪食物或配偶而打鬥所產生的傷痕。
袋獾以它那獨特的嚎叫聲和暴躁的脾氣著稱於世,塔斯馬尼亞最早的居民因為被夜晚遠處傳來的袋獾可怕的尖叫聲嚇壞了,因此稱它們為“塔斯馬尼亞的惡魔”。

生長繁殖

雌性袋獾自2歲起每年發情一次。在發情時,雌性袋獾會製造多個卵子。袋獾是單配製的動物。每年三月是交配期,交配不分晝夜地在受到遮蔽的空間進行。雄性袋獾會互相鬥毆以爭奪交配權,但如勝利者在交配後不加看守的話雌性會和其他雄性交配。
打哈欠的袋獾打哈欠的袋獾
袋獾的妊娠期為31天,每胎生20至30隻重0.18至0.29克、僅有米粒大小的幼崽。20隻至30隻剛剛降生的幼崽必須艱難的從產道爬進只有四個乳頭的育兒袋中,它們會留在育嬰袋裡約105天。在育兒袋裡,脆弱而幼小的它們會被一種油性分泌物所包圍,這種分泌物可以在它們長出皮毛以前使它們的皮膚保持濕潤。不過因為裡面只有四個乳頭,因此每胎只有四隻幼崽能活下來(雌性幼崽的存活率比雄性高),而大多數幼崽則會在育兒袋中默默的夭折。和袋熊一樣,袋獾的育嬰袋是向後開口的,因此母親難以和子女直接交流互動。
小崽在育嬰袋內繼續迅速生長。在第15天后它們開始長出耳朵,緊接著長的是眼瞼和觸鬚(三部份的生長各相差一天)。第20天小崽會長出口唇,第49天開始長出皮毛,直至第90天左右長滿全身為止。它們的眼在長滿毛的前後(第87至93天)就能夠睜開,到第100天左右便會斷奶。再過5天,小崽便可離開育嬰袋,這時它們約重200克。與袋鼠不同,袋獾離開育嬰袋後便不會回去,但會留在母親的巢中約3個月,在10月至12月間開始外出,到次年1月獨立生活。袋獾母親每年只有約6星期的時間不需養育子女。
動物園飼養的個體,平均壽命為8年零2個月。

分布範圍

澳大利亞,現僅見於塔斯馬尼亞省。袋獾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動物,同時也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特有的生物種類。
袋獾(哺乳綱動物)

相關研究

袋獅於六百年前在澳洲大陸絕跡,而在袋狼於1936年滅絕後,袋獾成為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由於袋獾曾對塔斯馬尼亞島居民飼養的家畜造成威脅,因此當地政府也曾允許居民獵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對它們的狩獵行為才停止。
袋獾在澳洲大陸絕種的時期是在歐洲移民1788年到達的四百年前。由於被視為是一種對人類有威脅的動物,在塔斯馬尼亞島,是準許獵取袋獾的。直到1941年它們被正式公告為保育類動物才停止。1990年代末「面部腫瘤」嚴重影響袋獾的數量,並嚴重威脅此物種的存活,導致袋獾極可能列入瀕危物種。塔斯馬尼亞州政府正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來減少這項疾病對該物種的影響。現今只分布於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州。
這是科學家首次估計肉食哺乳動物的咬人的力量。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了39類滅絕和倖存肉食哺乳動物的犬齒,且考慮到動物撕咬力量和其身體大小的相對關係。結果發現,常常被人們所低估的袋獾是現在活著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動物。事實上,一隻6公斤重的袋獾能夠殺死30公斤重的袋熊
袋獾袋獾
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科學家們還得出一個相似的結論,3萬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袋獅是已經滅絕的肉食動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達100公斤。袋獅的撕咬能力是現在活著、身體大小一樣的獅子的三倍。另外,胎生哺乳動物,如非洲獵犬、美洲虎雲豹的撕咬能力非同尋常。
之前有研究稱,肉食哺乳動物的腦量越小就留給咀嚼肌更多空間,令其撕咬力量更大。因此,腦量越小的肉食哺乳動物的撕咬能力越大的說法就被一些科學家提出。科學家發現,胎生肉食哺乳動物的腦量平均是有袋類的2.5倍。
塔斯馬尼亞作為大型肉食有袋動物的避難所由來已久。在人類到達後不久,澳洲大陸上的大型肉食有袋動物迅速絕跡,只有最小、適應力最強的品種得以倖存。維多利亞省西部的化石證據顯示袋獾直至六百年前(即在歐洲殖民者登入澳洲的四百年前)仍有在澳洲大陸活動,但澳洲犬和澳洲原住民的捕獵活動使袋獾在那裡絕跡。至於塔斯馬尼亞則因為沒有澳洲犬定居,許多大型有袋動物在歐洲殖民者到來時仍活躍於這個島上。
受到驚嚇的袋獾受到驚嚇的袋獾
歐洲人把島上袋狼趕盡殺絕的事跡可謂廣為人知,而袋獾也有因此受到威脅。第一批吃過袋獾的人曾表示袋獾的味道像小牛肉。後來大家相信袋獾會捕殺家畜後,便開始了大規模捕獵袋獾的行動。這行動由1830年左右開始,令袋獾在頻頻遭到陷阱和毒藥捕殺之下瀕臨滅絕。不過,當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去後,人們便認識到自己對袋獾的威脅。五年後(1941年),保護袋獾的法律生效,它們的數量也逐漸回升。
另外,歷史上有兩次袋獾數目異常下降的紀錄,分別在1909年和1950年發生。人們相信兩次事件均由瘟疫造成。現時估計有一萬至十萬頭袋獾,而有關當局根據2006年底的數據推斷成年袋獾的數目介乎二萬至五萬頭之間。另一些研究面部腫瘤疾病的學者則估計現存袋獾總數介乎二萬頭與七萬五千頭之間。
面部腫瘤疾病
袋獾面部腫瘤病使袋獾的面上和口內長出腫瘤,影響進食,袋獾最後會因飢餓而死。自1999年起,袋獾面部腫瘤病(DevilFacialTumourDisease,簡稱DFTD)估計已使袋獾的數量下降20%至50%,影響範圍占塔斯馬尼亞州的65%。受影響的袋獾在12至18個月內死亡的機率可高達百分之百。疫症主要集中在塔斯馬尼亞的東部,但南部也曾證實三宗病例。
當局藉監控野生袋獾的數量來追蹤疫症的傳播和強弱。實地監控的辦法為捕捉患病的袋獾以統計染病者的數目,並在往後的時間反覆調查同一地點以取得疫症散播的情況。直至目前為止,監控的結果表明疫症可於短時間內對一個地區產生嚴重影響。現時有一些長期監控工作正在進行,有助判斷疫症的影響是否長久,以及袋獾數量有否回升。當地的工作人員也測試抗疫措施的有效性。他們採取的行動包括捕捉並帶走染病的袋獾,試圖遏止疫症蔓延,讓袋獾有足夠的時間成長和繁殖。當局在塔斯馬尼亞首府荷巴特市郊以及東面的瑪利亞島上設定了兩個“保險”的袋獾保育區,收容沒有染病的袋獾。澳洲一些動物園也收容了一些袋獾讓它們繁衍。袋獾在2005年5月被建議列入塔斯馬尼亞州的受威脅物種名單中,狀態為易危(vulnerable),代表袋獾在中期有滅絕的可能。另一方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仍根據1996年的有關調查把袋獾的狀況定為“無危”。
袋獾數量的下降也被認為是一個生態問題,因為袋獾的存在防止了在2001年被偷運上塔斯馬尼亞的赤狐落地生根。赤狐在澳洲其他地方已成為入侵物種,而人們擔心赤狐在塔斯馬尼亞落地生根會影響袋獾數量的恢復。
雪梨大學最新的研究發現袋獾免疫基因的差異很小,或能解釋腫瘤病迅速擴散的根由,並帶出了小族群的動物如何存活的問題。
袋獾與文化
袋獾在澳洲是標誌性的動物。塔斯馬尼亞的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機構均以袋獾為標誌,而其澳式足球聯賽代表隊不僅以袋獾為標誌,甚至取名為“塔斯馬尼亞惡魔隊”。已解散的荷巴特籃球隊亦稱作“惡魔隊”。袋獾也是六種在1989至1994年間發行的二百澳元紀念硬幣出現的本土動物之一。而對本土和外地的遊客而言,袋獾均是非常受歡迎的。
奔跑的袋獾奔跑的袋獾
因為它們的獨特習性,不少紀錄片和非故事性的兒童書籍皆以袋獾為題材。有一套關於袋獾的紀錄片TerrorsofTasmania於2005年首播。片集追蹤一隻名叫Manganinnie的雌性袋獾,紀錄了它生兒育女的過程,並探討了面部腫瘤病的影響和相關的保育措施。該片集在澳洲的電視台以及美國的國家地理頻道都有播出。
澳洲政府限制出口袋獾,因此它們只能在澳洲被飼養。最後一隻(已知的)出口袋獾於2004年死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不過塔斯馬尼亞政府在次年10月向丹麥哥本哈根的動物園送出了兩頭袋獾,慶祝該國的弗雷德里克王儲伉儷誕下長子。(丹麥儲妃出生於塔斯馬尼亞)。
在國際最廣為人知的袋獾參照可能是華納兄弟的樂一通(LooneyTunes)動畫劇角色塔斯(Taz)。塔斯的外貌(修長的犬齒、巨大的頭部、短腳)和袋獾甚為相似,但行為頗有不同之處。另外,一隻基因變異的老鼠也被戲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因為它的耳長有異常的觸鬚細胞,使其經常搖頭和打轉,與卡通里的塔斯非常相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