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流年

血色流年

《血色流年》是2004年1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冀汸。該書是作者冀汸的回憶錄,主要講述了他一生的遭遇。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2004-01-01
版 次:1
頁 數:31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作為“七月派”的著名詩人,在胡風冤獄中飽受磨難之苦的冀汸在這本回憶錄中向我們講述了自己一生的遭遇,包括童年、讀書生活,開始走上創作道路以及後來結識胡風、綠原、鄒荻帆等師友的點滴,當然也講述了1955年後受胡風事件株連,自己以及家庭所遭受的磨難和平反後的感想。其中的一些回憶對於研究“七月派”和“胡風事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冀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青年詩人,建國初曾出版過長篇小說《走夜路的人們》、《這裡沒有冬天》等,在1955年的“反胡風”運動中遭到批判,至1980年才得以平反。由復旦出版社於近日推出的這部回憶錄,從作者童年寫起,筆墨前松後緊,這可能與寫作者精力減退有關。自序所說:“可以保證的是,我是誠實地一字一句地寫下去。”自上世紀末兩次中風后,作者已很難上圖書館找資料,只得量入為出,“憑記憶寫”,“寫自己確實知道的事情”。從書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歷史,也讀到了大量生動的細節,如路翎在四十年代驟得大名後,從不願在社交場合或文藝界集會上露面,讀來便很讓人感慨。

目錄

與故鄉
逃亡,流浪
國小時代
“無業游民”
大學生活
上海半年
從南京到杭州
迎接解放
1955年,開始是這樣的
隔離反省
關進監獄
易地監禁
1956年,颱風前後
不平凡的 1957年
“大躍進”的 1958年
“免予起訴”,釋放
“內部控制使用”
調換勞改單位:奉命創作電影劇本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從接受場員監督到關進“牛棚”
“造反派”掌權
生產建設兵團又變成了勞改農場
被省文聯“借用”
提前歸隊與滯後平反
不算“運動”的“運動”
尾聲
附錄
也算“兩地書”
文學新貌“一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