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蟲蚴移行症

蠕蟲蚴移行症是指動物或人體蠕蟲蚴在人體移行時所致的疾病,這裡以敘述前一種情況為主 。動物蠕蟲蚴偶然地侵入人體後,在組織內移行,對宿主造成損害而發生各種臨床表現。人成為一種特殊的中間宿主,稱為運轉宿主。蠕蟲與人體二者相互尚未適應,蚴蟲在體內移行而不易定居,因而不能發育生長,只能以幼蟲形式寄生一段時間而自行死亡。根據病變部位不同,臨床上可分為皮膚、內臟和混合型蠕蟲蚴移行症。

皮膚蠕蟲蚴移行症,概述,(1)鉤蚴皮炎(匐行疹),(2)血吸蟲尾蚴性皮炎,(3)絲蟲蚴移行症,內臟蠕蟲蚴移行症,(1)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2)弓首蛔蚴移行症,(3)管圓線蟲病,(a)嗜酸粒細胞性腦膜炎,(b)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4)海異尖線蟲病,皮膚、內臟(混合型)蠕蟲蚴移行症,(1)孟氏裂頭蚴病,(2)棘顎口線蟲病,(3)斯氏狸殖吸蟲病,

皮膚蠕蟲蚴移行症

概述

皮膚蠕蟲蚴移行症系由動物蠕蟲侵入皮膚和移行時產生的皮膚損害。

(1)鉤蚴皮炎(匐行疹)

[病原] 病原以寄生於豬、狗、貓、牛、羊等動物鉤蟲的幼蟲所引起,尤以豬、狗的巴西鉤蟲和犬鉤蟲的幼蟲為主,前者尤為多見。狹頭刺口鉤蟲(即歐洲犬鉤蟲)、棘顎口線蟲(宿主為豬、貓)、羊仰口線蟲、牛仰口線蟲以及寄生於綿羊、山羊、牛、豬、浣熊等動物的類圓線蟲的幼蟲皆可在人體造成匐行疹,但均甚少見。在國內,羊鉤蟲的幼蟲引起的匐行疹在四川農村曾發生流行。
[流行病學] 巴西鉤蟲廣泛分布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犬鉤蟲則多見於北半球。上述各種動物蠕蟲分別寄生在豬、狗、貓、羊等動物小腸內。其蟲卵隨動物宿主糞便排出後,在具有適宜溫度和濕度的土壤中發育成為感染性絲狀蚴;當接觸到人體時,即侵入皮膚產生匐行疹。
[發病機理和病理] 人體皮膚與被動物糞便污染的土壤接觸後,其中的感染性幼蟲即從皮膚侵入,不能穿達生髮層下,僅能在真皮和粒層間以每日數毫米至數厘米的速度移行,產生蜿蜒隧道;後者外觀呈紅色硬斑,有時有水泡形成。組織學檢查顯示隧道周圍有嗜酸粒細胞浸潤。
[臨床表現] 感染後數小時內在狗、貓感染性幼蟲入侵部位出現紅色丘疹,繼以紅腫和水泡形成。2-3天內幼蟲開始在皮內移行,形成匐行疹。皮疹紅色,線狀,略高於皮膚表面,伴奇癢,尤於夜間為甚,以足部皮膚多見,手部次之,一般於一周內逐漸消退,也可持續數月。因搔抓引起繼發感染者並不少見。其它蠕蟲蚴匐行疹與鉤蟲所致者相仿,但幼蟲移行速度略異,幼蟲存活和皮疹持續時間不同,少者數天,長者可達數月。此外巴西鉤蟲與犬鉤蟲蚴偶可引起肺部短漸遊走性浸潤。
[診斷] 根據接觸史、匐行疹作出診斷。
[預防] 避免與狗、貓、羊等家畜糞便污染的土壤接觸,定期給狗、貓驅蟲,以消滅傳染源。

(2)血吸蟲尾蚴性皮炎

血吸蟲尾蚴性皮炎系動物血吸蟲的尾蚴侵入人皮膚後引起,俗稱“鴨怪”等,為我國稻田皮炎主要病因之一。
[病原] 全世界動物血吸蟲尾蚴能鑽入人皮膚產生皮炎者達20種以上,我國流行的尾蚴性皮炎系毛畢吸蟲我鳥畢吸蟲的尾蚴所致,成蟲均寄生於終宿主鴨、鵝、水牛及黃牛的門靜脈和腸系靜脈內,其毛蚴在椎實螺內發育為尾蚴逸入水中,待機入侵宿主。
[流行病學] 畜禽血吸蟲病在全國許多地區流行,動物感染率為60%-90%。人赤腳至水田工作時即被感染,發病率可達100%。
[臨床表現] 人接觸疫水後1/2-1小時後出現斑點,以後成為丘診,蕁麻疹樣,周圍皮膚呈彌慢性紅腫。奇癢,24-48小時後丘疹中央凸起,充血,或有形成泡疹,破裂後有滲液流出,然後結痂。一般於3-7天自行消失。再次感染時皮炎重於首次感染,且出疹迅速、皮疹大,伴劇癢,消退亦緩慢。皮炎主要見於小腿、手及前臂。抓癢及破損者可繼發細菌感染。
[診斷] 典型皮疹及稻田疫水接觸史可作出診斷。
[預防] 其措施與日本血吸蟲者相同。

(3)絲蟲蚴移行症

動物絲蟲偶在人體造成感染者有犬惡絲蟲、匐行惡絲蟲、以及其它尚未鑑定的動物絲蟲。犬絲蟲蚴侵入人體後一般多表現為皮下結節,也有極少數病例表現為移行性皮膚損害。結節活檢常顯示退化的幼年期絲蟲,周圍有嗜酸粒細胞浸潤和肉芽腫反應。犬絲蟲蚴一般不能在人體內發育成熟,但也有個別皮下結節中的絲蚴發育為成蟲,並產生微絲蚴。部分病例的絲蚴可入侵肺部形成結節,易誤診為肺部腫瘤;犬惡絲蟲成蟲偶可在個別病例的心臟和大血管(即犬惡絲蟲在狗寄生部位)內發現。
[預防] 加強個人防護,其措施與絲蟲病相同。

內臟蠕蟲蚴移行症

(1)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以嗜酸粒細胞顯著增多、陣發性咳嗽和哮喘發作,以及遊走性肺部病變為其臨床特徵。本病與動物或某些人類蠕蟲蚴感染有關。
[病原] 本綜合徵系由蠕蟲感染所引起,其確切病原體尚未完全闡明,但已公認本病與動物絲蟲微絲蚴、動物與人蛔蟲蚴有關。後者可發生集體性哮喘。
[流行病學] 蛔蚴移行症主要由於生食污染動物或人蛔蟲感染性蟲卵的塊根植物如蕃薯、胡蘿蔔等而感染,國內各地皆有報告,動物絲蟲感染人的方式尚不完全清楚。
[臨床表現] 病人有陣發性咳嗽,多為刺激性乾咳,有時有白色粘液痰,偶帶血。哮喘發作輕重不一。部分病人有低熱,少數病人出現高熱。X線檢查顯示肺紋理增多,有遊走性肺部浸潤。周圍血象中白細胞總數1-4萬/mm3,嗜酸粒細胞20-90%。肺蛔蚴移行症的病程較短,多為1-2周,反覆感染者的病程可持續較長的時間。絲蟲蚴移行症的病程較長,可達2個月以上。
[診斷] 根據呼吸道症狀、胸部X線檢查和血中嗜酸粒細胞增多,診斷即可初步成立,肺蛔蚴移症的流行病資料有助於診斷;如能在痰液、胃液或糞便中找到幼蟲,診斷即可確定。以犬惡絲蟲抗原進行間接免疫螢光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效價高者可協助診斷,治療後效價降低時更有助於診斷。

(2)弓首蛔蚴移行症

弓首蛔蚴移行症在國外系指內臟蠕蟲蚴移行症,為動物蛔蟲蚴在人體各臟器中移行所致的疾病。
[病原] 犬弓首蛔蟲是本病最常見的病原體,其次為貓弓首蛔蟲、獅弓首蛔蟲。
[流行病學] 幼犬或貓的蛔蟲感染較高,其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後,卵中胚胎在適宜溫度和濕度的土壤中進行發育,2-3周即成感染期幼蟲。當感染期幼蟲卵被在地上爬行,並有吮指、食土等習慣的嬰幼兒吞食後,即造成感染。本病流行成世界性,美國報告較多,國內也有個別病例報告。
[發病機理和病理] 蟲卵被人吞食後,幼蟲在腸內逸出,穿透腸壁,進入血循環達到全身,但地般不能回到腸道發育為成蟲。幼蟲在各個臟器組織中形成多發性嗜酸性肉芽腫或膿腫,病變多見於肝,次為肺和腦,亦可累及心、腎、脾等,偶爾也可引起視網膜病變。
[臨床表現] 輕症病人可無任何症狀,僅有中度嗜酸粒細胞增多。重者可有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肌肉關節痛,以及劇哭等行為異常;癲癇大發作可引起死亡。此外,肝腫大伴壓痛和肺部炎症最為常見,眼內炎多見於7-9歲兒童。
[診斷] 乖食癖兒童有持續較高的嗜酸粒細胞增多,伴肝腫大、壓痛和高丙球蛋白血症(IgG、IgM和IgE)時,即應考慮本病的可能。有肺部症狀者可有X變化,有神經系統症狀者,腦脊液可發現嗜酸性粒細胞。皮內試驗可用於流行病學檢查,以含胚卵為抗原進行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有助於診斷。肝臟活檢也可明確診斷。
[預防] 注意兒童個人衛生,防止兒童遊戲場所為犬、貓糞便所沾污,並定期為犬、貓驅蟲。

(3)管圓線蟲病

管圓線蟲包括由寄生於鼠肺動脈的廣州管圓線蟲幼蟲侵入人體後所致的嗜酸粒細胞性腦膜炎和由鼠類哥斯達尼加管圓線蟲幼蟲侵入人體後所致的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

(a)嗜酸粒細胞性腦膜炎

[病原] 廣州管圓線蟲寄生於太平洋、印度洋地區鼠類的肺動脈內,其中間宿主有明蝦、蟹、螺、蟾蜍、蛙等。
[流行病學] 人通過生吃受染的蝦、蟹、螺等,未洗淨的污染菜蔬或飲用污染的水而感染。此種蠕蟲蚴移行症主要見於我國(多見於台灣)、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
[發病機理和病理] 由於幼蟲在體內移行,主要達到腦部,因此病變發生在大腦和腦膜,同時還可累及小腦、腦幹及脊髓等處。腦組織內呈現幼蟲移行所致的機械性損傷及組織炎性反應。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為3-36天,臨床表現為嚴重頭痛、腦膜刺激征、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發熱不常見,個別患者有精神異常、嚴重者可癱瘓、嗜睡、昏迷甚至死亡。但是多數病例臨床經過良好,可於短期內自行緩解痊癒,病死率很低。腦脊液細胞數常超過500/mm3,以嗜酸粒細胞為主,蛋白質增多,周圍血中嗜酸粒細胞達10%左右者占1/3,最高可達50%以上。
[診斷] 典型的臨床症狀、體徵及腦脊液改變,結合流行病學資料是診斷的主要依據,腦脊液中幼蟲檢出率僅2.5%-10%,免疫診斷中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協助診斷。
[預防] 不要吃生蝦、蟹、螺等,生菜應洗淨,注意飲水消毒。同時來鼠也有積極的預防意義。

(b)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

系由寄生於鼠類的哥斯大黎加管圓線蟲幼蟲侵入人體後引起,流行於拉丁美洲,常誤診為闌尾炎,血中嗜酸粒細胞達11-80%。

(4)海異尖線蟲病

海異尖線蟲病乃人進食感染海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後所造成的內臟蠕蟲蚴移行症。幼蟲鑽入胃壁致胃異尖線蟲病,分急、慢性型,急性型多在食生海魚後12小時內發病,表現劇烈腹痛,再感染引起Arthus型過敏反應。慢性型以上腹部絞痛、間歇性加劇;幼蟲鑽入腸壁致腸異尖線蟲病,食魚後1-5天突然劇烈下腹部痛、噁心、嘔吐、腹瀉,多為一過性,很少產生肉芽腫病變;此外,致食道異尖線蟲病;一旦幼蟲穿過消化道管壁進入腹腔,到達肝、腸細膜、卵巢、肺、咽喉及口腔黏膜等處致異位異尖線蟲病。
[診斷] 典型的臨床症狀、飲食生海魚史,結合流行病學資料是主要的診斷依據,纖維內竇鏡檢出胃或食道幼蟲可確診。異位病變診斷困難,乳膠凝集試驗,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可協助診斷。
[預防] 魚肉應煮透後食用;規定有魚類須經-20℃冷凍24小時後才進入市場。

皮膚、內臟(混合型)蠕蟲蚴移行症

(1)孟氏裂頭蚴病

孟氏裂頭蚴病系孟氏裂頭蚴寄生於人眼部、皮下組織或內臟所致的疾病。孟氏裂頭絛蟲成蟲較少寄生於人體。
[病原] 孟氏裂頭絛蟲寄生於貓、狗等小腸內,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發育,孵出鉤毛蚴。後者在第一中間宿主(劍水蚤)和第二中間宿主(蝌蚪、蛇、鳥、鼠、豬等)的肌肉與肺組織中發育為裂頭蚴。當貓、狗吞食含有裂頭蚴的蛙、蛇、鳥等後,則幼蟲在其腸內發育為成蟲。
[流行病學] 人體裂頭蚴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東南亞地區最為多見。國內見於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各省,四川、吉林等省也有病例報導。
人通過下列方式感染:a、絕大多數病例以蛙肉和蛇皮敷貼於眼部而受染,或蛇肉敷貼齲齒,從口腔黏膜侵入;b、飲用含原尾蚴劍水蚤污染的生水而受染;c、食用生或半生含裂頭蚴的蝌蚪、蛙肉、蛇肉等而受染。
[發病機理和病理] 裂頭蚴引起眼瞼感染後,幼蟲經黏膜下組織移行至眼部;口腔黏膜感染後,幼蟲從頰部皮膚潰破處爬出;消化道感染後,幼蟲一般不能在腸道發育為成蟲,而進入腹腔向各臟器及胸腹壁移行造成病變。幼蟲周圍呈炎症反應及酸性肉芽腫和囊腔形成。
[臨床表現] 眼裂頭蚴病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眼瞼腫脹、畏光、流淚等。病和遷延多年。上、下眼瞼深部或結膜下結節,時呈遊走性,結節破潰幼蟲爬出可自愈。幼蟲侵進球後或球內引起突眼、角膜潰瘍、前房積膿等。
皮膚裂頭蚴病一般原來局部皮損加重、流膿,可有幼蟲爬出;皮下裂頭蚴病表現為胸腹壁、頸部等處呈遊走性硬結節,活檢可見幼蟲;內臟裂頭蚴病表現為自腹腔移行至腸系膜、腎周脂肪、各臟器處寄生後引起相應症狀。
[診斷] 眼瞼和其他部位出現皮下遊走性結節,伴眼部慢性炎症,有敷貼蛙肉或進食未煮熟蛙、蛇肉史者,結合流行病學資料是診斷的主要依據,結節活檢發現幼蟲時,診斷即可確立,間接螢光抗體檢測可輔助診斷。
[預防] 不吃未燒熟的蛙、蛇肉等,不以蛙、蛇肉、皮敷貼眼部或皮膚潰瘍。

(2)棘顎口線蟲病

棘顎口線蟲病系由棘顎口線蟲幼蟲侵入人體所致的蠕蟲蚴移行症。
棘顎口中國蟲成蟲寄生於狗、貓以及虎等動物的胃壁中。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蟲,後者進入劍水蚤成為第二期幼蟲。幼蟲在蛙、蛇、淡水魚、鳥禽等肌肉中形成第三期幼蟲。貓、狗等吞食感染的魚、泥鰍、蛙等後,第三期幼蟲在在其胃壁發育為成蟲。
人通過進食未燒熟的魚、蛙、蛇等而感染,動物宿主分布於東南亞和日本,人也有受感染者。
幼蟲(第三期)侵入人體後不再發育,主要寄生於皮膚深層及肌肉人,形成遊走性腫塊或膿腫,也可侵入其它器官組織使症狀多樣化。由幼蟲機械性或毒素刺激與過敏反應所致的急性闌尾炎、胸膜炎、膀胱炎,均較少見。嗜酸粒細胞腦脊髓炎在泰國發生較多,表現為上升性癱瘓的神經根炎,伴四肢或軀幹劇烈疼痛;突然發生神志改變昏迷死亡。腦脊液血性或黃色,有嗜酸粒細胞。
流行區居民出現皮膚遊走性硬結節即應考慮本病的可能。體表、眼、子宮頸、尿、痰及腦脊液中發現蟲體可確診,血清學診斷中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協助診斷。

(3)斯氏狸殖吸蟲病

斯氏狸殖吸蟲病為由寄生狸、貓的斯氏狸殖吸蟲幼蟲侵入人體所致的疾病,主要見於我國。臨床表現與棘顎口線蟲病相似,可引起遊走性皮下腫塊或結節,也可伴肝腫大或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診斷方法與棘顎口線蟲病相同。
本病皮下腫塊可手術摘除,藥物可服用吡喹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