顎口線蟲病

顎口線蟲病是我國較為少見的一種蠕蟲蚴移行症,病原體為棘顎口線蟲的第三期幼蟲。臨床以移行性皮下包塊、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特點。此外棘顎口線蟲的第三期幼蟲還可侵襲深部組織和器官,如腦、肺、眼、肝、腎等,引起內臟棘顎口線蟲蚴病。

基本介紹

  • 別稱:內臟遊走性幼蟲病;皮膚顎口蟲病
  • 英文名稱:gnathostomiasis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內臟
  • 常見病因:棘顎口線蟲的第三期幼蟲
  • 常見症狀:低熱,全身乏力,蕁麻疹,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人類常因生食或進食未煮熟的含有第三期幼蟲的淡水魚類而獲得感染。

臨床表現

患者於感染24~48小時後,可出現低熱,全身乏力,蕁麻疹,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狀。按棘顎口線蟲蚴在人體內移行的部位差異,可分為皮膚顎口線蟲病和內臟顎口線蟲病兩種臨床類型。
1.皮膚顎口線蟲病
大多在感染後3~4周,幼蟲在皮下組織中移行,產生症狀與體徵,最常見的體徵是局部皮膚出現移行性包塊,可呈間歇性出現。每次出現可持續1~2周。局部皮膚呈非凹陷性水腫伴疼痛、瘙癢或紅斑。移行的路徑可有色素沉著。隨著病程延長,發作次數可減少,症狀亦減輕,發作時間縮短。本病有時表現為匐行疹、皮膚結節或膿腫,偶爾幼蟲可自行鑽出皮膚。
2.內臟顎口線蟲病
(1)肝臟病變 幼蟲移行至肝臟可引起右上腹隱痛或脹痛,肝大常伴食慾減退、噁心、疲乏等症狀。
(2)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以神經根-脊髓炎、腦膜腦炎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較為多見。若幼蟲移行至脊髓腔,則可刺激神經根,引起劇烈疼痛伴燒灼感。數日後出現肢體癱瘓或輕癱。癱瘓以截癱為主,伴尿瀦留。若幼蟲鑽入頭顱內,可引起腦膜、腦組織病變,出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意識障礙、腦神經癱瘓或肢體癱瘓。幼蟲鑽入蛛網膜下腔易造成出血,患者表現為突然劇烈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血性而含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
(3)肺部病變 常於皮膚顎口線蟲病持續數月或數年後發生,出現咳嗽、胸痛氣促與咯血,可致胸腔積液或積血。偶爾蟲體可隨痰咳出。
(4)眼部病變 可引起外眼病變與眼內病變。前者表現為眼眶周圍炎,出現眼痛、流淚、畏光、眼球周圍紅腫等。後者則表現為虹膜炎、前房或玻璃體積血、視網膜剝離等,嚴重者可致失明。用眼裂隙燈檢查可在結膜下、前房或玻璃體中發現棘顎口線蟲蚴。
(5)胃腸病變 幼蟲寄生於腸壁中形成腸壁腫塊,可致不完全性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血、嘔吐等症狀,偶可在腹部捫及包塊。
(6)泌尿道病變 較少見,幼蟲偶可穿過膀胱組織,隨尿液排出。此時可出現血尿,排尿異物感。

檢查

1.血象
外周血液白細胞總數輕度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常明顯升高。
2.病理檢查
皮下腫塊組織活檢為嗜酸性肉芽腫。
3.眼裂隙燈檢查
用眼裂隙燈檢查可在結膜下、前房或玻璃體中發現棘顎口線蟲蚴。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可以診斷。

治療

1.支持及對症治療
嚴重病例,如腦顎口線蟲病患者,當發生顱內壓升高時,應及時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靜脈滴注,必要時加用呋塞米、腎上腺皮質激素以降低顱內壓、防止腦疝的發生。
2.病原治療
用阿苯達唑治療有良好效果。口服療程3周。於療程的第2周,棘顎口線蟲蚴受藥物刺激而興奮、掙扎,有時可鑽出皮膚,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一般治療一個療程即可治癒。個別病例可能需用兩個療程。治癒後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數逐漸恢復正常。
伊維菌素是一種廣譜抗寄生蟲藥物,對蛔蟲、鞭蟲、鉤蟲班氏絲蟲、馬來絲蟲、盤尾絲蟲等線蟲類寄生蟲的殺滅作用較強,但嬰幼兒及孕婦不宜服用。
眼顎口線蟲病以手術摘除棘顎口線蟲蚴治療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