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眼守宮

蛙眼守宮

蛙眼守宮是常見的三種家養蜥蜴之一(綠鬣蜥,鬃獅蜥,蛙眼守宮)。因養殖方式簡單,形態可愛而深受人們喜愛。養殖的箱子裡最好有一個“小屋”,可供蛙眼們棲身藏匿。箱底最好有“爬蟲砂”,或者幾張紙。食物有麵包蟲,螞蚱,蛐蛐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家庭養殖,

形態特徵

全長可達17公分。在四肢、軀體及尾部等位置,均覆有大型鱗片。此外,尾背上另有一列更大型的盤狀鱗片。體色以淡褐色為主,並雜有黑色直紋或斷續帶狀斑紋。尤其在幼年階段,大多是以黑色帶狀粗紋為主。
蛙眼守宮體長7—10cm,最長可達15cm以上。四肢、軀體及尾部都覆有大型鱗片,耐乾旱。白天潛伏在洞穴內,夜晚出來活動和覓食。性情溫順,不怕人,對感到好奇的東西,會用舌頭舔一下,生氣的時候會搖動尾巴,以示警告。

生活習性

夜行性,棲息於沙漠或半沙漠地帶,白天通常會潛藏於自己所挖的80公分深穴內。每胎可產2顆卵,經75-95天后即可孵出60mm的幼體。

家庭養殖

蛙眼守宮所在的屬Teratoscincus共有6個種,以下四種在國內有分布:新疆沙虎 Teratoscincus przewalskii(具橫紋,且全體,包括頭部,多條狀飾紋,僅背腹側緣有少量點狀斑紋),吐魯番沙虎 Teratoscincus roborowskii(市場上最常見的蛙眼守宮),伊犁沙虎 Teratoscincus scincus(此種又分為三個亞種,所謂小種蛙眼Teratoscincus scincus scincus,所謂大種蛙眼Teratoscincus scincus keyserlingii,及Teratoscincus scincus rustamowi,資料很少),託克遜沙虎 Teratoscincus toksunicus(基本無資料)。國外還有兩種:柏氏沙虎Teratoscincus bedriagai 與 細鱗沙虎Teratoscincus microlepis。曾經相當一段時間內國內對於蛙眼守宮的認知都是相當不清的,大部分人將其誤判為伊犁沙虎。原因是吐魯番沙虎雖然1906年就被命名,但是1993年被歸併為伊犁沙虎的同物異名,2000年才又重新獨立,而有些文獻的撰寫基本在這幾年之間,於是就把吐魯番沙虎忽略了。國內文獻出現吐魯番沙虎也是之後幾年的事了,而這幾年間蛙眼逐步上市,根據當時的國內資料,就直接認為是伊犁沙虎了。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所謂的大蛙眼守宮(Teratoscincus scincus keyserlingii)極其難找到,偶爾有進口,價格一般在千元以上,所以一般市面上的蛙眼守宮只有吐魯番沙虎比較普遍。在歐美市場上,大蛙眼守宮因為體型較大且體色較鮮艷因此非常受到歡迎。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吐魯番沙虎基本全是野外抓獲的野生個體,ch個體只有極個別玩家手中才會有,而cb個體更是屬於傳說級別。因為絕大部分為野生個體,所以可能存在諸如拒食、神經質、經常暴走等異常行為,需要玩家特別注意。
蛙眼守宮
它們分布在中國西部一直到裏海沿岸的中亞諸國,區域十分遼闊,但主要的環境型態都是乾燥的沙漠或半沙漠地帶,因此不難想見它們也是屬於地棲型的守宮類。雌性的蛙眼守宮比雄性活潑,並且經常挖掘很深的洞穴棲息,在飼養時最好鋪上一些底沙來讓它們無聊的時候抓刨打發時間。它們的表皮鱗片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傷整塊脫落,而且個別神經質蛙眼僅僅由於一點點驚嚇就會自斷尾,所以在抓取時要特別小心。
雄性蛙眼守宮間會產生鬥爭,期間容易爆發激烈的撕咬行為,輕者受傷皮膚大塊剝落,重者會被直接咬死。所以不適合兩隻以上的雄性共養.夏季照明16小時,溫度25-30度;冬季照明8-10小時,溫度15-20度.這種季節周期的輪替對蛙眼守宮的繁殖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食物上可以餵食各種飼料昆蟲如蟋蟀、麵包蟲、大麥蟲等,水盆無需設定,在蛻皮的時候(顏色變得白蒙蒙的)用噴壺噴些水就足夠它們飲用了,順便也提高了濕度幫助蛻皮。由於它們在野外捕食大量的沙漠甲蟲,偶爾可以餵食麵包蟲的成蟲或其他小型甲蟲.雄性成體蛙眼守宮的尾巴根部腫大有一對睪丸,後腿之間的顏色較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幼年或亞成體雄性蛙眼守宮可能很難看出尾根的睪丸,且其體色也會因為飼養環境的不同而改變,有可能導致性別誤判的可能。不過繁殖難度比較高.需要經過6-8周低溫期來誘發交配行為成功的機率比較高。
雌性蛙眼守宮每次產下硬殼蛋兩顆,每季可產四次左右.蛋必須以乾燥的方式孵育,濕度保持在較低的30-40%之間.過高的濕度會導致胚胎死亡,這一點與一般地棲守宮十分不同.大蛙眼的蛋約三個月可以孵化,小蛙眼只要兩個月.初生的蛙眼守宮可以餵食螞蟻蟋蟀,再隨著成長變換蟋蟀的大小.台灣最近引進不少蛙眼守宮,市場接受度很高。剛出生的蛙眼守宮顏色較為鮮艷,身上有一圈圈粗且顏色密實的環紋,但隨著其成長顏色會慢慢變淡,環紋也逐漸變得散碎乃至最後成為一身豹斑。
蛙眼守宮即耐熱也耐寒,在37-14度的氣溫內都可以存活,因為新疆的早晚溫差就是這樣的,它們早就習慣了。在人工環境內飼養,可以用加熱墊跟加熱燈,有條件也可以用陶瓷加熱器保持溫度,保持箱內白天28-30度,夜間則適當降低到20-25度之內,創造出一個早晚溫差的環境。需要注意的是蛙眼不喜歡光線,所以在使用燈泡加溫的時候一定要用藍色或者紅色仿月光燈,太亮的光線也會讓蛙眼沒有安全感而拒絕進食。
飼養箱:飼養箱需要加蓋或者高度至少超過守宮肛吻長度的2倍,雖然此守宮不具備如壁虎一般的攀爬能力,但其跳躍能力卻不是鬧著玩的。蛙眼飼養箱的底部墊材,最好使用細小的沙子,接近於沙漠那一種沙子。沙子顆粒不易過粗大。不然,產卵之後,容易將卵弄傷。
墊材:最好是爬蟲沙/鈣沙,鋪上個1-2厘米即可,過深的沙會使得蟲子得以鑽入隱藏,從而大大增加守宮的捕食難度。A4紙或無香餐巾紙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墊材。不建議使用椰土或木屑,因為守宮很可能誤食墊材並阻塞腸道進而導致死亡。
溫度:25—28°C
食物:麵包蟲、螞蚱、蟋蟀、葡萄蜜蟲、大麥蟲、飼料蟑螂(杜比亞、櫻桃紅),這些在花鳥市場都有出售,不建議餵食野生蟑螂,因為野生個體多帶病菌或者殺蟲劑,會對蛙眼健康造成損害。
繁殖:每次產卵2枚,經75-95天后即可孵化出幼體,體長約6cm。孵化時,最好將蛋與成體隔離。防止成體守宮挖掘時把蛋破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