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螋

蛐螋

革翅目通稱蠼螋(音:qú sōu) 。體長而扁平。有複眼。頭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前翅短,革質,末端平截,後翅寬大,靜止時縱橫褶於前翅下,很少飛翔;或無翅。第3、4節的腺褶可分泌臭氣。尾須堅硬,鉗狀,不分節。漸變態。雜食,夜行性。雌蟲有護卵育幼習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蛐螋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革翅目Dermaptera
原始性狀,形態特徵,種類,分布,習性,繁殖,危害,益處,

原始性狀

早期蠼螋共有的原始性狀:蟲體扁平,通常具毛;腹部側緣鍍此近平行;觸角顯長.絲狀,多節(通常多於11節);兩隻單眼發育;上顎具齒;中胸小盾片顯大;革翅較長,通常具有明顯的翅脈;股節具隆脊;爪和爪墊通常發育;腹部各節背板與腹板幣重疊(兩者位置非簡單的上、下關係);尾須柔軟、多節;雌性產卵器鞘顯著外伸。

形態特徵

蟲體長10-16毫米,體寬2-2. 5毫米,體形狹長而扁平,胸部近於方形,腹部共有九節,外觀黑褐色,有光澤.成蟲前翅短小,呈截斷狀,革質無脈紋,缺後翅;臀板較大,尾節較小,前胸背板後部不狹窄;中胸背板後部截直形。足三對相似,跗節為三節,腹部末端有一對不分節的尾須,呈堅硬的鐵狀,一般雄蟲的夾尾比雌蟲長,並且尾須內側長有一齒,一旦受驚動,爬行迅速,竄入土縫或磚瓦雜草中,是一種雜食性的昆蟲。

種類

已知約1900種,分屬7科,中國已知220餘種。

分布

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由溫帶向寒帶種類數遞減,但在喜馬拉雅地區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們的蹤跡。

習性

喜溫暖、潮濕和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白天隱伏,夜晚取食危害。
廣西主要甘蔗生產區田間常見的有黃足肥螋和黃翅綿跗螋。其中,黃足肥螋分布最廣.在蔗田主要捕食甘蔗螟蟲小地老虎象甲蚜蟲粉蚧等害蟲。在蔗田中,蠼螋可以取食多種蔗田害蟲,其數量消長與被捕食害蟲之間的種群動態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繁殖

發育屬漸變態類。1年發生1代。卵多產,雌蟲產卵可達90粒。卵橢圓形,白色。若蟲4~5齡,外形與成蟲相似、唯尾鋏細弱,呈尖釘狀。翅芽於2齡時出現,以卵越冬。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習性。雌蟲在石下或土下作穴產卵,然後伏於卵上或守護其旁,低齡若蟲與母體共同生活。

危害

蛐螋
蠼蠼對洋桔梗的危害。蠼螋以成蟲、若蟲咬食植株近地面差部、根部表皮及皮層,造成被咬食一側分桂簍揣,以後爭株萎蔣、死亡。蠼蝗在田間很少危害葉片.用洋桔梗葉片蛹養時可取食葉片,將葉片食成孔。
蠼螋的發生年度間大致相同,一般田間3月底至4月初開始出現,7~8月數量最大,9~10月數量逐漸減少。蠼螋在玉溪市洋桔梗主要栽培地均有發生危害,不同地點發生程度不同。

益處

蠼螋,又稱“剪刀蟲”,是甘蔗上一類重要的捕食性天敵,在廣西蔗區分布比較廣,田間發生數量也比較多。主要有:
黃翅綿跗螋,屬革翅目墊跗螋科,又名草葉蠼螋。體赤褐色至黑褐色,體型狹小:尾鋏內緣中央有1大齒突,雌性尾鋏內緣具有微翅突:鞘翅中央和後翅翅柄淺黃色。可捕食甘蔗螟蟲等。蠼螋作為蔗田中最常見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具有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壽命相對較長、捕食害蟲種類多、蟲態範圍廣等特點,有巨大的套用潛力。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黃足肥螋對甘蔗扁飛虱、亞洲玉米螟、蘋果綿蚜等害蟲均有較強的捕食功能反應。其中1頭蠼螋連續取食最多可捕食29頭甘蔗扁飛虱。蠼螋的生態學研究及套用正日益受到重視。
黃足肥螋屬革翅目肥螋科。體黑褐色,雌雄差異小,雄性比雌性體型小;觸角絲狀,16節,第13節或13~14節呈淡黃色;足淡黃色。
灰色蠼螋體型長大,瀝灰色;體覆絨毛。觸角細長,20節以上。胸腹部有黃色斑塊。足黃色,有褐色花斑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