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江潑水節

蚶江潑水節

蚶江潑水節,每逢端午節,石獅市要數虹江鎮最為熱鬧。這一天,各鄉各里的人群爭相湧向蚶江古渡,參加海上潑水節活動。人們乘上小船,駛向海面,拿著戽斗水桶,盛起海水潑向對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戲,一時間水花四濺,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船,笑聲 、水聲、喊聲交織成一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蚶江潑水節
  • 地理標誌:虹江鎮
  • 批准時間:2011年
  • 非遺級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上潑水節,發展,

海上潑水節

據悉,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201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蚶江潑水節
據了解,端午節當天,除了海上潑水活動外,配套活動將有70人左右的獅陣表演,表演形式採取定點表演與行進間表演相結合。定點表演地點位於沿海大通道南側籃球場,行進間表演地點位於沿海大通道“五王爺廟”路段。而火鼎公火鼎婆、拍胸舞、公背婆、矮仔摔跤、彩球舞、大鼓涼傘舞等民俗表演活動也將在“五王爺廟”戲台北側空地定點輪流表演。傳統的“攻炮城”項目將在“五王爺廟”西側平地舉行,主辦者搭設兩座炮城,參與者點燃手中的鞭炮扔向炮城,若引燃炮城則為成功,可獲得一定獎勵。
據記載,“海上潑水節”最早見於明代,盛行於清朝,是泉州石獅蚶江和台灣鹿港對渡的文化產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潑水節”。每逢端午節,兩岸對渡的船隻都要在蚶江海邊追逐潑水,以這種歡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誼,並祈求平安興旺。“海上潑水”的習俗由此產生並代代相傳,成了全球僅有的民俗文化。

發展

6月23日至24日,第六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將在石獅舉行。本屆活動為第四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之一,以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為契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和“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為主題,落實“一縣一節慶”布局,突出閩台文化交流,弘揚傳統文化,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充分展示閩台多元民俗文化魅力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推動閩台文化交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作為石獅文化瑰寶之一的端午文化習俗,不僅傳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進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峽兩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深。本屆活動組委會陣容龐大,國家文化部作為支持單位,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文明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石獅市人民政府、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局、泉州市文明辦、泉州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泉州市旅遊局承辦,蚶江鎮人民政府、台灣鹿港文教基金會、石獅市閩台對渡文化交流協會協辦。
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自2007年起已連續舉辦五屆。該節慶不僅傳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進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峽兩岸產生了深遠影響,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深遠。2008年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已將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納入國台辦對台交流重點項目。2009年起,文化部也把閩台對渡文化節作為文化部重點支持項目,中央文明辦列入“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2011年,石獅端午閩台對渡習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被列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並在中國品牌節慶頒獎盛典上,評為“中國最具地方特色民俗節慶”。2012年,又被列為第四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