蚰

蚰是一種節肢動物,像蜈蚣而略小,黃褐色,觸角和腳很長,毒顎很大,棲息房屋內外陰濕處。

蚰蜒體短而微扁,棕黃色。全身分十五節,每節有組長的足一對,最後一對足特長。足易脫落。氣門在背中央。觸角長。毒顎很大。棲息房屋內外陰濕處,捕食小動物。我國常見的為花蚰蜒,或稱大蚰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蚰
  • 類別:節肢動物
  • 體長:25毫米
  • 形態特徵:體短而微扁,棕黃色
動物,詞語,部首筆畫,基本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動物

蚰蜒的形態結構與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區別是:蚰蜒的身體較短,步足特別細長。當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時候,這部分步足就從身體上斷落下來,使身體可以逃脫這是蚰蜒逃避敵害的一種適應。 蚰蜒體長約25毫米左右、爬行時每對足很協調,遇驚動即立刻逃脫,但是很容易脫落。頭部後面有一個環節、有一對鉤狀顎足,顎足末端成爪狀,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即可致局部皰疹,令人刺痛難受。我國各地常見的是花蚰蜒,它喜歡棲息,活動於室內外陰暗潮濕處,以捕食小蟲為生。 蚰蜒俗稱"錢串子",古時稱“草鞋蟲”,有的地方稱“香油蟲”。
防治若在家中發現蚰蜓,應注重環境衛生,及時清除室內外碎石、垃圾等,並保持室內乾燥。遇見蚰蜒可及時拍打或噴灑滅害靈等衛生噴射劑。凡室內外蚰蜒較多,可設法在牆面塗刷殺蟲塗料,加以防治,或在陰暗潮濕處噴灑敵百蟲粉劑。 人被蚰蜒螫傷,可用3%氨水或5~10%碳酸氫鈉溶液等清洗患處,亦可用南通蛇藥片用水溶化塗敷。

詞語

部首筆畫

部外筆畫:5
蚰
五筆86:JMG 五筆98:JMG
筆順編號:25121425121 四角號碼:5516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6B0

基本字義

1. 〔~蜒〕節肢動物,像蜈蚣而略小,黃褐色,觸角和腳很長,毒顎很大,棲息房屋內外陰濕處。
2. 〔蜒~〕見“蜒”。

常用詞組

1. 蚰蜒 yóuyán
(1) [common house centipede]∶黃褐色比普通的蜈蚣小,觸角和腳部很細很長,毒顎很大,棲息房屋內外陰濕處。如:蚰蜒路(喻彎彎曲曲的路);蚰蜒壕(迂迴曲折的壕溝);蚰蜒塹(即蚰蜒壕)
(2) [scutiger]∶蚰蜒屬的百足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𠀤音由。《玉篇》蚰蜒。《爾雅·註疏》此蟲象蜈蚣,黃色而細長,呼為吐舌。按《方言》云:蚰𧍢,自關而東謂之螾𧍢,或謂之入耳,或謂之䗅𧕯,趙魏之閒或謂之蚨虶,北燕謂之䖡蚭,江東人呼蛩,皆今蚰蜒,喜入耳者也。《本草》蚰蜒,長寸餘,死亦踡曲如環。《王逸·九思》巷有兮蚰蜒。
《集韻》佇六切,同𧏿。《爾雅疏》蛝蟲,俗呼馬𧏿。《方言》云:馬蚿,其大者謂之馬蚰是也。蚰音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