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五中

蚌埠五中

坐落在美麗的淮河之濱的蚌埠第五中學,是一所深受珠城人民信賴的市級示範中學。學校始建於1911年,原名蚌埠寶陰學堂,意為寶貴光陰讀書之意。1957年,正式命名為蚌埠第五中學。從寶陰學堂的成立到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華大國小、華大中學、蚌埠市第二初級中學,再到現在的蚌埠五中,歷經100個春秋。100年的風風雨雨 ,五中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用智慧和心血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蚌埠第五中學
  • 簡稱:蚌埠五中
  • 創辦時間:1911年
  • 所屬地區:中國 安徽 蚌埠
  • 現任校長:王林寶
  • 知名校友:李榮浩
五中簡介,五中教師,現任領導,學校榮譽,地理位置,百年校慶,

五中簡介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後,蚌埠五中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78年許松同學在中考中取得蚌埠市第一名,王豐華同學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的成績進入“中國科技大學”,1981年金志江同學又以優異成績取得蚌埠市高考理科狀元。
進入21世紀,隨著祖國建設的蓬勃發展,蚌埠第五中學亦與時俱進,在教育教學上又邁上了新的台階,2002年學校成為“蚌埠市示範性普通中學”。學校秉承“厚德 誠樸 博學 慎思”的校訓
蚌埠五中蚌埠五中
,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特長學生,造就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為目標,確立了“創一流國中,辦優質高中,打造一所人民民眾滿意的安徽省示範中學” 辦學新思路。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營造著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提升辦學品位,實現辦學目標,關鍵是領導。學校致力於幹部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 “ 勤政 廉潔 團結 民主”的幹部隊伍,帶領廣大教師,一心一意搞教學,聚精會神抓質量,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61人。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先後培養出安徽省特級教師3人,安徽省教壇新星3人 ,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7人,蚌埠市學科帶頭人4人,蚌埠市教壇新星18人,蚌埠市中青年骨幹教師8人。
蚌埠五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團結奮進的校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教育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中考成績輝煌,2003至2010年省示範高中計畫內錄取過千人,每年錄取率均位於全市前列,累計有17人取得全市中考前十名的好成績,2003年、2005年彭闈硯、張玉祥分獲蚌埠市中考狀元。2005年、2008年張玉祥、范昌瑞在二中理科實驗班錄取考試中分獲皖北片第一名。張玉祥同學還在2008年的高考中獲得蚌埠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學校高考本科錄取人數也逐年攀升,本科錄取人數連續多年居市級示範中學前列。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學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綠色學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校”、“蚌埠市文明單位”、“蚌埠市德育示範校”等。

五中教師

教師隊伍
蚌埠五中現有教職工16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3名,工勤人員8名。一線教師149名,
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6名,中學一級教師60名,中學二級教師47名。
語文教研組(27人):
組長:鄧 艷(一級教師)
李心超(高級教師) 李 雲(高級教師) 雷艷玲(高級教師) 朱存軍(高級教師)
余德翠(一級教師) 劉 偉(一級教師) 陳明強(一級教師) 李 萍(一級教師)
王 悅(一級教師) 牛作賢(一級教師) 王 萍(一級教師) 李青芝(一級教師)
江麗平(一級教師) 鄒 芳(一級教師) 周婷婷(一級教師) 趙聯勝(二級教師)
宋超嶺(二級教師) 李 勇(二級教師) 儲昭才(二級教師) 王 瑤(二級教師)
王海燕(二級教師) 王雅靜(二級教師) 劉 磊(二級教師) 張成偉(二級教師)
翟蕾艷(二級教師) 彭晨威(教 師)
數學教研組(26人):
組長:李開紅(一級教師)
張建華(高級教師) 朱宏賓(高級教師) 陳 躍(高級教師) 陳惠莉(高級教師)
吳中琰(高級教師) 郭建忠(一級教師) 吳 濤(一級教師) 彭 斌(一級教師)
胡 波(一級教師) 唐傑珺(一級教師) 代 崢(一級教師) 王克政(一級教師)
支 軍(一級教師) 劉 娜(二級教師) 王澤菊(二級教師) 信紅品(一級教師)
郭 麗(二級教師) 楊明正(二級教師) 李 晶(二級教師) 曹曼曼(二級教師)
王慧娟(二級教師) 常 敬(二級教師) 王 莉(二級教師) 李慷慨(二級教師)
曹小琴(二級教師)
英語教研組(24人):
組長:劉道啟(一級教師)
王秀春(高級教師) 吳曉芳(高級教師) 楊曉梅(高級教師) 孟桂華(高級教師)
王屹嶺(高級教師) 吳守長(一級教師) 陸明岩(一級教師) 江和蓉(一級教師)
陳志娟(一級教師) 宋紅薇(一級教師) 張 熙(一級教師) 楊 蕾(一級教師)
黃 艷(一級教師) 倪 欣(一級教師) 耿 敏(一級教師) 王 瑜(一級教師)
周 毅(二級教師) 孫雯雯(二級教師) 葉 強(二級教師) 潘淑娟(二級教師)
葉 琦(二級教師) 趙秀元(教 師) 劉思思(教 師)
物理教研組(13人):
組長:張躍文(高級教師)
何硯清(高級教師) 王賜德(高級教師) 孔 軍(高級教師) 肖元剛(一級教師)
吳 迪(一級教師) 李大井(一級教師) 楊雪松(一級教師) 董 琛(一級教師)
蔣 培(二級教師) 程 亮(二級教師) 魏 峰(二級教師) 苗 蓓(二級教師)
化學教研組(11人):
組長:榮安平(一級教師)
張敏剛(高級教師) 蔣雪梅(高級教師) 蔣 麗(高級教師) 楊宏兵(一級教師)
陳允軍(一級教師) 陳 鵬(一級教師) 陳 旭(一級教師) 馬勇強(一級教師)
王俊華(二級教師) 丁雅靜(教 師)
生物教研組(6人):
組長:沈 玲(高級教師)
王林寶(高級教師) 李曉偉(高級教師) 劉 穎(高級教師) 薛冰川(二級教師)
李艷君(教 師)
政治教研組(11人):
組長:王汝斌(一級教師)
孔 琪(高級教師) 黃建華(高級教師) 田 軍(高級教師) 李玲玲(一級教師)
周國妍(一級教師) 蔡克靚(二級教師) 湯世海(二級教師) 孫同君(二級教師)
沈學穎(二級教師) 羅 婷(教 師)
歷史教研組(9人):
組長:王天麗(高級教師)
鄒曉杭(高級教師) 宋 文(高級教師) 潘振虹(一級教師) 季長征(一級教師)
房 偉(二級教師) 唐義春(二級教師) 王 恆(二級教師) 孫 軍(二級教師)
地理教研組(7人)::
組長:端 瑞(二級教師)
沈 紅(高級教師) 劉維樹(一級教師) 錢秀華(一級教師) 王 芳(一級教師)
溫旭東(二級教師) 徐 貞(二級教師)
體育教研組(7人):
組長:李志坤(高級教師)
張紅艷(高級教師) 楊家勇(高級教師) 馬承如(一級教師) 張 軍(一級教師)
曹秀江(一級教師) 徐 良(二級教師)
音樂教研組(2人):
宋志忠(高級教師) 汪承芳(一級教師)
美術教研組(1人):
王 玲(一級教師)
信息技術教研組(5人):
陳禮松(一級教師) 史 敏(一級教師) 宋泉泉(一級教師) 朱 瓊(二級教師)
潘寶石(二級教師)

現任領導

蚌埠五中領導班子蚌埠五中領導班子
校 長:王林寶(左二)
書 記:孔 琪(右二)
副校長:張敏剛(左一)
副校長:楊宏兵(右一)

學校榮譽

地理位置

安徽省蚌埠市治淮路832號
郵編:233000
蚌埠五中地址
校內地圖校內地圖

百年校慶

2011年蚌埠五中將迎來百年華誕,熱情的五中人邀您共享世紀慶典。從1911年到2011年,百年風雨,百年滄桑,百年大樹,百丈深根,蚌埠五中一路走來,如一株參天大樹,越發枝繁葉茂。回首五中100年,是一部薪火相傳、風雨兼程的歷史。我們總被老一輩五中人愛崗敬業、嚴謹治學、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激勵著;我們總被老校友們胸懷理想、立志成才、刻苦學習、孜孜以求的崇高精神感動著。現在的五中人時刻銘記著“厚德 誠樸 博學 慎思”的校訓,力爭做擁有博大胸襟、高尚品德和誠信樸實的五中人;力爭做博學多才、勤于思考和學思縝密的五中人。今天,繼往開來的五中人迎來了百歲生日,我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幾經沉浮 從始而今說不易
安徽省蚌埠市第五中學坐落在美麗的淮河岸邊。學校創建於上世紀初,從最初被命名為寶陰學堂,到後來的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蚌埠華中街國小、蚌埠私立華大中學、蚌埠市第二初級中學,直到如今的蚌埠五中,已有整整一個世紀的歷史。百年的學校發展史,伴隨著蚌埠百年的風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讀來令人盪氣迴腸、感慨萬千。
1911年,地方上頗有名望的鄉賢高萬書出面牽頭,由陸晉伯任先生,在團防局(現青年街85號)辦起了學校,命名為清宣統寶陰學堂,蔣雲卿任堂長。學堂僅一間教室,十幾個學生,兩名秀才(教師)。
1915年,西風東漸,全國各地諸多學校紛紛易名,寶陰學堂亦適時改名為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次年,學校遷至大馬路,逐漸擴大,日益繁榮。然而,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亂世之中,安放不下一張平靜書桌的豈止是華北?1938年2月,蚌埠淪陷於日寇鐵蹄之下,蚌埠公立第一高等國小校停辦,校址被偽教育廳占用。直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校友陳貫吾多方奔走、廣泛交涉,終於要回了被占用的校址,並於翌年開辦華大中學。然而兩年後,淮海戰局緊張,學校再次停辦。1949年元月,蚌埠解放,華大中學方迎來新生。一個月後,改名為蚌埠第二初級中學。此時的學校,只有一個班,30餘人,擁擠在一間僅有20餘平方米的破舊教室里上課。
剛解放的新中國,一切都是嶄新的;剛解放的蚌埠,一切都是嶄新的。1954年,學校遷至淮河之濱的治淮路,即現在的校址。1957年秋正式更名為蚌埠五中。在政府的關心下,兩幢教學樓拔地而起;實驗室、圖書室、儀器室、大禮堂、辦公用房、教師宿舍、師生食堂等一應俱全。設有三十多個教學班,容納二千餘名學生,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完全中學。五中為蚌埠市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為國家培養出大批的建設人才。這裡培養了駐法國文化參贊、著名翻譯家張英倫博士,這裡培養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張志宏博士。
負重前行 臥薪嘗膽謀一變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五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學校處於發展的低谷。
經過十年文革的浩劫,遭受重創的五中很快從低谷走出,連續創造奇蹟:,1978年,高考恢復第二年,五中學生王豐華就以總分445分一舉奪得蚌埠市高考理科狀元,徐松同學則以321分獲得全市中考第一名的優異成績;1981年,金志江同學又以總分508分考出全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的驕人成績。五中的實力令蚌埠教育界嘖嘖稱嘆,五中成為無數學生和家長嚮往的學府。
通向輝煌的路總是充滿曲折,從1982開始,蚌埠市開始劃分重點高、國中學校,而五中成為非重點中學。生源質量下降,師資力量外流,這些因素客觀上阻礙了蚌埠五中的繼續發展壯大,五中,似乎又要走入低谷。“窮則變,變則通”,困難面前,五中人並未退縮或者坐以待斃,他們積極的投入教育教學的改革活動中。從1984年開始,在李文政校長的帶領下,五中的教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被市教育局定為學生思想教育試點學校;體育工作同樣有聲有色,學校女子排球隊位居全省第一。1985年夏,學校女排還代表安徽省赴青島市參加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中學生女子排球賽,取得不俗成績。1987年,李樹模繼任校長後,實驗樓竣工投入使用,為學生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學校回響“辦學要辦廠,辦廠為學校”的號召,興辦體育器材廠,更成為辦學之餘的有益補充。
當時的五中,負重前行,臥薪嘗膽,默默積蓄著力量,摸索尋求發展之路,他們不斷地嘗試,大膽改革,為未來五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6年,學校進行內部機制改革的摸索和嘗試,實行了崗位責任制,增強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1991年,學校舉辦首屆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這項比賽延續至今已堅定地走過二十年歷程,為五中教師的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良好的內部機構,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蓄勢待發 只為一飛沖雲霄
1995年到2000年,顓孫元宗任校長主持工作,劉延銀任書記。這段時間裡,五中可謂蓄勢待發。“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趁著國家經濟發展的東風,領導班子果斷決策,連續幾個大手筆,學校的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都有了較大的突破,復甦亦是發展,為以後的輝煌蓄積了強勁的勢能。
1996年,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興建的大禮堂被拆除。在此基礎上投資459萬元,建成兩幢教師宿舍樓,63戶教師喜遷新居,解決了教師蝸居的老大難問題。同年,學校領導班子赴南京考察,接著籌資38萬元修建了多媒體教室,引進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在當時,不僅在全市首屈一指,也是全省第一家,領一時風氣之先。
與此同時,學校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尤其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1996年,五中把“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引進學校,開市教育系統之先河。其中,理化生教研組成績突出,獲得了市“青年文明號”稱號。理化生教研組的老師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很快便碩果纍纍:1997年,學生調查報告《珠城魚類知多少》獲全國第四屆生物百項科技活動全國優秀獎;1998年,學校組織開展的《珍惜生命之水》活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科協的評選中榮獲全國優秀組織獎;王逸娟同學在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上獲項目三等獎,蚌埠五中被授予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稱號。1999年《淮河幹流蚌埠段水質監測》在全國第五屆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評選中榮獲二等獎;值得一提的是,五中在全市率先開展學校文化藝術節活動,自1997年延續至今共舉辦了十四屆,既豐富了學生生活,又鍛鍊了學生能力,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文化藝術節成為彰顯校園文化一塊響噹噹的品牌。
曙光照耀 終究盼得又一村
2000年,新世紀的曙光照耀著五中,數任校長不懈的努力開始顯現成果。當年李新義擔任校長,孔琪任支部書記。領導班子團結一致,銳意進取,把五中再次帶入一個輝煌的時期。這一年,我市重點中學實行高、國中分離,國中實行劃片招生,五中抓住這一機會,大膽提出了“國中創一流,高中創特色,創建市示範中學”的辦學目標,全體五中人發出了“凝心聚力,求真務實,最佳化創新,誓創示範”的時代最強音。在創建過程中,五中形成了適應新世紀發展要求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的多元發展為本,用現代優質教育塑造能獨立邁進新世紀的現代人,並制定了五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十個一”要求。經過三年勵精圖治,2002年5月順利通過了市級示範中學的驗收,實現了五中歷史性的跨越。
為了教學環境的改觀,學校拆除舊教學樓,建起了兩幢五層的新教學樓,改建了學校大門,拆除校辦工廠,建造了長廊和花園,美化了校園環境,並添加教學儀器,擴大實驗室的規模,增加藏書量近3萬冊。2003年,五中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有四位同學中考獲得全市前十名的好成績,其中一人獲中考狀元。
繼往開來 鯤鵬展翅翔天宇
2004年,王林寶重回五中任副校長並主持行政工作,2006年任校長;孔琪繼任黨支部書記,張敏剛、楊宏兵任副校長。新一屆領導班子團結奮進,秉承“厚德 誠樸 博學 慎思”的校訓。硬體上狠抓校園環境建設,軟體上重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發展如日中天。蚌埠五中,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如一隻鯤鵬,展翅翱翔於寥廓的天宇。
為了擴大校園面積,為學校發展拓展空間,校領導日日夜夜不辭辛勞,不畏艱難的開始校內老平房拆遷工作。至2010年7月,學校建築面積從1986年的9200平方米,擴大到20808平方米。為了改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運動環境,校領導輾轉奔波申請資金。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高大的綜合實驗樓代替了低矮的平房,寬闊的塑膠跑道將代替冷硬的水泥地面。班級逐年在增加,由1986年28個教學班,1636名學生,增至今天的46個教學班,2600多名學生。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如今擁有教職工162名。五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崇高道德情操的培養,把德育教育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中。2005年5月24日,蚌埠市首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暨載體展示現場會”在五中召開,進一步推動了蚌埠市德育工作發展。2006年,蚌埠五中成為首批“市德育示範校”,2007年,成為首批“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校”。
“一位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一名好教師就有一群好學生。”五中領導、教師,站在時代的高度,在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積極探索,銳意改革,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了自己“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理念。
在“以教研推名師,以名師促名校”的理念推動下,學校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通過組內集體備課,集中研討,個體上課,全組評課,教師逐步地獨立駕馭教材,自如進行授課,在講課中進步,在評課中提高。“傳幫帶”是蚌埠五中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有效做法。學校實行優秀教師帶一名本學科組年輕教師的做法。力爭在一年內有明顯進步,能上校級公開課,兩年上市級公開課。這種做法,讓年輕教師有了前進的動力,學之有法,進之有輔,升之有望。不僅提高了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還為他們迅速成為名師奠定了基礎。
除此而外,五中還制定實行了《教育科學研究室章程》、《學科集體備課制度》等,每年進行一次教學公開日活動,舉行一次教學基本功比賽,開展一次教學工作研討,召開一次德育工作研討會。
一系列教學活動,為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夯實了基礎;一系列的科研活動,使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了深刻的轉變,教學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支善思考、精業務、能科研、尚師德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162名教師中,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0多人,學校先後培養出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市級教壇新星18人,特級教師3名,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市級骨幹教師8人,市“學科帶頭人”4人。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還頻頻在“省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市教研工作會議”交流教科研經驗。學校被市教育局授予“蚌埠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稱號。近幾年來,學校還先後申報並立項了十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其中,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課程標準組子課題《z+z智慧型教育平台·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和省級課題《國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已順利結題。
頑強奮進求發展,一片丹心育棟樑。五中人的努力,換來了教學成績的累累碩果。2003至2010年連續8年,五中的重點高中錄取率均位於全市前列,有17位同學取得全市中考前十名的好成績,彭闈硯同學奪得2003年中考狀元桂冠;張玉祥同學勇奪2005年中考和省理科實驗班招生雙第一;范昌瑞同學奪得2008年省理科實驗班招生第一名。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續多年居市級示範中學前列,藝術類、體育類本科錄取人數逐年攀升:2005年高考,理科的胡林勝、王成仁同學分別取得597分、581分的好成績,達重點本科錄取分數線,名列市級示範中學前茅;2007年高考,文科的夏瑩同學以551分的成績被安徽大學錄取,為五中爭得榮譽;2009年高考,文科的袁婷同學以572分的成績名列全市前二十名。
驀然回首,一塊塊閃光的牌匾見證著一路走來的榮耀:2002年5月,學校被評為蚌埠市示範中學;2002年8月,學校被評為安徽省家教名校;2004年5月,學校被評為安徽省綠色學校;2005年7月,學校被評為蚌埠市道德建設實踐基地;2006年4月,學校被評為蚌埠市德育示範校;2006年6月,學校被評為蚌埠市平安校園;2007年,成為首批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校;2008年,學校被評為蚌埠市級文明單位……每一項榮譽都飽含著五中人的辛勤與智慧,都浸透著五中人的敬業與無私。
實踐校訓 願景更輝煌燦爛
百年光陰荏苒、滄桑變化,當我們回望來時路,我們自豪,我們驕傲,因為正是包括你我在內的無數五中人鑄造了五中今天的輝煌成就。今天的五中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厚德誠樸,博學 慎思”這一文化內含豐富的校訓:我們胸懷寬厚,我們團結一心,我們誠信樸實,我們無私奉獻,我們博學慎思。這一切聚合為“嚴謹、紮實、求真、創新”的教風,凝結為“刻苦踏實、好學多思、學有所長、全面發展”的學風,沉澱為“凝心聚力、敢為人先、踏實工作、奮發進取”的五中精神。
一百年長路當歌,一百年砥礪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與時俱進的五中人必定會薪火相傳,奮鬥不息。為“創建省級特色示範中學”的更高目標而努力!共同開創五中更加輝煌的明天!
校慶於2011年10月5日在蚌埠大劇院開辦
10月5日上午,蚌埠五中舉行建校百年慶典。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省政協原副主席戰秋萍、市級老領導胡德新作為五中校友代表應邀參加校慶典禮。市領導王曉淮、楊宏春、薛惠祥出席慶典儀式。
典禮上,肖天作為校友代表向母校贈送了“生日禮物”——2008年奧運會中我國所有獲得金牌選手的親筆簽名,並在致辭中感謝母校的培養,祝願母校再創輝煌。安徽財經大學、蚌埠醫學院等單位紛紛發來賀信。慶典中,校友們各展才藝演出了自編自導的節目,作為獻給母校的禮物。回憶起學校的美好歲月,最難忘是師恩厚重,最有趣是同窗之誼。當年風華正茂的老師,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者;當年青蔥年華的學子,如今已成棟樑之才。當台上台下合唱起五中校歌《厚重五中 天寬路長》,很多校友眼中都噙滿了熱淚。
副市長楊宏春代表市政府向蚌埠五中喜迎百年校慶表示祝賀。他說,蚌埠五中歷史源遠流長,百年來培養了大量棟樑之才。希望五中以百年校慶為新的歷史起點,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素質教育的樣板、人才輩出的搖籃、崇實創新的典範,在新的百年煥發出新的活力,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業績,為蚌埠成為皖北核心增長極培育更多有用人才。
蚌埠五中始建於1911年,與蚌埠開埠同年,前身為寶陰學堂。百年來五易其名,兩遷校址,1957年正式更名為蚌埠市第五中學。上世紀70年代末恢復高考後,該校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都得到了長足進步,湧現出多個省市高考、中考狀元。如今,該校已創建成為市示範中學,培養出一批全面發展的特長學生,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該校還先後獲得“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學校”、“安徽省家教名校”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