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彩雲易向秋空散

《虞美人·彩雲易向秋空散》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一首詞作。上片寫女主人公與其愛慕的男子總是輕易地分離,且沒有任何緣由。下片首二句寫他又一次爽約,連書信都沒有寄來。最後二句的自寬自慰之語,很有“悉多翻自笑”的妙趣,使詞情更其深婉透過。這首詞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詞人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此創造美、抒發美的敏銳高超藝術智慧的自然流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虞美人·彩雲易向秋空散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飲水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虞美人
彩雲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幾翻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
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虞美人:詞牌名,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 “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②僝僽(chán zhòu):煩惱、愁苦。
③“歸鴻”二句:香箋(jiān):指散發有香氣的信箋。此二句意謂遠行的丈夫曾約定霜期之前即歸來,既是如此,也應該寄封書信來慰相思啊!
④紅蕤(ruí):紅蕤枕。傳說中的仙枕,此處代指繡花枕。唐張謂《宣室志》卷六載,玉清宮有有三寶,碧玉環、紅蕤枕、紫玉函。 紅蕤枕,似玉微紅,有紋如粟。宋毛滂《小重山·春雪小醉》:“十年舊事夢如新,紅蕤枕,猶暖楚峰雲。”欹(qī):斜著。

白話譯文

天高氣爽的秋季,彩雲最容易被風吹散開去,燕子聽到滿腹心事之人的長嘆,也會感到憐惜,幾次離合總是沒有來由,讓人感到時而憂愁,時而溫馨。
歸雁飛來的時候。霜期已經到來,可以托大雁把書信帶給那遠行的人嗎?還是不要想以前的那些事了,暫且倚著繡枕看那西下的落日吧。

創作背景

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校》載:“以戀人口吻作寄友詩,亦釋家常伎。此闋實為寄顧貞觀詞。性德康熙二十三年春寄顧貞觀書雲‘杪夏新秋,準期握手’,即詞‘舊約霜前至’事;詞‘幾番離合’句,亦與梁汾曾數度南返合。詞或二十三年春隨書以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從閨中人的角度寫的,寫她想思的愁情難耐,寫她痛苦矛盾的心理。
上片寫二人總是輕易地分離,且沒有任何緣由。“彩雲易向秋空散,燕子憐長嘆”,是說彩雲易散,好景難留。獨居深閨盼人歸的女子滿腹心事,想起歡聚時的溫馨和離別時的不捨,她不免一會兒歡喜,一會兒憂愁正滿腹心事,卻又見北燕南去,直惹來聲聲長嘆,連燕子都覺得自己可憐:“幾番離合總無因,贏得一回僝僽一回親”,雖然每次的離合沒有什麼原因,但每次卻都帶來一次傷感,相逢時又更加親近。
下片首二句寫他又一次爽約,連書信都沒有寄來。“歸鴻舊約霜前至,可寄香箋字”,句中還可以讀出些許怨恨,是說當初分別的時候。雖然曾定好霜期之前就會歸來,但在回來之前。應該寄封書信來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啊。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紅蕤欹側看斜陽”兩句是女子的自我安慰之語,看似自我解脫,實透露著無奈和傷感。這是整首詞最妙之處,女子愁罷嘆罷,忽而覺得自己的情緒有些莫名其妙,於是自我安慰、自我開解一番,索性側身看那夕陽去。這般極富生活化的場景真實得仿佛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妙趣沖淡了愁苦,感傷中又帶著幾分難察的俏皮。詞的婉轉味道因而又平添了幾分,這比起說來說去只有“思念”二字的詩詞更容易貼近人心。
全詞明白如話,短短兩片詞,閨中女子相思甚苦、愁情難耐的矛盾心理躍然紙上。而這一番小女子的細膩心思、扭捏姿態卻出於一個男人筆下,讓人不得不感嘆納蘭容若的情愫之敏感、體物之細微。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張秉戌《納蘭詞箋注》:“最後二句的自寬自慰之語,很有‘愁多翻自笑’的妙趣,使詞情更其深婉透過。”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