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蕉(虎頭蕉)

虎頭蕉(虎頭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虎頭蕉又名金線蘭,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莖匍匐。 莖節明顯。葉互生;葉柄基部呈鞘狀。基本信息

【出處】《草寶》

【拼音名】Hǔ Tóu Jiāo

【別名】金線蓮、金蠶,金石松、金不換(《福建野生藥用植物》),什雞單,金線屈腰、金線蕨龍、金線虎頭椒(《閩東本草》),鳥人參(《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金線蘭的全草。夏、秋採收,洗淨,曬乾。

【採集】夏、秋採收,洗淨,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頭蕉
  • 別稱金線蓮金蠶,金石松、金不換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百合綱
  • :蘭目
  • :蘭科
  • :羊耳蒜屬
植物形態,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植物形態

金線蘭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莖匍匐。 莖節明顯。葉互生;葉柄基部呈鞘狀;葉片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上面有細鱗片狀突起,下面暗紅色,幼葉的葉脈為金黃色,老時葉脈橙紅色。花莖長4~5厘米,具2~3朵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淡紅色;中萼片圓形,先端驟尖,下面被長硬毛,與花瓣粘合成盔,側萼片卵長圓形,偏斜,外面被長硬毛;花瓣半卵圓形,偏斜,長7毫米,先端具長2毫米的驟尖,唇瓣下部的爪(柄)長5~6毫米,兩邊撕裂,先端深2裂,裂片狹長圓形,長5毫米;距囊狀三角形,長4毫米,基部前方有2個疣狀突起;雄蕊1,長圓形。花期8~9月。 果期9~10月。
虎頭蕉

生長環境

生長於陰濕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台灣福建等地。

主要價值

【性味】甘,平。
①《草寶》:性溫,有毒。
②《綱目拾遺》:性熱。
③《福建中草藥》:甘,平。
【歸經】《閩東本草》:入肝、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遺精腎炎小兒驚風,婦女白帶。
①《草寶》:治風痹。
②《綱目拾遺》:治血淋,白帶,一切吐血。
③《福建野生藥用植物》:是小兒良藥,退熱消炎,又可治膀胱炎,遺精,也可制蛇藥。
④《閩東本草》:祛風氣,舒筋,養血。
治風氣作痛,腰膝痹痛,小兒抽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
臨床套用
【選方】
①治風氣膝痛:金線蓮二錢,老母雞一隻,黃酒半斤沖燉服。(《閩東本草》)
②治血淋,白帶,吐血:用虎頭蕉一大片,入鍋內炒乾存性為末,黃酒調服。(《舟車經驗方》)
③治糖尿病:金線蓮一至三錢,水煎服。
④治腎炎、膀胱炎:金線蓮二錢。酌加冰糖燉服。
⑤治小兒驚風:金線蓮一錢。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傷:金線蓮鮮草一至二錢,冷開水洗淨,搗爛,開水送下;另用鮮草搗爛外敷。(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臨床套用】
①治療糖尿病、膀胱炎取金線蓮2錢,冰糖1兩,水煎,分2次服。
連服4~10天。
治療糖尿病1例,膀胱炎2例,服藥1~2周后症狀均全部消失。
②治療重症肌無力取金線蓮1錢,煎服,每日2次。
治療1例,服藥1周后症狀明顯好轉,1個月後基本治癒,隨訪年余,情況良好。
③《浙江中藥手冊》:治滓瘡紅腫。
【摘錄】《*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