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本院下設4個系,11個研究所,1個國家級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物理學、力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固體力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聲學、光學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碩士點。有物理學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磁學與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中子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核科學與核技術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4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教授數:42人
  • 研究所數:11個
  • 依託:蘭州大學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課程設定,培養方向,專業培養,傑出校友,

學院簡介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由原物理系(始建於1946年)和材料科學系(始建於1984年)組建而成。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首批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
學院具有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有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光學、材料學、計算物理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學(包含理論物理、磁學與新型磁性材料、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新金屬材料物理、計算物理專業方向)、微電子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4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現有磁學與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轉換材料與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物理學基地,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3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等支持的信息材料、物理測試平台等多個學科和研究平台。
學院目前在崗教職工兩百餘人,其中專任教學科研人員150人。教師中有:兼聘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千人計畫-B”特聘專家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中組部“萬人計畫”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3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9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者和提名獎各1人,國際陶瓷學領域Ross Coffin Purdy獎獲得者1人。現有本科生1109人,碩士研究生342人,博士研究生158人。
學院擁有良好的學習、工作條件,教學科研實驗和辦公用房近1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近8000台件,其中包括透射電鏡,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超導量子干涉磁強計,核磁共振波譜儀,顯微拉曼光譜儀,紫外可見螢光光譜儀,振動樣品磁強計等大型儀器設備70餘台,部分大型儀器設備已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學院多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物理學和材料化學專業入選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蘭州大學入選國家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學院負責物理部分的教學計畫制定及具體培養工作,學院主持國家精品課程和理科基地名牌課程6門次,先後承擔多項省部級教學研究項目,近年來,學院共獲各類教學獎55項,其中教學成果獎42項,優秀教材講義獎13項;由汪志誠教授編著的《熱力學統計物理學》、錢伯初教授編著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習題精選與剖析》、段一士教授編著的《量子場論》等教材在全國有廣泛的影響。
學院在粒子理論與廣義相對論、磁記錄與高性能磁性材料、局域磁性、半導體薄膜物理與材料、結構與功能金屬材料、納米與低維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礎,低維磁性材料的微結構和特性、電子和光子信息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環境材料的探索、設計和製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形成特色。承擔了包括“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防科工重點項目、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教育部重大重點項目、省部級科研重點基金和企業科研開發等研究課題。近幾年學院教師在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Nano Lett.,Adv. Mater.等國際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1000餘篇。同時學院積極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為工礦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為國家及西部地區工礦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資源的深度開發提供智力支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院已培養學生近萬名,畢業生中有2人入選國家“千人計畫”,16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支持,20人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近年來有1名博士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3名博士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3人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我院學生多次獲得過包括特等獎在內的多項獎勵,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近五年分別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和世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一等獎各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挑戰杯、電子設計大賽等全國性大賽我院學生也多次獲得佳績。學院培養的畢業生遍及世界各地,如當選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2010年院士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胡青、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劉惠春等一大批傑出學者,在全國各行各業的前沿領域,也經常能見到蘭大學子身影,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詹文龍等一大批學者就是其中的代表。
學院學術活動交流頻繁,先後有楊振寧、李政道、穆斯堡爾、丁肇中、戴維.格羅斯、羅雷爾、道格拉斯-奧謝洛夫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國內外頂尖學者前來訪問講學,年均派10餘名教師在國內外一流高校進修或合作研究,先後承擔了第六屆全球華人物理大會、中德納米技術及納米標準化前沿論壇等國際學術會議,與英、美、德、日、俄、加、新加坡等國家的眾多高等院校和學術團體或國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在師資培訓、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合作緊密,對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和擴大學院在國內外的影響產生積極作用。學院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科研院所多且集中的特點,與中科院高能所、近物所、化物所、航空航天總公司510所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交流頻繁,共享實驗室、圖書資料,合作課題,互聘教師授課,合作培養學生,形成良性的互動互助協作關係,已逐步形成了“多邊合作,資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局面。
(2019年4月數據更新)

師資力量

學院橫跨5個一級學科,已形成了理工結合的學科群。現有教授42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導師30名,教師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和首屆全國“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學院實驗條件優越,有4個基礎實驗室和13個專業實驗室,並與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共建了先進的大學物理實驗室。

課程設定

本院開設的學科基礎課有:高等數學、力學、分子物理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計算機文化基礎、資料庫原理、C語言、計算物理等。

培養方向

物理學隆基班(現“萃英學院”前身)
“隆基班”不設專業,物理、數學隆基班分別聘請物理學家段一士先生和數學家陳文原先生為導師。導師負責為“隆基班”制定教學計畫,由學院和教務處負責實施。“隆基班”在大學二年級期末考試後由學生選擇專業。學校鼓勵“隆基班”學生跨專業選擇理工科專業。
“隆基班”以寬口徑、厚基礎為培養要求,在大學前兩年的學習中,打破專業概念,實施導師指導下的教學計畫。“隆基班”課程單獨開設,自成體系。課程設定除數學、物理相關課程外,要求開設一定門數的人文科學課程和較高強度的外語課程。其中物理隆基班的主要課程與物理基地班同班上課,另外還單獨開設《宇宙學》《微分幾何》《數學物理專業英語》《數字通信》等課程。
“隆基班”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須在導師指導下,至少完成一項科研任務並撰寫相應科研論文;至少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物理學基地班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具有堅實的物理學理論基礎,良好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質,並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新技術領域有相當的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物理學基礎性科研和教學的專門化人才。是國內重點院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生源基地。
物理學專業
培養系統掌握物理學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受到嚴格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夠熟練套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物理學基礎人才和專門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教授為本專業畢業生。本專業設有5個專業方向,學生進校後可自由選擇。
理論物理學專業方向
培養運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研究物質的基本運動規律、物質結構理論和時空理論,具有紮實的物理學理論基礎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在交叉學科及跨學科領域具有較強開拓能力的專門人才。
磁學與新型磁性材料專業方向
培養與國民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磁性薄膜物理、磁記錄物理、新型磁記錄材料、磁光存儲材料、非晶磁性及鐵磁體的超精細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實驗工作能力和利用計算機進行多道分析、模擬設計的磁學和磁性材料方面的專門人才。
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專業方向
培養能夠適應信息材料與器件領域國民經濟建設和高新技術發展需要的、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在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材料(微電子材料、光電子材料、光子材料等)的製備和物性研究及新型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的設計、製造和套用開發的科研、教學、科技管理專門人才。
新金屬材料物理專業方向
培養從事金屬及合金的物理、力學、化學性能及其理論研究,新型結構及功能材料探索和研製,金屬材料的熱處理及表面改性研究與開發等方面的專門人才。
計算物理專業方向
培養具有計算機技術、程式設計、網路管理和軟體研製能力,能夠利用計算機進行新材料、新器件的模擬設計、數值分析、大規模科學計算,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的高新技術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
微電子學專業
培養從事新型半導體積體電路、靜電感應器件、敏感與感測器件、光電子器件以及半導體工程、界面物理、功能薄膜、化合物與超晶格材料的基礎理論與套用開發研究,進行微電子與電力電子新型器件的設計、研製、套用開發,能夠完成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數值分析等方面的科研、教學與科技管理的專門人才。
套用物理學專業
(原子核物理及核技術方向):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計算機及與核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具有將核技術套用於交叉學科及解決重大實際問題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合在科研部門、高等學校、廠礦企業從事核物理及核技術的研究、新產品研製和輻射防護工作,可從事機械、冶金、電力、核電站、醫學和環保等涉及核科學及技術套用等工作。
材料物理專業
培養從事與國民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各種新型材料的基礎與套用開發研究(如納米材料、環境材料、特種陶瓷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功能薄膜等),具有良好科學素質和較寬材料科學基礎知識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宜到企事業和行政部門從事材料研究與開發、材料結構與性能的檢測及相關的套用基礎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材料化學專業
培養從事納米材料、環境材料、特種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合成與製備、結構與性能的分析、表征等方面的基礎與套用開發研究,具有紮實的材料化學基礎理論和實驗技巧,適應材料科學不斷發展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宜到企事業和行政部門從事材料研究與開發、材料結構與性能的檢測及相關的套用基礎研究、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理論與套用力學專業(雙學位班)
本專業是連線工程科學(如土木建築、機械、橋樑、鐵路、化工機械、航空航天、造船、武器裝備和儀器儀表等)與基礎科學的紐帶。主要培養從事與力學相關聯的工程設計(包括結構設計、製造與安全評估等)、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等領域的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微分方程、數學物理方法、機率統計、計算方法、工程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實驗力學、計算力學、結構計算與程式設計等。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2位博士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首屆畢業生劉人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土木工程專業(雙學位班)
培養具備堅實的數學、力學、工程科學計算與地質工程等理論基礎,具有紮實的土木工程學科所必需的基本實踐知識與技能,獲得從事土木工程設計、開發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科學概論、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地基工程、工程測量、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房屋結構、橋樑結構、施工組織與管理以及專業實驗等。畢業生具備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研究、開發、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等基本能力,能從事房屋建築、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礦山工程等方面的技術、組織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規劃和研究開發能力。

專業培養

材料物理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材料物理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獲得套用研究的基本訓練、能在材料物理及有關材料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技術工作的專門人才。
畢業生適宜到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套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學校從事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物理與化學及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
基本培養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逐漸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走與工農民眾、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感,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們服務。
3.熱愛科學事業、養成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艱苦求實,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遵紀守法。
(二)業務方面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及其因組分、製備工藝等引起的變化,培養運用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較堅實的材料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科學實驗的訓練。
2.較熟練的材料物理實驗基本技巧。
3.掌握有關材料物理領域或某個分支的專業知識,對材料物理的新發展有所了解;
4.一定的科研、技術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
(三)體育方面
1.了解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2.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衛生習慣、身心健康。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學校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但具有學籍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八年,累計修業時間不超過六年。
學位:完成本專業學業,並符合學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蘭州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學科
主要學科:材料科學
五、主幹課程、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
主幹課程:材料物理、X射線學、電子顯微學、材料學、擴散與相變、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功能材料、材料力學性能
特色課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六、 課程結構與學時學分分配
總學分160學分,其中必修課105學分,選修課46學分,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1學分,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8學分。

傑出校友

葛墨林,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男,1938年生於北京。196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1965年蘭州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1965年至1986年,在蘭州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數學所副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物理、天文學科組成員;亞太地區理論物理中心委員會成員;國家攀登項目“非線性科學”專家委員會成員;物理中群論方法國際大會常委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ing等。
葛墨林教授早期從事基本粒子理論、廣義相對論研究,之後長期集中研究楊-密爾斯場的可積性及其無窮維代數結構、楊-巴克斯特系統、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數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應與套用和處理量子多體模型的新方法等。發表學術論文約150篇,專著3部,國外編輯書刊5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82),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1990、1996),二等獎兩次(1986、1988), 孺子牛金球獎(1996),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997),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998)等獎項。被聘為群論在物理中套用國際大會(GICGTP)常務委員,以及一些國際大會(俄、法、墨西哥…)的組織委員及顧問委員會成員。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鄺宇平,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1932年生於廣東台山,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55-1979在蘭州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高能物理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兼任亞太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物理工作組中國聯繫人,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高級顧問等。鄺宇平教授主要從事粒子理論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區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論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建立重夸克偶素強子躍遷的合理模型和系統計算方法;建立含耦合道效應的強子躍遷理論;給出等價定理的嚴格證明和正確表述;給出在TeV能量對撞機上探測電弱破缺機制靈敏度的全面分析;提出通過WW散射靈敏探測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方法等。
詹文龍 ,男,核物理學家。1955年生於福建省廈門市。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共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主要從事低能、中能、相對論性重離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學工程研製,對重離子核物理和新核素合成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束物理研究中發現了11種新核素,首次測量30多種核素的質量成功地研製出美國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上PHENIX實驗探測器的高性能飛行時間探測器的樣機研製成具有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蘭州放射性束流線,在此束流線上確定了一批豐質子暈核,並初步鑑別出理論預言的質子滴線外的核素25P等,促進了中國的放射性束物理實驗研究的發展。他領導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研製,並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劉惠春,男,1960年3月出生。現任加拿大國家研究院成像器件組組長、微結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2007年度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蘭州大學,獲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7年就讀於美國匹茲堡大學並獲博士學位。在2008年9月5日公布的2008年度新當選的74位藝術、人文和科學學院(Academies of Arts, Humanities and Sciences)新院士中他成功當選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科學學院院士。
李有泉,從本科到博士就讀於蘭州大學,1991年來到浙江大學做博士後,1999-2001年任德國奧格斯堡大學客座教授、洪堡學者(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2001年9月起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主要學術任職有: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正規協聯成員(Regular Associate);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顧問、美國《Phys. Rev. Lett.》及《Phys. Rev. B》特約評審人、《Math. Rev.》特邀評論員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及國際交流項目六項。獲得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以國際一流學術流刊物為主,李有泉教授發表論文六十餘篇(SCI收錄近五十篇,其中權威性雜誌Phys.Rev.Lett.三篇),多數論文引起國內外同行關注或被廣泛引用,有些研究成果被《Science》的綜述文章和學術專著採用。
蘇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務長。1982年9月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系磁學專業,先後獲學士(1986.6)、碩士(1989.6)和博士(1991.12)學位,期間因導師工作調動於1986年9月至1991年12月在南開大學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
1992年2月蘇剛教授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部從事博士後研究,1993年9月出站後留校任教至今,先後任副教授(1993.10)、教授(1997.10)。曾於1993年10月至1999年2月期間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CEEC學者)、德國科隆大學(洪堡學者)、日本東京理科大學(JSPS學者)等地從事科研工作。2001年7月起,歷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物理系主任、物理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教務處處長、研究生院院長助理等職務。現任研究生院教務長,全面主持教學及相關工作。主要從事凝聚態理論物理、統計物理及計算材料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並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973項目子課題等多項研究項目。已在包括《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100餘篇SCI研究論文,在國外出版的英文專著中應邀撰寫了有關章節。擔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編委,並被邀請為幾個國際重要物理學期刊(如PRL,PRB,PLA等)長期審閱論文,同時擔任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Regular Associate。 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與合作者獲得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一等獎,2005年與合作者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6年與合作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成昭華,男,1968年9月出生,教授,1993年蘭州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畢業。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1996-1998年他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馬普金屬所工作,1999-2000年在加拿大Dalhousie 物理系工作。1999年獲百人計畫,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自旋電子材料的顯微結構表征,低維人工結構材料(包括磁性量子點、磁性納米線以及磁性超薄膜)的磁性及其自旋結構表征,磁性金屬/半導體異質結構以及半導體自旋電子學,過渡金屬氧化物(單晶、多晶和薄膜)與巨磁電阻材料的結構、自旋相關輸運,稀土永磁薄膜以及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結構、磁性和磁熵變,掃描隧道隧道顯微學(包括自旋極化)和穆斯堡爾譜學(低溫強磁場)在磁學及磁性材料中的套用等方面的研究。
彭棟樑,教授(博導),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湖南汨羅人,1963年4月生。198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後並留校任教,1983-1995年在蘭州大學物理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5-1997年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留學;分別於1998.1、2005.12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先後以研究員和副教授身分進行科研和教學工作。
韓秀峰,男,1962年生。現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物理所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M02課題組組長。198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90和1993年在吉林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分別在巴西物理研究中心、日本東北大學、美國紐奧良大學和愛爾蘭聖三一學院,從事磁電子學和自旋電子學的研究。2000年獲中科院 “百人計畫”資助;2003年獲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7年獲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基金資助;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94-2008年期間,負責和完成了國家基金委面上基金4項,基金委中愛重大國際合作基金1項,基金委中美、中英、中日國際合作交流基金各1項,科技部973項目中的課題1個,中科院二期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中的課題1個。目前在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納米研究計畫”里,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基於自旋和量子效應的納米磁和半導體存儲器及邏輯器件的研究》[2006-2011],同時負責基金委面上基金《有機複合磁性隧道結的微製備及其結構和物性研究》[2009-2011]。目前主要從事納米磁性多層膜及其巨磁電阻效應(GMR)、磁性隧道結和隧穿磁電阻效應(TMR)、半金屬&半導體&有機分子膜/鐵磁複合隧道結(MTJ)材料、新型磁隨機存取存儲器(MRAM)、磁邏輯、自旋納米振盪器、自旋微波探測器和磁敏感測器等原理型器件的物理研究。
張亞非,男,1955年6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學微米納米技術學科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6月獲蘭州大學博士學位,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張亞非教授主要從事納米科學與技術、薄膜材料物理和化學以及凝聚態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2001年以來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電氣與電子工程》雜誌編委,CCAST(世界實驗室)中國高科技中心研究員。1992-1995年蘭州大學物理學博士,化學博士後。1996-1997年日本科技廳研究員;1997-1999年香港城市大學高級研究員;1999-2001年日本科技廳先端機能材料研究中心高級科學家。長期從事研究半導體積體電路工藝、納米功能材料和表面吸附材料、新技術製造納電子器件(主要包括單壁碳納米管FET器件、納米島單電子器件、納米間隙電子隧穿發射器件、多勢壘隧穿器件、微/納米氣體感測器件等)、半導體表面鈍化、納米光催化鍍膜、納米紅外探測器件和紅外功能塗料等,先後完成幾十項科研課題,取得了多項創新與發現。在矽和碳基納米材料和薄膜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成功製備了矽納米線、矽納米顆粒、碳化矽納米晶須、鍺納米線、鍺納米晶須以及碳納米管等多種納米材料,發明了多種納米加工技術。在金剛石生長機理和半導體薄膜套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申請科技發明專利8項,發表相關論文130餘篇,被SCI他人引用400餘次。1996年4月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曾獲單篇國際論文被SCI 1998年引用次數全國個人排名第七名證書,1999年1月獲“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證書。
趙曉鵬,男,1979年7月生,蘭州大學金屬物理專業畢業;1982年7月,蘭大碩士畢業;1995年10月,中科院金屬所,工學博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學科智慧型材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學科方向學術帶頭人。1995年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物理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流變學委員會副主任、西北工業大學智慧型材料與結構中心主任、電流變技術研究所所長。1992年起從事智慧型材料與結構研究。建立了電流變技術實驗室,包括材料化學製備實驗室,具有溶膠-凝膠、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等濕化學製備手段;材料物理製備實驗室,包括超聲、低溫冷凍、微波、機械磨合等製備手段;流變性能檢測實驗室;介電和光譜微波性能檢測實驗室等,面積248平方米。在納米無機氧化物如TiO2、BaTiO3、ZnO等、介孔材料製備、稀土改性、表面活性劑包覆和自組裝合成技術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及其它省部委基金10多項。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性能電流變液製備研究”(1999年1月-2001年12月)和“十五” 計畫國家863課題“複合型層狀矽鋁酸鹽電流變液材料與自耦合器件研究”(2001年-2003年12月)。研製的稀土摻雜氧化物電流變液和納米插層有機/無機改性電流變液材料性能居國際領先水平,首創了用電流變液和壓電材料複合的自適應阻尼器。發表科研論文160餘篇,其中SCI收錄72篇,EI收錄64篇。申請中國專利53項(發明專利44項),已獲授權中國專利17項,另有33項通過初審已經公開。曾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中國航空工業科技進步獎、西安市科技進步獎等。培養博士生19人,碩士生31人。
邱家穩,1962年12月出生在河南新縣。1979年9月-1983年6月蘭州大學物理系學習,1983年9月-1986年6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從1986年9月起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工作,先後擔任工程師、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三室副主任,1995年-2000年擔任510所副所長,2000年8月起擔任510所黨委副書記、所長,是我國航天領域優秀的中青年專家。由於其突出貢獻,先後被評為航天工業總公司“八五”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榮獲甘肅省青年科技獎、甘肅省青年五四獎章。他還兼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等職。2004年入選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5年獲得甘肅省“十大傑出青年”、甘肅省勞動模範稱號,2005年5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8年5月,邱家穩先生調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發展部總工程師。五院510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先後被評為航天工業總公司“八五”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榮獲甘肅省青年科技獎、甘肅省青年五四獎章。他還兼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等職。2004年入選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馬中騏 ,男,1940年3月出生,浙江省餘杭市人。196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並留校任教。1964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作研究生,後回蘭州大學工作。1978年重新考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第二次研究生,1982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所工作至今。1988年晉升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馬中騏研究員曾在粒子物理對稱性理論,規範場理論,大統一理論,磁單極理論,量子散射理論,量子群和量子包絡代數理論,分子對稱性和分子光譜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從事群論方法在物理中的套用方面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群論和量子群方面的專著四本,包括新加坡 World Scientific 1993年出版的英文專著一本。曾獲中國科學院四次科技進步獎,一次教學成果獎和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朱重遠,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1963年8月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1967年8月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理論物理室研究生畢業1986年起為理論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高能物理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中國物理快報” 副主編。現任理論物理所副所長,《理論物理》雜誌(英文)副主編。 他一直從事場論及粒子物理研究,先後曾在強子結構模型、粒子物理現象學、弦理論及場論、數學物理等方向工作。近年來主要研究非微擾場論、Chern-Simons 場論、弦理論、幾何量子化及其套用以及與拓樸不平凡場論有關的問題,已發表論文100餘篇,曾獲1980年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99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王天民,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環境材料科學界的學術帶頭人之一,1940年生於甘肅省永登縣,1978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院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材料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在金屬間化合物晶體缺陷的正電子湮沒和計算機模擬研究、材料離子注入表面改性及其磨擦學的研究方面取得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內倡導並開展生態環境材料研究,先後承擔和完成國家“863”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和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1冊、譯著1冊,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
張勝利,1990年6月在蘭州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1983年7月至1994年2月在蘭州大學物理系任教。1990年8月至10月在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 作訪問學者,1992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94年起在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任教,199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8年被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作訪問學者。1996年至2001年任西安交通大學套用物理系主任,2003年12月至今任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副院長。
楊孔慶,1963年考入北京大學。1978年考入蘭州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1982年元月畢業並獲碩士學位,後留校在物理系任教。1988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選派,作為第一批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赴美國Syracuse大學物理系留學,於1990年回國,獲博士學位。後為蘭州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集美大學理學院教授,集美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數學物理方法研究會副主任委員。曾任國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專業分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甘肅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第二十一屆至二十七屆約翰霍普金斯國際粒子物理現代問題討論會組織委員。楊孔慶博士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礎課教學工作,兩次獲全國普通高校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寶鋼教育基金教師獎。在科研上,他從事粒子理論、幾何量子化和非線性與複雜系統等套用數學物理方面的研究,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油儲項目子課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油氣資源研究項目子課題。他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刊物如 “Phys. Rev. Lett.”,”Phys. Rev. E”,“Phys. Lett. A”,“Euro. Phys. Lett.”, “Chin.Phys”,“Chin. Phys. Lett”等共發表論文50餘篇。
趙鴻,1964年11月出生,博士生導師,畢業於蘭州大學理論物理專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複雜系統運動行為方面的理論研究,側重於從動力學的角度探索多體系統的統計性質。在微觀點陣模型熱傳導理論,混沌控制,經濟物理等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曾赴香港浸會大學,德國馬普所的複雜系統研究所,德國基爾大學,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等從事訪問研究和學術交流。目前的科研興趣集中在固體點陣模型微觀動力學行為與巨觀輸運性質之間的聯繫,孤波散射規律,經濟物理學,神經網路等方面。
馮元平,教授,1982年蘭州大學取得物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取得美國伊利諾斯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工作。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在計算凝聚態和計算材料物理方面。這是將各種計算方法和技術用於研究各類材料的基本性質,進而設計新材料、模擬材料和生命科學相關的物理過程的領域。馮教授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從頭算電子結構計算和高科技材料基本性質,和基於從頭算計算預言新材料的方向上。目前的研究項目已涉及到弱磁性半導體,高k點材料,半導體和金屬表面和分界面等。迄今已在國際期刊(SCI科學引文索引 )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並有一本著作出版。先後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代理系主任(2005.2-2005.3)、常務系主任(2007.4-2008.3)、主任(2008.4至今)。
此外,馮教授還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關係辦公室顧問(2003.7-2007.6);兼職新加坡材料研究院副首席研究員(2003.7至今)、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院 Faculty Associate(2002.8至今)、新加坡微電子學院Faculty Associate(2003.11至今)、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信息技術與套用中心主任(1998.10-2001.6)等職。
胡青,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後赴美深造,1987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兩年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進行博士後研究。1989年到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和計算機學系任講師並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2002年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2010年度當選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年院士。
田東風,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原子核物理、粒子輸送理論、核軍備控制及核查技術研究。曾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7項,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1999年獲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 2005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併入選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人選。
屠國華,原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1937年11月生,常州人。1955年畢業於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196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公派到加拿大McGill大學進修晶體物理學,1983年任副教授,後提任蘭州大學物理系副主任、教育部高校理科物理教材編委。1986年調至南京師範大學任教,1988年擔任系主任、教授,同年9月起擔任副校長,同時擔任國家教委的世界銀行貸款教育發展項目專家、師範教育發展項目專家組組長,經常到各省高師院校進行考察,他還擔任全國高師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1979-1981年,1987-1988年屠國華教授曾兩次作為訪問學者赴加拿大進行合作研究,近幾年又先後赴美、英、馬來西亞等國進行短期訪問或參加學術會議。屠國華先生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80-1990年擔任國家教委高等學校物理學教材編審委員,1990-1995年擔任國家教委首屆高等學校物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急冷技術和第三代稀土永磁合金》等多篇論著。
鐘寶申,1993年從蘭州大學物理系金屬專業畢業的鐘寶申,已在撫順客車廠磁性材料分廠工作了3年。當時,我國的磁性材料製造技術已經領先於世界,但在套用開發上的研究還相對滯後,使全國近200家磁性材料生產廠相繼陷入了困境,其中90%的企業虧損。就是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鐘寶申看到了這個行業發展的希望,由他參與設計的“調製式永磁探傷儀”,剛一面市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並於當年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在有了比較深厚的技術基礎後,鐘寶申毅然辭去公職創辦了屬於自己的磁電設備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