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營會議(蘇美戴維營會談)

戴維營會議

蘇美戴維營會談一般指本詞條

1959年9月15日 美蘇戴維營會議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魯雪夫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德懷特·d·艾森豪在離華盛頓100公里的美國總統別墅戴維營舉行了三天會談,並發表了會談公報。這是赫魯雪夫上台以後,蘇美兩國首腦的第一次會晤。 赫魯雪夫在戴維營會談中同德懷特·d·艾森豪就德國、柏林、裁軍、美蘇關係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討論。蘇聯此後大肆宣揚“戴維營精神”,鼓吹蘇美兩國領導人坐在一起,人類歷史就進入了新的轉折點”。但會後僅七個月,就發生美國U-2飛機入侵蘇聯的事件。

1959年,1978年,

1959年

具體情況
蘇聯宣布取消對德懷特·d·艾森豪訪蘇的邀請,蘇美關係趨於緊張,兩國展開了新的爭奪。
前提
在戴維營會談前夕的1959年6月,蘇聯政府背信棄義片面撕毀了中蘇雙方簽訂的關於國防新技術的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核子彈樣品和生產核子彈的技術資料。9月9日,蘇聯塔斯社就中印邊境爭端發表聲明,公開偏袒印度尼赫魯政府,反對中國,作為赴美會談的見面禮。戴維營會談剛剛結束,赫魯雪夫就來到北京勸說中國“不要用武力去試探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性”。

1978年

情況
1978年9月6日,應當時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邀請,美國、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舉行最高級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美國總統卡特、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會議持續了12天。終於在9月17日埃以雙方簽署了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和《關於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兩份檔案,這就是著名的“戴維營協定”。 《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規定: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居民在一個5年過渡期內實行“自治”,在那裡將建立自治機構來取代以色列的軍事統治機構,以色列取消設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軍事機構。此外,將建立一支警察部隊,其中可以有約旦人參加。以、約部隊將參加聯合巡邏。不得遲於過渡期開始後的第三年,埃、以、約及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居民選出的代表將以聯合國安理會22號決議為基礎舉行談判,以確定約旦河西岸和加沙的最後地位。在過渡期結束以前,以、約將締結和約。《關於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規定:埃、以將舉行談判,其目標是在這項綱要簽字後的3個月內締結和約。和約的各項條款將在條約簽定後的2至3年之間執行。埃及在西奈半島行使充分主權。以色列軍隊分兩階段撤退。以色列在阿里什、拉法、納克卜角和沙姆沙伊赫附近留下的機場歸埃及,作為民用。以色列船隻可以在蘇伊士灣、蘇伊士運河、蒂朗海峽和亞喀巴灣自由通航。協定還規定了聯合國部隊駐紮的地方等。
意義
“戴維營協定”的簽署,為埃、以雙方在次年正式簽訂和平條約、結束戰爭狀態打開了通道,加速了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同以色列進行談判的歷程,有力地推動了中東和平進程。 但是,因以色列頑固堅持霸占巴勒斯坦的立場,《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未能實施。戴維營協定曾遭到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內的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反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