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成傳

王必成傳

王必成中將素以虎將”而聞名。他出身大別山貧苦農家,十幾歲參加紅軍,作戰機智勇猛,數年間從傳令兵晉升為師級幹部。抗戰年代,在茅山抗日根據地打出王老虎”的威名,繼而挺進蘇北,回師江南,同日偽頑進行殊死搏鬥,與葉飛、陶勇並稱葉王陶”而名震大江南北。解放戰爭中,他指揮所部在蘇中,萊蕪連戰連捷,孟良崮上擊斃張靈甫,豫東戰役活捉區壽年,淮海戰場痛擊黃百韜兵團,渡江後直搗杭州,並受命衛戍南京。抗美援朝戰爭中,指揮第九兵團參加了金城戰役⊥平年代,他致力國防和軍隊建設,總結推廣郭興福教學法”,精心培育南京路上好八連”優秀典型。文革”中,堅持抓訓練,穩定部隊,對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黨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本書以紀實文學的手法,敘述了一代名將王必成的傳奇人生。

基本介紹

  • 書名:王必成傳
  • ISBN:9787503321146
  • 頁數:425
  • 開本:32
作者簡介,目 錄,基本信息,圖書摘要,

作者簡介

康月田,河南南樂人。1972年參軍。曾任秘書、科學院研究室副主任、軍史所副所長,現任正師職研究員,兼軍事科學院軍隊高級將領傳審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大校軍銜。長期從事軍戰史研究,長於軍事人物研究,目前具體主持大型傳記叢書《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傳》的編審,定稿工作。先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史》、《第四野戰軍戰史》、《大辭海》軍事卷等20餘部著作的編撰,著有《謀兵爭雄》,參與主編《鐵血八十年》,發表論文30餘篇。研究成果中,曾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圖書獎、軍科科研成果三等獎、軍科研究生教學成果獎。

目 錄

序章 虎將,魂歸茅山
第一章 大別山下的農家娃
1. 農民的兒子
2. 虎氣少年
3. 參加紅軍
第二章 鄂豫皖歲月
1. 傳令兵
2. 交通隊長
3. 血染戰衣
4. 向川陝轉移
第三章 轉戰巴山蜀水
1. 參加反“三路圍攻”
2. 激戰雷音鋪
3. 痛擊“雙槍兵”
4. 血戰萬源
5. 再戰黃貓埡
第四章 踏上長征路
1. 突破嘉陵江
2. 迎接中央紅軍
3. 經歷團結與分裂
4. 血戰百丈
5. 再次翻越雪山草地
第五章 入抗大學習
1. 讀書終生受益
2. 清算張國燾的錯誤
第六章 茅山虎將
1. 岩寺整編
2. 打開茅山局面
3. 東進戰略偵察
4. “王老虎”與“老虎團”
第七章 在蘇北抗日戰場
1. 東進黃橋
2. 奪讓姜堰
3. 運籌黃橋決戰
4. 鐵骨錚言鼓鬥志
5. 決戰黃橋
6. 傳奇人物“葉王陶”
7. 參加討伐李長江
8. 裕華鎮攻點打援
第八章 重返江南
1. 反“清鄉”
2. 蘇南反頑戰役
3. 再次威震茅山
4. 杭村繳炮
5. 訓練場上
6. 向南發展
第九章 轉戰蘇浙皖邊
1. 首戰天目山
2. 再戰天目山
3. 三戰天目山
4. 對日反攻作戰
第十章 參加蘇中戰役
1. 初戰泰興
2. 二戰如南
3. 三戰李堡
4. 四戰林梓
5. 五戰如黃路
第十一章 血戰漣水
1. 痛擊張靈甫
2. 判斷主要防禦方向
3. 漣水失守
4. 陳毅收回成命
第十二章 激戰萊蕪
第十三章 擊斃張靈甫
第十四章 轉戰豫皖蘇
第十五章 鏖戰豫東
第十六章 逐鹿淮海
第十七章 打過長江去
第十八章 在抗美援朝戰場
第十九章 在上海警備區
第二十章 抓緊軍事訓練
第二十一章 歷經磨難
第二十二章 南疆戍邊
第二十三章 厲兵秣馬
第二十四章 三次回鄉
第二十五章 戰友情深
尾聲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1-01
·版次:1
·印刷時間:2008-01-01
·印次:1
·字數:328000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序章 虎將,魂歸茅山
第一章 大別山下的農家娃
1. 農民的兒子
巍巍大別山,綿亘數百公里,像一條蒼翠的巨龍橫臥在中原大地。這裡鐘靈毓秀,英雄輩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孕育出幾百名將軍,被譽為20世紀最大的人民軍隊“將軍搖籃”之一。
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崗的長崗村,是大別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1912年2月23日,伴隨著一陣響亮的啼哭聲,一個男孩子降生了。
這是一個幾代僱農的家庭。男孩的降生,給這個貧窮苦難的家庭帶來了歡欣和希望。那時大概誰也不會料到,這個男子日後會成為馳騁華東戰場、威震敵膽、叱吒風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這個男孩,就是王必成。
麻城縣境地處大別山南麓,屬鄂東北邊陲,與豫晥交界,背負雄關,面朝江漢。據《麻城縣誌》記載:兩漢時,該進為西陵屬地。東漢時,因後趙南侵,其部將麻秋在今縣城東北七八公里處的古城畈築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南北朝時,南梁置信安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信安為麻城縣,是為麻城建制之始。
位於麻城縣西北部的乘馬崗,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匹神馬每晚都來這裡的一家小店飲水。當地一位徒步進京趕考的秀才,因故就要誤了考期,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得乘此馬及時赴考,竟金榜有名。儘管乘馬崗名字的傳說動聽美麗,卻未能改變它地處山區丘陵、交通閉塞、經濟長期落後的狀況。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絕大多數人家處於饑寒交迫之中。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